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儀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提高設計性和視覺辨認性的車輛用儀表裝置。該車輛用儀表裝置(10)在儀表盒(20)與文字盤(24)之間的收納空間(52)內(nèi)配置有燈泡(58、60)。燈泡(58、60)的光(84、86)在收納空間(52)內(nèi)漫反射,漫反射后的透過光(84a、86a、86b)從文字盤(24)所具有的多個透過部(74、76)透過。覆蓋文字盤(24)的表面(24a)的框部件(26)具有與表面(24a)相對的相對端部(78a、78b)。在相對端部(78a、78b)上,形成有使透過光(84a、86a、86b)向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部(82a、82b)。
【專利說明】車輛用儀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車輛用儀表裝置,其在由儀表盒(meter case)和文字盤形成的收納空間內(nèi)配置光源,并將該光源的光引導至對文字盤的刻度進行指示的指針上。
【背景技術】
[0002]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車輛用儀表裝置,其在由儀表盒和文字盤形成的收納空間內(nèi)配置光源,并使該光源的光由形成在儀表盒的壁面上的反射面反射,而將其引導至對文字盤的刻度進行指示的指針上,由此提高該指針的視覺辨認性。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2-79114號公報
[0005]在專利文獻I的車輛用儀表裝置中,將儀表盒的一部分形成為反射面,因此能夠以低成本實現(xiàn)視覺辨認性高的儀表裝置。但是,由于需要將儀表盒的形狀設計成將光源的光引導至指針上的形狀,所以存在該儀表盒的外觀性會受到很大限制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于是,本發(fā)明以提供一種能夠同時提高設計性和視覺辨認性的車輛用儀表裝置為目的。
[0007]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具有:使上方開口的儀表盒20 ;安裝在該儀表盒20的開口部22上的文字盤24 ;配置在由該文字盤24的背面24b側(cè)和所述儀表盒20形成的收納空間52內(nèi)的光源58、60 ;設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側(cè)且對形成在所述文字盤24上的刻度34、36、44、46進行指示的指針40、50 ;以及設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側(cè)且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至少一個顯示區(qū)域28a、28b的框部件26,并具有以下特征。
[0008]第一特征:所述文字盤24具有使所述光源58、60的光84a、86a、86b透過的透過部74、76,所述框部件26具有與所述文字盤24相對的相對端部78a、78b,在所述相對端部78a、78b上,形成有反射部82a、82b,該反射部82a、82b使從所述透過部74、76透過的所述光84a、86a、86b向所述指針40、50的方向反射。
[0009]第二特征:所述框部件26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多個顯示區(qū)域28a、28b,所述透過部74、76形成在多個所述顯示區(qū)域28a、28b內(nèi)。
[0010]第三特征:所述儀表盒20具有遮光壁62、66,該遮光壁62、66設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的所述光源58、60與所述文字盤24之間。
[0011]第四特征:所述文字盤24在所述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具有開口部42,所述遮光壁62、66形成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的所述光源58、60與所述開口部42之間。
[0012]第五特征: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與所述開口部42相對地配置有顯示車輛的行駛距離的行駛距離顯示器16。
[0013]第六特征:所述遮光壁62、66是從所述儀表盒20的底部64豎立設置的側(cè)壁62a、66a,或者所述遮光壁62由所述側(cè)壁62a、和以覆蓋所述光源58的所述文字盤24側(cè)的方式從所述側(cè)壁62a的上端部延伸的上壁62b構成。
[0014]第七特征:所述刻度34、36、44、46形成為圓弧狀,所述反射部82a、82b在圓弧狀的所述刻度34、36、44、46的外側(cè)附近沿著所述刻度34、36、44、46形成。
[0015]第八特征:在所述框部件26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多個顯示區(qū)域28a、28b的情況下,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形成有顯示第一物理量的主刻度34、36,并且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內(nèi)形成有顯示第二物理量的副刻度44、46。在這種情況下,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偵牝設有指示所述主刻度34、36的主指針40、和指示所述副刻度44、46的副指針50。另外,所述框部件26具有:第一反射部82a,將從形成在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的第一透過部74透過的光84a、86a向所述主指針40的方向反射;以及第二反射部82b,將從形成在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內(nèi)的第二透過部76透過的光86b向所述副指針50的方向反射。
