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透皮貼片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及其制備方法。疼痛是醫(yī)學研究臨床疾病中最常見的多發(fā)共同癥狀,這一難題對研究人員和醫(yī)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如今治療疼痛的藥物以西藥為主,主要分為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和麻醉性鎮(zhèn)痛藥兩類,這兩類藥物中,麻醉藥物雖然鎮(zhèn)痛效果強,但是自身的副作用大,有成癮性,而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雖沒有麻醉止痛藥如此大的副作用,但也有許多胃腸道等反面的不良反應。醫(yī)學領域也在不斷尋求鎮(zhèn)痛效果好而副作用最小的抗炎鎮(zhèn)痛藥。高烏甲素是從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高烏頭(AconitumsinomoutanumNakai)中提取的生物堿——拉巴烏頭堿,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主要為高烏甲素的氫溴酸鹽。氫溴酸高烏甲素分子量為683.64,熔點為21722rC,溶于甲醇,微溶于水和乙醇,難溶于氯仿等有機溶劑,其制劑類型主要為口服制劑和注射劑,口服制劑生物利用度較低,半衰期較短,需長時間口服給藥,且存在藥物首過效應;注射劑給藥不方便,注射時疼痛,質(zhì)量要求比較嚴格,使用不當易發(fā)生危險;氫溴酸高烏甲素酯溶性低,不利于制成貼片;高烏甲素與氫溴酸高烏甲素相比省略了成鹽工藝,從生產(chǎn)上可降低成本。
背景技術:
:高烏甲素分子式氫溴酸高烏甲素分子式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公開該貼片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透皮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中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0.l-2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O'.l-2重量份壓敏膠5-15重量份。本發(fā)明透皮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中藥庫層的原料組成優(yōu)選為高烏甲素0.5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l重量份壓敏膠IO重量份。本發(fā)明透皮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中藥庫層的原料組成優(yōu)選為或高烏甲素l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0.5重量份壓敏膠12重量份。本發(fā)明透皮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中藥庫層的原料組成優(yōu)選為或高烏甲素1.5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1.5重量份壓敏膠8重量份。上述本發(fā)明透皮貼片的藥庫層原料中還可加入助溶劑和/或增塑劑,其中助溶劑或增塑劑的量均為高烏甲素的量、透皮吸收促進劑的量和壓敏膠的量的總量的1_5倍。上述本發(fā)明透皮貼片的藥庫層原料中還可加入助溶劑和/或增塑劑,其中助溶劑或增塑劑的量均優(yōu)選為高烏甲素的量、透皮吸收促進劑的量和壓敏膠的量的總量的3倍。本發(fā)明透皮貼片的制備方法取上述藥庫層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或?qū)⑸鲜龌旌衔锿坎荚诒骋r層上,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本發(fā)明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其中透皮吸收促進劑是指月桂氮萆酮、薄荷腦、龍腦、桉葉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肉豆蔻提取物、]^二醇、水楊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fā)明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其中壓敏膠是指丙烯酸壓敏膠、聚異丁烯壓敏膠、聚硅氧烷壓敏膠或熱彈塑性橡膠。本發(fā)明貼片,月桂氮萆酮由薄荷腦、龍腦、桉葉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肉豆蔻提取物、丙二醇、水楊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種或多種代替;丙烯酸壓敏膠由聚異丁烯壓敏膠、聚硅氧烷壓敏膠或熱彈塑性橡膠代替。本發(fā)明貼片,助溶劑由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山梨酯、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使用。本發(fā)明貼片,增塑劑由高嶺土、氧化鋅、鈦白粉、硅藻土、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用。其中,本發(fā)明貼片的背襯層為聚氨酯膜、醋酸乙烯酯膜、聚氯乙烯膜按照常規(guī)工藝制成;貼片的保護層為常規(guī)工藝制成的聚乙烯膜。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的高烏甲素貼片及其制備方法。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高烏甲素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功效。