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乘員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乘員保護裝置,該裝置在發(fā)生碰撞時保護車輛(如汽車)座椅中的乘員,具體地說,涉及這樣的乘員保護裝置,當車輛發(fā)生前部碰撞時它能夠防止乘員身體的向前移動。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這樣的乘員保護裝置,它包括放在座椅坐墊前部的內(nèi)部或下面的一個囊,和一個放在囊上面的板,當囊膨脹展開時,囊向上推動板。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7-81466披露了一種乘員保護裝置,如圖3(a)和圖3(b)所示,它具有一個放在座椅坐墊前部下面的囊和一個放在囊上面的板,并且當囊膨脹展開時向上推動板。圖3(a)和圖3(b)示出了該專利申請公開中乘員保護裝置的結(jié)構(gòu)。座椅坐墊4的底面5上具有一個凹進處6,這個凹進處從乘員腰部H所處的位置稍微向前偏移,并且氣囊組件7安裝在凹進處6的內(nèi)部。凹進處6的上側(cè)用板9覆蓋,板在其后部有一鉸鏈8,繞鉸鏈8板可以從前方打開。
安裝在凹進處6內(nèi)的氣囊組件7具有呈折疊狀態(tài)放在其中的氣囊7a。
氣囊組件7連接著一個設在車體關鍵點的傳感器。當氣囊組件7收到來自傳感器的信號時,它操作氣體發(fā)生器以向上膨脹展開氣囊7a。
如圖3(b)所示,當氣囊7a展開并且向上膨脹時,就升起了板9。由于板9利用鉸鏈8固定在其后端處,氣囊7a把它提升到一個后端固定、前端打開的傾斜狀態(tài)。因此,處于傾斜狀態(tài)的板9進入座椅坐墊4的下部,并且增加了座椅坐墊4的密度從而使得座椅坐墊4變硬,因此限制了乘員腰部H的向前移動。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乘員保護裝置,其中即使使用一個低功率氣體發(fā)生器,囊也能平穩(wěn)地向上推起板。
本發(fā)明的乘員保護裝置包括具有座椅坐墊和座椅靠背的座椅,放在座椅坐墊前部的內(nèi)部或者下面的可膨脹展開囊,在車輛處于緊急狀態(tài)時給囊充氣的氣體發(fā)生器,和放在囊上側(cè)上面的板,當囊膨脹展開時可以向上推動板,其中板逐漸變細使得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它的寬度朝向頂部減小。
在具有這種結(jié)構(gòu)的乘員保護裝置中,萬一發(fā)生車輛碰撞等緊急情況,氣體發(fā)生器工作以膨脹展開囊,板被向上推起,由于座椅坐墊從其下面被壓,座椅坐墊的前部被推起或者座椅坐墊與囊接觸的部分被壓縮且變硬,所以就防止了乘員的潛水艇現(xiàn)象。
在本發(fā)明中,由于板朝向頂部逐漸變細,它受到座椅坐墊的反作用力較小。因此,低功率氣體發(fā)生器就可以平穩(wěn)地向上推起板。
優(yōu)選板沿著座椅的前/后方向其縱向橫截面大致為梯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在被向上推起時,具有這種形狀的板所受到的來自座椅坐墊的反作力足夠小。
由于板的上端沒有弄尖,它不會使座椅坐墊破裂,并且這使得碰撞后對車輛座椅的修復變得容易。
圖2(a)和圖2(b)是結(jié)構(gòu)視圖,示出了示于
圖1(a)和圖1(b)中囊在膨脹展開后的狀態(tài)。
圖3(a)和圖3(b)是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的結(jié)構(gòu)視圖。
附圖標記10基底支架20可膨脹展開的管22囊24網(wǎng)狀物34充氣器36張緊件42金屬線44腰部安全帶固定件46座椅安全帶50板50a上表面50b傾斜表面在下文將參照附圖描述一個實施例。圖1(a)是配備了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乘員保護裝置的座椅支架的透視圖,圖1(b)是示于圖1(a)中的支架的部分放大視圖,圖2(a)是透視圖,它示出了乘員保護裝置的充氣器操作后的狀態(tài),和圖2(b)是示出了圖2(a)所示狀態(tài)的部分放大視圖。
構(gòu)成車輛座椅的支架包括基底支架10和靠背支架14,其中靠背支架14通過支撐軸12和倚躺裝置(未示出)可旋轉(zhuǎn)地連接到基底支架10上。頭枕16安裝在靠背支架14的頂部。
基底支架10包括左側(cè)支架10a,右側(cè)支架10b,放置在兩側(cè)支架10a和10b的前部之間的座椅盤18等等。
在座椅盤18的上側(cè)以及在側(cè)支架10a和10b之間,一個可膨脹展開的管狀物20(下文中有時簡單地稱之為管)在座椅的寬度方向上延伸。
管20包括管狀囊22和環(huán)繞囊22的管狀網(wǎng)狀物24。囊22形成為細長的折疊件。網(wǎng)狀物24是一針織物,它可在徑向自由延伸,但是在長度方向(座椅一側(cè)到另一側(cè)的方向)上幾乎不能延伸。
