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的構件,尤指一種特技自行車的旋轉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現(xiàn)有的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在剎車剎緊時,剎車線將旋轉套環(huán)、定位 座以及剎車線一同拉起向上位移;將剎車松開后,旋轉套環(huán)以及定位座沿著前叉樞軸向下 滑動而回復原本的位置。由于特技自行車對于剎車回復定位的機制要求較為嚴格,需要讓剎車線快速回復 到位;而一般現(xiàn)有的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在剎車后并沒有設計讓旋轉套環(huán)、定位座與剎 車線快速回復定位的機構,仍存有加強改善之處。
發(fā)明內容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剎車線回復定位機制不夠快速到位的不足與限制,本實用新型 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使剎車線快速回復到位的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以滿足使用 者表演特技動作時,需要讓剎車線快速回復到位的需求。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包括一車架前管,其設有一容置孔,所述的容置孔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的一頂端;—上軸承組,其固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的頂端并套固在自行車前叉而使自行車前 叉與所述的車架前管形成可相對轉動的狀態(tài);一剎動機構,其設在所述的容置孔內并包括一滑動座以及一上旋轉座;所述的滑 動座可滑動地且可轉動地套設在自行車前叉;所述的上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 座;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其穿經(jīng)所述的上軸承組并卡固在所述的上旋轉座;以及一個以上的彈簧,是相對應于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設置而成,所述的一個 以上的彈簧位于所述的容置孔內并相對應地套設在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且抵靠在 所述的上軸承組以及所述的上旋轉座。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中前述的剎動機構設有一自潤襯套,所述的自潤襯套為一 具有一缺口的環(huán)形套體并設在前述的上旋轉座以及前述的滑動座之間。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中前述的車架前管設有一維修孔,所述的維修孔徑向穿設 于所述的車架前管并與前述的容置孔相通;另設有一塞蓋,所述的塞蓋的形狀與所述的維 修孔相匹配并固設在所述的維修孔。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中前述的剎動機構包括前述的滑動座、一下旋轉座、前述的 上旋轉座以及一 C型扣環(huán);所述的滑動座大致呈圓筒形式并設有一座溝以及一座抵緣;所 述的座溝環(huán)凹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一頂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座抵緣環(huán)凸設在所述的滑動 座的一底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下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外周面并抵靠在 所述的座抵緣;所述的上旋轉座位于所述的下旋轉座以及所述的座溝之間;所述的C型扣環(huán)設扣設在所述的座溝而將所述的上下旋轉座限制在所述的C型扣環(huán)以及所述的座抵緣 之間。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中前述的下旋轉座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并設有一卡嵌槽,所述 的卡嵌槽軸向凹設在所述的下旋轉座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卡嵌槽可與前述的維修孔對齊; 前述的上旋轉座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并設有一個以上的固線槽,所述的一個以上的固線槽相對 應于前述的上剎車線設置而成并軸向凹設在所述的上旋轉座的一外周面,所述的一個以上 的固線槽與相對應的上剎車線卡嵌固定并可與前述的維修孔對齊。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中前述的上剎車線的數(shù)量為兩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可以獲得的具體效益以及功效增進 至少包括1.剎車線快速回復到位本實用新型在剎車后,被壓縮的彈簧產(chǎn)生回復伸張的力量而使上旋轉座、滑動座以及下旋轉座向下位移,并帶動上、下剎車線快速回復定位,其實 用性極佳。2.旋轉順暢本實用新型中,鐵氟龍制成的自潤襯套的表面光滑,能使上旋轉座 以及滑動座滑順地相對旋轉。3.維修簡便若上或下剎車線受損斷裂時,使用者可通過維修孔將剎車線的線頭 拉出,并通過維修孔將新的剎車線穿入本實用新型并卡嵌在卡嵌槽或固線槽中;由于更換 時不需將本實用新型拆開,其維修簡便且便利性極佳。
