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五軸自動焊接機械手。
背景技術:
自 20 世紀 60 年代初人類創(chuàng)造了第一臺工業(yè)機器人以后,機器人就顯示出它極大的生命力,隨著現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出于提高生產效率,穩(wěn)定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加快實現工業(yè)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的考慮,發(fā)明了機械手,并把它大量應用于生產過程中,尤其是在高溫、高壓、粉塵、噪音以及帶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場合,機械手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焊接不僅工作環(huán)境惡劣、對人體傷害較大,而且,對操作者技能要求較高,焊縫部位常出現表面凸起,后期工作量大,效率也低,于是便出現了焊接機械手,現有技術中,普通的焊接機械手只能實現簡單的運動軌跡,無法實現多自由度焊接,并且結構復雜,靈活性不夠強,設備使用率低,從而無法滿足標準越來越高的機械制造業(yè)發(fā)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多自由度,靈活性好,設備使用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種五軸自動焊接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五軸自動焊接機械手,包括機座,還包括橫向設置在機座上端面的X軸機械臂,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在X軸機械臂上、并且垂直于X軸機械臂的Y軸機械臂,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在Y軸機械臂一端、并且豎直設置的Z軸機械臂,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Z軸機械臂下端的末端執(zhí)行器,還包括設置在末端執(zhí)行器上的焊接裝置;
所述X軸機械臂包括設置在機座上的第一安裝座,還包括第一布線拖鏈,還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裝座一側、便于第一布線拖鏈傳動的第一布線拖鏈固定架,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安裝座上表面的X軸傳動行走導軌,還包括驅動Y軸機械臂在X軸傳動行走導軌上運動的X軸同步帶裝置;
所述Y軸機械臂包括垂直地設置在X軸機械臂上的第二安裝座,還包括第二布線拖鏈,還包括固定在第二安裝座一側的第二布線拖鏈固定架,還包括設置在第二安裝座底部的Y軸傳動行走導軌,還包括Y軸同步帶裝置;
所述Z軸機械臂包括固定在Y軸機械臂一端的固定板,還包括可上下活動地安裝在固定板上、帶有空腔的第三安裝座,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座外表面、并且與第三安裝座固定的升降體,還包括固定在第三安裝座上端的第三布線拖鏈固定架,還包括安裝在第三布線拖鏈固定架上的第三布線拖鏈,還包括驅動升降體在第三安裝座上運動的Z軸驅動裝置;所述第三安裝座上設有便于固定板裝配的Z軸滑動槽;
所述末端執(zhí)行器包括設置在升降體內部的第一電機,還包括設置在升降體底部、并且與第一電機輸出軸連動的U型旋轉座;
所述旋轉座下端設有相對設置并相互隔開的兩個安裝部,所述焊接裝置包括設置在兩個安裝部之間的轉動件,還包括驅動轉動件轉動的末端驅動裝置,還包括固定在轉動件底部的夾持部,還包括可拆卸地裝配在夾持部上的焊接頭;
