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測試裝置,用于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的拍攝效果。
背景技術:
目前,在拍攝裝置制造過程中,一般需要對其拍攝效果進行測試,以確保優(yōu)良的產品流向市場。其中,測試時,可參照圖1所示,被測試的拍攝裝置5—般設置于遮光箱I中,遮光箱I的內壁上設置有測試圖樣2,以供拍攝裝置5拍攝使用,測試時,經測試圖樣2的光線直接入射至被測試的拍攝裝置5中,然后通過分析拍攝的影像正常與否來確認拍攝裝置是否合格。但是,此種測試裝置的局限性在于,一次只能測試一個拍攝裝置,使得測試的效率較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又出現(xiàn)了以下解決方案。例如可參照圖2所示,將待測試的兩個拍攝裝置50、51并排放置于遮光箱中,并且水平方向上保持一定的距離,經測試圖樣20的光線直接入射至被測試的兩個拍攝裝置50、51中,但此種方式使得該兩個拍攝裝置50、51無法同時對準該測試圖樣20的中心,至少會有一個有較大尺寸的偏移,不符合測試的要求?;谏鲜龅娜毕荩殖霈F(xiàn)了另一種改進方案,如參照如圖3所示,兩個拍攝裝置52、53相對稍為旋轉,使其都對準測試圖樣21的中心,但此種方式雖然中心點正確,但畫面的邊角除了有梯形變形外,左右側也會因偏離焦平面而造成模糊,無法正確的測試角落的測試圖樣,使得測試的品質降低,不符合測試要求。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測試裝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試裝置,用于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的拍攝效果,提聞拍攝的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測試裝置,用于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包括,遮光箱,其具有第一內壁,該第一內壁上設置有第一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以及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一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一光學臨界面、第一主光路、第一反射光路和第一透射光路,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一主光路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一透射光線;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二測試位置,當第一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一測試位置、且第二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二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一反射光線至該第一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一透射光線至該第二拍攝裝置。較佳的,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兀件固定于該遮光箱的外側,該遮光箱對應設有開口以供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通過;該第一測試位置和該第二測試位置對應設置于該遮光箱的外側。較佳的,該遮光箱還具有第二內壁,該第二內壁與該第一內壁相鄰,該第二內壁上設置有第二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二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二光學臨界面、第二主光路、第二反射光路和第二透射光路,經該第二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二主光路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二反射光路的第二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二透射光路的第二透射光線;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二反射光路的第三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二透射光路的第四測試位置,當第三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三測試位置、且第四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四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二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二反射光線至該第三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二透射光線至該第四拍攝裝置。較佳的,該遮光箱還具有第三內壁,該第三內壁上設置有第三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該第三內壁與該第一內壁及該第二內壁相鄰接,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三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三光學臨界面、第三主光路、第三反射光路和第三透射光路,經該第三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三主光路經該第三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三反射光路的第三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三透射光路的第三透射光線;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三反射光路的第五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三透射光路的第六測試位置,當第五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五測試位置、且第六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六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三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三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三反射光線至該第五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三透射光線至該第六拍攝裝置。較佳的,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兀件為直角棱鏡,該直角棱鏡包括: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測試圖樣相平行,且該第一入光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直角邊;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一入光面相垂直,且該第一出光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另一直角邊;其中,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斜邊,且該第一光學臨街面與該第一入光面及該第一出光面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經第一入光面入射至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并且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反射的該第一反射光線經該第一出光面透射至該第一拍攝裝置,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透射的該第一透射光線直接透射至該第二拍攝裝置。