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053164閱讀:235來源:國知局
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包括機架、控制器及受該控制器控制的輸入軸驅動機構、輸出軸加載機構與夾持機構;其中,機架為立式機架,沿該立式機架的直立方向,在立式機架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裝有輸入軸驅動機構、夾持機構及輸出軸加載機構。由于機架為立式機架,而且輸出軸加載機構、夾持機構及輸入軸驅動機構沿立式機架的直立方向布置,可以降低該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占地面積,使檢測操作更加方便;此外,由于電動助力管柱在檢測實驗過程中處于立式狀態(tài),與現(xiàn)有橫臥式磨合實驗設備相比,其檢測實驗工況更接近于其在汽車上的使用工況,使實驗檢測結果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專利說明】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是未來轉向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包括機械式轉向器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參見圖1,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包括傳感器、控制器014、轉向管柱012及執(zhí)行機構011,其中傳感器包括轉向扭矩傳感器0131、車速信號傳感器0132及點火信號傳感器0133,執(zhí)行機構011包括直流電機0111及蝸輪蝸桿增扭機構0112,轉向扭矩傳感器0131、執(zhí)行機構011及轉向管柱012裝配成一體。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裝在轉向管柱012上的轉向扭矩傳感器0131不斷的測出轉向軸上的輸入扭矩信號,該信號與車速信號同時輸入控制器014,控制器014綜合這兩種信號確定直流電機0111的驅動電流大小與方向,直流電機0111根據(jù)驅動電流輸出轉矩,此轉矩通過蝸輪蝸桿的增扭矩后加在轉向器上,使之得到一個與汽車行駛工況相適應的轉向助力扭矩。
[0003]參見圖2,—種現(xiàn)有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包括輸入軸015,輸出軸016、直流電機0111、安裝支架017、傳感器接插線0181及電機接插線0182,其中輸入軸015及輸出軸016的端部為花鍵軸。
[0004]在電動助力管柱總成出廠前需要經(jīng)過大量嚴格檢測,主要包括磨合實驗、空載實驗、功能實驗及噪音實驗等;現(xiàn)有電動助力管柱的磨合實驗設備為橫臥式磨合實驗設備,包括機架、輸入軸驅動機構、輸出軸加載機構及夾持機構,由于采用橫臥式設計,使得整個磨合實驗設備占據(jù)大量的場地面積,檢測過程中,電動助力管柱需要搬動的距離大、幅度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其他檢測實驗需要在多個實驗設備上進行檢測,耗費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增加制造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旨在實現(xiàn)降低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占地面積,便于檢測操作,及更有效地仿真電動助力管柱的使用工況。
[0006]為了實現(xiàn)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助力管柱磨合實驗設備包括機架、控制單元及受該控制單元控制的輸入軸驅動機構、輸出軸加載機構與夾持機構;其中,機架為立式機架,沿該立式機架的直立方向,在立式機架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裝有輸入軸驅動機構、夾持機構及輸出軸加載機構。
[0007]由以上方案可見,由于機架為立式機架,而且輸出軸加載機構、夾持機構及輸入軸驅動機構沿立式機架的直立方向布置,可以降低該磨合實驗設備的占地面積,降低操作人員搬動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距離,降低搬動幅度,更加方便檢測操作;此外,由于電動助力管柱在檢測實驗過程中處于立式狀態(tài),與現(xiàn)有橫臥式磨合實驗設備相比,其檢測實驗工況更接近于其在汽車上的使用工況,使實驗檢測結果更能反映真實情況。
[0008]一個具體的方案為,其中夾持機構包括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及總成快速定位機構;總成快速定位機構包括支撐定位工裝,該支撐定位工裝上形成有與電動助力管柱的執(zhí)行機構的殼體的軸向端面相匹配的定位支撐面;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包括浮動擺臂壓緊機構,該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包括受控制單元控制的壓緊致動器、第一旋轉擺臂及第二旋轉擺臂,壓緊致動器的定子固定于立式機架上,第一旋轉擺臂及第二旋轉擺臂的一端受控制單元控制可旋轉地與壓緊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第一旋轉擺臂的另一端上設有與定位支撐面相對的第一浮動式壓塊及第二浮動式壓塊,第二旋轉擺臂的另一端上設有與定位支撐面相對的第三浮動式壓塊。