所述末端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旋轉座一側上端的第二電機,還包括與第二電機輸出軸連動的上同步帶輪,還包括設置在旋轉座下端、與上同步帶輪相對的下同步帶輪,還包括盤繞在上同步帶輪、下同步帶輪周身傳動的同步帶,還包括固定在下同步帶輪中心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轉動件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X軸機械臂的設置,Y軸機械臂實現X軸方向的左右移動,由于Y軸機械臂的設置,Y軸機械臂實現了Y軸方向的前后移動,由于Z軸機械臂的設置,Z軸機械臂實現了Z軸方向的上下移動,由于末端執(zhí)行器的設置,實現了旋轉座的360度旋轉;由于焊接裝置的設置,實現了轉動件可轉動的焊接,五軸連動,多自由度,靈活性好;由于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分別設置在帶動模組上實現驅動,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由于X軸傳動行走導軌、Y軸傳動行走導軌的設置,往復運動,靈活性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X軸同步帶裝置包括帶動模組,還包括設置在帶動模組上、并且驅動帶動模組的第一伺服電機,還包括與帶動模組連動的第一同步帶輪,還包括與第一同步帶輪相嚙合的第一同步帶,所述第一同步帶與帶動模組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帶動模組的底部設有X軸滑動部,所述X軸傳動行走導軌上設有與X軸滑動部相配合的X軸滑動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Y軸同步帶裝置包括帶動模組,還包括設置在帶動模組上、并且驅動帶動模組的第二伺服電機,還包括與帶動模組連動的第二同步帶輪,還包括與第二同步帶輪相嚙合的第二同步帶,所述第二同步帶與帶動模組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帶動模組的頂部設有Y軸滑動部,所述Y軸傳動行走導軌上設有與Y軸滑動部相配合的Y軸滑動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Z軸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座頂部的第三伺服電機,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座空腔內、并且與第三伺服電機連動的絲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有固定絲桿的固定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機座底座兩側設有傾斜設置、便于加強機座結構強度的加強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X軸同步帶裝置、Y軸同步帶裝置安裝關系圖。
圖4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圖5為圖1中B部放大圖。
圖6為圖1中C部放大圖。
圖7為圖2中D部放大圖。
其中,1X軸機械臂,11第一安裝座,12第一布線拖鏈,13第一布線拖鏈固定架,14X軸傳動行走導軌,15第一伺服電機,16第一同步帶輪,17第一同步帶,18X軸滑動部,19 X軸滑動槽,
2Y軸機械臂,21第二安裝座,22第二布線拖鏈,23第二布線拖鏈固定架,24Y軸傳動行走導軌,25第二伺服電機,26第二同步帶輪,27第二同步帶,28 Y軸滑動部,29 Y軸滑動槽,
3Z軸機械臂,31固定板,32第三安裝座,33升降體,34第三布線拖鏈固定架,35第三布線拖鏈,36Z軸滑動槽,37第三伺服電機,38絲桿,39固定部,
4末端執(zhí)行器,41第一電機,42旋轉座,43安裝部,
5焊接裝置,51轉動件,52夾持部,53焊接頭,54第二電機,55上同步帶輪,56下同步帶輪,57同步帶,58轉動軸,
6帶動模組,7機座,8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7所示,一種五軸自動焊接機械手,包括機座7,還包括橫向設置在機座7上端面的X軸機械臂1,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在X軸機械臂1上、并且垂直于X軸機械臂1的Y軸機械臂2,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在Y軸機械臂2一端、并且豎直設置的Z軸機械臂3,還包括可活動地設置Z軸機械臂3下端的末端執(zhí)行器4,還包括設置在末端執(zhí)行器4上的焊接裝置5;
X軸機械臂1包括設置在機座7上的第一安裝座11,還包括第一布線拖鏈12,還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裝座11一側、便于第一布線拖鏈12傳動的第一布線拖鏈固定架13,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安裝座11上表面的X軸傳動行走導軌14,還包括驅動Y軸機械臂2在X軸傳動行走導軌14上運動的X軸同步帶裝置;