[0016]第九特征:構成有速度表12,其包括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和所述主指針40,且顯示作為所述第一物理量的車速,并構成有燃料表14,其包括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和所述副指針50,且顯示作為所述第二物理量的車輛的燃料剩余量。
[0017]第十特征:所述框部件26以使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比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大的方式劃分所述文字盤24。
[0018]發(fā)明效果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特征,當光源的光透過文字盤的透過部時,所透過的上述光由形成在框部件的相對端部上的反射部反射,并被引導至指針上。由此,在第一特征中,無需像專利文獻I那樣地在儀表盒上形成反射面。即,在第一特征中,能夠不限制上述儀表盒的設計性地,提高上述指針的視覺辨認性。
[0020]另外,在第一特征中,因為在上述相對端部上形成有上述反射部,所以當車輛的乘員(駕駛員)目視上述車輛用儀表裝置時,能夠使上述反射部難以看到。
[0021]這樣,在第一特征中,能夠同時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的設計性和視覺辨認性,因此,能夠?qū)崿F(xiàn)既提高指針的視覺辨認性且設計性又很高的車輛用儀表裝置。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特征,因為在由框部件劃分的多個顯示區(qū)域中形成有透過部,所以能夠提高文字盤的視覺辨認性。
[002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特征,因為在光源與文字盤之間設有遮光壁,所以上述光源的光變得難以直接入射到透過部。由此,能夠使顯示區(qū)域整體模糊地發(fā)光,而減少亮度不均。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特征,因為在光源與開口部之間形成有遮光壁,所以能夠抑制上述光源的光從上述開口部直接漏出。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的視覺辨認性。
[002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特征,因為與開口部相對地配置有行駛距離顯示器,所以車輛的駕駛員能夠視覺辨認上述行駛距離顯示器所顯示的上述車輛的行駛距離。
[002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特征,因為遮光壁是從儀表盒的底部豎立設置的側(cè)壁,所以能夠很容易地避免光源的光直接入射到透過部。另外,若以覆蓋上述光源的文字盤側(cè)的方式設置上壁,則能夠確實地避免上述光直接入射到上述透過部。
[002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七特征,因為在呈圓弧狀形成的刻度的外側(cè)附近,沿著上述刻度形成有反射部,所以能夠很容易地通過由上述反射部反射后的光來照亮指針。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的視覺辨認性。
[002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八特征,在第一顯示區(qū)域中,從第一透過部透過的光由第一反射部反射而被引導至主指針上;另一方面,在第二顯示區(qū)域中,從第二透過部透過的光由第二反射部反射而被引導至副指針上。由此,車輛的駕駛員通過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能夠掌握與上述主指針所指示的主刻度對應的第一物理量,并掌握與上述副指針所指示的副刻度對應的第二物理量。
[002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九特征,因為車輛用儀表裝置具有速度表及燃料表,所以車輛的駕駛員通過目視上述車輛用儀表裝置,能夠很容易地掌握上述速度表所顯示的車速、和上述燃料表所顯示的上述車輛的燃料剩余量。
[003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特征,因為第一顯示區(qū)域比第二顯示區(qū)域大,所以車輛的駕駛員通過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能夠即刻掌握第一物理量(車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儀表裝置的主視圖。
[0032]圖2是沿圖1的I1-1I線的剖視圖。
[0033]圖3是沿圖1的II1-1II線的剖視圖。
[0034]圖4是沿圖1的IV -1V線的剖視圖。
[0035]圖5是沿圖1的V - V線的剖視圖。
[0036]圖6是沿圖1的V1- VI線的剖視圖。
[0037]圖7是沿圖1的YD - YD線的剖視圖。
[0038]圖8是沿圖1的VD1- VDI線的剖視圖。
[0039]圖9是圖1的框部件的立體圖。
[0040]圖10是表示將燈泡的光引導至指針上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41]圖11是表示將燈泡的光引導至指針上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42]圖12是表示圖1的車輛用儀表裝置的一部分的放大主視圖。
[0043]附圖標記說明
