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緩沖車輛在路面粗造的道路上行駛時傳遞到賀駛者的沖擊的車輛用 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在考慮到業(yè)務用大客車或卡車那樣的車輛是多名駕駛者交替 駕駛的車輛時,需要根據各駕駛者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來調節(jié)座椅的高度。因此,為了通過簡單的方法有效地執(zhí)行緩沖座椅的升降工作,本發(fā)明在多個供壓 閥中形成流路之后,將這些集中構成之后,用杠桿型的按鈕可以操作各供壓閥的工作方式。
背景技術:
在過去,為了緩沖道路行駛時從路面?zhèn)鬟^來的沖擊而減輕駕駛員的疲勞的同時謀 求安全駕駛,在車輛用緩沖座椅的下部安裝減震器16、氣墊(Air spring) 15及平衡閥30 等。其結果,即使車輛因路面沖擊而沿上下方向振動,離路面的座椅高度始終維持一定,從 而對舒適的安全駕駛做出了貢獻。另外,本發(fā)明的申請人通過大韓民國專利第457801號提出過車輛用緩沖座椅的 初始高度可以根據駕駛者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來變更設定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 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然而,雖然上述控制閥的性能優(yōu)異,但是附加性包括很多部件(第1桿、 第2桿、線纜等),所以其缺點是有些復雜且有那么多的故障因素。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鑒于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而創(chuàng)出的,提供一種操作簡便、結 構簡單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本發(fā)明通過1次簡單的按鈕41操作來同時操 作設置在緩沖座椅的下部的氣墊15和齒輪氣缸23,掌管它的供壓閥的結構也可以通過簡 單的流路結構緊湊地制作,以克服附加安裝較多部件的大韓民國專利第457801號的缺點。本發(fā)明的具體的課題解決手段如下氣墊控制部50和齒輪氣缸控制部60結合為 一體,上述氣墊控制部50中,具備第1按壓構件51的第1氣門53和具備第2按壓構件52 的第2氣門54形成第1-T型流路56而通過第1連結氣門55向氣墊15供給、排放壓縮空 氣;上述齒輪氣缸控制部60中,具備第3按壓構件61的第3氣門63和具備第4按壓構件 62的第4氣門64形成第2-T型流路66而通過第2連結氣門65向齒輪氣缸23供給、排放 壓縮空氣;第1氣門53、第3氣門63與第1供給氣門42連通,第4氣門64與第2供給氣 門43連通,在第2氣門54形成有排氣通孔57。在上述齒輪氣缸控制部60的第2-T型流路66的兩側安裝軸襯67,在軸襯67之 間安裝滑動件68,在第3按壓構件61、第4按壓構件62的貫通孔側壁形成有排氣口 69 ;并 且,排列成在按鈕41 一次加壓時第1氣門53、第3氣門63或第2氣門54、第4氣門64被 加壓。本發(fā)明的簡單的結構與過去大韓民國專利第457801號的結構相比減少了故障因 素,可以說對提高出廠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商品性做出很大貢獻。另外,由于緊湊的結構, 還具有隨著組裝在緩沖裝置的本發(fā)明的工作時間縮短而提高生產能力的附帶的效果。
圖1是車輛用座椅的緩沖裝置的結合立體圖。圖2是安裝在緩沖裝置的X形連接件的主要部件的分離立體圖。圖3是安裝在緩沖裝置的X形連接件的主要部件的結合立體圖。圖4是用于說明基于X形連接件的車輛用緩沖裝置的升降運動的示意圖。圖5、6是用于說明圖4所示的“A”部分中的緩沖運動的主要部分圖。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控制閥的立體圖。圖8是圖7所示的A-A線的按操作步驟的剖面圖。圖9是圖7所示的B-B線的按操作步驟的剖面圖。符號說明
10緩沖裝置11 上部框架
12下部框架13 :X形連接件
14轉動銷15 氣墊
16減震器20 旋轉件
21鋸齒22 工作片
