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86571閱讀:24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位于車身下方的副車架向車身的安裝。
背景技術(shù)
通常,位于車身下方的副車架通過防振用的彈性組件安裝于車身。例如,如日本特 開2004-98799號公報公開所示,已知有一種例如將位于車身下方的副車架的前端部、中間 部及后端部分別經(jīng)由彈性組件安裝于車身的副車架安裝結(jié)構(gòu)。在日本特開2004-98799號公報所公開的副車架中,尤其是中間部的彈性組件(以 下,稱為中間彈性組件)包括由上下一對水平板構(gòu)成的上金屬板及下金屬板、在上金屬板 和下金屬板之間一體地成形的防振用的彈性體。彈性體由橡膠形成。上金屬板經(jīng)由從上表 面向上方延伸的筒狀的套管(力,一),通過螺栓安裝在車身的下表面。下金屬板經(jīng)由從側(cè) 端向下方延伸的托架,通過多個螺栓安裝在副車架的側(cè)面。然而,在日本特開2004-98799號公報所公開的技術(shù)中,在進一步提高彈性體對來 自副車架的載荷的耐久性方面存在界限。此外,在組裝作業(yè)方面,中間彈性組件大多在安裝于副車架前安裝于車身。中間彈 性組件相對于車身的安裝通過將貫通筒狀的套管中的一個螺栓擰入車身來進行。在進行該 螺栓的擰入作業(yè)時,套管有可能產(chǎn)生與螺栓向同方向旋轉(zhuǎn)的所謂一起旋轉(zhuǎn)。由于中間彈性 組件一起旋轉(zhuǎn),而相對于副車架的安裝的方向產(chǎn)生變動。相對于此,通常,在套管的上端通過焊接等固定有旋轉(zhuǎn)止動部件。通過將旋轉(zhuǎn)止動 部件卡止于車身,而套管在緊固螺栓的作業(yè)時不會一起旋轉(zhuǎn)。然而,為了制造中間彈性組件,在成型用模具中安放上金屬板、下金屬板和套管, 將橡膠組成物注入在模具的內(nèi)部形成的型腔中,通過使所述橡膠組成物硬化,而形成彈性 體。然而,在套管上固定旋轉(zhuǎn)止動部件時,模具不得不變得復雜。即,模具需要形成為在進 行開閉時不與旋轉(zhuǎn)止動部件相干涉的結(jié)構(gòu)。例如,除能夠上下開閉的模具之外,也考慮設置 能夠向左右開閉的滑動模具。這使得模具成為復雜的結(jié)構(gòu)。而且,在僅設置滑動模具時,彈 性體的外周面上可能產(chǎn)生由滑動模具彼此的對合面(分型線)引起的飛邊。該飛邊在提高 彈性體的耐久性方面不優(yōu)選。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進一步提高彈性體的耐久性的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 構(gòu)。此外,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將模具形成為簡單的結(jié)構(gòu)并防止在彈性組件的 成形時產(chǎn)生飛邊的彈性組件的制造方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其為副車架向車身的安裝 結(jié)構(gòu),具備所述車身;彈性組件;所述副車架,其配置在所述車身的下方且經(jīng)由所述彈性 組件安裝于所述車身,所述彈性組件具備第一安裝部件,其位于所述車身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副車架的上方,并安裝于所述車身;第二安裝部件,其安裝于所述副車架,從所述副車架 向上方延伸而位于所述第一安裝部件的正上方;彈性體,其夾在所述第一安裝部件與所述 第二安裝部件之間。在本發(fā)明中,由于在安裝于車身的第一安裝部件的正上方經(jīng)由彈性體配置第二安 裝部件,并將該第二安裝部件安裝于副車架,因此副車架的向下載荷作為壓縮載荷從第二 安裝部件傳遞到彈性體上,并進一步從彈性體傳遞到第一安裝部件上。即,彈性體在第一、 第二安裝部件之間被壓縮。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的耐久性,并且能夠提高彈性體相對于第 一、第二安裝部件結(jié)合的耐久性。優(yōu)選,所述彈性組件還具有筒狀的套管和貫通該套管內(nèi)部的螺栓,所述套管是從 所述第一安裝部件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并貫通所述第二安裝部件,并且上端面與所述車 身的下表面重合,從而形成所述第一安裝部件相對于所述車身的上下方向的定位的部件, 所述螺栓是用于通過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上下貫通,且貫通所述套管的內(nèi)部而螺紋固定于 所述車身,從而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安裝于所述車身的緊固部件,所述彈性體以包入所述 第一、第二安裝部件和所述套管的方式與所述第一、第二安裝部件及所述套管一體地形成。 