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農業(yè)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夾苗裝置,用于水稻拋秧中秧苗與育秧盤的分離。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季節(jié)性強,勞動強度大,其種植大多都分為直播和移栽,在移栽的過程中,又分為插秧和拋秧,拋秧的栽種速度相對于插秧要快的多。
水稻拋秧栽培是60年代在國外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術。它是采用育秧盤育出根部帶有營養(yǎng)土塊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規(guī)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塊分秧,然后將秧苗連同營養(yǎng)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的一種栽培法。它改變了沿襲幾千年的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傳統(tǒng)習慣,具有省工、省力、省種子和秧田、操作簡單、高產、穩(wěn)產、高效的優(yōu)點,是水稻栽培技術的一項重大改革。
現有的拋秧中,采用常規(guī)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塊分秧,然后將秧苗連同營養(yǎng)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的方法,需要人工進行拋秧,拋秧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同時拋秧間距參差不齊,還會對秧苗產生一定的損傷。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逐步出現了一種拋秧機,提高了拋秧的效率,但是現有的拋秧機的夾苗機構結構復雜,且在秧苗與育秧盤分離時,會出現損傷秧苗的情況。
因此,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一種能夠有效避免秧苗在從育秧盤中分離的過程中對秧苗的傷害,且能夠實現連續(xù)地將秧苗與育秧盤分離,提高作業(yè)的效率的夾苗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夾苗裝置,能夠有效避免秧苗在從育秧盤中分離的過程中對秧苗的傷害,且能夠實現連續(xù)地將秧苗與育秧盤分離,提高了作業(yè)的效率。
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夾苗裝置,用于水稻拋秧中秧苗與育秧盤的分離,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構、分苗機構、夾苗機構以及分離機構,
所述輸送機構,用于輸送所述育秧盤;
所述分苗機構,設置在所述輸送機構的上方,用于對所述育秧盤內的秧苗進行組;
所述夾苗機構,設置在所述輸送機構的上方,用于對分組后的秧苗進行夾持;
所述分離機構,設置在所述夾苗機構的下方,用于將所述育秧盤與所述夾苗機構所夾持的秧苗進行分離。
優(yōu)選地,所述分苗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分苗板,相鄰所述分苗板之間設置有分苗通道,所述分苗板與所述分苗通道配合用于對所述育秧盤上的秧苗進行分組。
優(yōu)選地,所述夾苗機構包括,夾苗驅動機構與夾苗單元,所述夾苗單元包括豎直設置的夾苗主動輪、豎直設置的夾苗從動輪與夾苗帶,所述夾苗帶套設在所述夾苗主動輪與所述夾苗從動輪上,所述夾苗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夾苗主動輪轉動,相鄰兩所述夾苗單元的所述夾苗帶相對設置,用于夾持經所述分苗通道分組后的秧苗。
優(yōu)選地,所述夾苗驅動機構驅動所述夾苗主動輪轉動具體為,所述夾苗主動輪套設在夾苗動力軸上,在所述夾苗動力軸遠離所述夾苗主動輪的一端套設有第一錐齒輪,在所述夾苗驅動機構上安裝有傳動軸,在所述傳動軸上套設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與所述第二錐齒輪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夾苗從動輪套設在固定桿上,且所述夾苗從動輪能夠在所述固定桿上轉動,所述固定桿固定安裝在機架上。
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桿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具體為,在所述機架上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桿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上。
優(yōu)選地,所述夾苗單元還包括夾苗架,所述固定桿遠離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與所述夾苗架固定連接,在所述夾苗架上安裝有張緊輪,所述夾苗帶套設在所述張緊輪上。
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輸送驅動機構、輸送主動輪、輸送從動輪以及輸送帶,所述輸送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輸送主動輪轉動,所述輸送帶套設在所述輸送主動輪與所述輸送從動輪上,在所述輸送帶上設置有卡條,所述卡條與所述輸送帶移動的方向垂直。
優(yōu)選地,在所述分離機構為設置在所述輸送機構末端的導向板,所述導向板與所述輸送機構之間設置有間隙。