23齒輪氣缸24 制動器
30平衡閥31 空氣排放針
32空氣注入針33 凸輪
34固定板40 控制閥
41按鈕42 第1供給氣門
43第2供給氣門50氣墊控制部
51第1按壓構件52第2按壓構件
53第1氣門54第2氣門
55第1連結氣門56第1-T型流路
57排氣通孔60 齒輪氣缸控制畝
61第3按壓構件62第4按壓構件
63第3氣門64第4氣門
65第2連結氣門66第2-T型流路
67軸襯68 滑動件
69排氣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若參照
能夠實現本發(fā)明的目的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技術構成及效果, 則如下。圖1是支承車輛用座椅的下部的緩沖裝置10的結合立體圖,為了緩沖車輛行駛在 路面粗糙的道路時傳給駕駛者的沖擊,一般如圖1通過X形連接件13連結的上部框架11、 下部框架12的內部設置氣墊15和減震器16。氣墊15緩沖傳遞到座椅的沖擊,減震器16 防止座椅連續(xù)振動。
另外,圖2、3是安裝在緩沖裝置10的X形連接件13的主要部件的分離立體圖及 結合立體圖,如圖2所示,在X形連接件13的交叉部位通過轉動銷14以可轉動的鉸鏈方式 設置有旋轉件20,以便可以根據駕駛者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來調節(jié)座椅高度。在 該旋轉件20形成凸輪33的加壓手段即工作片22,并形成與設置在內側X形連接件13的齒 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內齒結合的鋸齒21。上述旋轉件20和齒輪氣缸23的結合方式不僅 可以是內齒輪方式,也可以外齒輪方式。此外,在外側X形連接件13通過固定板34固定設置用于向氣墊15注入排放空氣 的平衡閥30。在固定板34的一側以可轉動的鉸鏈方式安裝有選擇性地加壓平衡閥30的空 氣注入針32和空氣排放針31的凸輪33。因此,設置在內側X形連接件13的制動器24通過齒輪氣缸23做直線運動來限制 旋轉件20的旋轉,形成在旋轉件20的工作片22 —邊旋轉一邊加壓旋轉凸輪33,凸輪33選 擇性地加壓平衡閥30的空氣注入針32或空氣排放針31。以下,若通過圖4說明緩沖裝置10通過X形連接件13的升降運動,則如下(X形連 接件13的下降運動是X形連接件13的上升運動的相反順序,原理相同。)。如圖4所示,X 形連接件13的一端可轉動地以鉸鏈方式設置在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X形連接件13 的另一端設置成升降時可以在上部框架11、下部框架12上做直線運動。X形連接件13的升降運動一般是向氣墊15注入空氣就上升,放出就下降,圖4的 上部圖表示在氣墊15放出空氣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一般若按下安裝在座椅的側面的上升 調節(jié)桿(圖中未示出),則向氣墊15內部注入壓縮空氣的同時,在以與旋轉件20內齒結合 的狀態(tài)限制旋轉件20的旋轉的齒輪氣缸23供給壓縮空氣,制動器24從旋轉件20的鋸齒 隔開,旋轉件20成為自由旋轉狀態(tài)。這時,通過注入壓縮空氣的氣墊15,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的間隔如圖4的下 部圖遠離,齒輪氣缸23以結合在內側X形連接件13的關系與X形連接件13 —起旋轉,旋 轉件20在限制控制旋轉件20的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從旋轉件20隔開的結果,旋轉件 20不旋轉,維持與單純以鉸鏈方式設置的凸輪33接觸的狀態(tài)。然后,駕駛者將上升調節(jié)桿設置為中立,則正被注入到氣墊15的壓縮空氣被遮 斷,X形連接13的上升運動停止,同時隨著被供給到齒輪氣缸23的壓縮空氣也被遮斷,制 動器24重新與旋轉件20的鋸齒21部分嚙合并重新限制旋轉件20。可以通過圖4確認基 于這種X形連接件13的上升運動的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和旋轉件20的結合位置的變 化,可知旋轉件20和凸輪33維持初始的接觸狀態(tài),相反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和旋轉件 20的結合位置變位。