因此,通過彈性體能夠充分地阻擋并吸收從副車架傳遞給第一安裝部件的上下方向的振 動。優(yōu)選,在所述第二安裝部件的上表面處,所述套管所貫通的部分及其周圍由所述 彈性體包入。因此,在套管所貫通的部分及其周圍,能夠抑制彈性體上產(chǎn)生的應力集中。因 此,能夠提高彈性體與第二安裝部件結(jié)合的部分的耐久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車輛的副車架安裝用彈性組件的制造方法,其 用于將配置在車身下方的副車架安裝于所述車身,所述彈性組件包括第一安裝部件,其位 于車身的下方且位于副車架的上方,并安裝于所述車身;第二安裝部件,其離開該第一安裝 部件而位于該第一安裝部件的正上方,且安裝于所述副車架;筒狀的套管,其從所述第一安 裝部件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并貫通所述第二安裝部件,并且上端面與所述車身的下表面 重合;螺栓,其用于通過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上下貫通,且貫通所述套管的內(nèi)部而螺紋固定 于所述車身,從而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安裝于所述車身;旋轉(zhuǎn)止動部件,其在該螺栓螺紋固 定于所述車身時,以通過卡掛在所述車身上來進行所述套管的旋轉(zhuǎn)止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 套管的上端;彈性體,其與所述第一、第二安裝部件及所述套管一體地成形,所述制造方法 包括使用僅能夠沿所述彈性組件的上下分割的成型模具,將所述彈性體與所述第一、第二 安裝部件及所述套管一體地成形的步驟;然后,將所述旋轉(zhuǎn)止動部件壓入所述套管的上部 的步驟。因此,成形彈性體時使用的成形模具可以僅能夠沿彈性組件的上下分割。即,無需 使用能夠沿彈性組件的橫向分離的滑動模具。因此,能夠?qū)⒂糜诔尚螐椥越M件的成形模具 形成為簡單的結(jié)構(gòu),并且能夠?qū)⒊尚文>叩挠糜诤夏?、分模的機構(gòu)形成為簡單的結(jié)構(gòu)。而且,由于不使用能夠沿彈性組件的橫向分離的滑動模具,因此能夠防止彈性體 的成形時產(chǎn)生縱向的飛邊。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僅通過相對于套管的上端壓入旋轉(zhuǎn)止動部件來安裝旋轉(zhuǎn)止動部件,因 此能夠簡單地進行旋轉(zhuǎn)止動部件相對于套管的安裝作業(yè)。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車身和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的立體圖。圖2是從圖1的箭頭2方向觀察到的圖。圖3是圖1所示的副車架的立體圖。圖4是基于圖2的線4-4的放大剖視圖。圖5是圖3的5區(qū)域的放大圖。圖6是圖5所示的中間彈性組件的立體圖。圖7是基于圖6的線7-7的剖視圖。圖8是示出圖6所示的中間彈性組件與旋轉(zhuǎn)止動部件的關系的立體圖。圖9是從圖8的箭頭9觀察到的圖。圖10是示出在本發(fā)明的中間彈性組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成形模具中安放第一、第 二安裝部件及套管的工序的剖視圖。圖11是示出將橡膠組成物注入圖10所示的成形模具的型腔內(nèi)的工序的剖視圖。圖12是示出打開圖11所示的成形模具的工序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如圖1及圖2所示,副車架11安裝在車輛的車身21的前部。車身21的前部是以 左右的前側(cè)車架26、27為主要結(jié)構(gòu)的承載式車身。左右的前側(cè)車架26、27在車身前部的兩 側(cè)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副車架11配置在車身21的下方,即配置在左右的前側(cè)車架26、27的下方,其對未 圖示的發(fā)動機及傳動裝置進行固定,并且在副車架11左右兩側(cè)安裝有左右的前懸架。如圖1 圖3所示,該副車架11由俯視觀察下呈大致四邊形狀的框架構(gòu)成,包括 沿車寬方向延伸的細長的前車架部36 ;從該前車架部36的兩端向后方延伸的左車架部38 及右車架部39 ;架設在左、右車架部38、39的中間的橫梁37。副車架11的安裝結(jié)構(gòu)采用在車身21上經(jīng)由六個彈性組件41、41、42、42、43、43安 裝副車架11的方式的結(jié)構(gòu)的所謂浮動式安裝結(jié)構(gòu)。詳細情況如下所述。副車架11的左右的前端部44、45分別經(jīng)由前部彈性組件41、41安裝在左右的前 側(cè)車架26、27的前支承部31、31上。