優(yōu)選地,所述分苗板為直角三角形,所述分苗板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分苗板的直角邊水平設置。
本發(fā)明提供的夾苗裝置,由于設置有輸送機構、分苗機構、夾苗機構與分離機構,帶有秧苗的育秧盤在輸送機構上被輸送,在輸送的過程中,設置在輸送機構上方的分苗機構對育秧盤中的秧苗進行分組,分組后的秧苗在輸送機構的輸送下繼續(xù)移動至夾苗機構,夾苗機構對分組后的秧苗進行夾持,處于夾持狀態(tài)的秧苗在夾苗機構的作用下移動,育秧盤在輸送機構的作用下移動,當育秧盤與分離機構接觸時,分離機構將育秧盤與夾苗機構所夾持的秧苗分離。在整個過程中,由于先對育秧盤內的秧苗進行了分組然后再進行夾持,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fā)明提供的夾苗裝置,能夠有效避免秧苗在從育秧盤中分離的過程中對秧苗的傷害,且能夠實現連續(xù)地將秧苗與育秧盤分離,提高了作業(yè)的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夾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分苗機構與夾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夾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相鄰兩夾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分苗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請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夾苗裝置,用于水稻拋秧中秧苗與育秧盤的分離,包括輸送機構1、分苗機構2、夾苗機構3以及分離機構4,輸送機構1,用于輸送育秧盤;分苗機構2,設置在輸送機構1的上方,用于對育秧盤內的秧苗進行組;夾苗機構3,設置在輸送機構1的上方,用于對分組后的秧苗進行夾持;分離機構4,設置在夾苗機構的下方,用于將育秧盤與夾苗機構3所夾持的秧苗進行分離。
本發(fā)明提供的夾苗裝置,帶有秧苗的育秧盤在輸送機構1上被輸送,在輸送的過程中,設置在輸送機構1上方的分苗機構2對育秧盤中的秧苗進行分組,分組后的秧苗在輸送機構1的輸送下繼續(xù)移動至夾苗機構3,夾苗機構3對分組后的秧苗進行夾持,處于夾持狀態(tài)的秧苗在夾苗機構3的作用下移動,育秧盤在輸送機構1的作用下移動,當育秧盤與分離機構4接觸時,分離機構4將育秧盤與夾苗機構3所夾持的秧苗分離。在整個過程中,由于先對育秧盤內的秧苗進行了分組然后再進行夾持,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較,能夠有效避免秧苗在從育秧盤中分離的過程中對秧苗的傷害,且能夠實現連續(xù)地將秧苗與育秧盤分離,提高了作業(yè)的效率。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分苗機構2包括豎直設置的分苗板21,相鄰分苗板21之間設置有分苗通道22,分苗板21與分苗通道22配合用于對育秧盤上的秧苗進行分組。其中,分苗機構2中分苗通道22由兩相鄰的分苗板21形成,且分苗通道22需要與育秧盤上秧苗的行數相對應,因此,分苗板21的數量為育秧盤上秧苗行數多一。分苗機構2在進行分苗的過程中,分苗板21用于將育秧盤上相鄰兩行秧苗分開,然后通過分苗通道22對單行秧苗進行規(guī)整,完成育秧盤上秧苗的分組。當然,如果育秧盤上秧苗行間距較小,也可以兩行秧苗進行分組,即,兩行秧苗進入一個分苗通道22。
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施實方式,兩相鄰分苗板21之間的間距可以調節(jié),通過該設置,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分苗通道22的寬度,從而適用各種行間距的育秧盤中秧苗的分離,提高了夾苗裝置的通用性能。
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分苗板21優(yōu)選采用直角三角形,分苗板21固定安裝在機架5上,分苗板21的直角邊水平設置。由于秧苗的生長,從根部到頂部,越往頂部,秧苗之間重合部分越多,分苗板21采用直角三角形,且分苗板21的直角邊水平設置,使得分苗板21能夠從秧苗的底部切入,由底部到頂部,通過分苗板21的斜邊逐漸對秧苗分組,在該結構下,能夠在對秧苗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有效避免分苗板21對秧苗的傷害。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夾苗機構3包括,夾苗驅動機構與32夾苗單元,夾苗單元32包括豎直設置的夾苗主動輪321、豎直設置的夾苗從動輪322與夾苗帶323,夾苗帶323套設在夾苗主動輪321與夾苗從動輪322上,夾苗驅動機構31用于驅動夾苗主動輪321轉動,相鄰兩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相對設置,用于夾持經分苗通道22分組后的秧苗。
通過夾苗帶323來實現對秧苗的夾持,由于夾苗帶323為柔性,因此,即使相鄰兩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之間的間距較小,也能夠有效避免夾持過程中對秧苗產生的過度傷害。
