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包括支架、料斗體、導軌以及閘門,所述支架支撐所述料斗體,所述料斗體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料斗體下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導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設置于所述出料口的兩側,所述閘門可在所述導軌上滑動并開啟或關閉所述出料口,所述閘門包括上閘門和下閘門,所述上閘門和下閘門呈上下錯開且平行設置,所述上閘門和下閘門在關閉時互相拼合且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相互重疊。本實用新型的料斗裝置,由于包括可互相拼合且上下錯開平行設置的上閘門和下閘門,替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對開式閘門,上閘門和下閘門在關閉時具有上下相互重疊的部分而不會存在間隙,不會產(chǎn)生垃圾滴漏的問題。
【專利說明】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存儲中轉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暫存、卸料功能的料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的可再生資源循環(huán)利用意識的不斷提升,目前垃圾處理廠會對人們?nèi)粘I罾鴮嵤┓诸惡Y選、分類處理,垃圾處理廠對于分選出的各類垃圾經(jīng)常需要運送至相關地方進行回收利用或進一步處理,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對分選出的各類垃圾進行暫存以及傾卸等操作,因此,針對此種情況應用而生的研發(fā)出了適用于分類垃圾暫存且可傾卸的裝置,即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
[0003]現(xiàn)有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包括支架、料斗體和可開合的閘門,通過控制閘門的開合來控制垃圾的暫存、間歇傾卸以及連續(xù)傾卸。
[0004]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其可開合閘門為對開式閘門,該閘門關閉后,閘門間會形成一定的間隙、密封不嚴,容易滴漏垃圾等問題。其次,閘門向料斗的兩側開啟,使得整個裝置占用更多存放空間,并且動力系統(tǒng)布置較分散,不便于操作或維修;此外,現(xiàn)有技術中的垃圾暫存料斗設計并未考慮閘門位置可能存在垃圾積存以及由此導致閘門啟閉不暢、卡死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無垃圾滴漏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包括支架、料斗體、導軌以及閘門,所述支架支撐所述料斗體,所述料斗體上端設有進料口,所述料斗體下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導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設置于所述出料口的兩側,所述閘門可在所述導軌上滑動并開啟或關閉所述出料口,所述閘門包括上閘門和下閘門,所述上閘門和下閘門呈上下錯開且平行設置,所述上閘門和下閘門在關閉時互相拼合且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相互重疊。
[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閘門兩個側邊上設置有滾輪,所述滾輪限定于所述導軌內(nèi)且可在所述導軌中滾動。
[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導軌包括設置于所述出料口兩個側邊上的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上導軌和下導軌均水平設置;所述滾輪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閘門兩個側邊上的上滾輪和設置于所述下閘門兩個側邊上的下滾輪,所述上滾輪限定于所述上導軌內(nèi)且可在所述上導軌中滾動,所述下滾輪限定于所述下導軌內(nèi)且可在所述下導軌中滾動。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閘門和所述下閘門沿所述導軌向所述出料口的同一側開啟。
[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料斗裝置還包括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馬達、液壓油箱、液壓控制閥、以及液壓油缸,所述馬達產(chǎn)生動力推動液壓油箱內(nèi)的液壓油流入液壓管路中,所述液壓控制閥控制液壓管路中的液壓油與液壓油缸之間的通斷,所述液壓油缸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分別推動所述上閘門和下閘門沿所述導軌移動。
[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動力系統(tǒng)的各部件設置于所述出料口的同一側。
[00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料斗裝置還包括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包括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與下閘門之間,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閘門的靠近所述下閘門的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刮料板的下端與所述下閘門的靠近所述上閘門的一端的上表面相接觸。
