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速溶茶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適用于制速溶茶。
速溶茶早于四十年代就在英國試制成功,國內也曾于七十年代研制出。由于速溶茶具有衛(wèi)生、方便、快速等特點,很適應于工作與生活的快節(jié)奏,因此很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歡迎。
在國外,其速溶茶的制作工藝大體可分成兩類一類如美國專利US4,552,776《紅茶濃縮物》與美國專利US4,552,769《冷水可溶的紅茶抽出物》所公開的采用較高溫度的水對紅茶葉進行提取后再濃縮制成速溶茶。此法因溫度高易造成茶葉中一些有效成份被破壞和揮發(fā),影響原茶風味的保持。另一類如日本公開特許公報61-15651公開了將茶葉提取過程分成低溫與加溫兩個步驟。此法可避免由于高溫而破壞原茶中的有效成份,但其工序繁雜,制成的速溶茶僅適用于80℃的水溶解飲用。由于上述原因,人們?yōu)楸3衷栌行С煞莶扇×说蜏囟啻谓〉姆椒ㄟM行提取,例如中國專利申請88105853.X《一種速溶茶的制造方法》就是采用5~50℃的水進行多次浸取,以及瞬間滅菌、真空減壓濃縮、低溫冷凍干燥等方法處理。另外在中國專利申請88103042.2《速溶茶加工工藝》中還提出了采用超濾膜進行反滲透濃縮法進行濃縮處理。以上低溫多次浸取法與反滲透濃縮法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雖然盡量克服了因加工原因而導致產品的茶香味散失或滋味不良的問題,并通過各種工藝技術使產品接近原茶風格,但由于這些工藝均將速溶茶的制作看作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過程,而忽視了茶葉有效成份是含有十幾類、數百種有機物的混合物,在不同的溫度和操作條件下將會發(fā)生化學變化,從而導致產品失去了原茶的風格,因此將這樣的混合物同時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處理,理所當然會顧此失彼,影響速溶茶產品的質量。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改變現有速溶茶制作原理,并依據本發(fā)明的原理提出一種將茶葉所含的有效成份中的幾類有機物分離出來,隨后對所分離出的各類有機物分別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進行處理后,再將其混合制成速溶茶的生產工藝,從而使所制得的速溶茶保持了原茶的色香味。
本發(fā)明速溶茶生產工藝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依據茶葉纖維是一種擔(載)體,由多種有機物混合組成的茶葉有效成份就是依附在茶葉纖維素這個擔體上。當茶葉經水浸泡后,依附在茶葉纖維素上的有效成份就被水洗脫進入茶汁。進入茶汁中的茶葉有效成份大體上可分成下述三類有機物成份第一類是低沸點易揮發(fā)的芳香類有機物(這類可產生茶香味,稍加熱就會揮發(fā)失去);第二類是中高沸點不易揮發(fā)的芳香物、氨基酸、維生素、有機酸、堿、醇、酯等,但這類有機物屬熱敏性物質,高溫易將這些物質破壞;第三類主要是茶單寧,屬于非熱敏性物質,不易被高溫破壞。原茶的色、香、味就是由這三類有機物的混合物(即茶葉的有效成份)產生的。因此應根據這三類有機物的性質選擇合理的加工工藝才能更有效的保持原茶風格。故此,本發(fā)明技術解決方案的特征就在于將茶葉有效成份中所含的低沸點易揮發(fā)的芳香類有機物成份、中高沸點不易揮發(fā)的熱敏性成份(如芳香物、氨基酸、維生素、有機酸、堿、醇、酯等)和以茶單寧為主的非熱敏性成份的這三類有效成份,分別提取分離出,再依據這三類成份各自的特點,分別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工藝進行濃縮、干燥處理制成三種半成品,隨后再將這三種半成品混合制成速溶茶成品。
現將本發(fā)明技術解決方案各個工藝具體敘述如下1.工藝一將原料茶葉與水按1∶9~12的重量配比選用原料茶葉與水的用量。按1米3/小時的速率連續(xù)加入40~45℃的水,并按同樣速率連續(xù)提取出浸取液,當提取出的浸取液的重量為原料茶葉重量的6~8倍時,停止加水,攪拌原料1~5分鐘,繼續(xù)將剩余的浸取液提取出合入已提取出的浸取液中,將浸取液過濾后得茶汁(1)。
