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多工件籃的涂覆機的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涂覆機將表面需涂覆的工件通過上料機構放入料筐內(nèi),再將料筐放置在浸槽內(nèi)對工件進行浸涂,在電機驅動下,涂覆機高速旋轉將涂料均勻地附著在被涂的工件,并將多余的水或液體物質(zhì)快速有效的甩干,由于自動涂覆生產(chǎn)線能大幅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故在涂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專利公開號為CN205253464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三籃轉向裝置,如圖1a、圖1b以及圖1c所示,旋轉軸611的中部外壁與安裝板600固定相連,該旋轉軸611的頂端外壁固定連接同步輪604,使用外接調(diào)速電機和皮帶輪驅動同步輪604旋轉,即可帶動3個大齒輪605和料框2進行公轉;3個大齒輪605設置在同一平面上,旋轉軸611內(nèi)套接有貫穿于該旋轉軸611兩端的中心軸612,該中心軸612的底端固定連接一個小齒輪606,該小齒輪606處于3個大齒輪605構成的平面的中心處,該中心軸612在旋轉軸611內(nèi)可上下位移,中心軸612進行上下位移時,小齒輪606與3個大齒輪605始終保持嚙合,旋轉軸611的底端設有半環(huán)形凹臺;小齒輪606的頂端設有與旋轉軸611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相匹配的半環(huán)形凸臺610,中心軸612向上位移時該小齒輪606的半環(huán)形凸臺610與旋轉軸611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卡接配合,旋轉軸611旋轉時可帶動小齒輪606與旋轉軸611同步進行旋轉,以使3個大齒輪605跟隨安裝板600圍繞旋轉軸611進行旋轉時,3個大齒輪605之間處于鎖緊狀態(tài),無法自轉。
上述結構的轉向裝置在對工件進行涂覆時,將裝有待涂覆工件的料框2安裝在大齒輪605下方,且大齒輪605的限位塊608與安裝板600上的限位柱609的頂面相接觸,小齒輪的半環(huán)形凸臺610與旋轉軸611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卡接配合;啟動外接調(diào)速電機驅動同步輪604帶動旋轉軸611高速旋轉,此時3個大齒輪605同步進行公轉,且小齒輪606與大齒輪605之間保持相對靜止,各大齒輪605處于鎖緊狀態(tài);料框2內(nèi)的工件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積聚在各料框2中相對遠離中心軸612的一側,影響工件涂覆質(zhì)量。該三籃轉向裝置旋轉至預設時間后,調(diào)節(jié)調(diào)速電機轉速,使同步輪604和旋轉軸611低速旋轉(例如4轉/分鐘),啟動下壓板601上方的外接氣缸對下壓板601施加壓力并通過下壓板601傳遞到推桿616,驅動中心軸612向下位移,此時小齒輪606的半環(huán)形凸臺610脫離旋轉軸611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中心軸612頂端外壁的上摩擦片613與固定設置的下摩擦片614接觸,中心軸612受到摩擦阻力停止旋轉,小齒輪606處于靜止狀態(tài);3個大齒輪在旋轉軸611低速旋轉的帶動下,仍處于同步公轉的狀態(tài),同時由于小齒輪606與3個大齒輪605仍處于嚙合狀態(tài)且小齒輪606靜止不動,各大齒輪605產(chǎn)生與旋轉軸611旋轉方向相反的自轉;在大齒輪605的自轉過程中,大齒輪605的限位塊608逐漸離開安裝板600起始側邊的限位柱609頂面,向安裝板600相鄰側邊的限位柱609頂面位移。
