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及無人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919048閱讀:238來源:國知局
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及無人機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及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目前大多數(shù)與拍攝設備結合使用,應用于巡查和航拍。然而,傳統(tǒng)無人機大多不可折疊或通過旋轉折疊后形狀不規(guī)則,占用空間依然很大,不利于無人機體積的小型化設計,從而給用戶攜帶及收納時均造成不便。

因此,如何更好的減小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下時的體積,是無人機行業(yè)不斷優(yōu)化和發(fā)展的方向。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及無人機,其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限位穩(wěn)固可靠、操作方便,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可大幅縮小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其中包括機臂、機臂座及安裝于機臂上的電機槳葉組件,所述機臂滑動安裝于機臂座上,所述機臂與機臂座之間通過限位機構或/和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優(yōu)選地,所述機臂包括主懸臂,所述主懸臂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所述主懸臂的下端為敞口設置,所述機臂座上設有與機臂形狀匹配的內腔,所述機臂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所述機臂座的內腔。

優(yōu)選地,所述機臂設置為一個或至少一對,所述機臂座上的內腔數(shù)量與機臂數(shù)量對應,各所述機臂分別通過所述滑軌機構滑動設于機臂座的各內腔中,各所述機臂與機臂座之間通過所述限位機構或/和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優(yōu)選地,成對設置的多個所述機臂分別設置于機臂座的左、右側。

優(yōu)選地,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于所述主懸臂上的彈片,所述機臂座的內腔與彈片位置對應的部位設置有朝開口端逐漸增厚的傾斜壁,當所述機臂與機臂座呈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彈片與機臂座的傾斜壁相互頂緊,實現(xiàn)機臂與機臂座的穩(wěn)固限位。

優(yōu)選地,所述彈片由倒U形的彈片本體及連接于彈片本體兩側面下端的連接片構成,所述主懸臂的上面設置有開口,所述連接片通過連接件固定于主懸臂的下表面,所述彈片本體向上穿過開口。

優(yōu)選地,所述止位機構包括設置于主懸臂側壁上的限位柱及設置于機臂座側壁的限位長孔,所述限位柱穿置于限位長孔上,所述機臂座側壁上位于限位長孔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擋片結構,當所述機臂通過限位柱在機臂座的限位長孔內滑動過程中,通過擋片結構實現(xiàn)機臂與機臂座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優(yōu)選地,所述擋片結構包括擋片,所述擋片的一端通過鉸接件鉸接于機臂座側壁,所述擋片與機臂座側壁分別設置有阻擋板,所述鉸接件上安裝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兩個懸置端抵在兩個阻擋板內側,當所述機臂相對機臂座拉出時,所述限位柱在扭簧作用下越過擋片并被擋片阻擋,實現(xiàn)機臂與機臂座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優(yōu)選地,所述擋片為上端帶有圓弧形凸臺的片體。

優(yōu)選地,所述限位長孔位于遠離擋片結構的一端寬度與所述限位柱直徑匹配,當所述限位柱滑動至所述限位長孔的該端時相互卡緊,實現(xiàn)所述機臂與機臂座呈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優(yōu)選地,所述滑軌機構包括設置于機臂座內腔壁的第一滑軌及設置于主懸臂下端面的第二滑軌,所述第一滑軌與第二滑軌滑動連接在一起。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滑軌包括固定于機臂座內腔底面的軌道本體,所述軌道本體的前、后側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兩個所述第一滑動配合部的相對面為開口端,所述第一滑軌通過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與所述第二滑軌滑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滑軌為設置于主懸臂下端面前后側的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兩個所述第二滑動配合部呈前后對稱設置,所述第二滑動配合部的橫截面為C型,兩個所述第二滑動配合部的相背離面為開口端,所述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與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滑動連接在一起。

