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及其醫(yī)藥用圖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及其醫(yī)藥用途,本發(fā)明提供的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中含有硫酸卡那霉素和一種結構新穎的天然產物化合物(Ⅰ),硫酸卡那霉素、化合物(Ⅰ)單獨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具有治療作用;硫酸卡那霉素和化合物(Ⅰ)聯合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可以開發(fā)成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專利說明】
一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及其醫(yī)藥用途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生物醫(yī)藥領域,涉及硫酸卡那霉素的新用途,具體涉及一種硫酸卡那 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及其醫(yī)藥用途。
【背景技術】
[0002] 硫酸卡那霉素為氨基糖甙類廣譜抗生素,抗菌譜和新霉素相似。主要對革蘭陰性 菌如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肺炎桿菌、產氣腸桿菌及志賀菌屬等引起的嚴 重感染,對耐藥性金葡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 路感染、膽道感染敗血癥及腹腔感染等,后兩者常與其它抗菌藥聯合應用。也可用于對其它 抗生素耐藥而對本品敏感的金葡菌感染。對結核病的治療,本品可作為第二線藥物。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中含有硫 酸卡那霉素和一種結構新穎的天然產物,硫酸卡那霉素和該天然產物可以協同治療腦動脈 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
[0004] 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5] 一種具有下述結構式的化合物(I),
[0007] -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包括硫酸卡那霉素、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I)和藥學上可以接受的載體,制備成需要的劑型。
[0008] 進一步地,藥學上可以接受的載體包括稀釋劑、賦形劑、填充劑、粘合劑、濕潤劑、 崩解劑、吸收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吸附載體或潤滑劑。
[0009] 進一步地,所述劑型包括片劑、膠囊劑、口服液、口含劑、顆粒劑、沖劑、丸劑、散劑、 膏劑、丹劑、混懸劑、粉劑、溶液劑、注射劑、栓劑、噴霧劑、滴劑或貼劑。
[0010] 上述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驟:(a)將關黃柏粉碎,用70~90%乙 醇熱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飽和的正丁醇萃 取,分別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驟(a)中正丁醇取物用 大孔樹脂除雜,先用20 %乙醇洗脫12個柱體積,再用80 %乙醇洗脫15個柱體積,收集80 %洗 脫液,減壓濃縮得80%乙醇洗脫濃縮物;(c)步驟(b)中80%乙醇洗脫濃縮物用正相硅膠分 離,依次用體積比為80:1、40:1、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脫得至1」4個組分;((1)步 驟(c)中組分3用正相硅膠進一步分離,依次用體積比為25:1、20:1和15:1的二氯甲烷-甲醇 梯度洗脫得到3個組分;(e)步驟(d)中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的反相硅膠分離,用體積 百分濃度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脫,收集13~17個柱體積洗脫液,洗脫液減壓濃縮得 到化合物(I)。
[0011]進一步地,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中,步驟(a)用80%乙醇熱回流提取,合并提取 液。
[0012]進一步地,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中,所述大孔樹脂為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
[0013]進一步地,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中,步驟(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進行萃 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0014] 上述化合物(I)在制備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0015] 上述硫酸卡那霉素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藥物中 的應用。
[0016]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0017] 本發(fā)明提供的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中含有硫酸卡那霉素和一種結構新穎 的天然產物,硫酸卡那霉素、化合物(I)單獨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具有 治療作用;硫酸卡那霉素和化合物(I)聯合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治療 效果進一步提高,可以開發(fā)成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fā)明保護范 圍。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0019] 實施例1:化合物(I)分離制備及結構確證