本發(fā)明高烏甲素貼片為膠混型透皮貼劑,與現(xiàn)有技術中膜控型透皮貼片相比,結構更簡單,成本較低,生產(chǎn)周期更短,更易于生產(chǎn);另外,現(xiàn)有技術膜控型透皮貼片中含有控釋層,本發(fā)明所述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去除了控釋層,透皮吸收試驗結果表明本發(fā)明藥物透皮吸收效果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膜控型透皮貼片,同時說明了高烏甲素制成貼片劑,由于高烏甲素分子量相對較大,控釋膜對貼片的控釋效果較差,這對貼片的療效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本發(fā)明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是通過將高烏甲素與輔料合理配比,不但保證了貼片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而且降低了藥物的毒副作用,血藥濃度穩(wěn)定、持久,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療的安全性,避免出現(xiàn)膜控型透皮貼片出現(xiàn)控釋膜破裂等原因造成的危險,且用藥方便、無痛苦,在抗炎、鎮(zhèn)痛方面效果顯著。圖l:高烏甲素貼片不同透皮促進劑透皮吸收曲線。圖2:不同類型貼片透皮吸收效果比較圖。下述實驗例和實施例用于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本發(fā)明。實驗例l本發(fā)明實施例l制備的高烏甲素貼片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藥效學試驗一、抗炎作用試驗(一)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mouseearswellingtest)的作用1、材料1.1試劑與器械二甲苯(分析純,西安化學試劑廠,批號070922);電子便攜式天平(型號YB1201,上海??惦娮觾x器廠,精密度0.01g);打孔器(規(guī)格6mm);鑷子;注射器(規(guī)格1ml);灌胃針頭;干濕溫度計;苦味酸;微量進樣器(上海醫(yī)用激光儀器廠,50uL)。1.2藥物,高烏甲素貼片;陰性對照品為不含藥物的貼片(自制);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甘肅新蘭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2020888,批號20080201)。1.3實驗動物健康成年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重(20±2)g(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醫(yī)動字第14-001)。2、分組及方法取體重(20±2)g昆明種小鼠,雄性,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分別設為氫溴酸高烏甲素法射液(0.8mg/kg)對照組(I)、模型對照組(不含藥物的貼片)(II)、高烏甲素貼片低劑量組(1mg/貼)(III)、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IV)、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I組注射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0.8mg/kg,nV組每組小鼠貼相應的受試物,連續(xù)給藥3天,每天1次。末次給藥半小時后揭去受試物,用溫水將右耳擦拭干凈,用微量進樣器取二甲苯0.02mL/只于小鼠右耳前后兩面涂布,每面各0.01mL,誘發(fā)小鼠耳腫,左耳不作任何處理。致炎lh后處死動物,沿耳廓基線剪下雙耳,用6mm直徑打孔器在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電子天平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值為腫脹度,求出腫脹度抑制率(%),比較藥物的抗炎作用。各組小鼠相同條件下喂養(yǎng),自由攝食,飲水,室溫控制在(20±1)'C,濕度60%左右。腫脹度抑制率(%)二(對照組腫脹度-受試藥組腫脹度)/對照組腫脹度x100%。3、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土標準差(^土0表示,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具有齊性時用LSD檢驗,方差不齊用Dunnett'sT3檢驗進行各組間比較。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顯著性。4、結果鼠耳廓腫脹法不需要特殊的設備,方法簡便,見效快,用藥量少,且復制成功率高。適用于抗炎藥常規(guī)篩選。本實驗結果顯示,高烏甲素貼片能顯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抑制率分別是高烏甲素貼片低劑量組(lmg/貼)(III)為13.07%、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IV)為17.03%、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為36.93%(與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組的抑制率相當,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組的抑制率為37.77%)。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IV)和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P〈0.01),高烏甲素貼片低劑量組(lmg/貼)(III)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如表1所示,提示高烏甲素貼片中、高劑量具有抗炎作用,且抗炎效果具有表1高烏甲素貼片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影響(?±o<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0.01(二)對組胺引起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響1、試驗材料1.1藥物及試劑高烏甲素貼片;陰性對照品為不含藥物的貼片(自制);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甘肅新蘭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2020888,批號20080201);磷酸組胺(Histaminediphosphate),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產(chǎn)品;伊文思藍,瑞士進口分裝,上海化學試劑采購供應站提供。