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酰胺酸酯低聚物、含所述低聚物的聚酰亞胺樹脂的前驅(qū)物組合物及其應(yīng)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是涉及一種新的酰胺酸酯(amicacidester)低聚物及包含該低聚物的聚酰亞胺的前驅(qū)物組合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在聚酰亞胺(polyimide,簡稱PI)的制備中的應(yīng)用。
背景技術(shù):
:聚酰亞胺由于具有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及良好的機械、電氣及化學(xué)性質(zhì),一直是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首選。此外,由于半導(dǎo)體在特性上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tǒng)無機材料有其應(yīng)用上的極限及缺點,聚酰亞胺的特性,在某些方面正可以彌補傳統(tǒng)材料的不足之處。因此,當杜邦公司的芳香族聚酰亞胺技術(shù)開發(fā)之后,即受到廣泛的注意,且發(fā)展出許多具多用途的聚酰亞胺。在半導(dǎo)體工業(yè)上,聚酰亞胺被廣泛應(yīng)用于鈍化膜、應(yīng)力緩沖膜、α粒子遮蔽膜、干式蝕刻防護罩、微機電和層間絕緣膜等方面,且正陸續(xù)開發(fā)出其他新用途。其中,以作為保護集成電路元件的涂膜的應(yīng)用為主,因聚酰亞胺材料可通過集成電路元件可靠性的測試。但是,聚酰亞胺的應(yīng)用不僅在于集成電路工業(yè),其于電子構(gòu)裝、漆包線、印刷電路板、感測元件、分離膜及結(jié)構(gòu)材料上都相當重要,扮演著關(guān)鍵性材料的角色。一般是以二階段的聚合縮合反應(yīng)方式以合成聚酰亞胺。其中,通常于第一階段將二胺單體溶于如N-甲基吡咯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亞砜(DMSO)的極性、非質(zhì)子性溶劑中,再加入等摩爾二酸酐單體。其后,于低溫或常溫下進行縮合反應(yīng),形成聚酰亞胺前驅(qū)物(precursor),即,聚酰胺酸(poly(amicacid);簡稱為PAA)。接著,進行第二階段,通過加熱方式的酰亞胺化(thermalimidization)或化學(xué)方式的酰亞胺化(chemicalimidization),進行縮合脫水環(huán)化反應(yīng),將聚酰胺酸轉(zhuǎn)變?yōu)榫埘啺贰D壳爸苽渚埘啺返姆磻?yīng)流程可簡述如下在上述制備方法中,如第一階段所得的聚酰胺酸分子量未達一定標準(即,分子量過小),于酰亞胺化(imidization)后,無法得到具良好物性的聚酰亞胺膜。但是,若第一階段所得聚酰胺酸的分子量過高,則其黏度便會太大,以致于操作性變差,易于涂布時有流平性不良等缺點。舉例言之,于進行旋轉(zhuǎn)涂布時,容易產(chǎn)生中凸與厚邊等不易流平現(xiàn)象。此外,過高的聚酰胺酸分子量,將于進行第二階段的酰亞胺化時,因分子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分子鏈鍵長的縮短,產(chǎn)生極大內(nèi)應(yīng)力,致使所涂布的基材彎曲變形。因此,為避免前述問題,文獻上業(yè)已廣泛探討第二階段酰亞胺化的升溫梯度曲線與內(nèi)應(yīng)力關(guān)系,并研究出各式降低內(nèi)應(yīng)力的方式。然而,前述流平性與內(nèi)應(yīng)力問題,究其原因,均來自第一階段所得聚酰胺酸分子量過高所致。換言之,若能妥善控制聚酰胺酸分子量,便可提供具優(yōu)良物性的聚酰亞胺膜。此外,聚酰胺酸相當容易吸濕,進而使聚酰胺酸與水分子反應(yīng)而降解,故不易保存。上述問題,多年來持續(xù)困擾著從事聚酰亞胺研究的人士。材料特性與操作性,誠如魚與熊掌一般,無法兼得。本發(fā)明即針對前述問題所為的研發(fā)成果,通過特殊的合成方式,可于兼顧操作性的情形下,提供具所需物性的聚酰亞胺膜,符合業(yè)界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酰胺酸酯低聚物,其具酯基(-C(O)OR1)及羧基(-C(O)OH)的端基。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酰亞胺的前驅(qū)物組合物,其系包含二胺化合物與帶有酯基(-C(O)OR1)及羧基(-C(O)OH)端基的酰胺酸酯低聚物。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聚酰亞胺的方法,其包含固化本發(fā)明聚酰亞胺的前驅(qū)物組合物。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酰胺酸酯低聚物系具下式(1)其中R各自獨立為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或乙烯系不飽和基;Rx各自獨立為H或可感光聚合的基團;G各自獨立為4價的有機基團;P各自獨立為2價的有機基團;以及m為0至100的整數(shù)。于上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的具體實施方式中,R可各自獨立為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或乙烯系不飽和基。舉例言之,該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可為或其中n為0至10的整數(shù)。于此,該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正丁基、異丁基、新丁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及辛基等。