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面條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掛面。
背景技術:
面條是一種制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yǎng)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面條的制作需要用谷物或豆類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后搟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后經(jīng)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中國面食種類花樣繁多,如山西刀削面、北京炸醬面、蘭州拉面、東北冷面、陜西油潑面、河北的撈面、河南燴面、上海陽春面、廣東云吞面、四川擔擔面、揚州炒面、岐山臊子面等。
傳統(tǒng)的面條均為表面平滑的條狀物,在使用筷子進食的過程中,面條容易從筷子上滑落,有時還會造成面湯濺起,若面湯濺至人眼中,對人眼的傷害極大,并且面湯濺至衣服上,也影響衣服的穿著,難以進行清洗,而且對于使用筷子不熟練的人來說,用筷子食用面條就顯得更為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意在提供一種掛面,以解決面條易從筷子上滑落的問題,便于食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基礎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掛面,包括面條本體,面條本體內部為空心狀,面條本體內部包裹有紫菜,紫菜的多個部位穿過面條本體并向面條本體的外側拱起而形成多個毛鱗片,毛鱗片的根部有凸出節(jié),凸出節(jié)為面粉制成的面團,凸出節(jié)將毛鱗片的根部固定在面條本體的表面上,凸出節(jié)也為空心狀,且凸出節(jié)上有多個通孔,通孔均用蜂膠封閉,在凸出節(jié)中裝有食鹽和食用油。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面條本體的內部包裹有紫菜,一方面能夠增加面條的營養(yǎng)成分,提高面條的食用價值,另一方面紫菜穿出至面條本體的外側,在面條本體的表面形成多個毛鱗片,如此,使得面條的表面粗糙,能夠增大面條本體與筷子之間的摩擦,防止面條滑落,同時毛鱗片在面條本體的外側形成支撐部,能夠將面條本體與面條本體之間分隔,防止兩個面條本體之間相互粘黏而發(fā)生黏糊。紫菜還能夠對面條形成連接支撐,防止面條斷裂。凸出節(jié)一方面加強了毛鱗片與面條本體之間的連接,保護毛鱗片,防止毛鱗片在面條的儲運過程中被折斷,另一方面在面條本體上形成凸出部位,增大面條本體與筷子之間的摩擦,增強防滑效果。凸出節(jié)中裝有食鹽和食用油,煮面條時,通孔中的蜂膠受熱融化于水中,從而增加面條的營養(yǎng),通孔被打開后,食鹽和食用油混入煮面的水中。食鹽能夠增大水的密度,使面條上浮于水面,防止面條下沉而粘附在煮面的鍋體上,食用油能夠減小水蒸氣氣泡之間的粘附力,利于水蒸氣氣泡的上逸,防止煮面時產生大量的泡沫。
優(yōu)選的,作為一種改進,毛鱗片均用蜂膠粘附在面條本體的外表面上。如此,將毛鱗片粘附固定,一方面利于面條的儲運,另一方面防止毛鱗片脫落。煮面時,蜂膠遇熱融化后,毛鱗片得以展開,從而能夠用于面條煮熟程度的判斷。
優(yōu)選的,作為一種改進,毛鱗片下方的面條本體上涂有可食用色素。毛鱗片展開后,面條本體涂有可食用色素的部位展露出來,從而增添面條本體表面的色彩,促進人的食欲。
優(yōu)選的,作為一種改進,紫菜的兩端伸出至面條本體的外側,紫菜的兩端均呈絲狀。如此,紫菜經(jīng)過水煮后變軟,從而在面條的兩端形成須狀的尾部,增添面條的趣味性,促進人們食用。
優(yōu)選的,作為一種改進,紫菜一端的絲狀部位向面條本體表面彎折,且彎折部位蓋有帽體,帽體為面粉制成的面團。紫菜的絲狀部位彎折并蓋上帽體,在面條的一端形成頭部,使面條形似人體,增添面條的趣味性。
優(yōu)選的,作為一種改進,紫菜另一端的絲狀部位均分成兩組,每組均用紫菜絲捆綁固定。如此,紫菜的此端形似人體的兩只腳,激發(fā)人的食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掛面的毛鱗片打開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面條本體1、紫菜2、毛鱗片3、凸出節(jié)4、通孔5、色素塊6、帽體7。
實施例基本如圖1所示:一種掛面,包括面條本體1,面條本體1內部為空心狀,面條本體1內部包裹有紫菜2,紫菜2的多個部位穿過面條本體1并向面條本體1的外側拱起而形成多個毛鱗片3,毛鱗片3均用蜂膠粘附在面條本體1的外表面上,毛鱗片3下方的面條本體1上涂有可食用色素而形成色素塊6。毛鱗片3的根部有凸出節(jié)4,凸出節(jié)4為面粉制成的面團,凸出節(jié)4將毛鱗片3的根部固定在面條本體1的表面上,凸出節(jié)4也為空心狀,且凸出節(jié)4上有多個通孔5,通孔5均用蜂膠封閉,在凸出節(jié)4中裝有食鹽和食用油。紫菜2的上下兩端均伸出至面條本體1的外側,紫菜2的兩端均呈絲狀。紫菜2上端的絲狀部位向面條本體1表面彎折,且彎折部位蓋有帽體7,帽體7為面粉制成的面團。紫菜2下端的絲狀部位均分成兩組,每組均用紫菜2絲捆綁固定。
本實施例中,實際應用時,面條整體形似小人,紫菜2上端的絲狀部位倒垂,形成小人的頭發(fā),紫菜2下端的絲狀部位為小人的雙腳,增添了面條的趣味性。當面條經(jīng)水煮后,毛鱗片3和通孔5處的蜂膠均溶于水中,蜂膠富含多種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融于水后,增添了面湯的營養(yǎng)價值,同時提高了面條的甜度,使面條的口感甘甜,適于實用。毛鱗片3脫離面條本體1后,向外側伸展,一方面將緊挨的面條隔離,防止面條本體1之間黏糊,另一方面在面條本體1表面形成多個毛刺,便于筷子夾持,防止滑落,此外,伸展的毛鱗片3還形似小人的多個手爪,增添趣味性。毛鱗片3打開后,色素塊6得以暴露,使面條本體1具有色彩,刺激人們的視覺,從而激發(fā)食用者的食欲。使用的紫菜2也增加了面條的營養(yǎng)成分。
通孔5被開后,凸出節(jié)4中的食鹽和食用油融入水中,防止面條粘黏在鍋體上并減少泡沫的產生,便于面條的水煮加工。凸出節(jié)4也增大了面條本體1與筷子之間的摩擦,增強了面條的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本技術:
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