通過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與總成快速定位機構的配合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的夾持定位;由于采用旋轉擺臂結構設計,減小夾持機構對電動助力管柱的安放及卸載的影響,為檢測操作供更大的操作空間,便于對不同外形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夾持定位;由于采用三點式浮動式壓觸方式,自動地適應不同外形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定位面,為檢測實驗提供穩(wěn)定的外部條件,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0009]一個更具體的方案為,其中第一浮動式壓塊、第二浮動式壓塊及第三浮動式壓塊上設有數(shù)字壓力傳感器,壓緊致動器的動子上設有分別用于對第一旋轉擺臂及第二旋轉擺臂的擺動幅度進行限位的第一可調限位塊及第二限位塊。由于在浮動式壓塊上設有與控制單元電連接的數(shù)字壓力傳感器,當浮動式壓塊對試件的壓力達到設定閾值時,數(shù)字壓力傳感器會通過控制單元控制壓緊氣缸會停止動作,可以自適應地對試件進行壓緊定位,避免現(xiàn)有壓緊機構的壓緊力太大而壓傷試件或壓緊力太小而無法達到壓緊的要求。
[0010]另一個更具體的方案為,其中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還包括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該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包括棘輪扳手、絲桿、絲桿螺母、刻度顯示器及氣缸夾爪,氣缸夾爪的限位中心線為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的軸線;刻度顯示器用于顯示絲桿螺母在絲桿上位置;絲桿的軸向與限位中心線平行,氣缸夾爪與絲桿螺母固定連接;棘輪扳手與絲桿一端固定連接。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的輸入軸的定心,使輸入軸驅動機構的輸入軸夾套更容易與輸入軸對準,便于夾?。划斴斎胼S夾套夾住輸入軸時,該氣缸夾爪自動松開。
[0011]具體的方案為,該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還包括固定于氣缸夾爪下端面上的在位檢測機構,在位檢測機構包括與控制單元電連接的接近傳感器。通過在位檢測機構可以有效地防止電動助力管柱總成未安裝到位而就開始檢測,而使檢測結果不準確,甚至破壞實驗設備及電動助力管柱總成。
[0012]另一個具體的方案為,其中,輸入軸驅動機構包括第一檢測驅動機構及第一直線致動器,第一檢測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輸入軸夾套、第一扭矩傳感器及第一編碼器,第一驅動電機與第一直線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第一驅動電機與輸入軸夾套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第一扭矩傳感器及第一編碼器設于傳動軸上,輸入軸夾套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相匹配。通過輸入軸驅動機構實現(xiàn)為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提供驅動動力及驅動動力的監(jiān)控;通過第一直線致動器的調整,實現(xiàn)對不同長度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檢測實驗;當工件安裝至夾持機構上時,啟動輸入軸驅動機構,該磨合實驗設備就可以自動地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輸入軸的夾持及輸入檢測實驗所需的轉速與扭矩等檢測實驗參數(shù)。[0013]再一個具體的方案為,其中,輸出軸加載機構包括第二檢測驅動機構及第二直線致動器,第二檢測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輸出軸夾套、第二扭矩傳感器及第二編碼器,第二驅動電機與第二直線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第二驅動電機與輸出軸夾套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第二扭矩傳感器及第二編碼器設于傳動軸上,輸出軸夾套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出軸相匹配。通過輸出軸加載機構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總成輸出性能的檢測;通過第二直線致動器的調整,實現(xiàn)對不同長度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檢測實驗;當工件安裝至夾持機構上時,啟動輸出軸加載機構,該磨合實驗設備就可以自動地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輸出軸的夾持及提供檢測實驗所需的負載。
