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轉向節(jié)臂。
背景技術:
轉向節(jié)臂為汽車轉向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負責將前方傳遞過來的轉向力矩傳入輪轂,使車輪偏轉?,F有的轉向節(jié)臂采用鑄造成型,由于合模存在縫隙,在主臂與側臂的連接處會出現毛刺,后期需要用銑刀在該處加工,以消除毛刺,但這樣會出現刀紋,影響產品的一致性,且在轉向節(jié)臂受力時,主臂與側臂的連接處是應力最集中的地方,此處容易產生疲勞而斷裂,使用壽命短。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人們設計了一種轉向節(jié)臂并申報了專利[申請?zhí)枺?01420747197.0;授權公告號:CN204488917U],其包括主臂、鉸接孔節(jié)和側臂,主臂頂端為鉸接孔節(jié),鉸接孔節(jié)中間開設有鉸接孔,主臂底端垂直固定連接側臂,側臂兩端對稱開設有貫穿的螺栓孔,主臂和側臂連接處設有倒角。
上述的轉向節(jié)臂通過在主臂和側臂的連接處設置倒角,能夠有效應對應力集中,但是鉸接孔與轉向直拉桿的球頭銷的周向連接牢固性不好,影響轉向精準度,而且鉸接孔節(jié)與主臂頂端之間無法較好地應對應力集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承載力大、連接牢固性好的轉向節(jié)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轉向節(jié)臂,包括主臂、側壁和鉸接孔節(jié),所述的主臂的頂端固定連有鉸接孔節(jié),所述的鉸接孔節(jié)中間開設有鉸接孔,所述的主臂的底端垂直固連有側壁,所述的側壁兩端開設有對稱于主臂且貫穿的螺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臂傾斜設置且主臂靠近其底端和頂端處均為呈弧形的過渡段,主臂的底端高于其頂端設置且主臂的外徑由底端向頂端逐漸縮小,所述的鉸接孔為錐形孔且鉸接孔于鉸接孔節(jié)底面的孔口較大,所述的鉸接孔的內壁周向均勻開設有若干道防滑槽,所述的鉸接孔的內壁周向均勻分布有若干道軸向設置且凸出的凸棱一,每兩道凸棱一之間設有一道軸向設置且凸出的凸棱二,于鉸接孔的徑向截面來看,所述的凸棱一呈三角狀且三角狀的尖角均向逆時針方向傾斜、所述的凸棱二呈三角狀且三角狀的尖角均向順時針方向傾斜。
在上述的轉向節(jié)臂中,所述的鉸接孔節(jié)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均為凸出的弧形面一且弧形面一的兩側平滑過渡,所述的鉸接孔節(jié)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均固連有三片凸出且相互水平平行的加強肋一,中間的加強肋一居中設置,另兩片加強肋一對稱于中間的加強肋一布置且一片加強肋一靠近主臂的頂面設置、另一片加強肋一靠近主臂的底面設置。
通過弧形面一的設置,增加了鉸接孔節(jié)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的結構強度,而且不會同倒角加工會留下刀痕,無刀紋切割痕,有效消除應力集中,加強肋一的設置進一步保證了連接牢固性,力學性能好,承載強度大,使用壽命長。
在上述的轉向節(jié)臂中,所述的鉸接孔節(jié)的頂面開設有交錯的凹槽。凹槽的設置增加了摩擦系數,使得擰緊后的螺紋與鉸接孔節(jié)的頂面接觸牢固,不易松動。
在上述的轉向節(jié)臂中,所述的側壁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均為凸出的弧形面二且弧形面二的兩側平滑過渡,所述的側壁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均固連有三片凸出且相互水平平行的加強肋二,中間的加強肋二居中設置,另兩片加強肋二對稱于中間的加強肋二布置且一片加強肋二靠近主臂的頂面設置、另一片加強肋二靠近主臂的底面設置。