上述乙烯系不飽和基,并無特殊限制,其包含(但不限于)乙烯基、丙烯基、甲基丙烯基、正丁烯基、異丁烯基、乙烯基苯基、烯丙基苯基、丙烯氧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丙烯氧基丙基、丙烯氧基丁基、丙烯氧基戊基、丙烯氧基己基、甲基丙烯氧基甲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氧基戊基、及甲基丙烯氧基己基、以及如式(2)所示的基團其中,R1為伸苯基或直鏈或支鏈的C1-C8伸烷基、C1-C8伸烯基、或C1-C8伸環(huán)烷基,且R2為氫或C1-C4烷基。其中,較佳的式(2)基團為或本發(fā)明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中的基團Rx,可各自獨立為H或任何具有可感光聚合的基團。上述可感光聚合的基團較佳為帶有乙烯系不飽和基的基團,其乙烯系不飽和基具有如前述的定義。根據(jù)本發(fā)明,基團Rx-較佳各自獨立為H、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基、丙烯酸乙酯基、丙烯基、甲基丙烯基、正丁烯基、或異丁烯基,更佳各自獨立為H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基本發(fā)明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所含的4價有機基團G,并無特殊限制,例如為4價的芳香族基團或4價的脂肪族基團。前述芳香族基團可為單環(huán)或多環(huán),較佳為選自下列基團其中Y各自獨立為氫、鹵素或C1-C4烷基,及B為-CH2-、-O-、-S-、-CO-、-SO2-、-C(CH3)2-或-C(CF3)2-;更佳為選自下列基團及此外,4價的脂肪族基可選自由下列基團所構(gòu)成群組本發(fā)明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所含的2價有機基團P,并無特殊限制,該2價有機基團P通常為芳香族基團,較佳各自獨立為或其中,X各自獨立為氫、鹵素、C1-C4烷基、或C1-C4全氟烷基;A為-O-、-S-、-CO-、-CH2-、-OC(O)-、或-CONH-。更佳地,該2價有機基團P各自獨立為或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該2價有機基團P為上述2價有機基團P,亦可使用非芳香族基團,例如其中,X如前文所定義;以及w及z各自為1至3的整數(shù),較佳地,該2價有機基團P為本案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shù)用以制備聚酰亞胺的聚酰胺酸前驅(qū)物,上述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由于酸基減少,故較不會吸濕,即使吸濕,也較穩(wěn)定,故可于室溫下保存?zhèn)溆?,無需儲存于低溫(如零下20℃)。舉例言之(但不以此為限),本發(fā)明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聚合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驟(a)使一具下式(3)的二酸酐與具羥基的化合物(R-OH)反應(yīng),形成具下式(4)的化合物;以及(b)于步驟(a)產(chǎn)物中添加具式H2N-Pn1-NH2的二胺化合物,形成式(5)的酰胺酸酯低聚物(若n1=1)。(c)視情況添加帶有可感光聚合基團(R*)的單體,例如環(huán)氧丙烯酸酯(epoxyacrylate),進行反應(yīng),形成式(6)酰胺酸酯低聚物(若n1=1)。其中R、G、P及m如前文所定義,且n1為1至100的整數(shù),較佳為1;a、b、及f各為0至100的整數(shù),且a+b≤100。在上述制備式(1)酰胺酸低聚物的方法中,步驟(a)一般采用的二酸酐,可為脂肪族或芳香族,較佳為芳香族二酸酐,其實例包含(但不限于)苯均四酸二酐(PMDA)、4,4-二酞酸二酐(BPDA)、4,4-六氟亞異丙基二酞酸二酐(6FDA)、1-(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P3FDA)、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1,4-雙(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P6FDA)、1-(3’,4’-二羧基苯基)-1,3,3-三甲基茚滿-5,6-二羧酸二酐、1-(3’,4’-二羧基苯基)-1,3,3-三甲基茚滿-6,7-二羧酸二酐、1-(3’,4’-二羧基苯基)-3-甲基茚滿-5,6-二羧酸二酐、1-(3’,4’-二羧基苯基)-3-甲基茚滿-6,7-二羧酸二酐、2,3,9,10-二萘嵌苯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2,6-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7-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3,6,7-四氯萘-2,4,5,8-四羧酸二酐、菲-1,8,9,10-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聯(lián)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2’,3,3’-聯(lián)苯四羧酸二酐、4,4’-亞異丙基二酞酸二酐、3,3’-亞異丙基二酞酸二酐、4,4’-氧基二酞酸二酐、4,4’-磺?;岫?,3’-氧基二酞酸二酐、4,4’-亞甲基二酞酸二酐、4,4’-硫基二酞酸二酐、4,4’-亞乙基二酞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苯-1,2,3,4-四羧酸二酐、吡啶-2,3,5,6-四羧酸二酐、及其組合。