[0014]一個更具體的方案為,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還包括振動噪音檢測儀,該振動噪音檢測儀包括吸振連接件、驅動氣缸及檢測頭,驅動氣缸通過吸振連接件與夾持機構固定連接,檢測頭設于驅動氣缸的推桿上。通過振動噪聲檢測儀實現(xiàn)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噪音檢測。
[0015]另一個更具體的方案為,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還包括接插線機構,該接插線機構安裝于夾持機構近旁;接插線機構包括用于夾持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控制器的旋轉壓塊,第一插接氣缸,第二插接氣缸及和控制器的插接口相匹配的第一插接頭與第二插接頭;第一插接頭與第一插接氣缸的推桿固定連接,第二插接頭與第二插接氣缸的推桿固定連接。通過插接線機構實現(xiàn)設備快速與電動助力管柱的控制器的快速連接,提高檢測效率及自動化程度。
[0016]再一個更具體的方案為,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還包括與立式機架固定連接的外護罩及設于立式機架近旁的傳感器上料線;外護罩包括由氣缸驅動的升降防護門;傳感器上料線為雙層不銹鋼輥道結構,上層為送料輥道,下層為返板輥道。通過外護罩可以減少外部干擾對內(nèi)部操作環(huán)境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檢測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現(xiàn)有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電原理框圖;
[0018]圖2為一種現(xiàn)有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結構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外護罩的結構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輸入軸驅動機構的結構圖;
[0022]圖6是圖5的左視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輸出軸加載機構的結構圖;
[0024]圖8是圖7的左視圖;
[0025]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的結構圖;
[0026]圖10是圖9的主視圖;
[0027]圖11是圖10的俯視圖;
[0028]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總成快速定位機構、振動噪聲檢測儀及接插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振動噪聲檢測儀的結構圖;
[0030]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到位檢測機構的結構圖;[0031]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接插線機構的結構圖;
[0032]圖16是本實用新型的傳感器上料線結構圖。
[0033]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34]本【具體實施方式】以圖1及圖2所示的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為例對本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結構及工作過程進行說明;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思,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的夾持機構、輸入軸驅動機構及輸出軸加載機構根據(jù)具體產(chǎn)品形狀還有多種顯而易見的變化,此外還可以在該磨合實驗設備上增設其他檢測儀器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其他性能的測試。
實施例
[0035]參見圖3及圖4,圖3及圖4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構思的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由外護罩91、控制單兀92、傳感器上料線93、立式機架94、輸出軸加載機構1、振動噪聲檢測儀2、接插線機構3、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4、總成快速定位機構5、輸入軸驅動機構6及在位檢測機構8構成。
[0036]參見圖5及圖6,輸入軸驅動機構6由第一檢測驅動機構與第一直線致動器構成,其中第一直線致動器通過伺服電機65驅動絲桿66,絲桿66與設于第一檢測驅動機構上的絲桿螺母配合而控制第一檢測驅動機構沿上下移動,通過設于第一直線致動器上的光電傳感器實現(xiàn)對第一檢測驅動機構相對第一直線致動器運動的極限位置進行檢測;第一檢測驅動機構的第一驅動電機61通過減速器及傳動軸而為輸入軸夾套63提供扭矩及轉速,在傳動軸上設有第一扭矩傳感器62及第一編碼器67,實現(xiàn)對輸入軸夾套63的輸出扭矩及轉角的監(jiān)控;第一檢測驅動機構通過抱緊氣缸夾爪64實現(xiàn)對輸入軸夾套63夾住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時進行定心,便于對準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