圖1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詳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以及實用功效,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 施,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到3所示, 包括一車架前管10、一塞蓋20、一下軸承組、一上軸承組、一剎動機構50、兩上剎車線60、 一下剎車線70以及兩彈簧80等元件,其中如圖2、3所示,所述的車架前管10設在自行車車架A的前側并套設在自行車前叉 Al的頸部,所述的車架前管10大致呈中空圓柱體形式且其一外周面形成上寬下窄的高低 段差,所述的車架前管10設有一容置孔11、一套孔12以及一維修孔13 ;所述的容置孔11 凹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10的一頂端的中間位置;所述的套孔12凹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10 的一底端的中間位置并與所述的容置孔11相通,所述的套孔12的內徑小于所述的容置孔 11的內徑;所述的維修孔13徑向穿設于所述的車架前管10并與所述的容置孔11相通,所 述的維修孔13靠近所述的容置孔11與所述的套孔12的相鄰處。如圖2、3所示,所述的塞蓋20由橡膠制成且所述的塞蓋20的形狀與所述的維修 孔13相匹配并固設在所述的維修孔13中。[0027]如圖2、3所示,較佳地,所述的下軸承組為一下珠碗組30,本實用新型對于下軸承組的形式不作特定限制;所述的下珠碗組30固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10的底端并設有一下 珠碗孔31,所述的下珠碗孔31穿設于所述的下珠碗組30的中間位置并套固在自行車前叉 Al而使自行車前叉Al與所述的車架前管10形成可相對轉動的狀態(tài)。如圖2、3所示,較佳地,所述的上軸承組為一上珠碗組40,本實用新型對于上軸承組的形式不作特定限制;所述的上珠碗組40固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10的頂端并設有一上 珠碗孔41,所述的上珠碗孔41穿設于所述的上珠碗組40的中間位置并套固在自行車前叉 Al而使自行車前叉Al與所述的車架前管10形成可相對轉動的狀態(tài)。如圖2、3所示,所述的剎動機構50設在所述的容置孔11內并包括一滑動座51、一下旋轉座52、一上旋轉座53、一自潤襯套54以及一 C型扣環(huán)55 ;所述的滑動座51設在所述的容置孔11并抵靠在所述的容置孔11與所述的套孔 12的相鄰處,所述的滑動座51大致呈圓筒形式且可滑動地并可轉動地套設在自行車前叉 Al,所述的滑動座51設有一座溝511以及一座抵緣512 ;所述的座溝511環(huán)凹設在所述的 滑動座51的一頂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座抵緣512環(huán)凸設在所述的滑動座51的一底端的
一外周面;所述的下旋轉座52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座51的外周面并抵靠在所述的座 抵緣512,所述的下旋轉座52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并設有一卡嵌槽521,所述的卡嵌槽521軸向 凹設在所述的下旋轉座52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卡嵌槽521可與所述的維修孔13對齊;所述的上旋轉座53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座51并位于所述的下旋轉座52 以及所述的座溝511之間;所述的上旋轉座53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并設有兩固線槽531,所述 的兩固線槽531分別軸向凹設在所述的上旋轉座53的一外周面并位于所述的上旋轉座53 的兩相對側,所述的兩固線槽531可與所述的維修孔13對齊;所述的自潤襯套54由鐵氟龍制成且為一具有一缺口的環(huán)形套體,所述的自潤襯 套54設在所述的上旋轉座53以及所述的滑動座51之間并使所述的上旋轉座53以及所述 的滑動座51的相對旋轉更為順暢;所述的C型扣環(huán)55設扣設在所述的座溝511而將所述的下、上旋轉座52、53限制 在所述的C型扣環(huán)55以及所述的座抵緣512之間。如圖2、3所示,所述的兩上剎車線60穿經(jīng)所述的上珠碗組40并固設在所述的上 旋轉座53,所述的兩上剎車線60的一端分別卡嵌在所述的兩固線槽531。如圖2、3所示,所述的下剎車線70穿經(jīng)所述的車架前管10且其一端卡嵌在所述 的卡嵌槽521。如圖2、3所示,所述的兩彈簧80相對應于所述的兩上剎車線60設置而成,所述的 兩彈簧80相對應地套設在所述的兩上剎車線60且其兩端分別抵靠在所述的上珠碗組40 以及所述的上旋轉座53。本實用新型在剎車作動時,上剎車線60被牽動向上移,并帶動上旋轉座53、滑動 座51以及下旋轉座52向上位移,并再進一步牽動下剎車線70而完成剎車的動作,此時彈 簧80呈壓縮狀態(tài);當剎車放松時,被壓縮的彈簧80產(chǎn)生回復伸張的力量而使上旋轉座53、 滑動座51以及下旋轉座52向下位移,并帶動上、下剎車線6070快速回復定位。本實用新型在自行車前叉Al進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轉時,自行車前叉Al憑借上、下珠碗組40、30在車架前管10內旋轉;此時,上剎車線60與上旋轉座53也隨之旋轉,而上旋 轉座53憑借自潤襯套54在滑動座51上獨自空轉,如此讓使用者完成旋轉自行車前叉Al 的特技動作而不會造成下剎車線70的糾結。