Y軸機械臂2包括垂直地設置在X軸機械臂1上的第二安裝座21,還包括第二布線拖鏈22,還包括固定在第二安裝座21一側的第二布線拖鏈固定架23,還包括設置在第二安裝座21底部的Y軸傳動行走導軌24,還包括Y軸同步帶裝置;
Z軸機械臂3包括固定在Y軸機械臂2一端的固定板31,還包括可上下活動地安裝在固定板31上、帶有空腔的第三安裝座32,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座32外表面、并且與第三安裝座32固定的升降體33,還包括固定在第三安裝座32上端的第三布線拖鏈固定架34,還包括安裝在第三布線拖鏈固定架34上的第三布線拖鏈35,還包括驅動升降體33在第三安裝座32上運動的Z軸驅動裝置;第三安裝座32上設有便于固定板31裝配的Z軸滑動槽36;
末端執(zhí)行器4包括設置在升降體33內部的第一電機41,還包括設置在升降體33底部、并且與第一電機41輸出軸連動的U型旋轉座42;
旋轉座42下端設有相對設置并相互隔開的兩個安裝部43,焊接裝置5包括設置在兩個安裝部43之間的轉動件51,還包括驅動轉動件51轉動的末端驅動裝置,還包括固定在轉動件51底部的夾持部52,還包括可拆卸地裝配在夾持部52上的焊接頭53;
末端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旋轉座42一側上端的第二電機54,還包括與第二電機54輸出軸連動的上同步帶輪55,還包括設置在旋轉座42下端、與上同步帶輪55相對的下同步帶輪56,還包括盤繞在上同步帶輪55、下同步帶輪56周身傳動的同步帶57,還包括固定在下同步帶輪56中心的轉動軸58;所述轉動軸58與轉動件51固定。
上述X軸同步帶裝置包括帶動模組6,還包括設置在帶動模組6上、并且驅動帶動模組6的第一伺服電機15,還包括與帶動模組6連動的第一同步帶輪16,還包括與第一同步帶輪16相嚙合的第一同步帶17,第一同步帶17與帶動模組6固定。
上述帶動模組6的底部設有X軸滑動部18,X軸傳動行走導軌14上設有與X軸滑動部18相配合的X軸滑動槽19。
上述Y軸同步帶裝置包括帶動模組6,還包括設置在帶動模組6上、并且驅動帶動模組6的第二伺服電機25,還包括與帶動模組6連動的第二同步帶輪26,還包括與第二同步帶輪26相嚙合的第二同步帶27,第二同步帶27與帶動模組6固定。
上述帶動模組6的頂部設有Y軸滑動部28,Y軸傳動行走導軌24上設有與Y軸滑動部28相配合的Y軸滑動槽29。
上述Z軸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32座頂部的第三伺服電機37,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安裝座32空腔內、并且與第三伺服電機37連動的絲桿38;固定板31的一側設有固定絲桿37的固定部39。
上述機座7底座兩側設有傾斜設置、便于加強機座7結構強度的加強板8。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闡述如下,當Y軸機械臂2在第一安裝座11上實現X軸方向左右運動時,第一伺服電機15驅動帶動模組6、并且將動力傳遞給第一同步帶輪16,第一同步帶輪16將動力傳遞給第一同步帶17,第一同步帶17與帶動模組6固定,因此帶動帶動模組6運動,從而與帶動模組6裝配的Y軸機械臂2實現X軸方向左右運動;當Y軸機械臂2實現Y軸方向前后運動時,第二伺服電機25驅動帶動模組6、并且將動力傳遞給第二同步帶輪26,第二同步帶輪26將動力傳遞給第二同步帶27,第二同步帶27與帶動模組6固定,此時,帶動模組6固定在X軸機械臂1上,因此,帶動模組6將動力相對作用給第二安裝座21,實現Y軸方向前后運動;當Z軸機械臂3實現Z軸方向上下運動時,第三伺服電機37將動力作用給絲桿38,絲桿38帶動第三安裝座32實現Z軸方向上下運動;當末端執(zhí)行器4的旋轉座42轉動時,設置在升降體33內的第一電機41驅動旋轉座42;當焊接裝置5的轉動件51轉動時,設置在旋轉座42上端內部的第二電機54驅動上同步帶輪55,上同步帶輪55將動力作用給同步帶57,同步帶57再將動力作用給下同步帶輪56,下同步帶輪56帶動固定在下同步帶輪56的轉動軸58轉動,由于轉動軸58的另一端與轉動件51固定,因此帶動轉動件51轉動,此時,固定在轉動件51下端的夾持部52夾持焊接頭53進行工作。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