如上所述,通過圖4觀察了根據駕駛者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來調節(jié)座椅 高度,下面想通過圖5、6來說明圖4所示的詳細“A”部分中的緩沖作用。若由路面的彎曲導致座椅的高度升高,如圖5所示,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之 間的間隔變遠,固定在X形連接件13的齒輪氣缸23向逆時針方向與X形連接件13 —起旋 轉的同時,由于是旋轉件20也以鋸齒21為介質與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內齒結合的狀 態(tài),接受齒輪氣缸23的旋轉力,以轉動銷14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這時,突出形成在旋轉件20的工作片22如圖5所示使凸輪33向順時針方向旋轉, 從而凸輪33加壓平衡閥30的空氣排放針31。若凸輪33加壓平衡閥30的空氣排放針31,則氣墊15內部的空氣被放出,隨著氣墊15內部的空氣壓力下降,因路面的彎曲上升的座椅 的高度瞬間下降,從而離路面的座椅高度維持駕駛者設定的高度。若由路面的彎曲導致座椅的高度下降,如圖6所示,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之 間的間隔變近,固定在X形連接件13的齒輪氣缸23向順時針方向與X形連接件13 —起旋 轉的同時,是旋轉件20也以鋸齒21為介質與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內齒結合的狀態(tài),接 受齒輪氣缸23的旋轉力,以轉動銷14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旋轉。這時,突出形成在旋轉件20的工作片22如圖6所示使凸輪33向逆時針方向旋轉, 從而凸輪33加壓平衡閥30的空氣注入針32。若凸輪33加壓平衡閥30的空氣注入針32, 則向氣墊15內部注入壓縮空氣,隨著氣墊15內部的空氣壓力上升,因路面的彎曲下降的座 椅的高度瞬間上升,從而離路面的座椅高度維持駕駛者設定的高度。本發(fā)明的特征性的結構,通過1次簡單的按鈕41操作,不僅可以同時操作設置在 座椅的下部的氣墊15和齒輪氣缸23,掌管此的供壓閥的結構也通過簡單的流路結構緊湊 地制作,從而克服了附加地安裝比較多的部件的過去大韓民國專利第457801號的缺點。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控制閥40的立體圖,構成為向氣墊15供給、排放壓縮空氣的 氣墊控制部50和向齒輪氣缸23供給、排放壓縮空氣的齒輪氣缸控制部60結合為一體,杠 桿型的按鈕41安裝在上部,根據座椅的升降必要性選擇性地加壓按鈕41的上、下部;并且,為了一次加壓按鈕41時同時控制氣墊15和齒輪氣缸23,在按鈕41下部適 當排列第1按壓構件51、第2按壓構件52、第3按壓構件61、第4按壓構件62,以便第1氣 門53、第3氣門63同時開放或第2氣門54、第4氣門64同時開放。而且,第1氣門53、第 3氣門63與第1供給氣門42連通,第4氣門64與第2供給氣門43連通,在第2氣門54形 成排氣通孔。圖8是圖7所示的A-A線的按操作步驟的剖面圖,表示氣墊控制部50的剖面。如 圖8所示,具有第1按壓構件51的第1氣門53和具有第2按壓構件52的第2氣門54形 成第1-T型流路56,通過第1連結氣門55向氣墊15供給、排放壓縮空氣。為了根據駕駛員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提升(Up)座椅高度,如圖8的第1 圖向上升側按下按鈕,則第1按壓構件51被加壓,同時第1氣門53被開放并通過與第1氣 門53連通的第1供給氣門42供給壓縮控制,隨著第1-T型流路56經過第1連結氣門55 向氣墊15內部供給,從而座椅高度上升。另外,在要降低(Down)座椅高度時,如圖8的第3圖,向下降側按下按鈕,則第2 按壓構件52被加壓,同時第2氣門54被開放并通過形成在第2氣門54的下方的排氣通孔 57向外部放出氣墊15內的壓縮空氣,從而座椅高度被向下調節(jié)。圖9是圖7所示的B-B線的按操作步驟的剖面圖,表示齒輪氣缸控制部60的剖 面。