[0037]參見圖7及圖8,輸出軸加載機構I由第二檢測驅動機構與第二直線致動器構成,其中第二直線致動器通過伺服電機15驅動絲桿16,絲桿16與設于第二檢測驅動機構上的絲桿螺母配合而控制第二檢測驅動機構沿上下移動,通過設于第二直線致動器上的光電傳感器對第二檢測驅動機構相對第二直線致動器運動的極限位置進行檢測;第二檢測驅動機構的第二驅動電機11通過減速器及傳動軸而為輸出軸夾套13提供扭矩及轉速,在傳動軸上設有第二扭矩傳感器12及第二編碼器14,實現(xiàn)對輸出軸夾套13的輸出扭矩及轉角的監(jiān)控。
[0038]參見圖9至圖11,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4由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及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構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通過氣缸411驅動第二旋轉擺臂421及氣缸412驅動第二旋轉擺臂422,使設于第二旋轉擺臂421上的第三浮動式壓塊4211及設于第一旋轉擺臂422上的第一浮動是壓塊4221及第二浮動式壓塊4222,分別對準圖2中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的定位面上的三個螺栓0192、0193及0191,并通過壓緊氣缸44推動第二旋轉擺臂421及第一旋轉擺臂422向下移動,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緊壓于總成快速定位機構的支撐定位工裝上,通過可調限位螺栓431及432對第二旋轉擺臂421及第一旋轉擺臂422的擺動幅度進行調整,實現(xiàn)對不同電動助力管柱的定位夾持;第一浮動式壓塊4221、第二浮動式壓塊4222及第三浮動式壓塊4211上設有與控制單元電連接的數(shù)字壓力傳感器,用于對他們的壓力進行設置;輔助微調夾緊機構通過氣缸夾爪43夾住電動助力管柱Ol的輸入軸015,把手42通過絲桿48與絲桿螺母49的配合實現(xiàn)對氣缸夾爪45上下位置的微調控制,并通過刻度顯示器47對微調距離的讀取。
[0039]參見圖12及圖13,總成快速定位機構5上設有支撐定位工裝51,通過設于支撐定位工裝51上的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執(zhí)行機構的軸向端面0194相匹配的定位環(huán)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的支撐定位,并旋轉柱塞52防止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相對定位環(huán)發(fā)生軸向旋轉;設于支撐定位工裝51近旁的振動噪音檢測儀2的檢測頭21對電動助力管柱的進行噪音檢測,驅動氣缸22與總成快速定位機構5間通過吸振組件連接,避免外部振動對檢測數(shù)據(jù)的干擾,保證檢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接插線機構3設于總成快速定位機構5近旁。
[0040]參見圖14,到位檢測裝置8安裝于氣缸夾爪45下端面上,用于檢測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是否安放到位,若安放不到位,則無法啟動檢測程序,如果安放到位,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抵靠壓塊81,并通過壓板82將壓力傳遞給接觸開關83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是否到位進行檢測。
[0041]參見圖15,接插線機構3的旋轉壓塊33用于夾持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的控制器020,通過第一接插氣缸31推動第一接插頭32與控制器020上的接插頭電連接,第二接插氣缸35推動第二接插頭34與控制器上的另一接插頭電連接,快速地實現(xiàn)檢測設備與控制器020的連接,提高檢測的自動化程度。
[0042]參見圖16,傳感器上料線93采用雙層不銹鋼輥道設計,上層為送料輥931,下層為物料器具的返板輥道932,實現(xiàn)在線的物料循環(huán)。
[0043]本實施例可以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進行磨合實驗、噪音實驗、功能實驗及空載實驗,其中磨合實驗、噪音實驗及空載實驗的要求如下。
[0044]磨合實驗: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安裝在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上,在輸出軸015上施加載荷(小于額定輸出扭矩),設定車速,控制器給出汽車點火信號,然后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按設定次數(shù)進行磨合實驗,并以示波方式記錄各項實驗過程數(shù)據(jù)。
[0045]噪音實驗,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安裝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上,輸入軸無驅動、輸出軸無負載狀態(tài),驅動氣缸將振動噪聲檢測儀的檢測頭推至執(zhí)行機構的殼體端面,此時直流電機正轉從O轉每分鐘加速增加至1450轉每分鐘,然后反轉從O每分鐘加速增加至1450轉每分鐘,振動噪聲檢測儀記錄下該過程中的振動頻率并通過計算轉換為噪音。