1.2儀器72-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產(chǎn)品);LD5-2型離心機(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產(chǎn)品);電子便攜式天平(型號YB1201,上海??惦娮觾x器廠,精密度0.01g);脫毛器;打孔器(規(guī)格2cm)。1.3實驗動物健康成年昆明種小鼠,體重(20±2)g(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動字第14-001)。2、方法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分別設為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0.8mg/kg)對照組(I)、模型對照組(不含藥物的貼片)(n)、高烏甲素貼片低劑量組(lmg/貼)(m)、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W)、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I組注射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O.8mg/kg,其它組動物試驗前用脫毛器脫去小鼠背部約3cm2的毛,IIV組每組小鼠的右后肢按lcm7只貼相應的受試物,連續(xù)給藥6天,每天2次。于末次給藥后30min,揭去受試物,用溫水將貼藥部位擦拭干凈,在小鼠背部正中皮下注射O.1%磷酵組胺0.lmL,隨即尾靜脈注射la/。Evans藍5ml'kg—,,20min后,放血處死小鼠,剝離背部皮膚,用直徑2cm的打孔器打下染色最深部位的皮斑,然后剪碎,用7:3的丙酮與生理鹽水混合溶液4mL分兩次浸泡,每次2h,合并浸液,加入上述混合液至5mL,在60'C恒溫箱中保溫孵育36h直至皮膚藍色完全消失。然后以2000r"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用72-1型分光光度計在610nm波長下比色,測定濾液光吸收度。將所測得的吸光度值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3、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土標準差(i土O表示,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具有齊性時用LSD檢驗,方差不齊用Dunnett'sT3檢驗進行各組間比較。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顯著性。4、結果急性炎癥時,隨著血管-組織屏障功能的改變,血漿蛋白透入血管外組織速率加快。本法在應用化學介質(zhì)致炎的基礎上,同時靜注一定劑量的染料,隨后測定局部炎性病灶內(nèi)的染料,可以定量而精確地測得血管通透性的變化。本次試驗結果表明,高烏甲素貼片對組胺引起的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見表2,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表2高烏甲素貼片對組胺引起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響G±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與模型對照組組比較,卞〈0.05,**P〈0.01二、鎮(zhèn)痛作用試驗對輻射熱(radiantheat)刺激所致甩尾(tail-flicktest)的作用1、試驗材料1.1藥物高烏甲素貼片;陰性對照品為不含藥物的貼片(自制);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甘肅新蘭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2020888,批號20080201)。1.2儀器SW-200光熱尾痛測試儀;電子便攜式天平(型號YB1201,上海??惦娮觾x器廠,精密度0.01g)。1.3實驗動物健康成年昆明種小鼠,體重(20±2)g(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醫(yī)動字第14-001)。2、方法將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2只,分別設為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0.8mg/kg)對照組(I)、空白對照組(不含藥物的貼片)(n)、高烏甲素貼片低劑量組(lmg/貼)(III)、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IV)、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試驗時,將動物置鼠筒中,尾自然下垂于筒外,用秒表計日f,以啟動光熱至鼠尾急速擺動的時間為甩尾反應的潛伏期(tailflicklatency,TFL)作為痛閾,調(diào)節(jié)負載電壓到20V左右,使基礎痛閾TFL(給藥前痛閾值)為2-4s的剌激強度較為靈敏,試驗開始時先測3次,每次間隔5min,取其均值為基礎痛閾。為防止皮膚燙傷,光照截止時間已10s為限。I組注射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O.8mg/kg,HV組每組小鼠按lcm7只貼相應的受試物,連續(xù)給藥4天,每天1次。于末次給藥后30min測其痛閾。計算痛閾提高率%。痛閾提高率%二(給藥后TFL-基礎TFL)/基礎TFLX100Q/。3、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土萍準差(7土0表示,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具有齊性時用LSD檢驗,方差不齊用Dunnett'sT3檢驗進行各組間比較。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顯著性。