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驅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具備經由減震器而與內燃機驅動連結的輸入部件、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差動齒輪裝置、以及與車輪驅動連結的輸出裝置的車輛用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上述車輛用驅動裝置,公知有日本特開2013 —166548號公報(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裝置。在專利文獻I的裝置中,輸入部件〔輸入軸I〕與第一旋轉電機〔MG1〕以及差動齒輪裝置〔動力分配裝置PT〕的旋轉軸心〔第一軸Al〕、第二旋轉電機〔MG2〕的旋轉軸心〔第二軸A2〕、以及輸出裝置〔輸出用差動齒輪裝置DF〕的旋轉軸心〔第三軸A3〕配置為相互平行并且沿軸向觀察時位于三角形的頂點。而且,在配置于該三角形的內部的反轉齒輪機構〔C〕的一個齒輪〔第一齒輪42〕,共同嚙合有和差動齒輪裝置的輸出構件〔齒圈R〕一體旋轉的齒輪〔輸出齒輪22〕與第二旋轉電機的輸出齒輪〔37〕。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裝置中,沿軸向觀察時減震器與反轉齒輪機構相互重疊地配置,并且沿軸向觀察時反轉齒輪機構與第二旋轉電機相互重疊地配置,因此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往往會變長。
[0003]另一方面,在日本特開2001— 246953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既具備相同的前提結構、又將相對于輸出裝置〔差動裝置D〕的來自差動齒輪裝置〔P〕側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與來自第二旋轉電機〔電動機M〕側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分別獨立地構成的裝置。通過將相對于輸出裝置的兩個動力傳遞系統(tǒng)分開,從而能夠不變更各軸的位置地設定總傳動比,另外也能夠減小車載上的制約。但是,在專利文獻2中沒有減震器的記載,若考慮該通常設置的減震器的存在,則至少難以將沿軸向觀察時與減震器重疊的部件配置于靠內燃機側的位置。因此,與專利文獻I的裝置同樣地,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會變長。
[000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 —166548號公報
[0005]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 — 246953號公報
[0006]因此,在與減震器連結的多軸結構的車輛用驅動裝置中,希望將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抑制為較短。
【發(fā)明內容】
[0007]本公開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具備:經由減震器而與內燃機驅動連結的輸入部件;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具有三個旋轉構件的差動齒輪裝置;以及與車輪驅動連結的輸出裝置,
[0008]在上述差動齒輪裝置的上述三個旋轉構件之中,在一個旋轉構件驅動連結有上述輸入部件,在另外一個旋轉構件驅動連結有上述第一旋轉電機,余下的旋轉構件亦即輸出構件與上述輸出裝置驅動連結,并且上述第二旋轉電機與上述輸出裝置驅動連結,
[0009]在上述車輛用驅動裝置中,具備:
[0010]在上述輸出構件與上述輸出裝置之間傳遞驅動力的第一齒輪機構;以及在上述第二旋轉電機與上述輸出裝置之間傳遞驅動力的第二齒輪機構,
[0011]上述減震器、上述差動齒輪裝置、以及上述第一旋轉電機并排配置在它們共用的第一軸上,
[0012]上述第二旋轉電機配置在與上述第一軸平行并且在與上述第一軸不同的第二軸上,
[0013]上述輸出裝置配置在與上述第一軸平行并且與上述第一軸以及上述第二軸不同的第三軸上,
[0014]上述第一齒輪機構配置在第四軸上,該第四軸相對于包含上述第一軸以及上述第三軸雙方的平面亦即第一基準面位于與上述第二軸側相反的一側,
[0015]上述第二齒輪機構配置在第五軸上,該第五軸相對于包含上述第二軸以及上述第三軸雙方的平面亦即第二基準面位于與上述第一軸側相反的一側。
[0016]在本申請中,“驅動連結”是指兩個旋轉構件以能夠傳遞驅動力(與轉矩含義相同)的方式連結的狀態(tài)。在該概念中,包括兩個旋轉構件以一體旋轉的方式連結的狀態(tài)、以能夠經由一個以上的傳動部件而傳遞驅動力的方式連結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傳動部件中,可以包括以同速或者變速傳遞旋轉的各種部件(軸、齒輪機構、傳送帶等),也可以包括選擇性地傳遞旋轉以及驅動力的接合裝置(摩擦接合裝置、嚙合式接合裝置等)。其中,在針對差動齒輪裝置的各旋轉構件稱為“驅動連結”的情況下,意味著不經由該差動齒輪裝置的其他旋轉構件地驅動連結的狀態(tài)。
[0017]另外,“旋轉電機”作為也包含馬達(電動機)、發(fā)電機(generator)、以及根據(jù)需要發(fā)揮馬達以及發(fā)電機雙方的功能的馬達/發(fā)電機中的任一種的概念來使用。
[0018]根據(jù)該結構,由于分別獨立地具備在輸出構件與輸出裝置之間傳遞驅動力的第一齒輪機構、以及在第二旋轉電機與輸出裝置之間傳遞驅動力的第二齒輪機構,所以能夠減小各部件的配置上的制約。另外,通過在相對于包含第二軸以及第三軸雙方的第二基準面位于與第一軸側相反的一側的第五軸上配置第二齒輪機構,從而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配置為在沿軸向觀察時與減震器分離。另外,通過進一步在相對于包含第一軸以及第三軸雙方的第一基準面位于與第二軸側相反的一側的第四軸上配置第一齒輪機構,從而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配置為在沿軸向觀察時也與第一齒輪機構分離。由此,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以及第二旋轉電機配置于軸向上靠減震器側的位置。由此,能夠將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抑制為較短。