優(yōu)選地,所述電機槳葉組件的下面設置有腳架結構,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鉸接連接在一起,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優(yōu)選地,所述腳架結構包括腳架本體,所述腳架本體上設有第一鉸接座,所述電機槳葉組件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所述第一鉸接座與第二鉸接座通過轉動軸連接在一起,所述止位件為設置于腳架本體上位于第一鉸接座一側的倒L形鉤狀部件,當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呈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止位件上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底面,實現(xiàn)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呈收折狀態(tài)時,所述止位件旋轉90°,其鉤部頂在所述電機槳葉組件底面,實現(xiàn)所述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一種無人機,其中包括所述的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及無人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將機臂與機臂座采用凸凹機構的滑軌配合,結合彈片與機臂座的傾斜壁組成的限位機構或/和擋板、扭簧組成的止位機構,通過收拉動作使機臂相對于機臂座可呈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通過止位機構可進一步實現(xiàn)機臂與機臂座之間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其結構設計緊湊簡單巧妙、展開收折操作方便,占用空間小、限位穩(wěn)固可靠、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而雙重限位的設置,限位穩(wěn)定可靠,使無人機使用壽命高,在飛行過程中不產(chǎn)生抖動,有利于無人機的操控和用戶的體驗感;

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機漿葉組件下面鉸接連接腳架結構,通過旋轉動作可使該腳架結構實現(xiàn)展開和折疊狀態(tài),通過在腳架結構上設置止位件,可使腳架結構在展開或折疊后形成穩(wěn)態(tài),不至于隨意轉動,該設置使得該機臂裝置及無人機的功能更加集成化和多樣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一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一的滑軌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一展開狀態(tài)時的滑軌機構及止位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二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展開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展開狀態(tài)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收折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的電機槳葉組件與腳架結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四展開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四收折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五展開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五收折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所示實施方式闡述本實用新型。此次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認為在所有方面均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受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所限,僅由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示,而且包括與權利要求范圍具有同樣意思及權利要求范圍內的所有變形。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一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其包括設置于左側的一個機臂1、設置于右側的機臂座2及安裝于機臂1上的電機槳葉組件3,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上,機臂1與機臂座2之間通過限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的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電機槳葉組件3安裝于機臂1的側面。

機臂1包括主懸臂4,該主懸臂4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主懸臂4的下端為敞口設置。

機臂座2為管狀,其上設有與主懸臂4形狀匹配的內腔,機臂1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機臂座2的內腔。

結合圖3所示,限位機構包括固定于主懸臂4上靠近主懸臂4右側端的至少一個彈片5,此實施例采用兩個彈片5,彈片5由倒U形的彈片本體6及連接于彈片本體6兩側面下端的連接片7連接構成,主懸臂4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8,該實施例開口8為矩形。兩個連接片7通過固定螺釘連接固定于主懸臂4的下表面,彈片本體6向上穿過開口8。機臂座2的內腔靠近左端且與彈片位置對應的部位設置有朝左端逐漸增厚的傾斜壁9,當機臂1與機臂座2呈展開狀態(tài)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

結合圖2所示,滑軌機構包括設置于機臂座2內腔壁的第一滑軌及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的第二滑軌,第一滑軌包括固定于機臂座2內腔底面且靠近機臂座2左端的軌道本體10,軌道本體10的前、后側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11,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的相對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為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前后側的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呈前后對稱設置,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橫截面為C型,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相背離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與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相互卡扣滑動連接在一起。

電機槳葉組件3的下表面設置有腳架結構,如圖1所示,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鉸接連接在一起,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參考圖9所示,本實施例腳架結構包括板狀腳架本體20,腳架本體20上向外延伸有由兩個支伸桿組成的第一鉸接座21,腳架本體20上位于兩個支伸桿之間的部位向外延伸有止位件22,止位件22為倒L形鉤狀部件,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23,第一鉸接座21與第二鉸接座23之間通過轉動軸24鉸接在一起,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展開狀態(tài)時,止位件22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收折狀態(tài)時,止位件22旋轉90°,其鉤部位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將該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安裝于無人機上時,當無人機要正常工作時,結合圖2和圖3所示,將機臂1從機臂座2的內腔往出拉,當機臂1移動至機臂座2內腔左端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使機臂1與機臂座2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使無人機可以正常工作;而當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將機臂1推入機臂座2的內腔,使機臂1與機臂座2呈收折狀態(tài)。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無人機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二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其包括設置于左側的一個機臂1、設置于右側的機臂座2及安裝于機臂1上的電機槳葉組件3,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上,機臂1與機臂座2之間通過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電機槳葉組件3安裝于機臂1的側面。

機臂1包括主懸臂4,該主懸臂4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主懸臂4的下端為敞口設置。

機臂座2為管狀,其上設有與主懸臂4形狀匹配的內腔,機臂1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機臂座2的內腔。

