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動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滑動輸送裝置,更為詳細地說,涉及一種設置在工作機械、產業(yè)機械等上,將輸送體沿X軸或者Y軸輸送的滑動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工作機械、產業(yè)機械等,具有將工件沿X軸或者Y軸輸送的滑動輸送裝置?;瑒虞斔脱b置如圖1所示,由可以在支撐工作臺1的狀態(tài)下,沿床身3的兩側導軌5直線運動的底板10;可轉動地設置在床身3上的導螺桿20;以固定在底板10的下表面的狀態(tài),與導螺桿20螺合的移動螺母30;和使導螺桿20正·反轉動的驅動電動機(未圖示)構成。
這種輸送裝置,如果通過驅動電動機使導螺桿20正·反轉動,與其螺合的移動螺母30就沿著導螺桿20螺動。這時,如果移動螺母30沿導螺桿20螺動,固定于其上的底板10就也沿著床身3的導軌5滑動。結果,由于底板10的滑動,被其支撐的工作臺1也開始運動。
并且,在底板10的下表面配置與導軌5直接接觸而滑動的滑動板12等?;瑒影?2防止底板10和導軌5的直接接觸,使底板10的磨損最小化。這種滑動板12由耐磨損材料構成,如圖2所示,在底板10的下表面四角部成互相對稱而配置。
并且,參照圖1,滑動輸送裝置具有向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提供潤滑油的供油裝置40。供油裝置40如圖1和圖2所示,由在滑動板12的下表面形成的供油槽42,和向供油槽42提供油的油泵44構成。特別是供油槽42通過形成在滑動板12上的油通路46與油泵44連接,將由油泵44提供的油向導軌5和滑動板12的接觸面提供。
這樣的供油裝置40,通過向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的接觸面提供油,在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形成油層。因此,可以圓滑地進行底板10的滑動。然而,在這種現(xiàn)有的滑動輸送裝置中,存在這樣的問題點在工作臺1上載置過重負荷的工件的情況下,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的油層受到擠壓而消失,從而不能圓滑地進行底板10的滑動。
也就是,在工作臺1上載有過重負荷的工件的情況下,對其支撐的底板10也被加以過重負荷。因此,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形成的油層也被加在底板10上的過重負荷擠壓而消失。結果,由于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的油層消失,而導致滑動板12和導軌5直接摩擦接觸的結果,從而不能圓滑地進行底板10的移動。
而且,如果底板10的移動不能圓滑地進行,相應地存在輸送底板10需要消耗很多的動力的問題。此外,如果底板10的移動不能圓滑地進行,相應地工作臺1的位置控制也變得困難。這樣,如果工作臺1的位置控制變得困難,在工件的切削以及磨削加工時,就難于對工件進行精密加工。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動輸送裝置,其可以無關施加于底板上的負荷,而使底板的滑動圓滑地進行。
本發(fā)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動輸送裝置,其通過使底板的滑動圓滑地進行,可以使底板精密地運動到需要的位置,從而精密地控制安裝于其上的工作臺的位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動輸送裝置,其通過精密地對工作臺的位置進行控制,可以在工件的切削以及磨削時,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包括可沿床身的導軌運動的底板,和固定在上述底板的下表面,可以與上述導軌的上表面接觸的滑動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使上述底板從上述導軌的上表面浮起的浮起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浮起裝置,由提供油和空氣混合生成的高壓油霧的油霧供給裝置;形成于上述滑動板,以導入上述油霧供給裝置的油霧的油霧導入通路;和形成在上述滑動板的下表面,以將導入上述油霧導入通路中的高壓油霧噴射在上述導軌上表面的油霧噴出口構成。
優(yōu)選還具有向上述滑動板和上述導軌之間提供潤滑油的供油裝置。
優(yōu)選上述油霧噴出口為沿上述滑動板的下表面形成倒角的面狀的槽,上述槽在上述滑動板上至少形成一個以上。
優(yōu)選上述油霧噴出口為沿上述滑動板的下表面成彎曲形狀的線狀的槽。
優(yōu)選上述油霧供給裝置包括油泵、氣泵、和將上述油泵和氣泵提供的油和壓縮空氣混合,做成噴霧狀態(tài)的混合閥。
優(yōu)選還具有可以調節(jié)上述油霧的噴出壓力的噴出壓力控制裝置,上述噴出壓力控制裝置是對上述氣泵噴出的壓縮空氣的壓力進行控制的壓力控制閥。
具有這樣構成的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由于具有使底板在浮起在上部的狀態(tài)下移動的構造,因而具有可以不與導軌直接接觸而使底板圓滑地移動的優(yōu)點。特別是由于不與導軌直接接觸而使底板移動,可以使移動底板所需的動力消耗降低至最小化。而且,由于可以使底板圓滑地移動,可以精密地控制安裝于其上的工作臺的位置,從而在工件的切削以及磨削加工時,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圖1是表示現(xiàn)有的滑動輸送裝置的截面圖。
