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U型管自動脹管機,尤其涉及一種U型管自動脹管機的上下料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U型管自動脹管機進行脹管作業(yè)時,先將多根U型管規(guī)則地放置在集管器內,機器人通過夾具將裝有U型管的集管器送至與脹桿對接的位置,由脹桿對集管器內的U型管進行脹管作業(yè)。
為了避免機器人受損,原來的脹管機,機器人在將集管器送至脹桿位置后,需脫離脹管機,等脹管完成后,機器人通過夾具再將集管器取離。
可見,上述作業(yè)方式中,上下料之間存在一個轉換和等待時間,影響了上下料的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U型管自動脹管機的上下料輔助裝置,可使機器人在脹管作業(yè)無需離開集管器而不受損。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U型管自動脹管機的上下料輔助裝置,設于脹桿組的下方;包括夾具夾持部和U型管承托部;
所述夾具夾持部包括
至少一對同步氣缸,橫向分列于夾具的兩側、且活塞桿相向設置;
至少一對夾持塊,分設于所述同步氣缸的活塞桿上,由所述同步氣缸驅動而同步相對運動,以同步夾緊或脫離夾具的兩側邊;
至少一對固定座,用于安裝所述同步氣缸和夾持塊;
至少一塊安裝板,橫向設置于機架的前側,用于安裝所述固定座;
所述U型管承托部設于所述夾具夾持部的下方,包括多個橫向并排設置的底托,可在脹桿對U型管進行脹管作業(yè)時承托U型管的底部。
更進一步,每個所述夾持塊的前端面均為外高內低的斜面。
更進一步,所述底托與U型管一一對應。
更進一步,每個所述底托的頂部均設有可容置并承托U型管底部的U型槽。
更進一步,每個所述固定座均包括座體和座蓋,座體內設有滑槽,所述夾持塊設于該滑槽內,并與橫向設于該固定座后端的所述同步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由該同步氣缸驅動而在滑槽內橫向滑動。
本實用新型通過夾持塊協(xié)助機器人將夾具夾持住,脹桿對集管器內的U型管進行垂直向下脹管作業(yè)時所產生的沖擊力可通過夾持塊完全傳遞到機架上,從而避免了對機器人的直接沖擊。因此,機器人在上下料時,可通過夾具持續(xù)拿住集管器,脹管完畢后,即時取出,省略了重新進入的步驟,上下料可節(jié)省至少2秒鐘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底托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作業(y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個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4:
一種U型管自動脹管機的上下料輔助裝置,設于脹桿1下方,包括夾具夾持部和U型管承托部。
夾具夾持部包括相互平行地橫向設置于機架2的前側的三塊安裝板3;每塊安裝板3的前側各設有一對固定座4;每個固定座4上均設有一同步氣缸5和一夾持塊6。
固定座4包括座體4-1和座蓋4-2,座體4-1內設有滑槽4-3,夾持塊6設于該滑槽4-3內,并與橫向設于固定座4后端的同步氣缸5的活塞桿固定連接、由該同步氣缸5驅動而在滑槽4-3內橫向滑動。
同一安裝板3上的兩個夾持塊6相互配對,同步相向或背向運動,相互配合夾緊或脫離夾具7的兩側邊。
每個夾持塊6的前端面均為外高內低的斜面,有助于將脹桿1作用于集管器8內U型管9的作用力通過固定座4完全傳遞到機架2上,避免對機器人造成沖擊。
U型管承托部設于夾具夾持部的下方,包括與U型管一一對應、橫向并排設置的底托10,每個底托10的頂部均設有可容置、承托U型管9底部的U型槽10-1,每個底托10均通過其底部所設的兩個插腳10-2與機架2固定連接。
如圖4和5所示,當機器人通過夾具7將裝有U型管9的集管器8送到 三對夾持塊6之間時,三對同步氣缸5同時驅動三對夾持塊6前行,將夾具7的兩側邊夾持住,集管器8內U型管9底部則由底托10支撐,脹桿1垂直向下對U型管9的管腔進行脹管作業(yè),對夾具所產生的沖擊力通過夾持塊6、固定座4完全傳遞到機架2上,從而避免了對機器人的直接沖擊。因此,機器人可通過夾具7一直把持住集管器8,無需脫離脹管機等待脹管作業(yè)完畢后重新進入再次拿取集管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