較佳地,于步驟(a)采用以下芳香族二酸酐苯均四酸二酐(PMDA)、4,4-二酞酸二酐(BPDA)、4,4-六氟亞異丙基二酞酸二酐(6FDA)、1-(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P3FDA)、1,4-雙(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P6FDA)、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及其組合。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采用苯均四酸二酐(PMDA)??捎糜诒景l(fā)明方法以制備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的具羥基的化合物,可使用醇類,例如單元醇、二元醇或多元醇,較佳為單元醇,可用于本發(fā)明的單元醇并無特殊的限制,可為鏈烴醇、芳基鏈烴醇、或芳基醇。舉例言之(但不以此為限),該單元醇可為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醇。例如或其中,n為1至10的整數(shù)。于此,該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醇包含(但不限于)甲基醇、乙基醇、正丙基醇、異丙基醇、1-甲基丙基醇、2-甲基丙基醇、正丁基醇、異丁基醇、新丁基醇、1-甲基丁基醇、2-甲基丁基醇、戊基醇、己基醇、庚基醇及辛基醇??捎糜诒景l(fā)明方法中的具羥基的化合物亦可帶有可感光的基團,例如乙烯系不飽和基,較佳為具下式(7)者其中,R1為伸苯基或直鏈或支鏈的C1-C8伸烷基、C1-C8伸烯基、C1-C8伸環(huán)烷基或C1-C8羥伸烷基,且R2為氫或C1-C4烷基。較佳地,式(7)化合物選自丙烯酸-2-羥基乙酯(hydroxyethylacrylate,HEA)、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HEMA)、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glycidylmethacrylate,GMA)、丙烯酸-2-羥基乙酯(glycidylacrylate)、及其組合。上述制備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的方法中,步驟(b)一般采用的二胺,無特殊限制,通常使用芳香族二胺,可用于本發(fā)明方法的芳香族二胺,為熟悉此
技術(shù)領(lǐng)域:
者所熟知。舉例言之(但不以此為限)可選自以下4,4’-二胺基二苯醚(ODA)、對苯二胺(pPDA)、間二甲基對二胺基聯(lián)苯(DMDB)、間二(三氟甲基)對二胺基聯(lián)苯(TFMB)、3,3’-二甲基-4,4’-二胺基聯(lián)苯(oTLD)、4,4’-八氟聯(lián)苯胺(OFB)、四氟-對-苯二胺(TFPD)、2,2’-5,5’-四氯聯(lián)苯胺(TCB)、3,3’-二氯聯(lián)苯胺(DCB)、2,2’-雙(3-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4,4’-氧基-雙[3-(三氟甲基)苯胺、3,5-二胺基三氟甲苯(3,5-diaminobenzotrifluoride)、四氟-1,4-伸苯二胺(tetrafluorophenylenediamine)、四氟-間-伸苯二胺、1,4-雙(4-胺基苯氧基)-2-第三丁基苯(BATB)、2,2’-二甲基-4,4’-雙(4-胺基苯氧基)聯(lián)苯(DBAPB)、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BAPPH)、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原冰片烷(BAPN)、5-胺基-1-(4’-胺基苯基)-1,3,3-三甲基茚滿、6-胺基-1-(4’-胺基苯基)-1,3,3-三甲基茚滿、4,4’-亞甲基雙(鄰-氯苯胺)、3,3’-二氯二苯胺、3,3’-磺?;桨?、4,4’-二胺基二苯甲酮、1,5-二胺基萘、雙(4-胺基苯基)二乙基硅烷、雙(4-胺基苯基)二苯基硅烷、雙(4-胺基苯基)乙基膦氧化物、N-(雙(4-胺基苯基))-N-甲基胺、N-(雙(4-胺基苯基))-N-苯基胺、4,4’-亞甲基雙(2-甲基苯胺)、4,4’-亞甲基雙(2-甲氧基苯胺)、5,5’-亞甲基雙(2-胺基苯酚)、4,4’-亞甲基雙(2-甲基苯胺)、4,4’-氧基雙(2-甲氧基苯胺)、4,4’-氧基雙(2-氯苯胺)、2,2’-雙(4-胺基苯酚)、5,5’-氧基雙(2-胺基苯酚)、4,4’-硫基雙(2-甲基苯胺)、4,4’-硫基雙(2-甲氧基苯胺)、4,4’-硫基雙(2-氯苯胺)、4,4’-磺?;p(2-甲基苯胺)、4,4’-磺酰基雙(2-乙氧基苯胺)、4,4’-磺?;p(2-氯苯胺)、5,5’-磺?;p(2-胺基苯酚)、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3,3’-二甲氧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甲酮、4,4’-二胺基聯(lián)苯、間-苯二胺、4,4’-亞甲基二苯胺(MDA)、4,4’-硫基二苯胺、4,4’-磺酰基二苯胺、4,4’-亞異丙基二苯胺、3,3’-二甲氧基聯(lián)苯胺、3,3’-二羧基聯(lián)苯胺、2,4-甲苯基二胺、2,5-甲苯基二胺、2,6-甲苯基二胺、間-二甲苯基二胺、2,4-二胺基-5-氯甲苯、2,4-二胺基-6-氯甲苯、及其組合。較佳地,采用4,4’-二胺基二苯醚(ODA)、對苯二胺(pPDA)、間二甲基對二胺基聯(lián)苯(DMDB)、間二(三氟甲基)對二胺基聯(lián)苯(TFMB)、3,3’-二甲基-4,4’-二胺基聯(lián)苯(oTLD)、4,4’-亞甲基二苯胺(MDA)、或其組合,以制備本發(fā)明酰胺酸酯低聚物。較佳地,于步驟(b)采用以下的二胺、以及如前述,可視需要于步驟(c)中添加帶有可感光聚合基團的單體,使所得酰胺酸酯低聚物帶有可感光聚合的基團。具體言之,于未添加帶有可感光聚合基團的單體時,所得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中的Rx為H;而于添加帶有可感光聚合基團的單體時,則所得的式(1)酰胺酸酯低聚物中的Rx便為該可感光聚合的基團。