圖2是沿圖1的線II-II的截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的構成的截面圖。
圖4是沿圖3的線IV-IV的截面圖。
圖5是沿圖4的線V-V的截面圖。
圖6是表示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的滑動板和浮起裝置的滑動板的底面圖。
圖7是沿圖6的線VII-VII的截面圖。
圖8是在以100mm/min的速度輸送底板的情況下,比較測定向使用油潤滑方式的現(xiàn)有的輸送裝置和使用油霧浮起方式的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各自的驅動電動機上施加的負荷的坐標圖。
圖9是在以1000mm/min的速度輸送底板的情況下,比較測定向使用油潤滑方式的現(xiàn)有的輸送裝置和使用油霧浮起方式的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各自的驅動電動機上施加的負荷的坐標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的最佳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對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的構成要素標以相同的標號進行說明。
首先,參照圖3和圖4,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具有支撐工作臺1的底板10。底板10可以沿床身3的兩側導軌5滑動。這樣的底板10使在上部被支撐的工作臺1做直線運動。
并且,在底板10的下表面兩側,形成有容納槽10a,此容納槽10a中插設有床身3的導軌5,在容納槽10a的下表面配置與導軌5直接接觸的滑動板12。這些滑動板12防止底板10和導軌5的直接的接觸,使底板10的磨損最小化。這種滑動板12由耐磨損材料構成,如圖5所示,在底板10的下表面四角部成互相對稱而配置。
并且,參照圖3和圖4,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具有可轉動地設置在床身3上的導螺桿20;以固定在底板10的下表面的狀態(tài),與導螺桿20螺合的移動螺母30;和使導螺桿20正·反轉動的驅動電動機22。
這種滑動輸送裝置,如果通過驅動電動機22使導螺桿20正·反轉動,與其螺合的移動螺母30就沿著導螺桿20螺動。如果移動螺母30沿導螺桿20螺動,固定于其上的底板10就也沿著床身3的導軌5滑動。結果,由于底板10滑動,被其支撐的工作臺1也開始運動。
而且,參照圖3至圖7,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具有使底板10從導軌5浮起的浮起裝置。
此浮起裝置,由形成在滑動板12上的油霧導入通路50;形成在上述滑動板12的下表面,以將導入的油霧噴出的油霧噴出口52;和向油霧導入通路50提供高壓油霧的油霧供給裝置54構成。
油霧導入通路50如圖6和圖7所示,沿滑動板12的內部較長形成,將油霧供給裝置54的油霧輸送至油霧噴出口52。
油霧噴出口52構成為沿滑動板12的下表面形成倒角的面狀的槽,將從油霧導入通路50輸送來的高壓油霧30噴射在導軌5的上表面。特別是通過將高壓油霧30噴射在導軌5的上表面,在導軌5和滑動板12之間形成油霧層。因此使滑動板12以及被其支撐的底板10可以浮起在上方。在這里,油霧噴出口52如附圖所示構成為面狀的槽,但也可以構成例如沿滑動板12的下表面成彎曲形狀的線狀的槽。而且,油霧噴出口52如附圖所示構成2個槽,但根據滑動板12的大小不同,也可以構成1個或3個甚至更多。油霧供給裝置54由供油源54a、壓縮空氣供給源54b、和將提供的油和壓縮空氣混合做成噴霧狀態(tài)的混合閥54c構成。在這里,供油源54a例如由油泵構成,壓縮空氣供給源54b例如由氣泵構成。這樣的油霧供給裝置54將油微粒和高壓壓縮空氣混合而成的噴霧狀態(tài)的油霧提供于滑動板12的油霧導入通路50。
這樣構成的浮起裝置,使用高壓油霧30,使滑動板12和底板10從導軌5浮起,由此防止滑動板12和導軌5的直接摩擦接觸。特別是由于防止了滑動板12和導軌5的直接摩擦接觸,使滑動板12和底板10的移動可以圓滑地進行。因此,可以以小的驅動力,使底板10以及配置在此底板10上的工作臺1精密地運動到需要的位置。
而且,本發(fā)明的浮起裝置,還具有可以調節(jié)油霧的噴出壓力的噴出壓力控制裝置。噴出壓力控制裝置由設置在壓縮空氣供給源54b的輸出部的壓力控制閥56構成。壓力控制閥56,通過調節(jié)壓縮空氣供給源54b提供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可以調節(jié)從油霧排出口52噴出的油霧的壓力。
這樣的噴出壓力控制裝置,使從油霧排出口52噴出的油霧的壓力可以調節(jié),由此可以調節(jié)相對導軌5的底板10的浮力。特別是通過調節(jié)底板10的浮力,可以根據加在底板10上的負荷,即載置在工作臺1上的工件的負荷,調節(jié)底板10的浮力。
此外,參照圖6和圖7,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具有向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提供潤滑油的供油裝置60。