[00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刮料板還包括第二刮料板,所述第二刮料板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與所述出料口之間,所述第二刮料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料斗體上,所述第二刮料板的下端與所述上閘門的上表面相接觸。
[00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刮料板還包括第三刮料板,所述上閘門通過上滾輪與上導軌安裝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且緊貼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三刮料板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的側壁與所述上導軌之間,所述第三刮料板側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閘門的側壁上且位于所述上滾輪的外側,所述第三刮料板側向的另一端與所述上導軌的側向表面相接觸。
[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刮料板還包括第四刮料板,所述下閘門通過下滾輪和下導軌安裝在所述上閘門的下方且緊貼所述上閘門,所述第四刮料板豎直設置于所述下閘門的側壁與所述下導軌之間,所述第四刮料板側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閘門的側壁上且位于所述下滾輪的外側,所述第四刮料板側向的另一端與所述下導軌的側向表面相接觸。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由于包括可互相拼合且上下錯開平行設置的上閘門和下閘門,替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對開式閘門,上閘門和下閘門在關閉時具有上下相互重疊的部分而不會存在間隙,不會產(chǎn)生垃圾滴漏的問題;其次,上閘門和下閘門可以朝向出料口的同一側開啟,控制上閘門和下閘門的動力系統(tǒng)也可以集中布置在出料口的同一側的位置上,便于操作或維修,且在整個料斗裝置中占用更少的空間;另外,通過在料斗裝置上圍繞出料口附近設置刮料板,可以消除閘門位置可能存在的垃圾積存以及由此導致閘門啟閉不暢、卡死等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的主視圖;
[0019]圖2是圖1的II處局部放大的部分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的左視圖;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的動力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23]請參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包括支架10、料斗體20、導軌30以及閘門40。
[0024]支架10設置于料斗裝置100的底部,用于支撐料斗體20、導軌30以及閘門40。支架10包括支架本體12、加強肋14及連接臂16。支架本體12上部與料斗體20固定連接,支架本體12下部用于支撐在地面或平臺上。加強肋14固定于支架本體12上,加強肋14與支架本體12形成穩(wěn)定三角形結構,用于對支架本體12起加固作用。連接臂16 —端與支架本體12的上端固定連接,連接臂16另一端與導軌30固定連接,此處的固定連接可以為螺栓連接或焊接連接。
[0025]料斗體20為倒置的中空的棱臺體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料斗體20為倒置的中空的四棱臺體。料斗體20包括側板22,側板22包括三個的傾斜側板222和一個豎直側板224,豎直側板224位于料斗體20的一側例如右側,相鄰的傾斜側板222之間、以及傾斜側板222和豎直側板224之間的連接側邊通過焊接或鉚接固定連接成型,傾斜側板222和豎直側板224材料為高強度、耐腐蝕金屬板,但不限于此。料斗體20上端設置有由傾斜側板222和豎直側板224的上邊形成的進料口 23,進料口 23為矩形。料斗體20下端設置有由傾斜側板222和豎直側板224的下邊形成的出料口 24,出料口 24為矩形。進料口 23的口徑大于出料口 24的口徑,且由料斗體20的各個側板22所圍成的空間的口徑尺寸從進料口 23往出料口 24逐漸減小。料斗體20通過支架10支撐固定且距地面一定高度,也就是說,出料口 24距地面一定高度。料斗體20還包括擋料板26,擋料板26包括第一擋料板262和第二擋料板264,第一擋料板262豎直設置于料斗體20的出料口 24前后兩邊下端,第二擋料板264豎直設置于料斗體20的出料口 24左右兩邊下端。擋料板26通過螺栓連接固定于料斗體20上,擋料板26為聚氨酯橡膠材料,抗腐蝕、耐磨、易更換,擋料板26包圍料斗體20的出料口 24四周,可避免垃圾從出料口 24四周掉落。料斗體20的側板22上設置有加強肋28,加強肋28固定于料斗體20的側板22的外壁上。
[0026]導軌30通過連接臂16固定于支架10上并保持水平,導軌30設置于出料口 24的兩側。導軌30包括設置于出料口 24前后兩個側邊上的上導軌32和下導軌34。在出料口24前后兩邊,上導軌32和下導軌34分別各設置一對且是等高平行的,位于出料口 24前邊的上導軌32、下導軌34呈上下互相平行設置且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位于出料口 24后邊的上導軌32、下導軌34呈上下互相平行設置且位于另一個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上導軌32、下導軌30分別將閘門40限定于其中且可沿上導軌32、下導軌30滑動。導軌30的長度可保證閘門40正常的關閉和開啟。