參考圖2所示,滑軌機構包括設置于機臂座2內腔壁的第一滑軌及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的第二滑軌,第一滑軌包括固定于機臂座2內腔底面且靠近機臂座2左端的軌道本體10,軌道本體10的前、后側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11,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的相對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為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前后側的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呈前后對稱設置,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橫截面為C型,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相背離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與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相互卡扣滑動連接在一起。

結合圖4所示,止位機構包括設置于主懸臂4前側壁上的限位柱13、及設置于機臂座2前側壁上沿機臂1與機臂座2滑動方向設置的限位長孔14,限位柱13穿置于限位長孔14上,限位長孔14的右端開口寬度與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位于限位長孔14的左端下方設置有擋片結構,擋片結構包括擋片15,擋片15為上端帶有圓弧形凸臺的片體。擋片15的右端通過鉸接軸16鉸接于機臂座2的前側壁,擋片15與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阻擋板17和第二阻擋板18,鉸接軸16上安裝有扭簧19,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分別抵在第一阻擋板17、第二阻擋板18的內側面,當機臂1相對機臂座2拉出到位時,限位柱13在機臂座2的限位長孔14內滑動過程中,限位柱13在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擋片15上的用于限位的凸臺后,扭簧19復原,使擋片15的凸臺擋住限位柱13,使機臂1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電機槳葉組件3的下表面設置有腳架結構,如圖1所示,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鉸接連接在一起,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參考圖9所示,本實施例腳架結構包括板狀腳架本體20,腳架本體20上向外延伸有由兩個支伸桿組成的第一鉸接座21,腳架本體20上位于兩個支伸桿之間的部位向外延伸有止位件22,止位件22為倒L形鉤狀部件,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23,第一鉸接座21與第二鉸接座23之間通過轉動軸24鉸接在一起,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展開狀態(tài)時,止位件22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收折狀態(tài)時,止位件22旋轉90°,其鉤部位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將該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安裝于無人機上時,當無人機要正常工作時,將機臂1從機臂座2的內腔往出拉,使限位柱13沿限位長孔14的左端方向移動,當限位柱13移動至限位長孔14的左端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同時限位柱13在快移動至限位長孔14左端時,限位柱13在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擋片15上的凸臺后,扭簧19復原,使擋片15的凸臺擋住限位柱13向右移動,使機臂1限位,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使無人機可以正常工作;而當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將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壓緊,使限位柱13越過擋片15上的凸臺,沿限位長孔14向右移動至右端,由于限位長孔14的右端開口寬度與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使限位柱13與限位長孔14相互卡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呈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無人機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三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其包括設置于左側的一個機臂1、設置于右側的機臂座2及安裝于機臂1上的電機槳葉組件3,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上,機臂1與機臂座2之間通過限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的展開限位,機臂1與機臂座2通過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與收折狀態(tài)的定位,電機槳葉組件3安裝于機臂1的側面。

機臂1包括主懸臂4,該主懸臂4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主懸臂4的下端為敞口設置。

機臂座2為管狀,其上設有與主懸臂4形狀匹配的內腔,機臂1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機臂座2的內腔。

結合圖5和圖7所示,限位機構包括固定于主懸臂4上靠近主懸臂4右側端的至少一個彈片5,此實施例采用兩個彈片5,彈片5由倒U形的彈片本體6及連接于彈片本體6兩側面下端的連接片7連接構成,主懸臂4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8,該實施例開口8為矩形。兩個連接片7通過固定螺釘連接固定于主懸臂4的下表面,彈片本體6向上穿過開口8。機臂座2的內腔靠近左端且與彈片位置對應的部位設置有朝左端逐漸增厚的傾斜壁9,當機臂1與機臂座2呈展開狀態(tài)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

參考圖2所示,滑軌機構包括設置于機臂座2內腔壁的第一滑軌及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的第二滑軌,第一滑軌包括固定于機臂座2內腔底面且靠近機臂座2左端的軌道本體10,軌道本體10的前、后側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11,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的相對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為設置于主懸臂4下端面前后側的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呈前后對稱設置,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橫截面為C型,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相背離面為開口端,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與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相互卡扣滑動連接在一起。