副車架11的左右的后端部46、47分別經(jīng)由后部彈性組件42、42安裝在左右的前 側(cè)車架26、27的后支承部33、33上。副車架11的左右的中間部48、49分別經(jīng)由中間彈性組件43、43安裝在左右的前 側(cè)車架26、27的中央支承部32、32上。接下來,基于圖4 圖9,詳細說明左方的中間彈性組件43。此外,右方的中間彈 性組件43由于與左方的中間彈性組件43為相同的結(jié)構(gòu),因此省略說明。如圖4所示,中間彈性組件43包括第一安裝部件51、第二安裝部件52、彈性體 53、套管61、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如圖2及圖4所示,第一安裝部件51是位于車身21即左前側(cè)車架26的下方且位 于副車架11上方的部件,通過第一螺栓75安裝在車身21(左前側(cè)車架26)上。如此,第一
6安裝部件51位于車身21與副車架11之間。如圖4、圖7及圖9所示,第一安裝部件51由形成為俯視觀察下呈四邊形的水平的 平板構(gòu)成,由鋼板等金屬板構(gòu)成。第一安裝部件51的周緣通過向副車架11 (向下方)折回 而加邊。即,在第一安裝部件51的周緣上形成有以規(guī)定的曲率半徑向下方彎曲成圓弧狀的 彎曲部74a和從該彎曲部74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肋部74。肋部74相對于第一安裝部件 51為直角。此外,第一安裝部件51在中央具有上下貫通的螺栓插通孔76。如圖4、圖7及圖9所示,第二安裝部件52是位于第一安裝部件51的正上方且從 第一安裝部件51向上方離開規(guī)定距離的部件,安裝在副車架11上。在此,對于第二安裝部 件52相對于第一安裝部件51所離開的規(guī)定距離,設定成彈性體53能夠充分發(fā)揮防振性能 的尺寸。詳細來說,第二安裝部件52由形成為俯視觀察下呈四邊形的水平的平板構(gòu)成,由 鋼板等金屬板構(gòu)成。第二安裝部件52與第一安裝部件51平行。上述第二安裝部件52在中央具有沿上下方向貫通的開口部63。該開口部63相 對于第一安裝部件51的螺栓插通孔76位于同心位置。開口部63的直徑大于螺栓插通孔 76的直徑。開口部63的緣通過向車身21的下表面(左前側(cè)車架26的下表面26a)(向上 方)折回而加邊。即,在開口部63的緣上形成有以規(guī)定的曲率半徑向上方彎曲成圓弧狀且 從其上端向上方延伸的錨部92。錨部92相對于第二安裝部件52為直角。此外,如圖4 圖9所示,第二安裝部件52具有從外周緣的一端向下方(向副車 架11)延伸的托架部91。例如,通過折彎平板狀的第二安裝部件52的端而形成托架部91。 具有托架部91的第二安裝部件52的整體形狀側(cè)視觀察下呈上下顛倒的L字狀。為了讓第二螺栓87、87通過,在托架部91上形成有下緣打開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細長的槽93。因此,托架部91例如通過第二螺栓87、87安裝在從副車架11向上方延伸的 支承部47A上。其結(jié)果是,如上所述,第二安裝部件52安裝在副車架11的左方的中間部48 上。如此,第一安裝部件51、第二安裝部件52、前側(cè)車架26順次相對于副車架11位于 上方。如圖4及圖7所示,套管61是由鋼管等金屬材料制作的筒狀的部件,以垂直地位 于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上表面73上的方式載置在該上表面73上。其中,將套管61固定在 第一安裝部件51上的方法可以任意。所述套管61從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上表面73向上方延伸,貫通第二安裝部件52 的開口部63,并且上端面62與車身21的下表面(左前側(cè)車架26的下表面26a)重合,從而 形成第一安裝部件51相對于車身21的上下方向的定位。如圖4及圖7所示,第一安裝部件51通過第一螺栓75安裝在車身21上。具體來 說,在左方的前側(cè)車架26的內(nèi)部固定有螺母85。第一螺栓75是擰入螺母85的緊固部件。第一螺栓75從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下方插入螺栓插通孔76,將第一安裝部件51的 螺栓插通孔76上下貫通,并且貫通套管61的內(nèi)部(貫通孔61a)而螺紋固定于車身21的 螺母85。通過與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下表面78相接的第一螺栓75的頭部和螺母85將第一 安裝部件51及套管61緊固于車身21,從而將第一安裝部件51安裝于車身21。如圖4及圖8所示,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在套管61的上端安裝成在第一螺栓75螺紋固定于車身21時,通過卡掛在車身21上而能夠進行套管61的旋轉(zhuǎn)止動。更具體來說,在 套管61的上端部形成有嵌合孔部81。