本組自身前后對照采用Paired-SamplesTTest檢驗。4、結果結果表明高烏甲素貼片中劑量組(2mg/貼)(IV)和高烏甲素貼片高劑量組(4mg/貼)(V)能明顯提高輻射熱照射小鼠的痛閾,與本組給藥前及空白對照組比較均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P〈0.01),見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實驗例2各種輔料的篩選實驗1、膠粘劑的選擇試驗稱取高烏甲素,經(jīng)過實施例1的方法加入透皮促進劑及不同膠粘劑,混勻,涂布,干燥,裁切,測定持粘力(結果見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實驗結果表明,丙烯酸壓敏膠、聚異丁烯壓敏膠、聚硅氧垸壓敏膠這三種原料均可以作為本發(fā)明貼片制備過程中的膠粘劑,并且隨其用量的增加,持粘力強度更大。2、透皮促進劑的選擇試驗稱取高烏甲素,經(jīng)過實施例1的方法加入膠粘劑,再加入不同劑量及種類的透皮促進劑,加入丙烯酸壓敏膠80。/。,混勻,涂布,干燥,裁切,測定藥物透皮吸收情況(結果見附圖1),實驗結果表明,氮酮、樟腦和油酸這三種原料均可以作為本發(fā)明貼片制備過程中的透皮促進劑,其皮膚透過量均能達到要求。實驗例3不同透皮貼片類型的比較實驗現(xiàn)有技術中膜控釋型經(jīng)皮給藥制劑高烏甲素貼片包括有保護層、壓敏膠層、控釋層、貯藥庫膠層及背襯層,共五層。本發(fā)朋的高烏甲素貼片與其相比,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易與生產(chǎn),二者具有本質(zhì)區(qū)別,具體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實驗例4透皮吸收試驗將本發(fā)明高烏甲素透皮貼片與現(xiàn)有技術膜控型透皮貼片(92100233.5號專利)進行了透皮吸收試驗,結果表明本發(fā)明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的透皮吸收效果明顯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見附圖2),同時還說明了高烏甲素制成膜控型透皮貼片時,由于分子量相對較大,控釋膜對貼片的控釋效果較差,這也是本發(fā)明高烏甲素透皮貼片透皮吸收效果顯著的原因。下述實施例均能實現(xiàn)本發(fā)明所述實驗例的有益效果。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0.5kg月桂氮萆酮lkg丙烯酸壓敏膠10kg;取高烏甲素0.5kg,加入丙烯酸壓敏膠10kg和月桂氮萆酮l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2: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1kg,薄荷腦0.5kg聚異丁烯壓敏膠12kg;取高烏甲素lkg,加入聚異丁烯壓敏膠12kg和薄荷腦0.5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3: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1.5kg透皮吸收促進劑1.5kg聚硅氧垸壓敏膠8kg;取高烏甲素1.5kg,加入聚硅氧烷壓敏膠8kg和丙二醇1.5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4: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lkg丙烯酸壓敏膠10kg聚氧乙烯脂肪酸酯44kg;取高烏甲素lkg,加入丙烯酸壓敏膠IOkg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44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5: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0.4kg聚山梨酯0.2kg聚硅氧烷壓敏膠10kg丙二醇20kg;取高烏甲素0.4kg,加入聚硅氧烷壓敏膠10kg、聚山梨酯0.2kg和丙二醇20kg,溶解混勻,制斧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6: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0.8kg月桂氮萆酮0.2kg丙烯酸壓敏膠2kg硅藻土9kg甘油3kg;取高烏甲素0.8kg,加入丙烯酸壓敏膠2kg、月桂氮罩酮0.2kg、硅藻土9kg和甘油3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7:高烏甲素貼巧高烏甲素1.2kg月桂氮萆酮0.4kg丙烯酸壓敏膠..10kg;取高烏甲素1.2kg,加入丙烯酸壓敏膠10kg和月桂氮草酮0.4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15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8:高烏甲素貼片高烏甲素0.llkg薄荷腦1.8kg聚異丁烯壓敏膠14kg;取高烏甲素0.llkg,加入聚異丁烯壓敏膠14kg和薄荷腦1.8kg,溶解混勻,制備成溶液;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溶液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實施例9:高烏甲素貼;t高烏甲素1.8kg桉葉油0.2kg聚異丁烯壓敏膠5kg脂肪酸山梨坦21kg氧化鋅14kg;取高烏甲素1.8kg,磨粉,再加入聚異丁烯壓敏膠5kg、桉葉油0.3kg、脂肪酸山梨坦21kg和氧化鋅14kg,混合攪拌均勻;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貼片。權利要求1、一種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由三層組成,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0.1-2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0.1-2重量份壓敏膠5-15重量份。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由三層組成,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0.5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l重量份壓敏膠IO重量份。