[0019]以下,對本公開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的優(yōu)選的方式進行說明。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發(fā)明的范圍被以下記載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限定。
[0020]作為一個方式,優(yōu)選上述第二齒輪機構配置為沿軸向觀察時不與上述減震器重置。
[0021]在本申請中,關于兩個部件的配置,“沿某個方向觀察時重疊”是指,在使與其視線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線向與該假想直線正交的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至少存在一部分該假想直線與兩個部件的雙方都相交的區(qū)域。因此,關于兩個部件的配置,“沿某個方向觀察時不重疊”是指,在使與其視線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線向與該假想直線正交的各方向移動的情況下,不存在該假想直線與兩個部件雙方都相交的區(qū)域。
[0022]根據(jù)該結構,無論第二齒輪機構與減震器的軸向的位置關系如何,都能夠避免第二齒輪機構與減震器干擾。由此,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配置于軸向上靠減震器側、進而靠內燃機側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將第二旋轉電機配置于靠內燃機側的位置,從而能夠有效地縮短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
[0023]作為一個方式,優(yōu)選上述第二齒輪機構具有:與上述第二旋轉電機的第二輸出齒輪嚙合的第三齒輪;以及相對于上述第三齒輪在軸向的不同位置與上述輸出裝置的輸入齒輪嚙合的第四齒輪,上述第三齒輪相對于上述第四齒輪在軸向上配置于與上述第二旋轉電機側相反的一側。
[0024]根據(jù)該結構,第二齒輪機構的整體配置于比輸出裝置的輸入齒輪更靠第二旋轉電機側的相反側的位置。由此,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配置于軸向上靠減震器側、進而靠內燃機側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將第二旋轉電機配置于靠內燃機側的位置,從而能夠有效地縮短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
[0025]作為一個方式,優(yōu)選上述第三齒輪配置為沿軸向觀察時不與上述減震器重疊,并且沿徑向觀察時與上述減震器重疊。
[0026]根據(jù)該結構,與沿軸向觀察時第三齒輪和減震器重疊的結構相比,能夠有效地縮短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
[0027]作為一個方式,優(yōu)選上述第一齒輪機構具有:與和上述輸出構件一體旋轉的第一輸出齒輪嚙合的第一齒輪;以及相對于上述第一齒輪在軸向的不同位置與上述輸出裝置的輸入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上述第二齒輪相對于上述第一齒輪在軸向上配置于上述減震器側。
[0028]根據(jù)該結構,由于能夠將輸出裝置的輸入齒輪配置于軸向上靠減震器側的位置,所以能夠將第二齒輪機構配置于靠減震器側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將第二旋轉電機配置于靠減震器側的位置,從而能夠有效地縮短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
[0029]作為一個方式,優(yōu)選在車載狀態(tài)下,相對于上述第一軸在水平方向的一側配置有上述第二軸以及上述第三軸,并且上述第二軸相對于上述第三軸配置于上方。
[0030]根據(jù)該結構,既能夠實現(xiàn)與多軸結構的車輛用驅動裝置相適的布局,又能夠將第二旋轉電機的沿著旋轉軸心的軸向長度抑制為較短。
【附圖說明】
[0031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0032]圖2是差動齒輪裝置的速度曲線圖。
[0033]圖3是表示沿軸向觀察的情況下的各部件的配置的示意圖。
[0034]圖4是車輛用驅動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0035]圖5是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0036]圖6是表示沿軸向觀察的情況下的各部件的配置的示意圖。
[0037]圖7是車輛用驅動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0038]圖8是表示差動齒輪裝置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圖。
[0039]圖9是表示差動齒輪裝置的另一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第一實施方式〕
[0041]參照附圖對車輛用驅動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I是具備內燃機E以及旋轉電機MGl、MG2雙方作為車輪W的驅動力源的混合動力車輛用的驅動裝置。該車輛用驅動裝置I構成作為所謂的雙馬達分割方式的混合動力車輛用的驅動裝置。另外,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用驅動裝置I構成作為FF(Front EngineFront Drive:前置前驅)車輛用的驅動裝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