[0020]分離方法:(a)將關黃柏(2kg)粉碎,用80%乙醇熱回流提?。?5LX 3次),合并提取 液,濃縮至無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 X 3次)、乙酸乙酯(3L X 3次)和水飽和的正丁醇 (3LX3次)萃取,分別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驟(a)中 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樹脂除雜,先用20 %乙醇洗脫12個柱體積,再用80 %乙醇洗 脫15個柱體積,收集80%洗脫液,減壓濃縮得80%乙醇洗脫濃縮物;(c)步驟(b)中80%乙醇 洗脫濃縮物用正相硅膠分離,依次用體積比為80:1 (10個柱體積)、40:1 (8個柱體積)、20:1 (8個柱體積)和10:1(9個柱體積)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脫得到4個組分;(d)步驟(c)中組 分3用正相硅膠進一步分離,依次用體積比為25:1(7個柱體積)、20:1(8個柱體積)和15:1(7 個柱體積)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脫得到3個組分;(e)步驟(d)中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鍵 合的反相硅膠分離,用體積百分濃度為65 %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脫,收集13~17個柱體積 洗脫液,洗脫液減壓濃縮得到化合物(I) (HPLC歸一化純度大于98% )。
[0021] 結構確證:冊431-]\^顯示[]\?1]+為111/2 421.1421,結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為 C21H24〇9,不飽和度為 10。核磁共振氫譜數據δΗ(ρρπι,CDC13,500MHz): H-1 (2 · 68,s),H-3 (4.11,s),H-5(2.54,t,J = 6.8Hz),H-6(4.69,dd,J = 6.8,9.6Hz),H-7(3.13,ddt,J = 9.6, 3·5,3·3Ηζ),H-8(5.02,ddd,J = 9.6,4.7,4.7Hz),H-9a(2.64,dd,J=14.0,4.7Hz),H-9b (2.31,dd,J=14.0,4.7Hz),H-13a(6.12,d,J = 3.5Hz),H-13b(5.64,d,J = 3.5Hz),H-14a (5.27,br,s),H-14b(5.10,br,s),H-15a(4.76,d,J=12.5Hz),H-15b(4.28,d,J=12.5Hz), H-3'a(6.11,br,s),H-3'b(5.63,br,s),H-4'(1.94,s),15-0Ac(2.11,s);核磁共振碳譜數 據 Sc(ppm,CDCl3,125MHz):57.2(CHd-C),219.8(C,2-C),82.5(CH,3-C),83.2(C,4-C),55.3 (CH,5-C),76.9(CH,6-C),48.9(CH,7-C),74.2(CH,8-C),38.4(CH2,9-C),137.2(C,10-C), 135.3(C,11-C),167.8(C,12-C),122.5(CH 2,13-C),117.1(CH2,14-C),65.2(CH2,15-C), 165.4(C,1'-C),136.2(C,2'-C),124.1(CH2,3'-C),18.4(CH3,4'-C),173.l(C,15-0Ac), 21.5 (CH3,15-OAc)。紅外光譜表明該化合物含有五元內酯環(huán)(1765(^1)和羥基(3600(^ 1)。 該化合物的碳譜結合HSQC譜,顯示出21個碳信號,包括兩個甲基(一個乙酰甲基),五個亞甲 基(一個連氧亞甲基,三個烯屬亞甲基),六個次甲基(三個連氧碳)以及八個季碳(三個酯羰 基,一個酮羰基,三個烯烴季碳以及一個連氧季碳)</H-NMR顯示兩個特征性的單質子雙峰 信號[6 116.12(1!1,(1,了 = 3.5抱,!1-133)和5.64(1!1,(1,了 = 3.5!^,!1-1313)],且都與!1-7[3[13.13 (1!1,(1(1^ = 9.6,3.5,3.3抱)]相連,證實了€[-亞甲基-丫-內酯結構的存在。此外,!1-6和!1-7 的耦合常數(J 6,7 = 9.6Hz)以及H-7和H-13的烯丙基耦合常數(J7,13 = 3.5Hz)表明內酯為反 式連接。七元環(huán)環(huán)外雙鍵信號[6115.27(1!1,1^,8,!1-143)和5.10(1!1,1^,8,!1-1413)]。兩個單 峰質子信號5h6.11和5.63(H_3'a和H_3'b),以及三個質子形成的一個尖銳單峰信號5h1.94 (CH 3-4 ')表明該化合物含有一個2-甲基丙烯酰氧基側鏈。HMBC譜中H-8 (δΗ5.02)與羰基碳C-1'(δ[165.4)的相關性表明側鏈位于C-8位。同時,Η2-15與C-迎CH 3的相關性說明C-15位連有 一個乙酰氧基。根據上述核磁數據可以猜測該化合物為一個倍半萜類化合物。通過查閱文 獻可以發(fā)現該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20304(1-1:1';[117(11'017-40-(3061:01711161:1171)-8€[(4-methacrylate)-laH, 5αΗ,6βΗ, 7aH-guai_10( 14),11 (13)-dien_6,12-0lide 具有相似的結 構。比較兩者的核磁數據可以發(fā)現,該新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的區(qū)別在于,新化合物多出了 一個酮羰基信號。進一步的HMBC譜解析,H-1與C-2,H-3與C-2以及H-5與C-2的相關性說明多 出來的酮羰基信號是位于C-2位的。至此,該化合物的平面結構解析了出來。NOESY譜中,H-3 與與H-5以及H-5與H-7的相關信號說明該化合物中的3-OH以及C-7位上的基團是位 于β位的。此外,H-15與H-6,H-6與H-13以及H-8與H-6的相關性說明4-OH,C-6位上的基團以 及C-8位上的基團是位于α位的。綜合氫譜、碳譜、HMBC譜和NOESY譜,以及文獻關于相關類型 核磁數據,可基本確定該化合物如下所示,立體構型進一步通過ECD試驗確定,理論值與實 驗值基本一致。