[0044]10-車輛用儀表裝置;12_速度表;14_燃料表;16_行駛距離顯示器;18a?18d-警示燈;20-儀表盒;22、42-開口部;24-文字盤;24a_表面;24b-背面;26_框部件;28a-第一顯示區(qū)域;28b-第二顯示區(qū)域;28c-第三顯示區(qū)域;30_罩;32a_第一開口部;32b-第二開口部;32c-第三開口部;34、36、44、46_刻度;38、48_文字;40_第一指針;50-第二指針;52-收納空間;54-第一機件;56_第二機件;58、60、68a?68d_燈泡;62、66-遮光壁;62a、66a-側(cè)壁;62b-上壁;64_底部;70a?70d_圍壁;72a?72d_透鏡;74、76-透過部;78a、78b-相對端部;80a、80b_ 傾斜部;82a、82b-反射部;84、86_ 光;84a、86a、86b-透過光。
【具體實施方式】
[0045]關于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儀表裝置,列舉優(yōu)選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來進行以下具體說明。
[0046]圖1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例如適用于二輪摩托車等跨騎式車輛的與車把罩接合的儀表裝置。由此,車輛用儀表裝置10并不限于二輪車用的儀表裝置,還能用作四輪車用的儀表裝置。
[0047]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具有:顯示車輛的車速的速度表(speed meter) 12 ;顯示車輛的燃料剩余量的燃料表14;顯示車輛的行駛距離的里程表(trip meter)即行駛距離顯示器16 ;以及各種警示燈18a?18d。
[0048]此外,在圖1中,雖然僅圖示了一個行駛距離顯示器16,但車輛用儀表裝置10也可以搭載兩個行駛距離顯示器16,將一個行駛距離顯示器16作為里程表,并將另一個行駛距離顯示器16作為計程器(odometer)。警示燈18a是轉(zhuǎn)向指示燈,警示燈18b是遠光指示燈,警示燈18c是FI (電子燃料噴射)指示燈,警示燈18d是怠速停止指示燈(idle stopindicator)。
[0049]另外,圖1表示車輛用儀表裝置10是跨騎式車輛的儀表裝置,且圖示了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員(駕駛員)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時的狀態(tài)。在以下說明中,以速度表12、燃料表14、行駛距離顯示器16及各警示燈18a?18d的顯示部分朝上的方式,對在跨騎式車輛上配設有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情況進行說明。
[0050]如圖2?圖9所示,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具有使上方開口的箱狀樹脂制的儀表盒20。在儀表盒20的開口部22上配置有文字盤24,該文字盤24的表面24a由與儀表盒20連結的樹脂制的框部件26從上方覆蓋。這種情況下,由框部件26覆蓋文字盤24的表面24a,由此,將該表面24a劃分成第一?第三顯示區(qū)域28a?28c。進一步地,文字盤24和框部件26由與儀表盒20的外周部分卡合的透明樹脂制的罩30從上方整體性地覆蓋。
[0051]此外,在圖1中,II1-1II線、IV-1V線、V - V線和V1-VI線從中途以階梯狀彎曲,因此,在圖3?圖6中,彎曲的部位用單點劃線來圖示。
[0052]如圖1及圖9所示,框部件26是大致呈扇形形成的樹脂制板狀部件。這種情況下,在框部件26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呈圓形地大幅開口的第一開口部32a。另外,在框部件26上的第一開口部32a的外側(cè)的一個角落部,形成有大致梯形的第二開口部32b。進一步地,在框部件26上的第一開口部32a的外側(cè)的另一個角落部,形成有與第二開口部32b為相同形狀的凹部,并在該凹部上形成有圓形的多個第三開口部32c。因此,在框部件26上,第一開口部32a的開口面積最大,第二開口部32b的開口面積次之,多個第三開口部32c的開口面積最小。
[0053]由此,當由框部件26覆蓋文字盤24的表面24a時,表面24a上的第一開口部32a的部位被劃分成第一顯示區(qū)域28a,表面24a上的第二開口部32b的部位被劃分成第二顯示區(qū)域28b,表面24a上的多個第三開口部32c的部位被分別劃分成多個第三顯示區(qū)域28c。因此,如圖1所示,在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大致中央部分中,較大地形成有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在該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外側(cè),分別形成有與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相比較小的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和多個第三顯示區(qū)域28c。
[0054]另外,在車輛用儀表裝置10中,第一顯示區(qū)域28a是速度表12、行駛距離顯示器16及警示燈18d的顯示部分,第二顯示區(qū)域28b是燃料表14的顯示部分,各第三顯示區(qū)域28c分別是各警示燈18a?18c的顯示部分。
[0055]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中,呈圓弧狀配置有表示車速的刻度34、36 (主刻度)、與該刻度34、36對應的數(shù)字(0、20、……、140)、以及表示車速的單位(km/h)的文字38。另外,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上方,設有指示刻度34、36的第一指針40 (主指針)。進一步地,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中形成有開口部42,駕駛員經(jīng)由開口部42能夠目視行駛距離顯示器16所顯示的車輛的行駛距離。