如圖9所示,具有第3按壓構件61的第3氣門63和具有第4按壓構件62的第4氣門 64形成第2-T型流路66,通過第2連結氣門65向齒輪氣缸23供給壓縮空氣。根據要上升座椅高度的需要,如圖9的第1圖所示,若向上升側按下按鈕,則第3 按壓構件61被加壓,同時第3氣門63被開放并通過與第3氣門63連通的第1供給氣門42 供給壓縮空氣。被供給的壓縮空氣在設置于第2-T型流路66的兩側的軸襯67之間向滑動件68 施加壓力推開而使其橫向滑動之后,通過滑動件68閉鎖一側的軸襯67的入口,從而不僅使供給中的空氣不能通過排氣口 69泄露出去,同時經過第2連結氣門65供給到齒輪氣缸23, 結果使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從旋轉件20隔開。另夕卜,如圖9的中間圖所示,向上升側加壓的按鈕41成為中立狀態(tài),與此同時殘留 在第3氣門63到齒輪氣缸23的供給管之間的壓縮空氣通過形成在第3按壓構件61、第4 按壓構件62的貫通孔側壁的排氣口 69排出,制動器24重新與旋轉件20的鋸齒21部分嚙
1=1 o另外,要降低座椅高度時,如圖9的第3圖所示,若向下降側按下按鈕,則第4按壓 構件62被加壓,同時第4氣門64被開放并通過與第4氣門64連通的第2供給氣門43供
給壓縮空氣。被供給的壓縮空氣在設置于第2-T型流路66的兩側的軸襯67之間向滑動件68 施加壓力推開而使其橫向滑動之后,通過滑動件68閉鎖一側的軸襯67的入口,從而不僅使 供給中的空氣不能通過排氣口 69泄露出去,同時經過第2連結氣門65供給到齒輪氣缸23, 結果使齒輪氣缸23的制動器24從旋轉件20隔開。另外,如圖9的中間圖所示,向下降側加壓的按鈕41成為中立狀態(tài),與此同時殘留 在第4氣門64到齒輪氣缸23的供給管之間的壓縮空氣通過形成在第3按壓構件61、第4 按壓構件62的貫通孔側壁的排氣口 69排出,制動器24重新與旋轉件20的鋸齒21部分嚙
1=1 o由以上可知,根據本發(fā)明的控制閥40,可以通過一次簡單的按鈕41操作有效地操 作設置在緩沖座椅的下部的氣墊15和齒輪氣缸23。
權利要求
一種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氣墊控制部(50)和齒輪氣缸控制部(60)結合為一體,上述氣墊控制部(50)中,具備第1按壓構件(51)的第1氣門(53)和具備第2按壓構件(52)的第2氣門(54)形成第1-T型流路(56)而通過第1連結氣門(55)向氣墊(15)供給、排放壓縮空氣;上述齒輪氣缸控制部(60)中,具備第3按壓構件(61)的第3氣門(63)和具備第4按壓構件(62)的第4氣門(64)形成第2-T型流路(66)而通過第2連結氣門(65)向齒輪氣缸(23)供給、排放壓縮空氣;第1氣門(53)、第3氣門(63)與第1供給氣門(42)連通,第4氣門(64)與第2供給氣門(43)連通,在第2氣門(54)形成有排氣通孔(5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在齒輪氣缸控制部(60)的第2-T型流路(66)的兩側安裝軸襯(67),在軸襯(67)之 間安裝滑動件(68),在第3按壓構件、第4按壓構件(61、62)的貫通孔側壁形成有排氣口 (69)。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其特征在于,第1氣門(53)、第2氣門(54)、第3氣門(63)、第4氣門(64)排列成按鈕(41) 一次 加壓時第1氣門(53)、第3氣門(63)或第2氣門(54)、第4氣門(64)被加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在路面粗造的道路上行駛時緩沖傳遞到賀駛者的沖擊的車輛用緩沖座椅的高度調節(jié)控制閥。在考慮到業(yè)務用大客車或卡車那樣的車輛是多名駕駛者交替駕駛的車輛時,需要根據各駕駛者的身體條件及優(yōu)選的駕駛姿勢來調節(jié)座椅的高度。因此,為了通過簡單的方法有效地執(zhí)行緩沖座椅的升降工作,本發(fā)明在多個供壓閥中形成流路之后,將這些集中構成之后,用杠桿型的按鈕可以操作各供壓閥的工作方式。
文檔編號B60N2/16GK101850732SQ20091013051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姜成模 申請人:利原康福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