若Rx為可感光聚合基團,進而于后續(xù)合成聚酰亞胺樹脂制程中,能產(chǎn)生分子與分子間的化學(xué)接合而形成交聯(lián)(crosslinking)。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聚酰亞胺的前驅(qū)物組合物,其包含具下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與具式H2N-Pn1-NH2的二胺化合物,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8∶1至1.2∶1。其中R、Rx、G、P、m及n1均如前文所定義。上述二胺化合物并無特殊限制,可為單體、低聚物或聚合物,較佳為單體。該二胺化合物可選自下列基團及于本發(fā)明組合物中,該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較佳為0.9∶1至1.1∶1。其中,該式(1)聚酰胺酯低聚物可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備而得。于本發(fā)明組合物中,另包含一溶劑,較佳為一極性的非質(zhì)子性溶劑。舉例言之(但不以此為限),該非質(zhì)子性溶劑可選自以下N-甲基吡咯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亞砜(DMSO)、甲苯(toluene)、二甲苯(xylene)、及其組合。于本發(fā)明組合物中,以整體前驅(qū)物組合物的總重量計,該酰胺酸酯低聚物的含量為15%至55%,較佳為30%至40%;該二胺化合物的含量為0.1%至25%,較佳為0.2%至20%;該溶劑的含量為20%至80%,較佳為45%至75%。本發(fā)明組合物另可視需要包含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已知的添加劑,例如光起始劑、硅烷偶合劑、整平劑、安定劑、催化劑及/或消泡劑等。適用于本發(fā)明的光起始劑并無特殊限制,其可選自以下二苯甲酮(benzophenone),二苯乙醇酮(benzoin)、2-羥基-2-甲基-1-苯丙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propan-1-one)、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2,2-dimethoxy-1,2-diphenylethan-1-one)、1-羥基環(huán)己基苯基酮(1-hydroxycyclohexylphenylketone)、2,4,6-三甲基苯甲?;交⒀趸?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oxide)、N-苯基甘胺酸、9-苯基吖啶(9-phenylacridine)、安息香類(benzoins)、苯甲基二甲基縮酮(benzyldimethylketal)、4,4’-雙(二乙基胺)二苯酮、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2,4,5-triarylimidazoledimers)、及其組合;較佳的光起始劑為二苯甲酮。具體而言,以本發(fā)明前驅(qū)物組合物的總重量計,所用光起始劑的含量為0.01至20重量%,較佳為0.1至5重量%。常用的硅烷偶合劑選自以下(但不限于)3-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胺丙基三乙氧烷基硅烷、及其組合。本發(fā)明亦提供一種聚酰亞胺,其特點是通過具下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與具式H2N-Pn1-NH2的二胺化合物聚合而得其中R、Rx、G、P、m及n1,均如前文所定義,且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8∶1至1.2∶1,較佳為0.9∶1至1.1∶1。上述二胺化合物并無特殊限制,可為單體、低聚物或聚合物,較佳為單體。舉例言之(但不以此為限),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的聚合方法可根據(jù)以下流程圖所示方法所制得。傳統(tǒng)聚酰亞胺的合成,需先合成大分子量的聚酰胺酸當作前驅(qū)物,但由于分子量過高,黏度太大,以致于操作性變差,易于涂布時有流平性不良等缺點。此外,過高的聚酰胺酸分子量,當前驅(qū)物酰亞胺化時,因分子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分子鏈鍵長的縮短,產(chǎn)生極大內(nèi)應(yīng)力,致使所涂布的基材薄膜翹曲變形。另外,現(xiàn)有聚酰亞胺合成,其聚合反應(yīng)形成聚酰胺酸時的固含量,約介于10%至30%之間,所以環(huán)化后體積收縮比(shrinkable)大,需多次涂布方可達到產(chǎn)品要求的厚度,增加制作難度。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利用酰胺酸酯低聚物與二胺化合物聚合,其特點為酰胺酸酯低聚物具酯基(-C(O)OR1)及羧基(-C(O)OH)的端基,處于介穩(wěn)狀態(tài)(metastablestatus),因此在室溫下并不會與二胺化合物產(chǎn)生反應(yīng),但由于酰胺酸酯低聚物分子量低,因此操控性佳,涂布可達到平整效果。在最后固化(postcure)時,升溫至100℃以上,二胺化合物可先將酯基(-C(O)OR1)及羧基(-C(O)OH)的端基,還原成酸酐,然后再反應(yīng)成酰胺酸低聚物,之后低聚物進一步聚合成更大的分子,進而縮合提供具優(yōu)異熱性質(zhì)、機械性質(zhì)及拉伸性質(zhì)的聚酰亞胺。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由于使用含有酰胺酸酯低聚物當前驅(qū)物,黏度較小,而非黏度較大的高分子的聚酰胺酸,故于涂布時,可呈現(xiàn)較高流平性與操作性。