[0056]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中,呈圓弧狀配置有表示燃料剩余量的刻度44、46(副刻度)、表示與該刻度44、46對應的剩余量(E、F)的文字48。另外,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中設有指示刻度44、46的第二指針50 (副指針)。
[0057]如圖2?圖8所示,在由儀表盒20與文字盤24的背面24b形成的收納空間52中,在與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大致中心相對的部位上,配置有構成速度表12的第一機件54。第一指針40從文字盤24的上方安裝到第一機件54的軸上。由此,通過第一機件54使第一指針40轉(zhuǎn)動,而能夠使該第一指針40指示與當前的車速對應的所期望的刻度34、36。
[0058]另外,在收納空間52中,在與第二指針50的基端部相對的部位(框部件26中的將第二開口部32b劃分出的靠近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部位)上,配置有構成燃料表14的第二機件56。第二指針50從文字盤24的上方安裝到第二機件56的軸上。由此,通過第二機件56使第二指針50轉(zhuǎn)動,而能夠使該第二指針50指示與當前的燃料剩余量對應的所期望的刻度44、46。
[0059]在收納空間52中,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外側(cè)附近且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與警示燈18b之間的部位(與第一開口部32a相比更靠近警示燈18b的框部件26正下方的部位)上,配置有對于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作為光源的燈泡58。另一方面,在收納空間52中,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外側(cè)附近且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附近的部位(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附近的框部件26正下方的部位)上,配置有對于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作為光源的燈泡60。
[0060]S卩,燈泡58在收納空間52中,位于第一顯示區(qū)域28a與警示燈18b之間的框部件26正下方的部位而固定在儀表盒20上。這種情況下,在儀表盒20中,在燈泡58與文字盤24及開口部42之間設有遮光壁62。遮光壁62由從儀表盒20的底部64朝向文字盤24豎立設置的側(cè)壁62a、和從側(cè)壁62a的上端部以覆蓋燈泡58的文字盤24側(cè)的方式延伸的上壁62b構成。
[0061]另一方面,燈泡60在收納空間52中,位于與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接近的框部件26正下方的部位而固定在儀表盒20上。這種情況下,在儀表盒20中,在燈泡60與文字盤24及開口部42之間設有遮光壁66。遮光壁66由從儀表盒20的底部64朝向文字盤24豎立設置的側(cè)壁66a構成。
[0062]此外,與燈泡58相比,燈泡60配置在遠離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部位上(參照圖1),由此,遮光壁66并不具有上壁。但是,遮光壁66當然也可以與遮光壁62同樣地具有從側(cè)壁66a的上端部以覆蓋燈泡60的文字盤24側(cè)的方式延伸的上壁。
[0063]另外,在收納空間52中,在各第三顯示區(qū)域28c正下方的部位上,固定有構成警示燈18a?18c的燈泡68a?68c,這些燈泡68a?68c分別固定在儀表盒20上。各燈泡68a?68c分別由從儀表盒20的底部64豎立設置的圍壁70a?70c包圍。各圍壁70a?70c的上端部支承文字盤24,在該上端部附近分別配置有透鏡72a?72c。
[0064]進一步地,在收納空間52中,構成警示燈18d的燈泡68d也固定在儀表盒20上。燈泡68d由從儀表盒20的底部64豎立設置的圍壁70d包圍。圍壁70d的上端部支承文字盤24,在該上端部附近配置有透鏡72d。
[0065]另外,在文字盤24上的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中,設有多個具有透光性的樹脂制的透過部74 (參照圖10及圖11),并將各透過部74的形狀設計成刻度34、36或文字38的形狀,由此,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上形成各刻度34、36及各文字38。
[0066]另一方面,在文字盤24上的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中,設有多個具有透光性的樹脂制的透過部76 (參照圖10及圖11),并將各透過部76的形狀設計成刻度44、46或文字48的形狀,由此,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上形成各刻度44、46及各文字48。
[0067]進一步地,在框部件46上,將第一開口部32a及第二開口部32b劃分出的各緣部,是分別作為與文字盤24相對的相對端部78a、78b而形成的。
[0068]這種情況下,在框部件26上的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外側(cè),設有朝向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中心(第一指針40的(基端部))傾斜的傾斜部80a,在傾斜部80a的前端部連接有朝向文字盤24延伸的相對端部78a。在相對端部78a上形成有與第一指針40相對地傾斜的傾斜面,該傾斜面構成為后述的反射部82a。
[0069]另一方面,在框部件26上的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的外側(cè),設有朝向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的中心(第二指針50)傾斜的傾斜部80b,在傾斜部80b的前端部連接有朝向文字盤24延伸的相對端部78b。在相對端部78b上形成有與第二指針50相對地傾斜的傾斜面,該傾斜面構成為后述的反射部82b。