上述結構的轉向裝置在使大齒輪605進行公轉和自轉時,是依靠上摩擦片613與固定設置的下摩擦片614接觸,使小齒輪606處于靜止狀態(tài),而大齒輪605在旋轉軸611低速的驅動下完成自轉,而且在傳動時需要小齒輪606的半環(huán)形凸臺610與旋轉軸611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相配合,這不但增加了轉向裝置的結構復雜度,而且在小齒輪606上設置半環(huán)形凸臺610,以及旋轉軸611上設置半環(huán)形凹臺,均增加了小齒輪606和旋轉軸611的加工難度。
再如圖1a所示,3個大齒輪605通過軸承連接在該安裝板600三個頂角處,大齒輪605的下方固定連接料筐連接板607,料框2與料筐連接板607活動連接,便于對料框2進行裝卸;小齒輪606處于3個大齒輪605構成的平面的中心處,小齒輪606與3個大齒輪605始終保持嚙合。大齒輪605的邊緣設有一限位塊608,安裝板600各邊緣中間位置設有凸起部,該凸起部的兩側對稱設有2個限位柱609,各限位柱609的頂面分別與對應頂角處大齒輪605的限位塊608配合,且用于限制同一限位塊608的兩個相鄰限位柱609的頂面處在同一直線上,將大齒輪605的自轉行程限制為180°。
在最開始將這些零件裝配成涂覆機的時候,由于需要保證三個大齒輪605之間的間隔,該間隔的作用最主要是在通過小齒輪606的驅動使大齒輪605旋轉后,使每一個限位塊608由當前位置轉動到與另一個限位柱609接觸,該旋轉的角度必須保證是180度,這樣,將連接在連接板607上的工件籃調(diào)換了一個方向,在繼續(xù)涂覆的過程中,以對工件表面涂覆得更為均勻。然而,上述連接板607與大齒輪605緊固為一體,需要使限位柱609與限位塊608接觸,才能保證上述的旋轉為180度。由于連接板607上開設有插槽,工件籃是沿著連接板607的徑向插入到工件籃中的,當保證限位柱609與限位塊608接觸后,由于零件精度的原因,連接板607的位置與工件籃插入的位置發(fā)生偏差,即插入方向形成一個夾角,這樣,工件籃在插入到連接板607上的插槽中時,會發(fā)生卡滯。因此,這種結構的工件籃裝配結構,對零件的精度需要有很高的要求,否則在裝配工件籃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上述的卡滯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具有多工件籃的涂覆機的傳動裝置。
具有多工件籃的涂覆機的傳動裝置,包括主軸、離心盤、空心軸、行星輪、工件籃裝配機構,主軸的一端與所述的離心盤的一端固定連接,離心盤上均布多個安裝孔,在每個安裝孔中設置有軸承座總成,所述每個空心軸的一端與軸承座總成固定連接,空心軸的另一端伸出到軸承座總成的外部后穿過行星輪上所置的通孔后與所述的工件籃裝配機構固定連接,還包括回轉氣缸、太陽輪,該回轉氣缸與離心盤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回轉氣缸的回轉桿與太陽輪固定連接,該太陽輪與所述的行星輪嚙合,所述行星輪上的通孔為錐形孔,在該通孔中設有錐形套,所述錐形套套在空心軸上后,錐形套的一端插入到行星輪上的通孔中,在錐形套與行星輪固定連接的過程中,錐形套受通孔錐形面的擠壓將空心軸抱緊。
優(yōu)選地,還包括主軸承座總成,主軸的另一端穿過主軸承座總成并與該主軸承座總成固定為一體,主軸與離心盤連接的一端設有進氣道和回氣道,主軸承座總成上設有進氣口和回氣口,主軸承座總成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第一環(huán)形槽和第二環(huán)形槽,該第一環(huán)形槽分別與主軸承座總成的進氣口和主軸上進氣道的進口相通,所述離心盤上設有第一通氣孔和第二通氣孔,第一通氣孔的一端與進氣道的出口相通,第一通氣孔的另一端通過第一外接管道與回轉氣缸的進氣口連接,回轉氣缸的出氣口通過第二外接管道與第二通氣孔的一端連接,第二通氣孔的另一端與主軸上回氣道的進氣口連通,回氣道的出氣口與第二環(huán)形槽連通,第二環(huán)形槽與主軸承座總成上的回氣口連通。