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另一特點為前驅(qū)物組合物在進行酰亞胺化時,所含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先進行分子內(nèi)的環(huán)化作用,再進行分子間的聚合與環(huán)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聚酰亞胺的殘存的內(nèi)應(yīng)力。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較,由本發(fā)明的前驅(qū)物組合物所環(huán)化的聚酰亞胺,具有不翹曲的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聚酰亞胺,由于其前驅(qū)物組合物具有高固含量(highsolidcontent),故可減少溶劑的消耗,縮短軟烤時間與降低軟烤溫度,并具有干燥成膜速度快和減少為達產(chǎn)品要求厚度所需的上膠次數(shù)等優(yōu)點。另一方面,以往制備聚酰亞胺所需的固化溫度通常高達300至350℃,然而本發(fā)明前驅(qū)物組合物約200℃至250℃的溫度下即可進行固化反應(yīng),更可降低操作成本。再者,于一般高分子聚合都會添加一些單體或短鏈寡聚體,使分子與分子間能形成交聯(lián)(Crosslinking),然而,本發(fā)明前驅(qū)物組合物因含有可感光聚合基團,進而于固化時可自我交聯(lián),因此本發(fā)明前驅(qū)物組合物無額外的不飽和單體或寡聚體,此為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較的優(yōu)點。如后附實施例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聚酰亞胺,相較現(xiàn)有技術(shù)所制得的聚酰亞胺,可展現(xiàn)較佳的熱性質(zhì)、機械性質(zhì)及拉伸性質(zhì)。實施例以下實施例1至20為例示制備本發(fā)明用于形成聚酰亞胺的組合物的制作步驟與條件,比較例1則是關(guān)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所制得的用于形成聚酰亞胺的組合物。實施例1將2.181克(0.01摩爾)的均苯四酸二酐(pyromelliticdianhydride,下文簡稱為PMDA)溶于200克的N-甲基四氫吡咯酮(N-methyl-2-pyrrolidinone;本文以下簡稱為NMP)中,加熱所得混合物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161克(0.01摩爾)的2-羥基乙基丙烯酸(2-Hydroxyethylacrylate,下文簡稱為HEA),于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其后,將18.018克(0.09摩爾)的4,4’-二胺基二苯醚(4,4’-Diamino-diphenylether,下文簡稱為O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于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0024克(0.01摩爾)O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比較例1將20.024克(0.1摩爾)的ODA溶于200克的NMP中,冰浴至0℃且反應(yīng)攪拌一個小時,其后加入0.29克(0.002摩爾)的鄰苯二甲酐(phthalicanhydride),待反應(yīng)攪拌一個小時后,再慢慢加入21.59克(0.099摩爾)的PMDA,持溫反應(yīng)攪拌十二個小時即可。實施例2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3.01克(0.01摩爾)的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下文簡稱為HEM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8.018克(0.09摩爾)的O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0024克(0.01摩爾)的O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3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161克(0.01摩爾)的HE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9.733克(0.09摩爾)的對苯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下文簡稱為pP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1.0814克(0.01摩爾)的pP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4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3.01克(0.01摩爾)的HEM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9.733克(0.09摩爾)的pP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1.0814克(0.01摩爾)的pP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5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161克(0.01摩爾)的HE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間二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dimethyl-dibenzilidene,下文簡稱為DMD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DMD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6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3.01克(0.01摩爾)的HEM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DM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DMD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7將2.181克(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161克(0.01摩爾)的HE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鄰二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o-Tolidine;下文簡稱為oTL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oTLD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8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3.01克(0.01摩爾)的HEM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oTL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oTLD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9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161克(0.01摩爾)的HE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28.821克(0.09摩爾)的間二(三氟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para-bis(trifluoromethyl)-benzilidine,下文簡稱為TFM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3.202克(0.01摩爾)的TFM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0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3.01克(0.01摩爾)的HEM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28.821克(0.09摩爾)的TFM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3.202克(0.01摩爾)的TFM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1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32克(0.01摩爾)的甲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8.018克(0.09摩爾)的O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0024克(0.01摩爾)的O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2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601克(0.01摩爾)的異丙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8.018克(0.09摩爾)的O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0024克(0.01摩爾)的O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3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32克(0.01摩爾)的甲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9.733克(0.09摩爾)的對苯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下文簡稱為pP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1.0814克(0.01摩爾)的pP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4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601克(0.01摩爾)的異丙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9.733克(0.09摩爾)的pPDA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1.0814克(0.01摩爾)的pPDA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5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10.32克(0.01摩爾)的甲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間二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dimethyl-dibenzilidene,下文簡稱為DMD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DMD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6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601克(0.01摩爾)的異丙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DM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DMD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7將2.181克(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32克(0.01摩爾)的甲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鄰二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o-Tolidine;下文簡稱為oTL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oTLD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8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601克(0.01摩爾)的異丙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19.1065克(0.09摩爾)的oTLD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2.123克(0.01摩爾)的oTLD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19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32克(0.01摩爾)的甲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28.821克(0.09摩爾)的間二(三氟甲基)對二氨基聯(lián)苯Trifluoromethyl-dibenzilidine,下文簡稱為TFM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3.202克(0.01摩爾)的TFM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實施例20將2.181克(0.01摩爾)的PMDA溶于200克的NMP中,加熱至50℃且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慢慢滴入0.601克(0.01摩爾)的異丙醇,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兩個小時。再將28.821克(0.09摩爾)的TFMB加至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0216克(0.09摩爾)的PMDA,持溫50℃下反應(yīng)攪拌六個小時。最后再加入3.202克(0.01摩爾)的TFMB攪拌一個小時后即可。聚酰亞胺物性測試首先利用WatersModel2010的HT-GPC儀器測量所得聚酰亞胺的分子量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1所示表1(1)峰值分子量(2)聚合物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由表1數(shù)據(jù)可知,本發(fā)明方法可提供具較低聚合物多分散性的聚酰亞胺,亦即所制得聚酰亞胺的分子量范圍分布較窄、高低分子量差距較小,其品質(zhì)較佳。取實施例1與比較例1所得組合物,予以固化處理獲得聚酰亞胺膜后,將高分子材料以旋轉(zhuǎn)涂布的方式制作薄膜。再進一步以烘箱烘烤,而升溫曲線分為三段。分別為150℃/60min,250℃/60min及350℃/120min,其升溫速度為2℃/min后,冷卻回溫。及進行物性測試。接著,利用萬能拉力機(宏達出產(chǎn)的高溫彎曲測定儀Model9102)進行聚酰亞胺膜機械性質(zhì)的測試。將所得聚酰亞胺膜裁切成12cm×10cm×0.25mm的大小,架置于該萬能拉力機上,于溫度23℃下進行,速度設(shè)定為10mm/min,分別對由實施例1組合物及比較例1組合物所得聚酰亞胺膜作拉力測試,以量測不同的抗張強度,結(jié)果如表2所示表2由表2結(jié)果顯示知,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聚酰亞胺膜,可展現(xiàn)較為優(yōu)異的拉伸強度與伸長率。上述的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以及闡釋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特征,并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疇。任何熟悉此技術(shù)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于本發(fā)明所主張的范圍,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保護范圍應(yīng)以下述的申請專利范圍為準。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酰胺酸酯低聚物,其具下式(1)其中Rx各自獨立為H或乙烯系不飽和基;G各自獨立為4價有機基團;P各自獨立為2價有機基團;m為0至100的整數(shù);以及R各自獨立為具1至14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基或乙烯系不飽和基。