較佳的,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由兩個三棱鏡組成,該兩個三棱鏡通過光學膠相膠合,且該兩個三棱鏡的膠合面為該第一光學臨界面。較佳的,該拍攝裝置為具有拍攝功能的通訊裝置或獨立式攝像頭。較佳的,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為經該第一測試圖樣反射或透射的光線,或者為該第一測試圖樣直接發(fā)出的光線。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測試裝置可以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的拍攝效果,提高了測試效率,且結構簡單。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另一種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三種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參照圖4示,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發(fā)明測試裝置包括遮光箱1、第一測試圖樣2以及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可同時測試第一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和第二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遮光箱1,為密閉的箱體,形成一個較佳的測試空間,以避免外界的光線或其它情況干擾測試的效果,且遮光箱I具有第一內壁10。第一測試圖樣2設置于該遮光箱I的內壁10上,可以反射或透射光源光線,用以供該第一拍攝裝置和該第二拍攝裝置拍攝。其中,若測試圖樣為無背光的測試圖樣,則需在該遮光箱I的箱體內設置光源以照亮該測試圖樣,且光源可在該測試圖樣前方選兩個相對的側面內壁安裝即可,測試圖樣便可反射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用以供該第一拍攝裝置和該第二拍攝裝置拍攝,如此一來,為保證測試效果,遮光箱I的內部最多安裝兩個測試圖樣,提供四個測試位置;若測試圖樣具有背光源,則該測試圖樣便可投射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用以供該第一拍攝裝置和該第二拍攝裝置拍攝,且一個遮光箱內最多可安裝三個測試圖樣,提供六個測試位置;此外,若光源安裝在測試圖樣正對面的遮光箱的內壁,則測試圖樣亦可反射光源發(fā)出的光線供拍攝裝置拍攝,且遮光箱內最多安裝三個測試圖樣,提供六個測試位置。而具體使用哪種光源,則可依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與該第一測試圖樣2相對設置。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兀件3具有第一光學臨界面30、第一主光路31、第一反射光路32和第一透射光路33,經該第一測試圖樣2的光線沿該第一主光路31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30形成沿該第一反射光路31的第一反射光線34和沿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一透射光線35。在此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可以為經該第一測試圖樣反射或透射的光線,亦或者為該第一測試圖樣直接發(fā)出的光線(例如該第一測試圖樣為發(fā)光材料制成可直接發(fā)射光線)。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一反射光路32的第一測試位置61和對應于該第一透射光路33的第二測試位置62,當第一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一測試位置61、且第二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二測試位置62而測試時,經該第一測試圖樣2的光線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30反射該第一反射光線34至該第一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一透射光線35至該第二拍攝裝置。此外,在測試時,該第一拍攝裝置及該第二拍攝裝置與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的距離、該第一測試圖樣與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的距離,均依據該第一拍攝裝置及該第二拍攝裝置的光學參數及測試要求設置,此為業(yè)界技術人員的基本常識,在此不再細述。通過本實施例技術方案,該第一拍攝裝置及該第二拍攝裝置均能對應該第一測試圖樣的中心且可拍到完全相同的測試圖樣,便于測試人員的測試分析,因此本發(fā)明測試裝置實現(xiàn)同時測試兩個拍攝裝置,保證了測試的效果的同時提高了測試的效率。此外,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以及拍攝裝置可以設置于遮光箱I的內部亦可設置于遮光箱I的外部,均能滿足測試要求,達到測試效果。但是,較佳的,參照圖5所示,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固定于該遮光箱I’的外側,該遮光箱I’對應設有開口 14’以供經該第一測試圖樣2’的光線通過;該第一測試位置61’和該第二測試位置62’對應設置于該遮光箱I’的外側,如此可使得該遮光箱I’內側的測試環(huán)境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而且可便于測試人員取放該第一測試裝置及該第二測試裝置,進一步的保證了測試效果、提高測試效率。進一步,本發(fā)明測試裝置的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可為特定角度傾斜的平面鏡、也可為三棱鏡或四棱鏡,只要其具備半穿半反的光學特性,均能達到本發(fā)明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三棱鏡的架設固定容易且在儀器市場方便取得,而兩組膠合的三棱鏡更具有以下優(yōu)點:半穿半反射面密封在內部,不易因環(huán)境因素如潮濕或擦拭而損壞,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參照圖6所示,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9為直角棱鏡,具有第一光學臨界面90、第一主光路91、第一反射光路92、第一透射光路93、第一入光面96、第一出光面97,其中,該第一光學臨界面90與該第一入光面96及該第一出光面97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第一入光面及第一出光面分別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兩條直角邊。從該第一測試圖樣21出的光線自第一入光面96入射進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9,并沿該第一主光路91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90形成沿該第一反射光路92的第一反射光線94和沿該第一透射光路93的第一透射光線95。此外,測試裝置設置的第一測試位置61對應于該第一反射光路91及該第一出光面97,第二測試位置62對應于該第一透射光路93,當第一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設置于該第一測試位置61、且第二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設置于該第二測試位置62而測試時,經該第一測試圖樣21的光線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90反射的該第一反射光線94經該第一出光面97后透射至該第一拍攝裝置,經該第一測試圖樣21的光線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90透射的該第一透射光線95直接透射至該第二拍攝裝置。