2.工藝二采用真空方法將上述“工藝一”制作過程中所揮發(fā)出的茶香氣(即低沸點易揮發(fā)的芳香物)抽出,用5%的NaOH溶液吸收制成吸收液(2)。
3.工藝三將上述“工藝一”所得茶汁(1)速冷至20℃,再緩慢的通過提取劑,使茶汁(1)中的熱敏性成份溶于提取劑,從而得到含有熱敏性成份的提取液(3)和余下不含熱敏性成份的茶汁(4)。所述的提取劑是一種沸點低于茶葉有效成份中熱敏性成份的沸點,又能將該熱敏性成份溶于其中,而且本身易蒸發(fā)除去并可回收的有機溶劑。
4.工藝四將上述“工藝三”所得的茶汁(4)過濾,并控制在60~90℃真空濃縮至25~35波美度,再過濾后,控制進口溫度為200~300℃進行噴霧干燥制成半成品(A)。
5.工藝五對上述“工藝三”所得的提取液(3)進行減壓蒸發(fā)濃縮至原料體積的1/10(以除去提取液(3)中的提取劑并加以回收),按提取劑體積與無水乙醇體積之比為1000∶1的量加入無水乙醇(以除去剩余的提取劑),提高濃縮溫度至90~98℃,再加入與無水乙醇等體積的半成品(A),繼續(xù)濃縮至干得半成品(B)(內含茶葉有效成份中的熱敏性成份)。
6.工藝六將上述“工藝二”所得的吸收液(2)冷卻后送入分液漏斗分液,將浮在NaOH溶液表面的油狀低沸點易揮發(fā)的芳香物質與NaOH溶液分離開,并將分離出的油狀物用無水硫酸鈉進行脫水處理后制得半成品(C)。
7.工藝七將上述“工藝四、五、六”所得的半成品(A)、半成品(B)、半成品(C)混合后,在103℃下攪拌烘干10~15分鐘即制成速溶茶粉狀成品。
由于本發(fā)明的速溶茶生產工藝采用了有別于現有制速溶茶的技術,對茶葉中不同的有效成份進行分別加工處理,使所制出的速溶茶完全保持了原茶的色香味。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湯色清澈等特色。而且工藝操作簡便,每道工藝均可自成系統(tǒng),耗時短,耗能少、工效高。其產率可達18~25%。其速溶茶成品經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部門檢驗,完全符合《食品衛(wèi)生檢驗方法》GB4789-84、GB5009-85標準,以及《茶葉衛(wèi)生標準》GB9679-88標準。
實例1、速溶烏龍茶取烏龍茶100kg,不需粉碎,直接投入提取器中,加入45℃的熱水至剛好浸沒茶葉料,按1米3/小時的速率連續(xù)加水與連續(xù)提取浸取液,直至得到浸取液體積約為0.7米3(約700kg)時,停止加水,攪拌茶葉料1分鐘,用泵抽盡余液,使浸取液總體積約為0.9米3(約900kg),并過濾得茶汁(1)。在上述提取操作開始至結束用真空泵抽出茶香氣(低沸點易揮發(fā)物成份),并用5%的NaOH溶液吸收得吸收液(2)。茶汁(1)通過冷卻器速冷至20℃,冷卻后的茶汁(1)送入內盛有提取劑三氯甲烷的容器內,使茶汁(1)通過提取劑,分離出含有茶葉有效成份的熱敏性成份的提取液(3)和茶汁(4)。將茶汁(4)過濾后,送入真空濃縮器,在60~80℃條件下濃縮至25~35波美度,再過濾后,在進口溫度為220℃條件下噴霧干燥得顆粒狀的半成品(A)。提取液(3)送入旋轉蒸發(fā)器減壓蒸發(fā)除去提取劑,濃縮至原體積的1/10,加入約200ml的無水乙醇,再提高濃縮溫度為95℃,繼續(xù)濃縮至干,得到半成品(B)。吸收液(2)經分液漏斗分離后,將分離出的油狀物(低沸點易揮發(fā)芳香物)用無水硫酸鈉脫水處理后即成為半成品(C)。然后將所得的半成品(A)、半成品(B)、半成品(C)一同送入攪拌式烘干機中充分攪拌均勻,并同時控制烘干溫度為103℃,烘干15分鐘,得到速溶烏龍茶成品,其產率為21%。
實例2.速溶綠茶取100kg的原料綠茶,不需粉碎,投入提取器中,加入經殺菌處理后約42℃的熱水,停止加水后攪拌原料5分鐘,最后得約0.9米3(900kg)的茶汁(1)。茶汁(4)經過濾后,送入真空濃縮器,在60~70℃條件下濃縮至25~35波美度,過濾,在進口溫度為200℃噴霧干燥制得半成品(A)。最后制得速溶綠茶成品,其產率為19%。本實例中未敘述部份均按“實例1”實施。