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該乙烯系不飽和基選自乙烯基、丙烯基、甲基丙烯基、正丁烯基、異丁烯基、乙烯基苯基、丙烯基苯基、丙烯氧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丙烯氧基丙基、丙烯氧基丁基、丙烯氧基戊基、丙烯氧基己基、甲基丙烯氧基甲基、甲基丙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氧基戊基、甲基丙烯氧基己基、及具下式(2)的基團其中R2為氫或C1-C4烷基,及R1為伸苯基或直鏈或支鏈的C1-C8伸烷基、C1-C8伸烯基、C1-C8伸環(huán)烷基、或C1-C8羥伸烷基。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Rx各自獨立為H、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基、丙烯酸乙酯基、丙烯基、甲基丙烯基、正丁烯基、或異丁烯基。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Rx各自獨立為H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基。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該4價有機基團選自下列基團其中Y各獨立為氫、鹵素或C1-C4烷基,及B為-CH2-、-O-、-S-、-CO-、-SO2-、-C(CH3)2-或-C(CF3)2-。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該4價有機基團選自下列基團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該2價有機基團選自下列基團以及其中X各自獨立為氫、鹵素、C1-C4烷基、或C1-C4全氟烷基;A為-O-、-S-、-CO-、-CH2-、-OC(O)-、或-CONH-;以及w及z各自為1至3的整數(shù)。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該2價有機基團選自下列基團以及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m為5至25的整數(shù)。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特征在于,R選自下列基團及其中n系0至10之整數(shù)。11.一種聚酰亞胺的前驅(qū)物組合物,其包含具下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與二胺化合物,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8∶1至1.2∶1,其中R、Rx、G、P及m具有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定義。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9∶1至1.1∶1。13.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二胺化合物選自下列基團14.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選自以下的溶劑N-甲基吡咯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甲苯、二甲苯、及其組合。15.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選自以下的光起始劑二苯甲酮、二苯乙醇酮、2-羥基-2-甲基-1-苯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1-羥基環(huán)己基苯基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N-苯基甘胺酸、9-苯基吖啶、安息香類、苯甲基二甲基縮酮、4,4’-雙(二乙基胺)二苯酮、2,4,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及其組合。16.一種聚酰亞胺,其由具下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與二胺化合物聚合而得其中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8∶1至1.2∶1,且R、Rx、G、P及m具有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定義。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聚酰亞胺,其特征在于,該式(1)的酰胺酸酯低聚物的總摩爾數(shù)與該二胺化合物的總摩爾數(shù)比為0.9∶1至1.1∶1。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式(1)結(jié)構(gòu)的酰胺酸酯低聚物。其中,R、Rx、G、P及m如本文中所定義。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包含上述式(1)的聚酰亞胺樹脂的前驅(qū)物組合物。由該前驅(qū)物組合物合成的聚酰亞胺,兼具優(yōu)良操作特性與良好物化性質(zhì)。文檔編號C08G73/00GK101165079SQ20061013656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0日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0月20日發(fā)明者吳仲仁,安治民申請人:長興化學(xué)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