所述離心盤上設有調(diào)節(jié)機構,所述行星輪上還設有與調(diào)節(jié)機構配合的阻擋塊。
優(yōu)選地,行星輪的軸向端面上設有沿該行星輪軸向延伸的環(huán)形套,該環(huán)形套的根部位于通孔的孔口,環(huán)形套的內(nèi)壁面為錐面。
優(yōu)選地,還包括: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上設置有供工件籃沿該連接機構徑向插入的通道;以及
沿空心軸軸向位移并使工件籃形成定位的頂桿機構,該頂桿機構的一端穿過所述的空心軸且延伸到軸承座總成的外部,頂桿機構的另一端與連接機構連接或配合。
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套在空心軸上并與空心軸固定為一體且隨空心軸轉動的定位盤;以及
套設在空心軸上的壓緊盤,該壓緊盤位于定位盤與行星輪之間,壓緊盤的圓周面上設有臂,該臂的一端設有彎折部,該彎折部位于定位盤的下方,彎折部與定位盤之間形成供工件籃插入的徑向通道。
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機構還包括第一彈性部件,所述壓緊盤空套在空心軸上,所述第一彈性部件的一端與壓緊盤抵頂,第一彈性部件的另一端與定位盤抵頂,定位盤上設有裝配孔,壓緊盤與定位盤之間留有供壓緊盤沿空心軸軸向位移的空間;
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連接板以及連接部件,所述連接板設置在頂桿的一端,所述連接部件的一端與連接板固定,連接部件的另一端穿過定位盤上的裝配孔后與壓緊盤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壓緊盤包括盤本體以及彈簧座,所述盤本體上設有供第一彈性部件穿過的安裝孔,所述彈簧座固定在盤本體上并至少部分地將安裝孔遮擋,所述第一彈性部件穿過安裝孔與彈簧座抵頂。
優(yōu)選地,所述壓緊盤固定在空心軸上;
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第二彈性部件、定位桿,所述頂桿上設有限位部,第二彈性部件套在頂桿上,第二彈性部件的一端與限位部抵頂,第二彈性部件的另一端與軸承座總成抵頂,所述定位桿連接在頂桿的端部,頂桿在軸向位移時,定位桿的端部插入到工件籃上設置的嵌入槽中以鎖定工件籃,或者從工件籃上的嵌入槽中退出解除對工件籃的鎖定。
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固定在空心軸上的盤狀部件,盤狀部件的圓周面上設有臂,所述臂上設有供工件籃沿該連接機構徑向插入的通道;
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第二彈性部件、定位桿,所述頂桿上設有限位部,第二彈性部件套在頂桿上,第二彈性部件的一端與限位部抵頂,第二彈性部件的另一端與軸承座總成抵頂,所述定位桿連接在頂桿的端部,頂桿在軸向位移時,定位桿的端部插入到工件籃上設置的嵌入槽中以鎖定工件籃,或者從工件籃上的嵌入槽中退出以解除對工件籃的鎖定。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回轉氣缸,替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下摩擦片以及小齒輪的半環(huán)形凸臺與旋轉軸底端的半環(huán)形凹臺,不但使傳動的結構得到了簡化,而且利用了主軸、主軸承座總成以及離心盤設置了輸氣的路徑,避免了主軸在旋轉的過程中使外接輸氣管道發(fā)生扭曲而損壞。對于調(diào)整工件籃的安裝位置而言,具體地:在將這些零件初始裝配成涂覆機時,由于需要保證行星輪之間的精度,當事先將各個行星輪與上的阻擋塊與離心盤上的調(diào)節(jié)螺釘相互抵頂時,這時,如果要使行星輪進行180度的旋轉,通過上述的抵頂可以獲得保證。