[0046]空載實驗,將總成安裝于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上,輸出軸應處于無負載狀態(tài),驅動輸入軸,啟動汽車點火開關,車速信號轉速進行轉動,記錄并繪制轉動力矩曲線,根據(jù)轉動力矩曲線計算靜摩擦力矩、最大動摩擦力矩、最小動摩擦力矩、平均動摩擦力矩及動摩擦力矩波動值。
[0047]參見圖1至圖16,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上述實驗過程如下:
[0048]1、手動將試件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放到支撐定位工裝51上,旋轉柱塞52防止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相對定位環(huán)發(fā)生軸向旋轉;將電機接插線0182與傳感器接插線0181與設備連接;[0049]2、取出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的控制器020放到接插線機構3上,旋轉壓塊33將控制器020壓緊,通過第一接插氣缸31及第二插接氣缸34分別控制第一接插頭32與第二接插頭35與控制器的接插頭連接;
[0050]3、取出掃碼槍,掃描殼體條形碼、控制器條形碼;
[0051]4、啟動工作按鈕,通過控制單元92控制氣缸411驅動第二旋轉擺臂421及氣缸412驅動第二旋轉擺臂422,使第三浮動式壓塊4211、第一浮動是壓塊4221及第二浮動式壓塊4222,分別對準螺栓0192、0193及0191,并通過控制壓緊氣缸44推動第二旋轉擺臂421及第二旋轉擺臂422向下移動,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緊壓于總成快速定位機構的支撐定位工裝51上,實現(xiàn)對電動助力管柱總成01的支撐定位;控制氣缸夾爪45夾住輸入軸015,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定的氣缸夾爪45夾緊輸入軸進行定心,然后驅動輸出軸加載機構I的輸出軸夾套13連接輸出軸,驅動輸入軸驅動機構6上輸入軸夾套63連接輸入軸,驅動氣缸夾爪45松開退回,抱緊氣缸64松開;
[0052]5、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以一定轉速,按設定周期進行磨合,磨合過程中以示波方式記錄過程數(shù)據(jù);
[0053]6、磨合完成后,以相同方式進行功能實驗,實驗完成后,控制單元93驅動輸出軸夾套13與輸入軸夾套63后退;
[0054]7、驅動氣缸22推動檢測頭21貼至電動助力管柱的執(zhí)行機構的殼體表面,電機正轉從O轉每分鐘加速至1450轉每分鐘,然后反轉從O轉每分鐘加速至1450轉每分鐘,振動噪聲檢測儀記錄該過程的噪音并自動進行合格判斷;
[0055]8、噪音檢測完成后,驅動氣缸22帶動檢測頭21退回,輸出軸夾套松開,輸入軸驅動機構6驅動輸入軸進行空載實驗,實驗完成后自動判斷各項實驗合格與否,并存儲實驗數(shù)據(jù);
[0056]9、輸入軸夾套63退回并松開,夾持機構松開,取下試件電動助力管柱總成;
[0057]10、實驗數(shù)據(jù)上傳至服務器。
[0058]在上述整個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放置于夾持機構上后,該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自動地完成輸入軸驅動機構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的連接,輸出軸加載機構與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出軸的連接,及進行磨合實驗、功能實驗及噪音檢測等相關實驗,使得多個實驗在上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上完成,提高檢測的自動化程度及降低人工成本;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傳送至服務器,實現(xiàn)對設備檢測分析的數(shù)據(jù)報告,客戶日常的數(shù)據(jù)的統(tǒng)一管理,產(chǎn)品品質的在線監(jiān)控,及后續(xù)數(shù)據(jù)的追溯。
【權利要求】
1.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包括機架、控制單元及受所述控制單元控制的輸入軸驅動機構、輸出軸加載機構與夾持機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機架為立式機架,沿所述立式機架的直立方向,在所述立式機架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裝有所述輸入軸驅動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及所述輸出軸加載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夾持機構包括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及總成快速定位機構; 所述總成快速定位機構包括支撐定位工裝,所述支撐定位工裝上形成有與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的執(zhí)行機構的殼體的軸向端面相匹配的定位支撐面; 