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由三層組成,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l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0.5重量份壓敏膠12重量份。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由三層組成,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其特征在于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1.5重量份透皮吸收促進劑1.5重量份壓敏膠8重量份。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藥庫層原料中還加入助溶劑和/或增塑劑,助溶劑或增塑劑的量均為高烏甲素的量、透皮吸收促進劑的量和壓敏膠的量的總量的l一5倍。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藥庫層原料中還加入助溶劑和/或增塑劑,助溶劑或增塑劑的量均為高烏曱素的量、透皮吸收促進劑的量和壓敏膠的量的總量的3倍。7、如權利要求1-4或6任一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其中透皮吸收促進劑是指月桂氮萆酮、薄荷腦、龍腦、桉葉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肉豆蔻提取物、丙二醇、水楊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種或多種;壓敏膠是指丙烯酸壓敏膠、聚異丁烯壓敏膠、聚硅氧烷壓敏膠或熱彈塑性橡膠。8、如權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其中透皮吸收促進劑是指月桂氮萆酮、薄荷腦、龍腦、桉葉油、花椒油、大蒜油及川芎提取物、肉豆蔻提取物、丙二醇、水楊酸甲酯或油酸中的一種或多種;壓敏膠是指丙烯酸壓敏膠、聚異丁烯壓敏膠、聚硅氧烷壓敏膠或熱彈塑性橡膠。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其中助溶劑為-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山梨酯、脂肪酸甘油酯或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使用;增塑劑為高嶺土、氧化鋅、鈦白粉、硅藻土、甘油或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使用。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其特征在于其中助溶劑為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山梨酯、脂肪酸甘油酯或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使用;增塑劑為高嶺土、氧化鋅、鈦白粉、硅藻土、甘油或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聯(lián)合使用。11、如權利要求1-4或6或8-10任一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為取藥庫層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或?qū)⑸鲜龌旌衔锿坎荚诒骋r層上,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為取藥庫層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或?qū)⑸鲜龌旌衔锿坎荚诒骋r層上,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13、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烏甲素透皮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為'取藥庫層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采用流涎工藝把上述混合物涂布在背襯層上至溶劑揮干,冷卻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或?qū)⑸鲜龌旌衔锿坎荚诒骋r層上,冷郊后蓋上保護層,得高烏甲素透皮貼片。14、如權利要求1-4或6或8—10任一所述的透皮貼片在制備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15、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皮貼片在制備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16、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皮貼片在制備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藥物中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烏甲素透皮貼片及其制備方法,該貼片包括背襯層、藥庫層和保護層三部分,其中藥庫層的原料組成為高烏甲素和壓敏膠,或者再加入適量的透皮促進劑最終制成高烏甲素貼片。本發(fā)明高烏甲素貼片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降低了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療的安全性,在抗炎、鎮(zhèn)痛方面效果顯著。文檔編號A61K9/70GK101574331SQ200910118928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申請日期2009年3月6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1月8日發(fā)明者劉海龍,陳麗娟,虹高,黃玉蘭申請人:甘肅奇正藏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