此外,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可由兩個三棱鏡組成,該兩個三棱鏡通過光學膠相膠合,且該兩個三棱鏡的膠合面(結合面)為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如參照圖7所示,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兀件包括第一棱鏡9和第二棱鏡900,兩者通過光學膠相膠合在一起,該第二棱鏡900與該直角棱鏡9的膠合面即為該第一光學臨界面。該第一棱鏡9具有第一入光面96、第一出光面97和第一粘合面98,第一出光面97與該第一入光面96相垂直且與該第一測試位置61相對應設置;該第二棱鏡900包括:第二粘合面901與第二出光面902,該第二粘合面901與該第一粘合面98平行設置且與該第一粘合面98相膠合以形成第一光學臨界面,第二出光面902與該第二粘合面901的夾角為45度且與該第二測試位置62相對設置;自該第一光學臨界面透射的該第一透射光線95經過該第二出光面902后透射至該第二測試位置62處的第二拍攝裝置,自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反射的該第一反射光線94經過該第一出光面97后透射至該第一測試位置61處的第一拍攝裝置。參照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測試裝置具有兩個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可同時測試4個拍攝裝置,詳見下述描述。如圖8示,該遮光箱I還具有與該第一內壁10相鄰的第二內壁11,該第二內壁上11設置有第二測試圖樣20,用于供待測試的拍攝裝置拍攝,該第二測試圖樣20和該第一測試圖樣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與該第二測試圖樣20相對設置,該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具有第二光學臨界面70、第二主光路71、第二反射光路72和第二透射光路73,經該第二測試圖樣20的光線沿該第二主光路71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70形成沿該第二反射光路72的第二反射光線74和沿該第二透射光路73的第二透射光線75。此外,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具有對應于該第二反射光路72的第三測試位置63和對應于該第二透射光路73的第四測試位置64,當第三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設置于該第三測試位置63、且第四拍攝裝置(圖中未畫出)設置于該第四測試位置64而測試時,經該第二測試圖樣20的光線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70反射該第二反射光線74至該第三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二透射光線75至該第四拍攝裝置。需要說明的是,為充分利用空間,該第二主光路71與該第一主光路31可以垂直相交。通過本實施例,該第三拍攝裝置及該第四拍攝裝置可拍到完全相同的第二測試圖樣,便于測試人員的測試分析。此外,因本實施例中,測試裝置所包括的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的結構及原理在第一實施例中已描述,故在此不再描述。綜上所述,測試時,該第一測試圖樣2、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形成第一組測試元件,同時測試該第一拍攝裝置和該第二拍攝裝置;該第二測試圖樣20、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形成第二組測試元件,同時測試該第三拍攝裝置和該第三拍攝裝置;上述該第一組測試元件和該第二組測試元件可同時進行測試,實現(xiàn)同時測試4個拍攝裝置,進一步的提高了測試的效率,滿足了制造需求。其中,該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結構和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的結構可以相同或不同,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在此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經該第二測試圖樣的光線可以為經該第二測試圖樣反射或透射的光線,亦或者為該第二測試圖樣直接發(fā)出的光線(例如該第一測試圖樣為發(fā)光材料制成可直接發(fā)射光線),其光線的產生依據實際狀況,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參照圖9,為本發(fā)明一種測試裝置的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測試裝置具有三個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可實現(xiàn)同時測試6個拍攝裝置,更進一步的提高測試的效率。如圖9所示,本發(fā)明測試裝置具有第一測試圖樣(圖中未畫出)及對應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第二測試圖樣(圖中未畫出)及對應的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第三測試圖樣(圖中未畫出)及對應的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8”,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設置于遮光箱I”的第一外側12”、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設置于遮光箱I”的第二外側13”,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8”設置于遮光箱I”的第三外側15”,其中該第一外側12”與該第二外側13”相鄰,該第三外側15”分別與該第一外側12”及第二外側13”相鄰,本實施例中第三外側15”為遮光箱I”的頂部,第一測試圖樣、第二測試圖樣及第三測試圖樣對應設置于該遮光箱I的內壁上。其中第一測試圖樣和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3”組成第一組測試元件,第二測試圖樣和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7”組成第二組測試元件,第三測試圖樣和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8”組成第三組測試元件。其中上述每組測試元件的結構以及位置關系與圖8所示的第五實施例類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依據第五實施例得出本實施例的結構,在此不再細述。上述每組測試元件可同時測試兩個拍攝裝置,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測試裝置可實現(xiàn)同時測試六個拍攝裝置。另外,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測試時為了避免工廠內的燈光干擾光路部分必須有遮光措施,例如可以將遮光箱的門設計成掀門、滑門或者以遮光布幔等;為了提高測試的效率,上述光學元件(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及拍攝裝置最好固定在遮光箱外側,而從遮光箱的開孔處往內拍攝即可。較佳的,本發(fā)明測試裝置用于檢測通訊裝置的攝像頭的拍攝效果,或者用于檢測獨立式攝像頭的拍攝效果。