所述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包括浮動擺臂壓緊機構,所述浮動擺臂壓緊機構包括壓緊致動器、第一旋轉擺臂及第二旋轉擺臂,所述壓緊致動器的定子固定于所述立式機架上,所述第一旋轉擺臂及所述第二旋轉擺臂的一端受所述控制單元控制可旋轉地與所述壓緊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擺臂的另一端上設有與所述定位支撐面相對的第一浮動式壓塊及第二浮動式壓塊,所述第二旋轉擺臂的另一端上設有與所述定位支撐面相對的第三浮動式壓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動式壓塊、所述第二浮動式壓塊及所述第三浮動式壓塊上設有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的數(shù)字壓力傳感器,所述壓緊致動器的動子上設有用于對所述第一旋轉擺臂的擺動幅度進行限位的第一可調限位塊,及用于對所述第二旋轉擺臂的擺動幅度進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塊。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總成浮動擺臂壓緊機構還包括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所述手動微調輔助夾緊機構包括棘輪扳手、絲桿、絲桿螺母、刻度顯示器及氣缸夾爪,所述氣缸夾爪的限位中心線為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的軸線;所述刻度顯示器用于顯示所述絲桿螺母在所述絲桿上位置;所述絲桿的軸向與所述限位中心線平行,所述氣缸夾爪與所述絲桿螺母固定連接;所述棘輪扳手與所述絲桿的一端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固定于所述氣缸夾爪下端面上的在位檢測機構,所述在位檢測機構包括接近傳感器,所述接近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軸驅動機構包括第一檢測驅動機構及第一直線致動器,所述第一直線致動器的定子與所述立式機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檢測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輸入軸夾套、第一扭矩傳感器及第一編碼器;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所述第一直線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所述輸入軸夾套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扭矩傳感器及所述第一編碼器設于所述傳動軸上,所述輸入軸夾套與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入軸相匹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出軸加載機構包括第二檢測驅動機構及第二直線致動器,所述第二直線致動器的定子與所述立式機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檢測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驅動電機、輸出軸夾套、第二扭矩傳感器及第二編碼器,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與所述第二直線致動器的動子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與所述輸出軸夾套通過傳動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二扭矩傳感器及所述第二編碼器設于所述傳動軸上,所述輸出軸夾套與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輸出軸相匹配。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振動噪音檢測儀,所述振動噪聲檢測儀包括吸振連接件、驅動氣缸及檢測頭,所述驅動氣缸通過所述吸振連接件與所述夾持機構固定連接,所述檢測頭設于所述驅動氣缸的推桿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接插線機構,所述接插線機構安裝于所述夾持機構近旁;所述接插線機構包括用于夾持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的控制器的旋轉壓塊,第一插接氣缸,第二插接氣缸及和所述控制器的插接口相匹配的第一插接頭與第二插接頭;所述第一插接頭與所述第一插接氣缸的推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插接頭與所述第二插接氣缸的推桿固定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電動助力管柱總成磨合實驗設備,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與所述立式機架固定連接的外護罩及設于所述立式機架近旁的傳感器上料線.所述外護罩包括由氣缸驅動的升降防護門; 所述傳感器上料線為 雙層不銹鋼輥道結構,上層為送料輥道,下層為返板輥道。
【文檔編號】G01M17/06GK203772556SQ20142019148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fā)明者】張志林, 張運濤, 吳少威, 王曉琪, 顧拾紅, 孫文龍 申請人:廣東和氏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