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工裝夾具,尤其涉及一種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全向移動球形輪以全方位角度移動、多樣化功能和靈活性著稱,在全向智能移動裝備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設計有槽,用于使輪子表面的橡膠與輪轂粘連得更緊?,F(xiàn)有技術中,針對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的加工,一般采用注塑加工方式,該加工方式能夠快速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的槽,但加工出來的全向移動球形輪由于是塑料件而不能承受更大的載荷,所以采用該種輪子的小車在動力充足的情況下無法一次性承載更多的東西,使得全向移動球形輪的應用范圍受限;而如果采用普通銑床加工,在對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的槽進行加工時,加工難度大,加工效率低;但是如果采用六軸銑床加工,則加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為了避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工裝夾具,使普通銑床能夠代替六軸銑床來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使全向移動球形輪應用范圍更廣。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工裝夾具,包括:
安裝板、第一定位件、固定板以及第二定位件,安裝板通過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與所述固定板連接;
所述安裝板具有固定連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的固定孔,與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螺紋孔,與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螺紋孔,第一定位件設置在第一螺紋孔中,第二定位件設置在第二螺紋孔中;
所述固定板具有與所述第一螺紋孔對應的第一通孔和與所述第二螺紋孔對應的第二通孔;
所述安裝板能夠沿其中心360度旋轉。
進一步,所述安裝板為圓形或正多邊形。
進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是錐螺絲。
進一步,所述第一螺紋孔設置在安裝板中心。
進一步,所述第二螺紋孔為6個,以所述第一螺紋孔為圓心呈圓形均勻排布,相鄰兩個第二螺紋孔與圓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60度。
進一步,所述安裝板能夠沿中心360度旋轉,最小旋轉角度為60度。
進一步,所述固定孔為8個,以所述第一螺紋孔為圓心呈圓形均勻排布,且排布在所述安裝板的邊緣處,相鄰兩個固定孔與圓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
進一步,所述第二通孔數(shù)量為一個。
進一步,所述固定板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板上。
進一步,所述固定板呈“L”字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使普通銑床能夠代替六軸銑床來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使全向移動球形輪應用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裝配上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的立體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裝配上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的主視圖;
附圖3是附圖2沿A-A方向的剖面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裝配上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的左視圖;
附圖5是本發(fā)明安裝板與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固定連接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fā)明安裝板與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固定連接側視圖。
(注意:附圖中的所示結構只是為了說明本發(fā)明特征的示意,并非是要依據(jù)附圖所示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工裝夾具,參見圖1-4,包括安裝板1、第一定位件2、固定板3以及第二定位件4,安裝板1通過第一定位件2、第二定位件4與所述固定板3連接;所述安裝板1具有固定連接全向移動球形輪轂5的固定孔6,且具有與第一定位件2配合的第一螺紋孔7,還具有與第二定位件4配合的第二螺紋孔8,第一定位件2設置在第一螺紋孔7中,第二定位件4設置在第二螺紋孔8中;所述固定板3具有與所述第一螺紋孔7對應的第一通孔和與所述第二螺紋孔8對應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裝板1能夠沿垂直于安裝板1,且通過安裝板1的中心的旋轉軸旋轉。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2穿過所述第一通孔限制在所述第一螺紋孔7中,所述第二定位件4穿過所述第二通孔限制在所述第二螺紋孔8中。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1為圓形,這是為了便于配合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側面。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可以為正多邊形;但盡管安裝板也可以設置為等邊三角形,可為了更好的使用,所述安裝板最好設置為邊超過六條的正多邊形,比如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邊形,正十二邊形等。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側面的大小比較結果是,所述安裝板1的側面小于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側面,這里不只是指所述安裝板1的側面的面積小于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側面的面積,也指的是所述安裝板1的側面范圍不超過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的側面范圍。
并且,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同心設置。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側面的大小可以有不同的設置,比如兩者側面形狀大小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2和第二定位件4均采用錐螺絲。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也可以采用普通螺栓。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分別采用不同的定位部件,比如,第一定位件采用錐螺絲,第二定位件采用普通螺絲。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紋孔7設置在安裝板1中心,因所述安裝板1是圓形,即其中心為其圓心。