本發(fā)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fā)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并未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相反地,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測試裝置,用于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測試裝置包括, 遮光箱,其具有第一內壁,該第一內壁上設置有第一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以及 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一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一光學臨界面、第一主光路、第一反射光路和第一透射光路,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一主光路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一透射光線; 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二測試位置,當第一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一測試位置、且第二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二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一反射光線至該第一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一透射光線至該第二拍攝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固定于該遮光箱的外側,該遮光箱對應設有開口以供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通過;該第一測試位置和該第二測試位置對應設置于該遮光箱的外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光箱還具有第二內壁,該第二內壁與該第一內壁相鄰,該第二內壁上設置有第二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 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二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二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二光學臨界面、第二主光路、第二反射光路和第二透射光路,經該第二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二主光路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二反射光路的第二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二透射光路的第二透射光線; 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二反射光路的第三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二透射光路的第四測試位置,當第三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三測試位置、且第四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四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二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二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二反射光線至該第三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二透射光線至該第四拍攝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光箱還具有第三內壁,該第三內壁上設置有第三測試圖樣,用于供該拍攝裝置拍攝,該第三內壁與該第一內壁及該第二內壁相鄰接,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 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三測試圖樣相對設置,該第三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具有第三光學臨界面、第三主光路、第三反射光路和第三透射光路,經該第三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三主光路經該第三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三反射光路的第三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三透射光路的第三透射光線; 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三反射光路的第五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三透射光路的第六測試位置,當第五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五測試位置、且第六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六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經該第三測試圖樣的光線經該第三光學臨界面反射該第三反射光線至該第五拍攝裝置、且透射該第三透射光線至該第六拍攝裝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為直角棱鏡,該直角棱鏡包括: 第一入光面,與該第一測試圖樣相平行,且該第一入光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直角邊; 第一出光面,與該第一入光面相垂直,且該第一出光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另一直角邊; 其中,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對應于該直角棱鏡的斜邊,且該第一光學臨街面與該第一入光面及該第一出光面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 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經第一入光面入射至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并且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反射的該第一反射光線經該第一出光面透射至該第一拍攝裝置,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透射的該第一透射光線直接透射至該第二拍攝裝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由兩個三棱鏡組成,該兩個三棱鏡通過光學膠相膠合,且該兩個三棱鏡的膠合面為該第一光學臨界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拍攝裝置為具有拍攝功能的通訊裝置或獨立式攝像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為經該第一測試圖樣反射或透射的光線,或者 為該第一測試圖樣直接發(fā)出的光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測試裝置,用于同時測試多個拍攝裝置,該測試裝置包括,遮光箱的第一內壁上設置有第一測試圖樣;以及第一半穿半反式光學元件,與該第一測試圖樣相對設置,具有第一光學臨界面、第一主光路、第一反射光路和第一透射光路,經該第一測試圖樣的光線沿該第一主光路經該第一光學臨界面形成沿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反射光線和沿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一透射光線;其中,該測試裝置具有對應于該第一反射光路的第一測試位置和對應于該第一透射光路的第二測試位置,當第一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一測試位置、且第二拍攝裝置設置于該第二測試位置而測試時,第一反射光線入射至該第一拍攝裝置、該第一透射光線至該第二拍攝裝置。
文檔編號G01M11/00GK103207061SQ20131010374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謝泳村, 林志穎 申請人: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