夾苗驅動機構驅動夾苗主動輪321轉動,由于夾苗帶323套設在夾苗主動輪321與夾苗從動輪322上,因此,在夾苗主動輪321轉動的過程中,夾苗帶323會隨著夾苗主動輪321的轉動而移動。對育秧盤內秧苗進行夾持需要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配合完成,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在移動的過程中相互配合,對處于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之間的秧苗進行夾持,且能夠使處于夾持狀態(tài)的秧苗進行移動。
由于夾苗機構3用于對組后的秧苗進行夾持,因此,夾苗機構3需要與分苗通道22對應,即,每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與一分苗通道22對應,當分苗通道22中有秧苗在輸送機構1的作用下被輸送出來時,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對從分苗通道22中出來的秧苗進行夾持,靠兩相鄰的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之間的較小的摩擦力對秧苗進行夾持和輸送。
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相鄰兩夾苗單元32之間的間距可調節(jié)。由于秧苗的長勢不同,品種優(yōu)良、長勢較好的秧苗,其莖較粗,如果相鄰兩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之間的間距過小,則會對秧苗的莖進行過度擠壓,甚至壓碎,對秧苗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長勢欠佳的秧苗,其莖較細,如果相鄰兩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之間的間距過大,則無法對秧苗進行有效的夾持,以使得分離機構4在對秧苗與育秧盤進行分離時,秧苗隨同育秧盤一同,不能實現秧苗與育秧盤之間的分離。相鄰兩夾苗單元32之間的間距可調節(jié),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實時調整相鄰兩夾苗單元32之間的間距,有效避免夾持秧苗時對秧苗的傷害。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夾苗驅動機構驅動夾苗主動321輪轉動具體為,夾苗主動輪321套設在夾苗動力軸33上,在夾苗動力軸33遠離夾苗主動輪321的一端套設有第一錐齒輪34,在夾苗驅動機構上安裝有傳動軸35,在傳動軸35上套設有第二錐齒輪36,第一錐齒輪34與第二錐齒輪36嚙合。
由于夾苗主動輪321豎直設置,且每個夾苗單元32的夾苗主動輪上均設置有夾苗動力軸33,為了保證每個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移動的同步性,每個夾苗單元32的夾苗動力軸33均通過同一動力來源提供動力,即,采用一臺夾苗驅動機構31對所有的夾苗動力軸33進行驅動,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傳動軸35上設置有第二錐齒輪36,第二錐齒輪36與第一錐齒輪35的數量對應。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夾苗從動輪322套設在固定桿37上,且夾苗從動輪322能夠在固定桿37上轉動,固定桿37固定安裝在機架5上。在該結構下,夾苗機構3運行更加穩(wěn)定。
其中,固定桿37固定安裝在機架5上具體為,在機架5上固定安裝有固定板38,固定桿37固定安裝在固定板38上。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夾苗單元32還包括夾苗架324,固定桿37遠離固定板38的一端與夾苗架324固定連接,在夾苗架324上安裝有張緊輪325,夾苗帶323套設在張緊輪325上。在對秧苗進行夾持的過程中,靠相鄰兩夾苗單元32的夾苗帶323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因此,夾苗帶323在秧苗的夾持過程中尤為重要,由于夾苗帶為柔性件,因此,為了保證對秧苗的夾持效果,夾苗帶323需處于張緊狀態(tài),然而,事實上,單只有夾苗主動輪321與夾苗從動輪322的情況下,夾苗帶323的靠中部的位置,其對秧苗的夾持效果欠佳,為了解決該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設置了張緊輪325,張緊輪325的設置,使得夾苗帶323各部分均處于張緊狀態(tài),有益于秧苗的夾持,提高了秧苗夾持的效果。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輸送機構1包括輸送驅動機構、輸送主動輪、輸送從動輪以及輸送帶11,輸送驅動機構用于驅動輸送主動輪轉動,輸送帶11套設在輸送主動輪與輸送從動輪上,在輸送帶11上設置有卡條12,卡條12與輸送帶11移動的方向垂直。當育秧盤放置在輸送帶11上時,育秧盤會在與輸送帶11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輸送,然而,在后續(xù)育秧盤與秧苗分離的過程中,輸送帶11與育秧盤之間的摩擦力不能夠完成育秧盤與秧苗分離,因此,在輸送帶11上設置有卡條,使得處于輸送帶11上的育秧盤不僅受來自于輸送帶11所提供的摩擦力,還受來自于卡條12所提供的推力。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分離機構4為設置在輸送機構1末端的導向板,導向板與輸送機構1之間設置有間隙。當育秧盤中的秧苗被夾苗機構3夾持時,秧苗會在夾苗機構3的作用下繼續(xù)移動,育秧盤仍然在輸送機構1的作用下移動,且二者移動速度一致,當育秧盤與分離機構4接觸時,秧苗在夾苗機構3的作用下繼續(xù)移動,育秧盤在分離機構4的導向作用下從導向板與輸送機構1之間設置的間隙處進入輸送機構1的下方,從而實現秧苗與育秧盤之間的分離。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