[0022]該化合物化學式及碳原子編號如下:
[0024] 實施例2:藥理作用
[0025] 本實施例使用雙腎雙夾法復制腎性高血壓進而建立腦動脈硬化癥模型大鼠模型, 觀察藥物對各組大鼠血脂、血清學相關指標、腦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含量的影響。 [0026] 1、材料與方法
[0027] 1.1動物
[0028] 9~12周齡清潔級Wistar大鼠,體質量(250±20)g,由甘肅中醫(yī)學院動物中心提 供。
[0029] 1.2試劑與樣品
[0030] 硫酸卡那霉素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衔铮↖)自制,制備方法見實施例 1。生理鹽水(甘肅扶正藥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水乙醇(成都市金山化工試劑廠);10%水 合氯醛(蘭大二院藥劑科);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甘肅蘭藥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S0D試劑盒、MDA試劑盒、GSH-PX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VEGF試劑盒、 PDGF試劑盒(均購自武漢博士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脂乳劑:配成含7%膽固醇、15%豬 油、2%膽酸鈉和1%丙基硫氧嘧啶的脂肪乳劑,4°C冰箱保存?zhèn)溆谩?br>[0031] 1.3儀器
[0032] FT-630G微機多探頭r計數器(北京核儀器廠);低速冷凍離心機(科大創(chuàng)新股份有 限公司中佳分公司,KDC-2044);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7010);紫外分光光度計 (日本島津有限公司,SHMADZU UV-2401PC);石蠟切片機(德國Leica公司);自動組織脫水 機、全自動細胞包埋機(日本SAKURA公司)
[0033] 1.4大鼠分組及模型制備
[0034]大鼠,禁食12小時(不禁水),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行雙側腎主動脈狹 窄手術,使其狹窄3/4,造成大鼠實驗性高血壓模型。手術1周后,大鼠灌胃給予高脂乳劑 10mL/kg,l次/d,共14周,制成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的腦動脈硬化模型,挑選造模成功的60只, 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組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硫酸卡那霉素組(80mg · kg^1)、化合物 (I)組(80mg · kg<)、硫酸卡那霉素與化合物(I)組合物組【40mg · kg<硫酸卡那霉素+ 40mg · kg^1化合物(I)】。自造模成功后,模型組灌胃生理鹽水3mL/d,其余各組按相應劑量給 藥,連續(xù)14周。
[0035] 1.5取材方法及觀察指標
[0036] 1.5.1取材方法
[0037] 灌胃14周后,當天禁食,股動脈采血3~4mL于lOmL試管中,3000r/min低溫離心,取 血清,低溫(<20°C)保存,進行血脂、血清相關指標檢測。股動脈采血后,以10%水合氯醛腹 腔注射麻醉,開胸暴露大鼠心臟和主動脈弓,分別使用生理鹽水、4%多聚甲醛行灌注,直至 動物呈僵硬狀態(tài),然后斷頭取腦,將腦海馬組織取出后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置于4 °C冰箱內保存待測。
[0038] 1.5.2觀察指標
[0039] 1.5.2.1血脂相關指標的測定
[0040] 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 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單位 :mmol/L。
[0041 ] 1.5.2.2血清相關指標的測定
[0042] 根據試劑盒操作步驟采用比色法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血清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含量的檢測。
[0043] 1.5.2.3腦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含量的測定
[0044]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腦海馬組織的VEGF免疫反應細胞的表達,免疫組化過程 均按說明書操作。
[0045] 1.6統(tǒng)計學方法
[0046]實驗數據用均數土標準差(X土s)表示,應用SPSS 18.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 差分析和t檢驗,以P<〇. 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47] 2、實驗結果
[0048] 2.1各組大鼠血脂含量變化
[0049] 治療第14周末,與模型組比較,硫酸卡那霉素組、化合物(I)組的TC、TG均有降低(P < 0.0 5),HD L - C升高(P < 0.0 5);與模型組組比較,硫酸卡那霉素與化合物(I)組合物組的 TC、TG兩項血脂指標顯著降低(P<0.01),HDL-C顯著升高(P<0.01)。
[0050] 試驗結果見表1。
[00511 2.2各組大鼠血清學相關指標
[0052] 第14周末,與模型組比,硫酸卡那霉素組、化合物(I)組血清S0D含量、GSH-PX活性 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硫酸卡那霉素與化合物(I)組合物組 S0D含量、GSH-PX活性明顯升高(P<0.01),MDA含量明顯降低(P<0.01)。