結合圖5所示,止位機構包括設置于主懸臂4前側壁上的限位柱13、及設置于機臂座2前側壁上沿機臂1與機臂座2滑動方向設置的限位長孔14,限位柱13穿置于限位長孔14上,限位長孔14的右端開口寬度與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位于限位長孔14的左端下方設置有擋片結構,擋片結構包括擋片15,擋片15為上端帶有圓弧形凸臺的片體。擋片15的右端通過鉸接軸16鉸接于機臂座2的前側壁,擋片15與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阻擋板17和第二阻擋板18,鉸接軸16上安裝有扭簧19,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分別抵在第一阻擋板17、第二阻擋板18的內側面,當機臂1相對機臂座2拉出到位時,限位柱13在機臂座2的限位長孔14內滑動過程中,限位柱13在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擋片15上的用于限位的凸臺后,扭簧19復原,使擋片15的凸臺擋住限位柱13,使機臂1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電機槳葉組件3的下表面設置有腳架結構,如圖1所示,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鉸接連接在一起,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結合圖9所示,本實施例腳架結構包括板狀腳架本體20,腳架本體20上向外延伸有由兩個支伸桿組成的第一鉸接座21,腳架本體20上位于兩個支伸桿之間的部位向外延伸有止位件22,止位件22為倒L形鉤狀部件,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23,第一鉸接座21與第二鉸接座23之間通過轉動軸24鉸接在一起,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展開狀態(tài)時,止位件22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收折狀態(tài)時,止位件22旋轉90°,其鉤部位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將該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安裝于無人機上時,當無人機要正常工作時,結合圖6所示,將機臂1從機臂座2的內腔往出拉,使限位柱13沿限位長孔14的左端方向移動,當限位柱13移動至限位長孔14的左端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同時限位柱13在快移動至限位長孔14左端時,限位柱13在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擋片15上的凸臺后,扭簧19復原,使擋片15的凸臺擋住限位柱13向右移動,使機臂1限位,其與彈片5一起形成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使無人機可以正常工作;而當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結合圖8所示,將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壓緊,使限位柱13越過擋片15上的凸臺,沿限位長孔14向右移動至右端,由于限位長孔14的右端開口寬度與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使限位柱13與限位長孔14相互卡緊,實現(xiàn)機臂1與機臂座2呈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無人機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如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實施例四展開狀態(tà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包括兩個機臂1、一個機臂座2及安裝于兩個機臂1上的兩個電機槳葉組件3,兩個機臂1設置于機臂座2的左、右側,兩個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上,各機臂1與機臂座2之間分別通過限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的展開限位,各機臂1與機臂座2分別通過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與收折狀態(tài)的定位,兩個電機槳葉組件3分別安裝于兩個機臂1的側面。

參考圖5所示,機臂1包括主懸臂4,該主懸臂4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主懸臂4的下端為敞口設置。

機臂座2的左、右側分別設置有與左、右側主懸臂4形狀匹配的內腔,兩左、右側內腔呈上、下錯位,形成兩個獨立的內腔,兩個機臂1分別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于機臂座2左、右兩個內腔。

以位于左側的機臂1說明:限位機構包括固定于主懸臂4上靠近主懸臂4右側端的至少一個彈片5,此實施例采用兩個彈片5,彈片5由倒U形的彈片本體6及連接于彈片本體6兩側面下端的連接片7連接構成,主懸臂4的上表面設置有開口8,該實施例開口8為矩形。兩個連接片7通過固定螺釘連接固定于主懸臂4的下表面,彈片本體6向上穿過開口8。機臂座2的左側內腔靠近端部且與彈片5位置對應的部位設置有朝左端逐漸增厚的傾斜壁9,當機臂1與機臂座2呈展開狀態(tài)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左側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位于右側的機臂1對應的限位機構的結構與左側的限位機構結構基本相同,此處不再贅述。只是該限位機構與機臂座2右側設置的內腔配合。機臂座2的內腔靠近右端且與彈片5位置對應的部位設置有朝右端逐漸增厚的傾斜壁9,當機臂1與機臂座2呈展開狀態(tài)時,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該右側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

參考圖2所示,滑軌機構包括設置于機臂座2左、右側內腔的兩個第一滑軌及設置于左、右兩個主懸臂4下端面的兩個第二滑軌,左側第一滑軌包括固定于機臂座2左側內腔底面且靠近左端的軌道本體10,軌道本體10的前、后側向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11,兩個第一滑動配合部11的相對面為開口端。右側第一滑軌與左側第一滑軌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其軌道本體10放置于右側內腔上面且靠近右端的位置,在該軌道本體10的前、后側向下對稱設置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的第一滑動配合部11,兩個第一滑動部11的相對面為開口端。左側第二滑軌為設置于左側主懸臂4下端面前后側的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呈前后對稱設置,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橫截面為C型,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的相背離面為開口端,右側第二滑軌與左側第二滑軌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其兩個第二滑動配合部12呈前后對稱設置于右側主懸臂4上端面前后側。各側的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之間分別通過第二滑動配合部12與第一滑動配合部11相互卡扣滑動連接在一起。