但是,各個行星輪之間滿足了安裝及使用的要求后,這時出現(xiàn)的問題是,連接在空心軸上的用于連接工件籃裝配機構無法讓工件籃沿其徑向插入到裝配機構上,在本發(fā)明的結構中,由于使空心軸的緊固是通過錐形套抱緊的,而非是采用鍵的形式使其周向固定,因此,當出現(xiàn)上述工件籃無法沿連接機構徑向插入到裝配機構中時,由于這時錐形套還沒有與行星輪緊固,因此,通過轉動空心軸使連接工件籃裝配機構到達工件籃剛好能夠沿該裝配機構徑向插入的位置之處,這時,通過旋扭螺釘產(chǎn)生的拉力作用,使錐形套逐漸地插入到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內(nèi),在這種逐漸地由淺入深的插入過程中,錐形套受到來自于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的錐形孔壁面的擠壓作用力,從而將空心軸給抱緊并保持。本發(fā)明以錐形套受徑向擠壓作用力而對空心軸進行抱緊并保持的方式,在裝配成涂覆機之前,能夠方便地調(diào)整工件籃裝配機構與行星輪的相對位置,使工件籃在插入到裝配機構中時,不會受到阻礙作用力而順暢地進入到裝配機構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a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三籃轉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b為沿圖1a中A—A線的剖視圖;
圖1c為圖1b中的B部放大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圖2中的C部放大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壓緊盤的示意圖;
圖5為第二種調(diào)整結構的示意圖;
圖6為工件籃的示意圖;
圖7為工件籃與圖5中的頂桿機構配合的示意圖;
圖8為第三種調(diào)整結構的示意圖;
1為主軸,1a為進氣道,1b為回氣道,2為帶輪,4為主軸承座總成,4a為進氣口,4b為回氣口,4c為第一環(huán)形槽,4d為第二環(huán)形槽,5為頂桿,5a為第二彈性部件,5b為定位桿,5c為限位部,7為軸承座總成,8為空心軸,9為離心盤,9a為凸出部,9b為安裝塊,9c為調(diào)節(jié)螺釘,90為第一通氣孔,91為第二通氣孔,10為阻擋塊,11為行星輪,11a為環(huán)形套,11b為錐形套,11c為凸緣,11d為螺釘,12為彈簧座,13為壓緊盤,13a為臂,13b為彎折部,13c為徑向通道,13d為凸起,130為盤本體,14為第一彈性部件,15為桿,16為定位盤,17為連接板,17a為連接部件,18為回轉氣缸,19為太陽輪,100為工件籃,101為轉折部,102為嵌入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如圖2、圖2a、圖3以及圖4所示,具有多工件籃的涂覆機的傳動裝置,包括主軸1、主軸承座總成4、空心軸8、離心盤9、行星輪11、工件籃裝配機構、回轉氣缸18、太陽輪19,主軸1的一端與所述的離心盤9的一端固定連接,離心盤9上均布多個安裝孔,在每個安裝孔中設置有軸承座總成7,所述每個空心軸8的一端與軸承座總成7固定連接,空心軸8的另一端伸出到軸承座總成7的外部后穿過行星輪11上所置的通孔后與所述的工件籃裝配機構固定連接。回轉氣缸18與離心盤9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回轉氣缸18的回轉桿與太陽輪19固定連接,該太陽輪19與所述的行星輪11嚙合。