[0053] 試驗結果見表2。
[0054] 表1治療后各組大鼠血脂水平比較
[0056]表2治療后各組大鼠血清學相關指標比較
[0058]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途徑之一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內皮細胞損傷,血流動力學 異常必將啟動血管重構機制,導致血管重構和功能異常,出現血流速度滯緩、外周阻力增大 和順應性變差等,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亦有研究資料表明,大量的脂質過氧化物 及分解產物如MDA可損傷動脈壁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機體內的S0D可清除氧自由基,對細 胞生物膜起保護作用,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GSH-PX作為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劑之 一,可通過清除細胞內的過氧化物代謝產物,阻斷脂質過氧化物連鎖反應,對減輕腦損傷、 阻斷興奮性毒性、防止損傷級聯反應。
[0059] 上述結果表明,硫酸卡那霉素、化合物(I)單獨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 血損傷具有治療作用;硫酸卡那霉素和化合物(I)聯合作用時,對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 損傷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可以開發(fā)成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
[0060] 上述實施例的作用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 范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具有下述結構式的化合物(I),2. -種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硫酸卡那霉素、如權利要求1所 述的化合物(I)和藥學上可以接受的載體,制備成需要的劑型。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學上可以接受的 載體包括稀釋劑、賦形劑、填充劑、粘合劑、濕潤劑、崩解劑、吸收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吸附 載體或潤滑劑。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劑型包括片 劑、膠囊劑、□服液、口含劑、顆粒劑、沖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混懸劑、粉劑、溶液劑、注 射劑、栓劑、噴霧劑、滴劑或貼劑。5. 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驟:(a)將關 黃柏粉碎,用70~90%乙醇熱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 酯和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別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 步驟(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樹脂除雜,先用20%乙醇洗脫12個柱體積,再用80%乙醇洗脫 15個柱體積,收集80%洗脫液,減壓濃縮得80%乙醇洗脫濃縮物;(c)步驟(b)中80%乙醇洗 脫濃縮物用正相硅膠分離,依次用體積比為80:1、40:1、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 洗脫得到4個組分;(d)步驟(c)中組分3用正相硅膠進一步分離,依次用體積比為25:1、20:1 和1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脫得到3個組分;(e)步驟(d)中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 的反相硅膠分離,用體積百分濃度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脫,收集13~17個柱體積洗 脫液,洗脫液減壓濃縮得到化合物(I)。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用80%乙醇熱回 流提取,合并提取液。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樹脂為DlOl型 大孔吸附樹脂。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I)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用二氯甲烷代 替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9. 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在制備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中的 應用。10. 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硫酸卡那霉素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腦動脈硬化癥慢 性腦缺血損傷的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C07D307/93GK105884727SQ201610335394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5日
【發(fā)明人】劉雨
【申請人】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