[0027]閘門40設置于出料口 24下方且緊貼出料口 24,閘門40限定于導軌30內(nèi),閘門40可在導軌30上滑動并開啟或關閉出料口 24,閘門40為平面矩形板狀結構。閘門40至少包括兩個,在本實施例中,閘門40包括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上閘門42設置于出料口24下方且緊貼出料口 24,下閘門44平行設置于上閘門42下方且緊貼上閘門42,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呈上下錯開且平行設置。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左右兩邊長度略大于出料口24的左右兩邊長度,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前邊或后邊長度之和略大于出料口 24前邊或后邊長度,優(yōu)選地,上閘門42與下閘門44前邊或后邊長度大小相等且略大于出料口 24前邊或后邊長度的一半。閘門40關閉時,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互相拼合,上閘門42右端部分和下閘門44左端部分上下相互重疊(上閘門42處于左位,而下閘門44處于右位的情形),或者上閘門42左端部分和下閘門44右端部分上下相互重疊(上閘門42處于右位,而下閘門44處于左位的情形),且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之間在重疊的位置可以設置密封條(圖未示),以進一步起到密封作用。在本實施例中,上閘門42右端部分和下閘門44左端部分上下相互重疊。閘門40還包括置于閘門40前后平行的兩側邊上的滾輪46,滾輪46包括設置于上閘門42前后兩個側邊上的上滾輪462和設置于下閘門44前后兩個側邊上的下滾輪464。上滾輪462、下滾輪464分別限定于上導軌32、下導軌34內(nèi)且可在上導軌32、下導軌34內(nèi)沿上導軌32、下導軌34滾動。閘門40開啟時,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分別在上滾輪462和下滾輪464帶動下分別沿上導軌32和下導軌34向出料口 24的同一側(圖中為左側)開啟。滾輪46采用MC尼龍材料。
[0028]料斗裝置100還包括刮料板50,刮料板50包括第一刮料板52、第二刮料板54、第三刮料板56、以及第四刮料板58。第一刮料板52豎直設置于上閘門42與下閘門44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刮料板52上端固定于上閘門42右端底部,第一刮料板52下端與下閘門44上表面相接觸,第一刮料板52長度與上閘門42右邊長度相同,第一刮料板52用于在閘門30開啟時清除下閘門44上表面殘留的垃圾。第二刮料板54豎直設置于上閘門42與料斗體20的出料口 24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刮料板54上端固定于料斗體20的左側的傾斜側板222的下邊上,第二刮料板54下端與上閘門42上表面相接觸,第二刮料板54長度與上閘門42左邊長度相同,第二刮料板54用于在閘門40開啟時清除上閘門42上表面殘留的垃圾。第三刮料板56豎直設置于上閘門42前邊與存料斗裝置100前部的上導軌32之間、以及上閘門42后邊與存料斗裝置100后部的上導軌32之間,第三刮料板56側向的一端固定于上閘門42的側壁上且位于上滾輪462的外側(在這里,上滾輪462的外側是指上滾輪462的遠離上閘門42中心的一側;反之,上滾輪462的內(nèi)側是指上滾輪462的靠近上閘門42中心的一側),第三刮料板56側向的另一端與上導軌32的側向表面相接觸,第三刮料板56用于清除上導軌32內(nèi)殘留的垃圾。第四刮料板58豎直設置于下閘門44前邊與存料斗裝置100前部的下導軌34之間、以及下閘門44后邊與存料斗裝置100后部的下導軌34之間,第四刮料板58側向的一端固定于下閘門44的側壁上且位于下滾輪464的外側(在這里,下滾輪464的外側是指下滾輪464的遠離下閘門44中心的一側;反之,下滾輪464的內(nèi)側是指下滾輪464的靠近下閘門44中心的一側),第四刮料板58側向的另一端與下導軌34的側向表面相接觸,第四刮料板58用于清除下導軌34內(nèi)殘留的垃圾。刮料板50采用可拆卸連接進行固定,如螺栓連接或卡合連接。刮料板50材料為聚氨酯材料。
[0029]請參圖1和圖4所示,料斗裝置100還包括動力系統(tǒng)60,動力系統(tǒng)60設置于料斗體20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動力系統(tǒng)60設置于料斗體20的左側,可固定于導軌30的左端上。動力系統(tǒng)60包括馬達61、液壓油箱62、液壓控制閥66、及液壓油缸63。馬達61、液壓油箱62、液壓控制閥66、液壓油缸63依次連接,液壓油缸63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分別與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的左端相連接。馬達61產(chǎn)生動力推動液壓油箱62內(nèi)的液壓油流入液壓管路中,液壓控制閥66控制液壓管路中的液壓油與液壓油缸63之間的通斷,兩個液壓油缸63分別推動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沿所述導軌44移動。動力系統(tǒng)60還包括溢流閥64,溢流閥64在閘門40運動遇到故障時,自動溢流,停止運動,溢流閥64對動力系統(tǒng)60進行過載保護。動力系統(tǒng)60還包括接近開關65,接近開關65控制閘門40開啟或關閉行程,保證閘門40的開啟或關閉到位并停止動力系統(tǒng)60。動力系統(tǒng)60控制料斗裝置100安全可靠的暫存與傾卸垃圾,還可以控制閘門40打開速度進而控制垃圾傾卸速度。
[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由于包括可互相拼合且上下錯開平行設置的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替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對開式閘門,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在關閉時具有上下相互重疊的部分而不會存在間隙,不會產(chǎn)生垃圾滴漏的問題;其次,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可以朝向出料口 24的同一側開啟,控制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的動力系統(tǒng)60也可以集中布置在出料口 24的同一側的位置上,便于操作或維修,且在整個料斗裝置100中占用更少的空間;另夕卜,通過在料斗裝置100上圍繞出料口 24附近設置刮料板50,可以消除閘門40位置可能存在的垃圾積存以及由此導致閘門40啟閉不暢、卡死等問題。