為使回轉氣缸18能夠通氣進行工作,需要設置輸氣路徑,該輸氣路徑的結構為:主軸1的另一端穿過主軸承座總成4并與該主軸承座總成4固定為一體,主軸1與離心盤9連接的一端設有進氣道1a和回氣道1b,主軸承座總成4上設有進氣口4a和回氣口4b,主軸承座總成4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第一環(huán)形槽4c和第二環(huán)形槽4d,該第一環(huán)形槽4c分別與主軸承座總成4的進氣口4a和主軸1上進氣道1a的進口相通,所述離心盤9上設有第一通氣孔90和第二通氣孔91,第一通氣孔90的一端與進氣道1a的出口相通,第一通氣孔90的另一端通過第一外接管道(圖中未示出)與回轉氣缸18的進氣口連接,回轉氣缸18的出氣口通過第二外接管道(圖中未示出)與第二通氣孔91的一端連接,第二通氣孔91的另一端與主軸1上回氣道1b的進氣口連通,回氣道1b的出氣口與第二環(huán)形槽4d連通,第二環(huán)形槽4d與主軸承座總成4上的回氣口4b連通。將輸氣路徑設置成這樣的結構,既利用于主軸、主軸承座總成以及離心盤,又避免了主軸在旋轉的過程中使外接輸氣管道發(fā)生扭曲而損壞。
離心盤9上均布有多個安裝孔,安裝孔的數(shù)量為3個,在每個安裝孔中均固定有所述的軸承座總成7,在離心盤9的圓周面上設有凸出部9a,該凸出部位于兩個相鄰安裝孔之間,每個凸出部設有螺紋孔,離心盤9上設有調(diào)節(jié)機構,該調(diào)節(jié)機構由安裝塊9b以及調(diào)節(jié)螺釘9c組成,安裝塊9b通過螺釘與離心盤9上的螺紋孔連接,調(diào)節(jié)螺釘9c螺紋連接在安裝塊上。行星輪11位于離心盤9的下方,行星輪11上設有通孔,所述行星輪上的通孔為錐形孔,該錐形孔一端的內(nèi)徑小于另一端的內(nèi)徑,呈上小下大的形狀,行星輪11的軸向端面上設有沿該行星輪軸向延伸的環(huán)形套11a,該環(huán)形套11a的根部位于通孔的孔口,環(huán)形套11a的內(nèi)壁面為錐面。環(huán)形套11a與行星輪11一體成型,即環(huán)形套11a是以通孔的孔口為根部沿著行星輪11的軸向延伸形成形的,環(huán)形套11a的外圓周壁面也為錐面,設置環(huán)形套11a的好處在于,由于環(huán)形套11a相當于是行星輪11的局部的延伸,這種局部的延伸不需要使行星輪整體的厚度變厚,既節(jié)約了材料,節(jié)約了成本,也減輕了行星輪11的重量,并且,環(huán)形套11a還可以對錐形套11b進行擠壓,對錐形套11b的抱緊及保持提供了可靠性的幫助。行星輪11上還設有與離心盤9上的調(diào)節(jié)機構配合的阻擋塊10。
行星輪11上設有置錐形套11b,錐形套11b的內(nèi)孔形狀與空心軸8相適配,例如,空心軸8的形狀為圓柱形,那么,錐形套11b內(nèi)孔的形狀為圓形,錐形套11b的外圓周面的形狀則為錐形,當錐形套11b插入到行星輪11上的通孔中,隨著插入深度的增加,行星輪11的通孔的內(nèi)壁面對錐形套的外圓周面產(chǎn)生擠壓作用力,促使錐形套11b形成徑向收縮。錐形套11b的圓周面上設有徑向的凸緣11c,凸緣11c與錐形套11b一體成型,凸緣11c為環(huán)狀的凸緣,凸緣11c也可以是多個沿錐形套11b圓周方向間隔均布的凸起,這些凸起共同形成了所述的凸緣11c,優(yōu)選地,凸緣11c是環(huán)狀體的結構,因為這樣的凸緣有利于強度的保證。在凸緣11c上設置有螺紋孔,而在行星輪11上設置有安裝孔,螺釘11d穿過行星輪11上的安裝孔后與凸緣11c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從而將錐形套11b與行星輪11緊固為一體。
所述空心軸8的一端與所述的軸承座總成7緊固為一體,空心軸8的另一端穿過行星輪11上的通孔,所述錐形套11b套在空心軸8上后,錐形套11b的一端插入到行星輪11上的通孔中,在錐形套11b與行星輪11固定連接的過程中,錐形套11b受通孔錐形面的擠壓將空心軸8抱緊并保持。由于凸緣11c與行星輪11通過螺釘11d進行連接,而凸緣11c與錐形套11b為一個整體,錐形套11b在受螺釘11d的拉力過程中,逐漸地插入到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11a內(nèi),在這種逐漸地由淺入深的插入過程中,錐形套受到來自于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11a的錐形孔壁面的擠壓作用力??招妮S8穿過行星輪11的端部是用于固定連接工件籃裝配機構。