由于第二螺紋孔8的數(shù)量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需要加工的槽數(shù)量相關,為了節(jié)省資源,提高效率,可以設置所述第二螺紋孔8的數(shù)量與槽的數(shù)量相同,因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紋孔8為6個,以所述第一螺紋孔7為圓心呈圓形均勻排布,相鄰兩個第二螺紋孔8與圓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60度。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紋孔的數(shù)量可以設置為其他數(shù)目。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1能夠旋轉,最小旋轉角度為60度,所述最小旋轉角度為60度的意思是,當加工完一個槽,所述安裝板1需要旋轉以便加工另一個槽時,可以選擇的最小的旋轉角度為60度。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紋孔8的數(shù)量可以設置為其他數(shù)目,比如設置為8個,則所述安裝板1能夠沿中心360度旋轉,最小旋轉角度為45度,所述最小旋轉角度為45度的意思是,當加工完一個槽,所述安裝板1需要旋轉以便加工另一個槽時,可以選擇的最小的旋轉角度為45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孔6為8個,以所述第一螺紋孔7為圓心呈圓形均勻排布,且排布在所述安裝板1的邊緣處,相鄰兩個固定孔6與圓心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并且,所述固定孔6也是螺紋孔。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孔的數(shù)量可以設置為其他數(shù)目,固定孔的作用在于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板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按照實際情況,其實兩個固定孔就可以固定兩者,使兩者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但是,為了更好的固定,通??梢栽黾铀龉潭椎臄?shù)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是第一螺紋孔7,第一定位件2穿過兩者固定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固定板3,因為所述第一螺紋孔7數(shù)量為一個,則,所述第一通孔優(yōu)選為一個;也就是說,所述第一螺紋孔7與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數(shù)量相應。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紋孔的數(shù)量變化,比如增加一個變?yōu)閮蓚€時,與所述第一螺紋孔配合的第一通孔也可相應增加一個變?yōu)閮蓚€。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是所述第二螺紋孔8,也就是說所述第二通孔可以與任一個所述第二螺紋孔8配合,通過所述第二定位件4和第一定位件2固定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固定板3,使兩者相對位置保持不變,然后加工槽;當加工完成一個槽時,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另外一個所述第二螺紋孔8,同樣可以通過所述第二定位件4和第一定位件2固定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固定板3,使兩者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因此,所述第二通孔數(shù)量為一個即可。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也可以設置為螺紋孔。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10,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板9上,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板3呈“L”字型,更優(yōu)選地,在所述第二支板10設置有一個夾緊凸起部,專門作為加工時銑床夾緊處。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可以不是互相垂直的,只要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且在加工時能夠被夾裝實現(xiàn)對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的加工即可。
在其他實施例中,最好在所述固定板上設置U形卡槽,便于加工時夾緊。
在其他施例中,當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的槽具有傾斜面,比如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0度時,除了通過設置銑床的加工刀具的角度外,更簡單的方式可以是,保持所述銑床的加工刀具方向為豎直向下,將所述固定板的第一支板與第二支板設置為夾角60度,所述第二支板水平放置,這樣,當豎直方向的加工刀具向下加工時,可以直接在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加工出槽的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0度的斜面了。
參見圖1-6,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八個固定孔6與連接件,比如螺栓螺母的配合,所述安裝板1與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固定,所述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跟隨所述安裝板1運動。
普通銑床夾緊所述固定板3上的第二支板10,裝夾處可以是圖2中箭頭所示的b1處,也可以是圖6中箭頭所示的b2處,這樣的話,因為沒有裝夾在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上則可減小由于加工而造成的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的變形量;并且,在保證球輪結構所需強度下,盡可能的使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的厚度加工得足夠薄,可使得全向移動球形輪更輕便,經(jīng)濟。
擰緊第一定位件2和第二定位件4,普通銑床的刀具從工裝夾具的上方向下垂直鉆孔,如圖4箭頭所示,需要鉆孔處為C位置即是應設置槽的位置,即可使用普通銑床的刀具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表面的槽,當一個槽加工完后,就可以擰松第一定位件2,擰下第二定位件4,將安裝板1旋轉60度,所述第一定位件2放置在了相鄰的所述第二螺紋孔8中,繼續(xù)擰緊第一定位件2和第二定位件4,待完成后,刀具再次垂直落下加工,以此類推完成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5的槽加工。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螺紋孔7和第二路螺紋孔8具有螺紋,第一定位件2和第二定位件4均采用錐螺絲,平常不加工時,所述第一定位件2可以放置在所述第一螺紋孔7中,所述第二定位件4可以放置在所述第二螺紋孔8中,這樣可以避免零件的丟失。
考慮到現(xiàn)代化技術的發(fā)展,銑床的自動化與機械化,在銑床刀具可以定位旋轉的情況下,本發(fā)明涉及的一種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工裝夾具中的安裝板可設置為不必旋轉也可實現(xiàn)對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的凹槽的加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下述特點:
本發(fā)明使普通銑床能夠代替六軸銑床來加工全向移動球形輪輪轂表面,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使全向移動球形輪應用范圍更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