[0070]此外,在相對端部78a、78b (的反射部82a、82b)與文字盤24的表面24a之間,形成有微小的間隙。
[0071]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中,在燈泡58、60分別發(fā)光的情況下,該燈泡58、60的光84、86由收納空間52內(nèi)部的各種結構物分別漫反射,其中,這些各種結構物例如為遮光壁62、66、圍壁70a?70d、儀表盒20的底部64及側(cè)壁、和第一機件54及第二機件56。關于文字盤24,因為除透過部74、76以外的部位均不具有透光性,所以光84、86在文字盤24的背面24b也分別漫反射。
[0072]這種情況下,燈泡58配置在與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外側(cè)附近相對的部位上,燈泡60配置在與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的外側(cè)附近相對的部位上。
[0073]由此,在收納空間52內(nèi)漫反射后的光84、86從文字盤24的背面24b側(cè)經(jīng)由透過部74而透過到表面24a側(c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其結果是,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刻度34、36及文字38因從透過部74透過的光84、86 (以下,也稱為透過光84a、86a)而發(fā)光。
[0074]另外,從透過部74透過之后向周圍擴散的透過光84a、86a中的朝向框部件26的光由反射部82a向第一指針40側(cè)反射,并被引導至第一指針40上。由此,第一指針40因被反射部82a反射并引導的透過光84a、86a而發(fā)光。
[0075]這樣,由于燈泡58、60的光84、86不會直接入射到透過部74,所以當駕駛員目視第一顯示區(qū)域28a時,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因透過光84a、86a而看起來整體模糊地發(fā)光。其結果是,能夠減少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亮度不均。
[0076]此外,因為燈泡60與燈泡58相比配置在遠離第一顯示區(qū)域28a的部位,所以在透過部74中,主要使透過光84a透過,并且使一部分的透過光86a透過。
[0077]同樣地,在收納空間52內(nèi)漫反射后的光86從文字盤24的背面24b側(cè)經(jīng)由透過部76而透過到表面24a側(c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的刻度44、46及文字48因從透過部76透過的光86 (以下,也稱為透過光86b)而發(fā)光。另外,透過光86a中的朝向框部件26的光由反射部82b反射到第二指針50側(cè)并被引導至第二指針50上,第二指針50因被反射部82b反射并引導的透過光86b而發(fā)光。
[0078]這樣,由于燈泡60的光86不會直接入射到透過部76,所以當駕駛員目視第二顯示區(qū)域28b時,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因透過光86b而看起來整體模糊地發(fā)光。其結果是,能夠減少第二顯示區(qū)域28b的亮度不均。
[0079]圖12是表示圖1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一部分的放大圖,用斜線表示透過部74、76(參照圖10及圖11)的部位。即,透過光84a、86a從各刻度34、36及各文字38透過,并且透過光86b從各刻度44、46及各文字48透過,由此,當駕駛員目視時,這些刻度34、36、44,46及各文字38、48看起來發(fā)光。
[0080]此外,關于各警示燈18a?18d,若文字盤24上的各警示燈18a?18d的部位具有透光性,則各燈泡68a?68c的光經(jīng)由透鏡72a?72c及文字盤24分別在各第三顯示區(qū)域28c中輸出,燈泡68d的光經(jīng)由透鏡72d及文字盤24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中輸出。由此,駕駛員能夠目視各警示燈18a?18d的發(fā)光來掌握各種警告。
[0081]如以上說明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燈泡58、60的光84、86中的在收納空間52內(nèi)漫反射后的光作為透過光84a、86a、86b而從文字盤24的透過部74、76透過。由此,透過光84a、86a、86b由形成在框部件26的相對端部78a、78b上的反射部82a、82b反射,并被引導至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上。
[0082]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無需像專利文獻I那樣地在儀表盒20上形成反射面。SP,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不限制儀表盒20的設計性地,提高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視覺辨認性。
[0083]另外,因為在相對端部78a、78b上形成有反射部82a、82b,所以當車輛的乘員(駕駛員)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時,能夠使反射部82a、82b難以看到。
[0084]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同時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設計性和視覺辨認性,因此,能夠提高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視覺辨認性,并且實現(xiàn)設計性較高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