該嵌合孔部81位于與貫通孔61a同心的位置且比貫 通孔61a的直徑大。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是由嵌合環(huán)部82和卡止爪83構(gòu)成的金屬制的一體成型品。嵌合 環(huán)部82是在一端具有凸緣84的短筒狀的部件,通過壓入而嵌合到嵌合孔部81。嵌合環(huán)部 82相對于嵌合孔部81的“配合”程度設定為能限制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相對于套管61的相對 旋轉(zhuǎn)的程度。因此,嵌合環(huán)部82相對于嵌合孔部81以不相對旋轉(zhuǎn)的方式結(jié)合成一體。套 管61的上端面62通過凸緣84與車身21的下表面(左前側(cè)車架26的下表面26a)重合??ㄖ棺?3是從凸緣84的外周面向直徑外方延伸且從其前端進一步向車身21延 伸的大致L字狀的部件。該卡止爪83能夠與形成在車身21的下表面(左前側(cè)車架26的 下表面26a)上的卡止凹部26b嵌合。在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安裝于套管61的狀態(tài)下,通過將 卡止爪83插入并卡止于卡止凹部26b,來限制套管61相對于車身21的旋轉(zhuǎn)。其結(jié)果是,限 制中間彈性組件43相對于車身21的旋轉(zhuǎn)。此外,凸緣84的有無可以任意。如圖4及圖7所示,彈性體53是夾在第一安裝部件51與第二安裝部件52之間的 防振用的部件,由橡膠構(gòu)成。該彈性體53以包入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和套管61的外 周面的方式與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 —體地形成。套管61的外周面的直到 比第二安裝部件52靠上方的部分由彈性體53包入。因此,通過使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 52、結(jié)合有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的套管61、彈性體53彼此結(jié)合為一體來構(gòu)成一個中間彈性組件 43。如上所述,如圖4及圖7所示,在第一安裝部件51的周緣上經(jīng)由圓弧狀的彎曲部 74a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肋部74。結(jié)合在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之間的彈性體53還以 包入肋部74的外周面的方式向下方延伸而與肋部74結(jié)合為一體。即,彈性體53除了與第 一安裝部件51的上表面73結(jié)合之外,還與彎曲部74a及肋部74的各外周面結(jié)合。因此, 第一安裝部件51與彈性體53之間的結(jié)合面變寬。由于結(jié)合面積增加,因此能夠分散載荷 作用時的應力。而且,由于在第一安裝部件51的周緣具有圓弧狀的彎曲部74a,因此能夠抑 制周緣的部分產(chǎn)生的應力集中。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53與第一安裝部件51結(jié)合的部分 的耐久性。另外,如圖4及圖7所示,第二安裝部件52的開口部63的緣形成有向上方彎曲成 圓弧狀且從其上端向上方延伸的環(huán)狀的錨部92。錨部92的內(nèi)徑設定為大于套管61的外 徑。彈性體53夾在套管61的外周面與錨部92的內(nèi)周面之間。夾在套管61的外周面與錨 部92的內(nèi)周面之間的部分的厚度Ti (參照圖7)相當于套管61與錨部92的直徑差。優(yōu)選 該直徑差即厚度Ti大,來提高彈性體53的耐久性。然而,在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之間經(jīng)由彈性體53傳遞載荷,并且為了提高彈 性體53的減振性能,考慮增加第二安裝部件52與彈性體53之間的結(jié)合面積。為此,考慮 將第二安裝部件52的開口部63形成為小徑。將開口部63形成為小徑時,開口部63的緣 與套管61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減少。夾在該間隙中的彈性體53的厚度Ti也減小。其結(jié) 果是,相對于載荷,彈性體53中的厚度Ti小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變形量(歪斜量)變大。 為了提高彈性體53的耐久性,需要增大厚度Ti。相對于此,如上所述,實施例的第二安裝部件52的開口部63的緣形成有向上方彎曲成圓弧狀且從其上端向上方延伸的環(huán)狀的錨部92。因此,能夠相應地增加第二安裝部件 52與彈性體53之間的結(jié)合面積。由于結(jié)合面積增加,因此能夠分散載荷作用時的應力。