管20的一端連接到側(cè)支架10b上,充氣器(氣體發(fā)生器)34連接到管20的該端部。充氣器34支撐在側(cè)支架10b上。
管20的另一端放在非??拷鼈?cè)支架10a的地方。張緊件36與管20的另一端相連。
張緊件36由柔性材料制成,它穿過側(cè)支架10a并且伸到其外,再在側(cè)支架10a的外面向后延伸。金屬線42的一端連接到張緊件36的后端。金屬線42穿過金屬線導向件38向上延伸,其中金屬線導向件38放在側(cè)支架10a的后部。金屬線42的另一端(上端)連接到腰部安全帶固定件44。座椅安全帶(腰部安全帶)46連接著腰部安全帶固定件44。
板50罩在管20上。板50在座椅的寬度方向上延伸。
在這個實施例中,板50包括上表面50a和前后傾斜表面50b、50c。沿著座椅的前/后方向其縱向橫截面是梯形。板50的下端與座椅盤18的上表面接觸。
盡管沒有示出,由聚氨脂或類似材料制成的坐墊和靠背墊分別裝在基底支架10和靠背支架14上。板50和管20放在坐墊的下面。板50與坐墊的下表面接觸,并且從上面輕輕地壓著它。
下面描述乘員保護裝置的操作。
當探測到在車輛的前部發(fā)生碰撞時,如圖2(a)和2(b)所示,充氣器34開始噴出氣體,氣體被引入囊22并且管20膨脹展開。于是管20向上推動板50。其結(jié)果是向上推起了坐墊的前部或者使其變硬,于是就防止了乘員腰部的向前移動。
在這個實施例中,管20的網(wǎng)狀物24由織物構(gòu)成,它可以自由地增加其直徑,但是不能在長度方向上伸展。由于這個原因,隨著囊22的膨脹展開網(wǎng)狀物24的直徑增加,網(wǎng)狀物24就縮短了,并且拉動張緊件36,所以也就拉動金屬線42,并因此向下拉動腰部安全帶固定件44,從而座椅安全帶46受到預拉力并且使它與乘員的身體緊緊的接觸。
在這個實施例中,由于板50朝向頂部逐漸變細,板50的上表面50a在局部有力地向上推動坐墊前部的下表面,從而坐墊的前部在局部被有力地推起或者在局部非常大程度上地變硬,所以防止了乘員腰部的向前移動。另外,由于板50朝向頂部逐漸變細,與示于圖3(a)和圖3(b)被向上推的板比,只需要較小的力就可以將它推起,所以可以采用象充氣器34那樣的低功率充氣器。
由于板50的上表面50a是平的,即使它有力地壓坐墊的下表面,坐墊也不會破裂,并且在碰撞后修復的時候不需要更換坐墊。因此減少了修復的花費。
另外,在這個實施例中,由于預拉力施加到腰部安全帶46上,乘員從腰部到大腿的部分被向下推。因此,乘員夾在腰部安全帶46和被推起或變硬的坐墊前部之間,這樣得到的協(xié)同效果將乘員身體的這部分牢固地保持住。
在這個實施例中,一個公用的充氣器34可以同時膨脹展開或驅(qū)動管20和預張緊圓柱形機構(gòu),所以簡化了機構(gòu)。
上面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個示例。本發(fā)明可以包括不同于所示實施例的實施例。例如,盡管在上面的實施例中板50在沿著座椅的前/后方向其縱向橫截面是梯形,它也可以是半圓形或半橢圓形,也可以具有其它類似的形狀。
盡管在上面的實施例中向下拉動腰部安全帶的固定件,也可以向下拉扣環(huán)。
如上面所描述的,在本發(fā)明的乘員保護裝置中,為了防止乘員腰部的向前移動,通過膨脹展開放置在座椅坐墊前部的囊以向上推動板,并且因此向上推動了座椅坐墊的前部或使之變硬,即使使用低功率充氣器也可以有力地將座椅坐墊的前部局部地向上推起或者可以使它變得足夠硬。
本發(fā)明還使得減少碰撞后座椅坐墊的修復費用成為可能。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乘員保護裝置包括座椅,它包括座椅坐墊和椅背;可膨脹展開的囊,它放置在所述座椅坐墊前部的內(nèi)部或下面;氣體發(fā)生器,萬一發(fā)生車輛緊急情況時它給所述囊充氣;和板,它放在所述囊的上側(cè)上,當所述的囊膨脹展開時,它被所述囊向上推動,其中所述的板逐漸變細,使得在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它的寬度朝向頂部逐漸減小。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乘員保護裝置,其中所述的板沿著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在縱向橫截面上大致為梯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
全文摘要
為了防止乘員腰部的向前移動,提供一種乘員保護裝置,其中放在座椅坐墊前部的囊在其膨脹展開時可以在局部充分地向上推起座椅坐墊的前部或者充分使這一部分變硬。一個可膨脹展開的管20放在坐墊前部的下面。從充氣器34將氣體引入管20。板50罩在管20的上面。當管20膨脹展開時,向上推起板50。板50朝向頂部逐漸變細。
文檔編號B60R21/16GK1468760SQ0313729
公開日2004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坂井克行 申請人:高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