[0085]另外,因為在由框部件26劃分出的第一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a、28b中形成有透過部74、76,所以能夠提高文字盤24的視覺辨認性。
[0086]進一步地,因為在燈泡58、60與文字盤24之間設有遮光壁62、66,所以燈泡58、60的光84、86變得難以直接入射到透過部74、76。由此,通過透過光84a、86a、86b使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及第二顯示區(qū)域28b整體模糊地發(fā)光,能夠減少亮度不均。
[0087]這種情況下,因為在燈泡58、60與開口部42之間形成有遮光壁62、66,所以能夠抑制燈泡58、60的光84、86(透過光84a、86a、86b)直接從開口部42漏出。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視覺辨認性。
[0088]另外,因為與開口部42相對地配置有行駛距離顯示器16,所以駕駛員能夠視覺辨認行駛距離顯示器16所顯示的車輛的行駛距離。
[0089]另外,因為遮光壁62、66是從儀表盒20的底部64豎立設置的側(cè)壁62a、66a,所以能夠很容易地避免燈泡58、60的光84、86直接入射到透過部74、76。另外,若以覆蓋燈泡58的文字盤24側(cè)的方式設置上壁62b,則能夠確實地避免光84直接入射到透過部74。
[0090]另外,因為在呈圓弧狀形成的刻度34、36、44、46及文字38、48的外側(cè)附近,沿著刻度34、36、44、46及文字38、48形成有反射部82a、82b,所以能夠很容易地通過由反射部82a、82b反射后的透過光84a、86a、86b來照亮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視覺辨認性。
[0091]具體地說,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中,從透過部74透過的透過光84a、86a由反射部82a反射并被弓I導至第一指針40上,另一方面,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中,從透過部76透過的透過光86b由反射部82b反射并被引導至第二指針50上。由此,駕駛員通過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能夠掌握與第一指針40所指示的刻度34、36對應的當前的車速,并掌握與第二指針50所指示的刻度44、46對應的當前的燃料剩余量。
[0092]即,因為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具有速度表12及燃料表14,所以駕駛員通過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能夠很容易地掌握速度表12所顯示的當前的車速、和燃料表14所顯示的當前的燃料剩余量。
[0093]另外,因為第一顯示區(qū)域28a比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大,所以駕駛員通過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能夠即刻掌握當前的車速。
[0094]另外,在框部件26上形成有朝向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方向傾斜的傾斜部80a、80b,在傾斜部80a、80b的前端部連接有相對端部78a、78b。而且,在相對端部78a、78b上形成有與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相對的傾斜面,該傾斜面作為反射部82a、82b而形成。因此,反射部82a、82b能夠很容易地使透過光84a、86a、86b向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方向反射。其結果是,能夠?qū)⑼高^光84a、86a、86b確實地引導至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上,并使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發(fā)光,從而提高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的視覺辨認性。
[0095]進一步地,通過將多個透過部74、76的形狀設計成刻度34、36、44、46或文字38、48的形狀,而在文字盤24上形成有刻度34、36、44、46及文字38、48,因此,能夠使刻度34、36、44,46及文字38、48發(fā)光,同時也使第一指針40及第二指針50發(fā)光。
[0096]再進一步地,因為在框部件26的正下方配置有燈泡58、60,所以當駕駛員目視車輛用儀表裝置10時,能夠使燈泡58、60難以看到。
[0097]此外,在上述說明中,對車輛用儀表裝置10的各光源是燈泡58、60、68a?68d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能使用LED光源。