而 且,由于開口部63的緣與錨部92之間形成為圓弧狀,因此能夠抑制周緣的部分產(chǎn)生的應力 集中。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53與第二安裝部件52結(jié)合的部分的強度。另外,如上所述,通過具有錨部92,而增加第二安裝部件52與彈性體53之間的結(jié) 合面積。因此無需為了增加結(jié)合面積而將開口部63形成為小徑。在開口部63的位置,能 夠增大彈性體53的厚度Ti。其結(jié)果是,能夠減少厚度Ti增大的部分中的上下方向的變形 量(歪斜量)。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53的耐久性。另外,如圖4、圖6及圖7所示,在第二安裝部件52的上表面52a處,套管61所貫 通的部分(開口部63及錨部92)及其周圍由彈性體53包入。即,彈性體53包入第二安裝 部件52的上表面52a及開口部63,并且彈性體53還具有用于包入錨部92的突出部67。因 此,在套管61所貫通的部分及其周圍能夠抑制彈性體53產(chǎn)生的應力集中。因此,能夠提高 彈性體53與第二安裝部件52結(jié)合的部分的耐久性。然而,在后述的成形彈性體53的成形工序中,在模具中安放彈性體53時,至少在 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上的與彈性體53結(jié)合的面上涂敷未圖示的粘接劑。通 過涂敷粘接劑,能夠使彈性體53相對于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的結(jié)合狀態(tài)更 牢固。上述結(jié)構(gòu)的副車架11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具有如下的作用、效果。如圖4所示,副車架11的安裝結(jié)構(gòu)是在中間彈性組件43中,在安裝于車身21的 第一安裝部件51的正上方經(jīng)由彈性體53配置第二安裝部件52,并將第二安裝部件52安裝 于副車架11的結(jié)構(gòu)。因此,副車架11的向下載荷作為壓縮載荷從第二安裝部件52傳遞到彈性體53 上,并進一步從彈性體53傳遞到第一安裝部件51上,并從該第一安裝部件51經(jīng)由第一螺 栓75傳遞給車身21。即,彈性體53在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之間被壓縮。因此,能夠提高彈性體53 的耐久性,并且能夠提高彈性體53相對于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結(jié)合的耐久性。另外,彈性體53以包入用于形成第一安裝部件51相對于車身21的上下方向的定 位的套管61、和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的方式與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 — 體地形成。因此,通過彈性體53能夠充分地阻擋并吸收從副車架11傳遞給第一安裝部件 51的上下方向的振動。接下來,基于圖8、圖10 圖12,說明實施例的副車架11安裝用的中間彈性組件 43的制造方法。制造中間彈性組件43的工序如下所述。首先,準備圖12所示的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和圖8所示的旋轉(zhuǎn)止 動部件71 (第一工序。金屬部件的準備工序)。此外,也可以在后面準備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接下來,通過在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中的規(guī)定的部位即至少與彈 性體53(參照圖7)結(jié)合的面上涂敷粘接劑,從而形成未圖示的粘接劑層(第二工序。粘接 劑的涂敷工序)。通過涂敷粘接劑,能夠使彈性體53相對于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 管61的結(jié)合狀態(tài)更牢固。接下來,如圖10所示,在安裝于成形機111的成形模具112中安放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并合模(第三工序。金屬部件的安放工序)。在此,成形模具112是 僅能夠沿彈性體53 (參照圖7)的上下分割的分割成兩部分的模具。成形模具112的開閉 方向與圖7所示的套管61的長度方向一致。即,成形模具112包括能夠沿上下方向開閉的 上模具120和下模具130。例如,下模具130是被固定的固定模具,上模具120是能夠相對 于下模具130上下移動的可動模具。上模具120具有在下端具有對合面(分割面)121且從對合面121向內(nèi)方形成的 模具面122 ;與模具面122相連而在中央形成的套管保持部123。對合面121設計成與圖7 所示的第二安裝部件52的上表面52a —致或大體一致。