結合圖10和圖11所示,止位機構包括設置于左、右側兩個主懸臂4前側壁上的兩個限位柱13、及設置于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的兩個限位長孔14,兩個限位長孔14呈上下間隔設置,各限位長孔14分別沿機臂座2長度方向延伸設置。兩個限位柱13分別穿置于兩個限位長孔14上。位于機臂座2前側壁上部的限位長孔14的左端下方設置有第一擋片結構,該第一擋片結構包括擋片15,擋片15為上端帶有圓弧形凸臺的片體。擋片15的右端通過鉸接軸16鉸接于機臂座2的前側壁,擋片15與機臂座2的前側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阻擋板17和第二阻擋板18,鉸接軸16上安裝有扭簧19,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分別抵在第一阻擋板17、第二阻擋板18的內側面;位于機臂座2前側壁下部的限位長孔14的右端上方設置有第二擋片結構,該第二擋片結構為第一擋片結構旋轉180度后的結構,其擋片15為下端帶有圓弧形凸臺的片體,該擋片15的左端通過鉸接軸16鉸接于機臂座2的前側壁,其它結構不再贅述。

當兩個機臂1相對機臂座2分別向外拉出時,兩個限位柱13分別在機臂座2的兩個限位長孔14內滑動,兩個限位柱13在兩個扭簧19的作用下分別越過兩個擋片15上用于限位的凸臺后,兩個扭簧19復原,使兩個擋片15的凸臺擋住兩個限位柱13,使兩個機臂1限位,與對應的彈片5一起形成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兩個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兩個電機槳葉組件3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腳架結構,參考圖9所示,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鉸接連接在一起,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本實施例腳架結構包括板狀腳架本體20,腳架本體20上向外延伸有由兩個支伸桿組成的第一鉸接座21,腳架本體20上位于兩個支伸桿之間的部位向外延伸有止位件22,止位件22為倒L形鉤狀部件,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23,第一鉸接座21與第二鉸接座23之間通過轉動軸24鉸接在一起,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展開狀態(tài)時,止位件22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收折狀態(tài)時,止位件22旋轉90,其鉤部位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將本實施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安裝于無人機上時,當無人機要正常工作時,結合圖10所示,將兩個機臂1從機臂座2的左、右側內腔分別往外側拉,使兩個限位柱13分別沿兩個限位長孔14靠近第一擋片結構、第二擋片結構的端部方向移動,當兩個限位柱13分別移動至兩個限位長孔14的靠近第一擋片結構、第二擋片結構的端部時,各機臂1上的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兩個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同時兩個限位柱13在快移動至兩個限位長孔14的該極限端時,兩個限位柱13在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兩個擋片15上的凸臺后,兩個扭簧19復原,使兩個擋片15的凸臺擋住兩個限位柱13向兩個限位長孔14遠離第一擋片結構、第二擋片 結構的端部方向移動,使兩個機臂1得到限位,其與彈片5一起形成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兩個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使無人機可以正常工作;而當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結合圖11所示,分別將第一擋片結構和第二擋片結構上的兩個扭簧19的懸置端壓緊,使兩個限位柱13分別越過兩個擋片15上的凸臺,沿兩個限位長孔14遠離第一擋片結構、第二擋片結構的一端移動,由于兩個限位長孔14的遠離第一擋片結構、第二擋片結構的端部開口寬度與兩個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使兩個限位柱13分別與兩個限位長孔14相互卡緊,實現(xiàn)兩個機臂1與機臂座2呈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無人機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如圖12和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的實施例五結構包括:四個機臂1、一個機臂座2及安裝于四個機臂1上的四個電機槳葉組件3,四個機臂1分別設置于機臂座2的左、右側,兩個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的左側,另兩個機臂1滑動安裝于機臂座2的右側,各機臂1與機臂座2之間分別通過限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的展開限位,各機臂1與機臂座2分別通過止位機構可實現(xiàn)二者展開與收折狀態(tài)的定位,四個電機槳葉組件3分別安裝于四個機臂1的側面。