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 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車架前管,其設有一容置孔,所述的容置孔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的一頂端;一上軸承組,其固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的頂端并套固在自行車前叉而使自行車前叉與所述的車架前管形成可相對轉動的狀態(tài);一剎動機構,其設在所述的容置孔內并包括一滑動座以及一上旋轉座;所述的滑動座可滑動地且可轉動地套設在自行車前叉上;所述的上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座上;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其穿經(jīng)所述的上軸承組并卡固在所述的上旋轉座;以及,一個以上的彈簧,其相對應于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設置而成,所述的一個以上的彈簧位于所述的容置孔內并相對應地套設在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且抵靠在所述的上軸承組以及所述的上旋轉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剎動機構設有一自潤襯套, 所述的自潤襯套為一具有一缺口的環(huán)形套體并設在前述的上旋轉座以及前述的滑動座之 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車架前管設有一維修 孔,所述的維修孔徑向穿設于所述的車架前管并與前述的容置孔相通;另設有一塞蓋,所述 的塞蓋的形狀與所述的維修孔相匹配并固設在所述的維修孔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剎動機構包括前述的 滑動座、一下旋轉座、前述的上旋轉座以及一 C型扣環(huán);所述的滑動座大致呈圓筒形式并設 有一座溝以及一座抵緣;所述的座溝環(huán)凹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一頂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 座抵緣環(huán)凸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一底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下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 的滑動座的外周面并抵靠在所述的座抵緣;所述的上旋轉座位于所述的下旋轉座以及所述 的座溝之間;所述的C型扣環(huán)設扣設在所述的座溝而將所述的上下旋轉座限制在所述的C 型扣環(huán)以及所述的座抵緣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剎動機構包括前述的滑動 座、一下旋轉座、前述的上旋轉座以及一 C型扣環(huán);所述的滑動座大致呈圓筒形式并設有一 座溝以及一座抵緣;所述的座溝環(huán)凹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一頂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座抵 緣環(huán)凸設在所述的滑動座的一底端的一外周面;所述的下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 動座的外周面并抵靠在所述的座抵緣;所述的上旋轉座位于所述的下旋轉座以及所述的座 溝之間;所述的C型扣環(huán)設扣設在所述的座溝而將所述的上下旋轉座限制在所述的C型扣 環(huán)以及所述的座抵緣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下旋轉座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 并設有一卡嵌槽,所述的卡嵌槽軸向凹設在所述的下旋轉座的一外周面,所述的卡嵌槽可 與前述的維修孔對齊;前述的上旋轉座大致呈環(huán)形塊體并設有一個以上的固線槽,所述的 一個以上的固線槽相對應于前述的上剎車線設置而成并軸向凹設在所述的上旋轉座的一 外周面,所述的一個以上的固線槽與相對應的上剎車線卡嵌固定并可與前述的維修孔對 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上剎車線的數(shù)量為兩個。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上剎車線的數(shù)量為兩個。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上剎車線的數(shù)量為兩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上剎車線的數(shù)量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特技自行車旋轉器裝置,包括一車架前管、一上珠碗組、一剎動機構、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以及一個以上的彈簧;所述的車架前管的頂端凹設有一容置孔;所述的上珠碗組固設在所述的車架前管的頂端;所述的剎動機構設在所述的容置孔內并包括一滑動座以及一上旋轉座;所述的上旋轉座可旋轉地套設在所述的滑動座;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卡固在所述的上旋轉座;所述的一個以上的彈簧相對應地套設在所述的一個以上的上剎車線且抵靠在所述的上珠碗組以及所述的上旋轉座。
文檔編號B62L3/00GK201553262SQ200920220029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吳欽昌 申請人:魏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