供油裝置60由形成于滑動板12的下表面的供油槽62,和向供油槽62提供油的供油源64構成。特別是由于供油槽62沿油霧噴出口52之間形成,因而通過形成于滑動板12上的油通路50與供油源64連接。由此,從供油源64被導入的油,通過供油槽62,被提供于導軌5和滑動板12之間。在這里,供油源64和浮起裝置的供油源54a可以同樣構成。
這樣的供油裝置,通過向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提供油,在滑動板12和導軌5之間形成油層。因此,起到輔助底板10的滑動的作用。
接著,參照圖3至圖7,對具有這樣構成的本發(fā)明的工作例進行如下研究。首先,在輸送工作臺1的情況下,與圖3、圖4以及圖7相同,使供油源54a和壓縮空氣供給源54b工作。這樣,從供油源54a和壓縮空氣供給源54b提供的油和壓縮空氣,通過混合閥54c,變成高壓油霧,變成的高壓油霧被導入滑動板12的油霧導入通路50。如此被導入的油霧再通過油霧噴出口52,迅速噴射在導軌5的上表面,使滑動板12和底板10從導軌5的上表面浮起。
在這種狀態(tài)下,滑動板12成為可與導軌5沒有直接摩擦接觸而沿導軌5移動的狀態(tài)。
而且,滑動板12和底板10的浮起完成后,通過驅動電動機22使導螺桿20正·反轉動。這樣,使與其螺合的移動螺母30沿導螺桿20螺動,移動螺母30沿導螺桿20螺動時,固定于其上的底板10也沿導軌5運動,使上部的工作臺1移動。這時,由于滑動板12和底板10處于從導軌5浮起的狀態(tài),因而滑動板12和底板10的運動變得非常圓滑。特別是由于在使滑動板12與導軌5的直接的摩擦接觸最小化的狀態(tài)下,使滑動板12和底板10運動,可以將使其運動的動力消耗降低至最小化。
根據圖8和圖9的實驗結果可知,與在向滑動板12和導軌5只提供油的情況下,對驅動電動機22施加的負荷相比,在使用油霧,使滑動板12和底板10浮起的情況下,向驅動電動機22施加的負荷非常低。在這里,圖8表示底板10的輸送速度為100mm/min的情況,圖9表示底板10的輸送速度為1000mm/min的情況。
在以上的說明中,例示了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范圍不僅限于這樣的特定的實施方式,當然可以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適當?shù)剡M行變更。
具有這樣構成的本發(fā)明的滑動輸送裝置,具有使底板以浮起在上部的狀態(tài)下移動的構造,因此具有可以與導軌不直接接觸,而使底板圓滑地移動的優(yōu)點。特別是由于與導軌不直接接觸,而使底板圓滑地移動,可以將使底板移動所需的動力消耗降低至最小化。此外,由于可以使底板圓滑地移動,可以精密地對安裝于其上的工作臺的位置進行控制,由此可以在工件的切削以及磨削加工時,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滑動輸送裝置,包括可沿床身的導軌運動的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可以與所述導軌的上表面接觸的滑動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使所述底板從所述導軌的上表面浮起的浮起裝置。所述浮起裝置由提供油和空氣混合生成的油霧的油霧供給裝置;形成于所述滑動板,以導入所述油霧供給裝置的油霧的油霧導入通路;和形成在所述滑動板的下表面,以將導入所述油霧導入通路中的高壓油霧噴射在所述導軌上表面的油霧噴出口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向所述滑動板和所述導軌之間提供潤滑油的供油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噴出口為沿所述滑動板的下表面形成倒角的面狀的槽,所述槽在所述滑動板上至少形成一個以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噴出口為沿所述滑動板的下表面成彎曲形狀的線狀的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霧供給裝置包括油泵、氣泵、和將所述油泵和氣泵提供的油和壓縮空氣混合,做成噴霧狀態(tài)的混合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調節(jié)所述油霧的噴出壓力的噴出壓力控制裝置,所述噴出壓力控制裝置是對所述氣泵噴出的壓縮空氣的壓力進行控制的壓力控制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設置于工作機械、產業(yè)機械等上,將輸送體沿X軸或者Y軸輸送的滑動輸送裝置。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具有可沿床身(3)的導軌(5)運動的底板(10),和固定在所述底板(10)的下表面,以可以與所述導軌(5)的上表面接觸的滑動板(12),具有用于使所述底板(10)從所述導軌(5)的上表面浮起的浮起裝置。這樣的本發(fā)明,由于具有使底板在浮起在上部的狀態(tài)下移動的構造,因此具有可以與導軌不直接接觸,而使底板圓滑地移動的優(yōu)點。特別是由于與導軌不直接接觸,而使底板圓滑地移動,可以將使底板移動所需的動力消耗降低至最小化,可以在工件的切削以及磨削加工時,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文檔編號B23Q7/00GK1636671SQ20041010495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鄭尚炫 申請人:大宇綜合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