模具面122是成形圖7所示的彈 性體53的上半部的部分的凹部。套管保持部123是將圖7所示的套管61的上半部保持在 固定位置的凹部。下模具130具有在上端具有對合面(分割面)131且從對合面131向內(nèi)方形成的 模具面132 ;與該模具面132相連而形成的第一安裝部件保持部133及第二安裝部件保持 部134。對合面131設計成與第二安裝部件52的上表面52a—致或大體一致。模具面132 是成形圖7所示的彈性體53的下半部的部分的凹部。第一安裝部件保持部133是將圖7 所示的第一安裝部件51保持在固定位置的凹部。第二安裝部件保持部134是將圖7所示 的第二安裝部件51保持在固定位置上的凹部。作為第三工序的具體的安放方法,將套管61如箭頭bl所示安放在套管保持部123 中,將第一安裝部件51如箭頭b2所示安放在第一安裝部件保持部133中,將第二安裝部件 52如箭頭b3所示安放在第二安裝部件保持部134中。然后,將成形模具112合模。此時, 如圖11所示,對合面121、131與第二安裝部件52的上表面52a—致。并且,在成形模具 112的內(nèi)部形成型腔113。接下來,如圖11所示,將未加硫狀態(tài)的橡膠組成物(橡膠材料)注入成形模具112 的型腔113,加硫而成形規(guī)定形狀的橡膠部件,與此同時,通過使該橡膠部件與第一、第二安 裝部件51、52及套管61粘接,而成形彈性體53 (第四工序。彈性體的成形工序)。作為將 橡膠組成物注入型腔113的方法,有注射模塑成形法或傳遞模塑法等周知的方法。其結(jié)果是,彈性體53與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結(jié)合為一體,并且包 入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中的規(guī)定的部位。如此,以下將使彈性體53與第一、 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結(jié)合的部件稱為彈性組件半成品43A。由于成形模具112的 分型線114即對合面121、131與第二安裝部件52的上表面52a —致,因此成形后的彈性體 53上不會產(chǎn)生飛邊。接下來,如圖12所示,打開成形模具112,取出彈性組件半成品43A (第五工序。彈 性組件半成品的取出工序)。接下來,如圖8所示,通過相對于套管61的上端(上端面62)壓入旋轉(zhuǎn)止動部件 71來安裝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從而完成圖6所示的中間彈性組件43 (第六工序。彈性體的成 形工序)。如此,根據(jù)中間彈性組件43的制造方法,打開成形模具112時,能夠從上模具120 拔出套管61,保持套管61的成形模具112 (上模具120)的結(jié)構(gòu)簡單。S卩,根據(jù)中間彈性組件43(以下,稱為彈性組件43)的制造方法,首先使用僅能夠 沿彈性組件43的上下分割的成形模具112,將彈性體53與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2及套管61 —體地成形,然后,通過相對于套管61的上端(上端面62)壓入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來 安裝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因此,成形彈性體53時,比套管61向直徑外方突出的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 (參照圖7) 未安裝于套管61。由于沒有向直徑外方的突出物,因此成形彈性體53時使用的成形模具 112僅能夠沿彈性組件43的上下分割即可。即,無需使用能夠沿彈性組件43的橫向分離的 滑動模具。因此,能夠?qū)⒂糜诔尚螐椥越M件43的成形模具112形成為簡單的結(jié)構(gòu),并且能 夠?qū)⒊尚文>?12的用于合模、分模的機構(gòu)形成為簡單的結(jié)構(gòu)。而且,由于不使用能夠沿彈性組件43的橫向分離的滑動模具,因此能夠防止彈性 組件43的成形時產(chǎn)生縱向的飛邊。從而能夠提高彈性體53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僅通過相對于套管61的上端面62壓入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來安裝旋轉(zhuǎn)止 動部件71,因此能夠簡單地進行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相對于套管61的安裝作業(y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其為副車架向車身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具備所述車身;彈性組件(43);所述副車架(11),其配置在所述車身的下方且經(jīng)由所述彈性組件^幻安裝于所述車身,所述彈性組件^幻具備第一安裝部件(51),其位于所述車身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副車架(11)的上方,并安裝于 所述車身;第二安裝部件(52),其安裝于所述副車架(11),從所述副車架向上方延伸而位于所述 第一安裝部件(51)的正上方;彈性體(53),其夾在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與所述第二安裝部件(5 之間。