參考圖5所示,機臂1包括主懸臂4,該主懸臂4具有貫通其左、右端的中空腔體,主懸臂4的下端為敞口設置。

機臂座2的左、右側分別設置有兩個與四個對應的主懸臂4形狀匹配的內腔,左、右側前部的兩個內腔呈呈上、下錯位設置,左、右側后部的兩個內腔呈上、下錯位設置,左、右側同側的兩個機臂1也呈上、下錯位設置,形成四個獨立的內腔,四個機臂1分別通過滑軌機構可滑動出入于機臂座2左、右四個內腔。

位于左、右側前部的兩個機臂1的限位機構、滑軌機構及止位機構與上述圖10、圖11所述實施例四的結構基本相同,詳細結構可參考上述實施例四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位于左、右側后部的兩個機臂1的限位機構、滑軌機構及止位機構為左、右側前部相應機構旋轉180度后的結構此處均不做描述。

當四個機臂1相對機臂座2分別向外拉出時,各限位柱13分別在機臂座2對應的限位長孔14內滑動,各限位柱13在對應扭簧19的作用下分別越過對應擋片15上用于限位的凸臺后,各扭簧19復原,使各擋片15的凸臺擋住各對應的限位柱13,使四個機臂1限位,并與對應的彈片5一起形成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四個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

四個電機槳葉組件3的下表面分別設置有腳架結構,參考圖9所示,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鉸接連接在一起,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通過止位件使二者在展開或收折狀態(tài)時能夠實現(xiàn)穩(wěn)態(tài)定位。

本實施例腳架結構包括板狀腳架本體20,腳架本體20上向外延伸有由兩個支伸桿組成的第一鉸接座21,腳架本體20上位于兩個支伸桿之間的部位向外延伸有止位件22,止位件22為倒L形鉤狀部件,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鉸接座23,第一鉸接座21與第二鉸接座23之間通過轉動軸24鉸接在一起,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展開狀態(tài)時,止位件22靠近鉤部的一端頂在電機槳葉組件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當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呈收折狀態(tài)時,止位件22旋轉90,其鉤部位頂在電機槳葉組件3的底面,實現(xiàn)腳架結構與電機槳葉組件3在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

將本實施例無人機滑動式機臂裝置安裝于無人機上時,當無人機要正常工作時,結合圖12所示,將四個機臂1從機臂座2的左、右側內腔分別往外側拉,使四個限位柱13分別沿四個限位長孔14靠近各對應的擋片結構的端部方向移動,當各限位柱13分別移動至各限位長孔14的靠近相應擋片結構的端部時,各機臂1上的彈片5與機臂座2的傾斜壁9相互頂緊,實現(xiàn)四個機臂1與機臂座2的穩(wěn)固限位,同時各限位柱13在快移動至對應的限位長孔14的該極限端時,各限位柱13在各扭簧19的作用下越過對應的擋片15上的凸臺后,各扭簧19復原,使各擋片15的凸臺擋住相應的限位柱13向遠離對應的擋片結構的端部方向移動,使各機臂1得到限位,其與對應彈片5一起形成穩(wěn)固限位,實現(xiàn)四個機臂1與機臂座2展開狀態(tài)時的定位,使無人機可以正常工作;而當無人機在非工作狀態(tài)時,結合圖13所示,分別將各擋片結構上的扭簧19的兩個懸置端壓緊,使各限位柱13分別越過對應的擋片15上的凸臺,沿限位長孔14遠離擋片結構的一端移動,由于限位長孔14的遠離擋片結構的端部開口寬度與對應的限位柱13的直徑大小相匹配,使各限位柱13分別與對應的限位長孔14相互卡緊,實現(xiàn)四個機臂1與機臂座2呈收折狀態(tài)時的定位。通過收折可大幅縮小無人機體積,便于用戶存儲、收納、攜帶及運輸。

本實用新型機臂1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或至少為一對,上述實施例只舉出機臂1為一個、一對和兩對的情況,其還可以為三對等等,此處不做限制,均為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而機臂座2上的內腔數(shù)量與機臂1的數(shù)量對應,各機臂1分別滑動設于機臂座2的各內腔中。

上述圖10、圖11所述的實施例四、圖12、圖13所述的實施例五中也可以單獨使用限位機構而不使用止位機構,或單獨使用止位機構而不使用限位機構,也可以實現(xiàn)上述效果,均為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實用新型后,將容易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實用新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實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jīng)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