[0098]以上,雖然使用優(yōu)選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的記載范圍。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能夠增加多種變更或改良,這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根據(jù)權利要求書的記載可知,這種增加了變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nèi)。另外,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帶有括號的附圖標記是為了易于理解本發(fā)明而依照附圖中的附圖標記添加的,本發(fā)明并不被帶有該附圖標記的要素限定并解釋。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具有:使上方開口的儀表盒(20);安裝在該儀表盒(20)的開口部(22)上的文字盤(24);配置在由該文字盤(24)的背面(24b)側(cè)和所述儀表盒(20)形成的收納空間(52)內(nèi)的光源(58,60);設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側(cè)且對形成在所述文字盤(24)上的刻度(34、36、44、46)進行指示的指針(40、50);以及設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側(cè)且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至少一個顯示區(qū)域(28a、28b)的框部件(26),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字盤(24)具有使所述光源(58、60)的光(84a、86a、86b)透過的透過部(74、76), 所述框部件(26)具有與所述文字盤(24)相對的相對端部(78a、78b), 在所述相對端部(78a、78b)上形成有反射部(82a、82b),該反射部(82a、82b)使從所述透過部(74、76)透過的所述光(84a、86a、86b)向所述指針(40、50)的方向反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件(26)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多個顯示區(qū)域(28a、28b), 所述透過部(74、76)形成在多個所述顯示區(qū)域(28a、28b)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儀表盒(20)具有遮光壁出2、66),該遮光壁(62、66)設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的所述光源(58、60)與所述文字盤(24)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盤(24)在所述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具有開口部(42), 所述遮光壁(62、66)形成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的所述光源(58、60)與所述開口部(42)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納空間(52)中,與所述開口部(42)相對地配置有顯示車輛的行駛距離的行駛距離顯示器(16)。
6.根據(jù)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壁(62、66)是從所述儀表盒(20)的底部(64)豎立設置的側(cè)壁(62a、66a),或者所述遮光壁(62)由所述側(cè)壁^2a)、和以覆蓋所述光源(58)的所述文字盤(24)側(cè)的方式從所述側(cè)壁(62a)的上端部延伸的上壁(62b)構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34、36、44、46)形成為圓弧狀, 所述反射部(82a、82b)在圓弧狀的所述刻度(34、36、44、46)的外側(cè)附近沿著所述刻度(34、36、44、46)形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部件(26)將所述文字盤(24)劃分成多個顯示區(qū)域(28a、28b)的情況下,在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形成有顯示第一物理量的主刻度(34、36),并且在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內(nèi)形成有顯示第二物理量的副刻度(44、46), 在所述文字盤(24)的表面(24a)側(cè),設有指示所述主刻度(34、36)的主指針(40)、和指示所述副刻度(44、46)的副指針(50), 所述框部件(26)具有:第一反射部(82a),將從形成在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內(nèi)的第一透過部(74)透過的光(84a、86a)向所述主指針(40)的方向反射;以及第二反射部(82b),將從形成在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內(nèi)的第二透過部(76)透過的光(86b)向所述副指針(50)的方向反射。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構成有速度表(12),其包括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和所述主指針(40),且顯示作為所述第一物理量的車速, 并構成有燃料表(14),其包括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和所述副指針(50),且顯示作為所述第二物理量的車輛的燃料剩余量。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車輛用儀表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件(26)以使所述第一顯示區(qū)域(28a)比所述第二顯示區(qū)域(28b)大的方式劃分所述文字盤(24)。
【文檔編號】G12B11/02GK104512255SQ201410446053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川隅慎司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