實例3.速溶紅茶取100kg紅茶原料直接投入提取器加入45℃經殺菌處理后的熱水。停止加水后,攪拌原料3分鐘。將所得茶汁(4)經過濾后,送入真空濃縮器,在80~90℃條件下濃縮至25~35波美度,過濾后,在進口溫度為280℃條件下,噴霧干燥得半成品(A)。最后制得速溶紅茶成品,其產率為25%。本實例中未敘述部份均按“實例1”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速溶茶的生產工藝,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將茶葉有效成份中所含的低沸點易揮發(fā)芳香物成份,中高沸點不易揮發(fā)的熱敏性成份、和以茶單寧為主的非熱敏性成份分別提取分離出,并依據這三類成份的特點,分別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工藝進行濃縮、干燥處理制成三種半成品,隨后再將這三種半成品混合制成速溶茶成品,其各個工藝如下所述1.1.工藝一按原料茶葉與水的重量比為1∶9~12的量選用原料茶葉與水的用量,按1米3/小時的速率連續(xù)加入40~45℃的水,并按同樣的速率連續(xù)提取出浸取液,至提取出的浸取液的重量為原料茶重量的6~8倍時,即停止加水,攪拌原料1~5分鐘,繼續(xù)提取出剩余的浸取液并合入已提取出的浸取液中,經過濾后得茶汁(1),1.2.工藝二采用真空方法將在“工藝一”制作過程中所揮發(fā)出的茶香氣抽出,用5%的NaOH溶液吸收制成吸收液(2),1.3.工藝三將上述“工藝一”所得茶汁(1)速冷至20℃,再緩慢的通過提取劑后,得到提取液(3)和茶汁(4),所述的提取劑是一種沸點低于茶葉有效成份中熱敏性成份的沸點,又能將該熱敏性成份溶于其中,而且本身易蒸發(fā)除去并可回收的有機溶劑,1.4.工藝四將上述“工藝三”所得茶汁(4)過濾,在60~90℃真空濃縮至25~35波美度,再過濾后,控制進口溫度為200~300℃噴霧干燥制成半成品(A),1.5.工藝五對上述“工藝三”所得提取液(3)進行減壓蒸發(fā)濃縮至原體積的1/10,按提取劑體積與無水乙醇體積之比為1000∶1的量加入無水乙醇,提高濃縮溫度至90~98℃,再加入與無水乙醇等體積的半成品(A),繼續(xù)濃縮至干得半成品(B),1.6.工藝六將上述“工藝二”所得的吸收液(2)冷卻后送入分液漏斗分離出的油狀物用無水硫酸鈉脫水處理后制成半成品(C),1.7.工藝七將上述“工藝四、五、六所得的半成品(A)、半成品(B)、半成品(C)混合后,于103℃下攪拌烘干10~15分鐘即制得速溶茶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速溶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四”在原料茶葉選用烏龍茶時,應在60~80℃條件下真空濃縮,噴霧干燥的進口溫度為220℃。
3.根據權利要求1速溶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四”在原料茶葉選用綠茶時,應在60~70℃條件下真空濃縮,噴霧干燥的進口溫度為200℃。
4.根據權利要求1速溶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四”在原料茶葉選用紅茶時,應在80~90℃條件下真空濃縮,噴霧干燥的進口溫度為280℃。
5.根據權利要求1速溶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三”中可采用三氯甲烷作提取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速溶茶的生產工藝。以茶葉為原料,將茶葉有效成分中所含的低沸點易揮發(fā)、中高沸點熱敏性以及非熱敏性茶單寧等成分提取分離出,然后依據各自的特點分別以不同的工藝進行濃縮干燥處理制成半成品,再將這些半成品混合制成速溶茶成品。由于本發(fā)明采用了有別于現有技術的工藝,制出的速溶茶保持了原茶的色香味,具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湯色清澈等特色。產率可達18~25%。
文檔編號A23F3/16GK1055860SQ9010988
公開日1991年11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李冬 申請人:廖烏奎,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