通過弧形面二的設置,增加了側壁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的結構強度,而且不會同倒角加工會留下刀痕,無刀紋切割痕,有效消除應力集中,加強肋二的設置進一步保證了連接牢固性,力學性能好,承載強度大,使用壽命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轉向節(jié)臂的結構設計合理,主臂傾斜和弧形的過渡段改變了主臂的受力方向,減少了應力集中,提高了承載力,而且鉸接孔節(jié)、側壁和主臂兩側的轉角處無刀紋切割痕,有效消除應力集中,連接牢固性好,承載強度大,使用壽命長,另外防滑槽、凸棱一和凸棱二的設置增加了鉸接孔的連接牢固性,本轉向節(jié)臂的工作穩(wěn)定性好,轉向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轉向節(jié)臂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轉向節(jié)臂中鉸接孔的徑向截面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轉向節(jié)臂中鉸接孔節(jié)處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4是本轉向節(jié)臂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臂;2、側壁;3、鉸接孔節(jié);4、鉸接孔;5、螺紋孔;6、過渡段;7、防滑槽;8、凸棱一;9、凸棱二;10、弧形面一;11、加強肋一;12、凹槽;13、弧形面二;14、加強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轉向節(jié)臂包括主臂1、側壁2和鉸接孔節(jié)3,主臂1的頂端固定連有鉸接孔節(jié)3,鉸接孔節(jié)3中間開設有鉸接孔4,主臂1的底端垂直固連有側壁2,側壁2兩端開設有對稱于主臂1且貫穿的螺紋孔5,主臂1傾斜設置且主臂1靠近其底端和頂端處均為呈弧形的過渡段6,主臂1的底端高于其頂端設置且主臂1的外徑由底端向頂端逐漸縮小,鉸接孔4為錐形孔且鉸接孔4于鉸接孔節(jié)3底面的孔口較大,鉸接孔4的內壁周向均勻開設有四道防滑槽7,鉸接孔4的內壁周向均勻分布有四道軸向設置且凸出的凸棱一8,每兩道凸棱一8之間設有一道軸向設置且凸出的凸棱二9,于鉸接孔4的徑向截面來看,凸棱一8呈三角狀且三角狀的尖角均向逆時針方向傾斜、凸棱二9呈三角狀且三角狀的尖角均向順時針方向傾斜。
本轉向節(jié)臂的主臂1傾斜和弧形的過渡段6改變了主臂1的受力方向,減少了應力集中,提高了承載力;鉸接孔4為錐孔,與轉向直拉桿的球頭銷的貼合效果好,連接牢固,而且防滑槽7、凸棱一8和凸棱二9的設置增加了鉸接孔4的連接牢固性,轉向直拉桿的球頭銷穿過鉸接孔4用鎖緊螺栓擰緊后,球頭銷不會周向打滑,本轉向節(jié)臂的工作穩(wěn)定性好,轉向精度高。
進一步細說,為了進一步有效消除應力集中,提高連接牢固性、承載強度和使用壽命,鉸接孔節(jié)3和主臂1兩側的轉角處均為凸出的弧形面一10且弧形面一10的兩側平滑過渡,鉸接孔節(jié)3和主臂1兩側的轉角處均固連有三片凸出且相互水平平行的加強肋一11,中間的加強肋一11居中設置,另兩片加強肋一11對稱于中間的加強肋一11布置且一片加強肋一11靠近主臂1的頂面設置、另一片加強肋一11靠近主臂1的底面設置,側壁2和主臂1兩側的轉角處均為凸出的弧形面二13且弧形面二13的兩側平滑過渡,側壁2和主臂1兩側的轉角處均固連有三片凸出且相互水平平行的加強肋二14,中間的加強肋二14居中設置,另兩片加強肋二14對稱于中間的加強肋二14布置且一片加強肋二14靠近主臂1的頂面設置、另一片加強肋二14靠近主臂1的底面設置;為了使得擰緊后的螺紋與鉸接孔節(jié)3的頂面接觸牢固,鉸接孔節(jié)3的頂面開設有交錯的凹槽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