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其中,所述彈性組件^幻還具有筒狀的套管(61)和貫通該套管(61)內(nèi)部的螺栓(75),所述套管(61)是從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上表面(73)向上方延伸,并貫通所述第 二安裝部件(52),并且上端面(6 與所述車身位1)的下表面06a)重合,從而形成所述第 一安裝部件(51)相對于所述車身的上下方向的定位的部件,所述螺栓(75)是用于通過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上下貫通,且貫通所述套管(61) 的內(nèi)部而螺紋固定于所述車身(21),從而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安裝于所述車身的緊 固部件,所述彈性體(5 以包入所述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幻和所述套管(61)的方式與 所述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幻及所述套管(61) —體地形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副車架的安裝結(jié)構(gòu),其中,在所述第二安裝部件(5 的上表面處,所述套管(61)所貫通的部分及其周圍由所述 彈性體(53)包入。
4.一種車輛的副車架安裝用彈性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將配置在車身下方的副車架 (11)安裝于所述車身01),所述彈性組件^幻包括第一安裝部件(51),其位于車身的下方且位于副車架(11)的上方,并安裝于所 述車身;第二安裝部件(52),其離開該第一安裝部件(51)而位于該第一安裝部件(51)的 正上方,且安裝于所述副車架(11);筒狀的套管(61),其從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的上表 面(73)向上方延伸,并貫通所述第二安裝部件(52),并且上端面(62)與所述車身的下表 面06a)重合;螺栓(75),其用于通過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上下貫通,且貫通所述套 管(52)的內(nèi)部而螺紋固定于所述車身,從而將所述第一安裝部件(51)安裝于所述車身;旋 轉(zhuǎn)止動部件(71),其在該螺栓(7 螺紋固定于所述車身時,以通過卡掛在所述車身上來進 行所述套管(61)的旋轉(zhuǎn)止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套管(61)的上端;彈性體(53),其與所述 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幻及所述套管(61) —體地成形,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使用僅能夠沿所述彈性組件^幻的上下分割的成型模具(112),將所述彈性體(53)與 所述第一、第二安裝部件(51、5幻及所述套管(61) —體地成形的步驟;然后,將所述旋轉(zhuǎn)止動部件(71)壓入所述套管(61)的上部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經(jīng)由彈性組件(43)將配置在車身(21)下方的副車架(11)安裝于所述車身的結(jié)構(gòu)。彈性組件(43)包括位于車身的下方且位于副車架的上方的第一安裝部件(51);離開第一安裝部件(51)而位于該第一安裝部件(51)的正上方的第二安裝部件(52);夾在第一安裝部件(51)與第二安裝部件(52)之間的彈性體(53)。第一安裝部件(51)安裝于車身。第二安裝部件(52)安裝于副車架(11)。
文檔編號B62D25/20GK102069848SQ20101053434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大浜彰介, 宮原哲也, 福永大輔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