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機部件檢具類技術領域,尤其是彈簧機襯套加工工裝。
背景技術:
彈簧機的襯套內孔與外圓的同軸度要求高,常用的加工工藝為先加工好內孔與單個端面,后加工另一個端面,并控制總長度,最后用雙頂尖頂住襯套內孔的兩端加工外圓,類似的加工工藝步驟多,加工流程費時,加工成本同步上升,同時,內孔與外圓的同軸度超差比例高,廢次品多。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彈簧機襯套加工工裝,包括工裝本體、彈性漲套、拉桿,工裝本體內設中間孔,中間臺階左設外錐體,右設延長軸,延長軸右端設彈性軸,彈性軸均布若干開口槽,中間設內錐,開口槽底部設通孔,內錐的小端與中間孔連接,中間孔的左端設內螺紋,彈性軸外設彈性漲套,彈性漲套內設孔,圓周均布兩排彈性槽,彈性槽的尾端設基孔,內錐與拉桿的外錐配合,外錐右設凸緣左設中間軸,中間軸左設螺桿,把裝在車床主軸錐孔內,拉桿與液壓站的拉軸連接,把內孔加工后的襯套裝在彈性漲套上后,液壓拉軸把拉桿往內拉把彈性軸的直徑向外擴張,并同步擴張彈性漲套,彈性漲套外徑把襯套內孔漲住后車加工,效率高,操作方便,質量穩(wěn)定。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彈簧機襯套加工工裝,包括工裝本體、彈性漲套、拉桿,所述工裝本體設中間臺階,內設中間孔,所述中間臺階左設外錐體,右設延長軸,所述延長軸右端設彈性軸,所述彈性軸均布若干開口槽,中間設內錐,所述開口槽底部設通孔,所述內錐的小端與中間孔連接,所述中 間孔的左端設內螺紋,彈性軸外設彈性漲套,所述彈性漲套內設孔,圓周均布兩排彈性槽,所述彈性槽的尾端設基孔,所述內錐與所述拉桿的外錐配合,所述外錐右設凸緣左設中間軸,所述中間軸左設螺桿。
進一步設置,所述彈性槽開口方向相反,位置間隔錯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裝在車床主軸錐孔內,拉桿與液壓站的拉軸連接,把內孔加工后的襯套裝在彈性漲套上后,液壓拉軸把拉桿往內拉把彈性軸的直徑向外擴張,并同步擴張彈性漲套,彈性漲套外徑把襯套內孔漲住后車加工,減少襯套加工工藝的道數(shù)和產品加工流程,效率高,加工工時和成本下降,操作方便,質量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工裝本體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右視圖;
圖4為圖1中拉桿的示意圖;
圖5為圖1中彈性漲套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右視圖。
圖中:工裝本體1、外錐體101、中間臺階102、延長軸103、彈性軸104、內螺紋105、中間孔106、內錐107、通孔108、開口槽109、彈性漲套2、基孔201、彈性槽202、孔203、拉桿3、中間軸301、螺桿302、外錐303、凸緣30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所示: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彈簧機襯套加工工裝,包括工裝本體1、彈性漲套2、拉桿3,所述工裝本體1設中間臺階102,內設中間孔106,所述中間臺階102左設外錐體101,右設延長軸103,所述延長軸103右端設彈性軸104,所述彈性軸104均布若干開口槽109,中間 設內錐107,所述開口槽109底部設通孔108,所述內錐107的小端與中間孔106連接,所述中間孔106的左端設內螺紋105,彈性軸104外設彈性漲套2,所述彈性漲套2內設孔203,圓周均布兩排彈性槽202,所述彈性槽202的尾端設基孔201,所述內錐107與所述拉桿3的外錐303配合,所述外錐303右設凸緣304左設中間軸301,所述中間軸301左設螺桿302,本實用新型裝在車床主軸錐孔內,拉桿3與液壓站的拉軸連接,把內孔加工后的襯套裝在彈性漲套2上后,液壓拉軸把拉桿往內拉把彈性軸104的直徑向外擴張,并同步擴張彈性漲套2的直徑,彈性漲套2外徑把襯套內孔漲住后車加工,減少襯套加工工藝的道數(shù)和產品加工流程,效率高,加工工時和成本下降,操作方便,質量穩(wěn)定。
所述彈性槽202開口方向相反,位置間隔錯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