[003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包括支架(10)、料斗體(20)、導軌(30)以及閘門(40),所述支架(10)支撐所述料斗體(20),所述料斗體(20)上端設有進料口(23),所述料斗體(20)下端設置有出料口(24),所述導軌(30)固定于所述支架(10)上且設置于所述出料口(24)的兩側,所述閘門(40)可在所述導軌(30)上滑動并開啟或關閉所述出料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閘門(40)包括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所述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呈上下錯開且平行設置,所述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在關閉時互相拼合且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相互重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閘門(40)兩個側邊上設置有滾輪(46),所述滾輪(46)限定于所述導軌(30)內(nèi)且可在所述導軌(30)中滾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30)包括設置于所述出料口(24)兩個側邊上的上導軌(32)和下導軌(34),所述上導軌(32)和下導軌(34)均水平設置;所述滾輪(46)包括設置于所述上閘門(42)兩個側邊上的上滾輪(462)和設置于所述下閘門(44)兩個側邊上的下滾輪(464),所述上滾輪(462)限定于所述上導軌(32)內(nèi)且可在所述上導軌(32)中滾動,所述下滾輪(464)限定于所述下導軌(34)內(nèi)且可在所述下導軌(34)中滾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閘門(42)和所述下閘門(44)沿所述導軌(30)向所述出料口(24)的同一側開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裝置還包括動力系統(tǒng)(60 ),所述動力系統(tǒng)(60 )包括馬達(61)、液壓油箱(62 )、液壓控制閥(66 )、以及液壓油缸(63),所述馬達(61)產(chǎn)生動力推動液壓油箱(62)內(nèi)的液壓油流入液壓管路中,所述液壓控制閥(66)控制液壓管路中的液壓油與液壓油缸(63)之間的通斷,所述液壓油缸(63)的數(shù)量為兩個且分別推動所述上閘門(42)和下閘門(44)沿所述導軌(30)移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tǒng)(60)的各部件設置于所述出料口(24)的同一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裝置還包括刮料板(50),所述刮料板(50)包括第一刮料板(52),所述第一刮料板(52)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42)與下閘門(44)之間,所述第一刮料板(5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閘門(42)的靠近所述下閘門(44)的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一刮料板(52)的下端與所述下閘門(44)的靠近所述上閘門(42)的一端的上表面相接觸。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50)還包括第二刮料板(54),所述第二刮料板(54)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42)與所述出料口(24)之間,所述第二刮料板(54)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料斗體(20)上,所述第二刮料板(54)的下端與所述上閘門(42)的上表面相接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50)還包括第三刮料板(56),所述上閘門(42)通過上滾輪(462)與上導軌(32)安裝在所述出料口(24)的下方且緊貼所述出料口(24),所述第三刮料板(56)豎直設置于所述上閘門(42)的側壁與所述上導軌(32)之間,所述第三刮料板(56)側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閘門(42)的側壁上且位于所述上滾輪(462)的外側,所述第三刮料板(56)側向的另一端與所述上導軌(32)的側向表面相接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暫存與卸料的料斗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50)還包括第四刮料板(58),所述下閘門(44)通過下滾輪(464)和下導軌(34)安裝在所述上閘門(42)的下方且緊貼所述上閘門(42),所述第四刮料板(58)豎直設置于所述下閘門(44)的側壁與所述下導軌(34)之間,所述第四刮料板(58)側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閘門(44)的側壁上且位于所述下滾輪(464)的外側,所述第四刮料板(58)側向的另一端與所述下導軌(34)的側向 表面相接觸。
【文檔編號】B65D88/64GK203473629SQ201320563098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王紅霄, 秦娜, 高根樹 申請人:長沙中聯(lián)重科環(huán)衛(wèi)機械有限公司, 中聯(lián)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