上述傳動裝置的工作過程為:外部動力通過皮帶帶動固定在主軸1上的帶輪2轉動,帶輪2帶動主軸1轉動,主軸1帶動離心盤9、回轉氣缸18轉動,離心盤9帶動離承座總成7以主軸1的中心進行離心運動,空心軸8以及行星輪11隨著軸承座總成7一同離心運動,回轉氣缸18帶動太陽輪19旋轉,但由于行星輪11也處于旋轉過程中,因此,雖然行星輪和太陽輪相互嚙合,但由于行星輪處于離心運動的狀態(tài),而太陽輪處于旋轉狀態(tài),從而它們之間沒有相對運動,這樣,行星輪11繞太陽輪19公轉,而不發(fā)生自轉。當需要使行星輪11自轉時,主軸1停止轉動,從進氣口4a輸入氣體,氣體依次沿著第一環(huán)形槽4c、進氣道1a、第一通氣孔90、第一外接管道到達回轉氣缸18內(nèi),回轉氣缸18自身工作輸出扭轉,帶動太陽輪19轉轉,太陽輪19驅動與該太陽輪嚙合的每個行星輪11,行星輪11自轉,控制輸入氣體的時間,以使控制行星輪自轉的角度,例如可以轉180度,120度,90度等等,本實施例中轉動180度,以使工件籃換向,使工件的涂覆更為均勻。當轉動180度后,阻擋塊10與調(diào)節(jié)螺釘會發(fā)生輕微的碰撞。停止向回轉氣缸18輸氣,從回轉氣缸輸出的氣體依次經(jīng)第二外接管道、第二通氣孔91、回氣道1b、第二環(huán)形槽1b、回氣口4b輸出。
對于調(diào)整工件籃的安裝位置而言,具體地:在將這些零件初始裝配成涂覆機時,由于需要保證行星輪(本實施例中行星輪的數(shù)量為3個)之間的精度,當事先將各個行星輪11與上的阻擋塊10與離心盤9上的調(diào)節(jié)螺釘相互抵頂時,這時,如果要使行星輪11進行180度的旋轉,通過上述的抵頂可以獲得保證。但是,各個行星輪11之間滿足了安裝及使用的要求后,這時出現(xiàn)的問題是,連接在空心軸8上的用于連接工件籃裝配機構無法讓工件籃沿其徑向插入到裝配機構上,在本發(fā)明的結構中,由于使空心軸8的緊固是通過錐形套11b抱緊的,而非是采用鍵的形式使其周向固定,因此,當出現(xiàn)上述工件籃無法沿連接機構徑向插入到裝配機構中時,由于這時錐形套11b還沒有與行星輪11緊固,因此,通過轉動空心軸8使連接工件籃裝配機構到達工件籃剛好能夠沿該裝配機構徑向插入的位置之處,這時,通過旋扭螺釘11d產(chǎn)生的拉力作用,使錐形套11b逐漸地插入到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11a內(nèi),在這種逐漸地由淺入深的插入過程中,錐形套11b受到來自于通孔以及環(huán)形套11a的錐形孔壁面的擠壓作用力,從而將空心軸8給抱緊并保持。本發(fā)明以錐形套11b受徑向擠壓作用力而對空心軸8進行抱緊并保持的方式,在裝配成涂覆機之前,能夠方便地調(diào)整工件籃裝配機構與行星輪11的相對位置,使工件籃在插入到裝配機構中時,不會受到阻礙作用力而順暢地進入到裝配機構中。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發(fā)明的調(diào)整結構還包括:連接機構以及頂桿機構,即工件籃裝配機構是由連接機構以及頂桿機構所組成的,下面對連接機構和頂桿機構分別進行詳細地說明:
連接機構上設置有供工件籃沿該連接機構徑向插入的通道。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套在空心軸8上并與空心軸8固定為一體且隨空心軸轉動的定位盤16;以及套設在空心軸8上的壓緊盤13,該壓緊盤13位于定位盤16與行星輪11之間,壓緊盤13的圓周面上設有臂13a,該臂13a的一端設有彎折部13b,該彎折部13b位于定位盤16的下方,彎折部13b與定位盤16之間形成供工件籃插入的徑向通道13c。所述連接機構還包括第一彈性部件14,第一彈性部件優(yōu)先選擇圓柱形的彈簧。所述壓緊盤13空套在空心軸8上,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4的一端與壓緊盤13抵頂,第一彈性部件14的另一端與定位盤16抵頂。所述壓緊盤13包括盤本體130以及彈簧座12,所述盤本體130上設有供第一彈性部件14穿過的安裝孔,所述彈簧座12固定在盤本體上并至少部分地將安裝孔遮擋,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4穿過安裝孔與彈簧座12抵頂,在定位盤16上設有桿15,桿15的一端與定位盤16螺紋連接,在彈簧座12上設有孔,桿15的另一端依次穿過盤本體130上的通孔、彈簧座12上的孔后與一個螺母螺紋連接,桿與彈簧座12之間為間隙配合,桿15與盤本體130和彈簧座12不進行固定。定位盤16上設有裝配孔,壓緊盤13與定位盤16之間留有供壓緊盤13沿空心軸8軸向位移的空間。
頂桿機構沿空心軸8軸向位移并使工件籃形成定位,該頂桿機構的一端穿過所述的空心軸8且延伸到軸承座總成7的外部,頂桿機構的另一端與連接機構連接或配合。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5、連接板17以及連接部件17a,所述連接板17設置在頂桿5的一端,所述連接部件17a的一端與連接板17固定,連接部件17a的另一端穿過定位盤16上的裝配孔后與壓緊盤13固定連接。工件籃100的端部設有用于掛接到連接機構上的轉折部101。
上述工件籃裝配機構的工作過程為:通過外力作用(例如氣缸的推力)推動頂桿5下向(從圖上看)軸向位移,頂桿5帶動連接板17、連接部件17a、壓緊盤13、臂13a依次向下位移,第一彈性部件14被壓縮,這樣,在沿彎折部13b與定位盤16之間的徑向通道13c的尺寸增加,工件籃100的轉折部101沿彎折部13b與定位盤16之間形成供工件籃插入的徑向通道13c插入到徑向通道13c中,工件籃100通過轉折部101懸掛在連接機構上,這時,外力作用退出,第一彈性部件14的回復作用力推動壓緊盤13向上位移,壓緊盤13帶動臂13a、彎折部13b、連接部件17a、連接板17、頂桿5復位,由于轉折部101懸掛在彎折部13b上,工件籃100整體隨彎折部13b向上位移,當?shù)谝粡椥圆考?4完全復位后,轉折部101被夾緊在彎折部13b和定位盤16之間,從而使工件籃100可靠地連接地裝配機構上。
實施方式2:
本發(fā)明的工件籃裝配機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1中所述的方式,本實施方式與方式1不同之處于在:
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連接機構中的壓緊盤13固定在空心軸上,壓緊盤13的圓周面上設有臂13a,臂的一端形成彎折部13b,彎折部13b與定位盤16之間形成供工件籃100的轉折部101插入的徑向通道13c。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5、第二彈性部件5a、定位桿5b,所述頂桿5上設有限位部5c,第二彈性部件5a套在頂桿5上,第二彈性部5a件的一端與限位部5c抵頂,第二彈性部件5a的另一端與軸承座總成7抵頂,所述定位桿5b連接在頂桿5a的端部,頂桿5在軸向位移時,定位桿5b的端部插入到工件籃上設置的嵌入槽102中以鎖定工件籃,或者從工件籃上的嵌入槽中退出解除對工件籃的鎖定。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1相比,不再采用第一彈性部件14來復位以及壓緊工件籃的轉折部101,而徑向通道13c的高度是固定不變的。當需要裝配工件籃100時,先通過外力作用使頂桿5向下軸向位移,以帶動定位桿5b向下軸向位移,為轉折部101的插入讓出工間,當轉折部101插入到徑向通道13c中后,轉折部與徑向通道13c形成間隙配合,這時不再向頂桿5施加推力作用,頂桿5在第二彈性部件的作力下復位,頂桿5帶動定位桿5b向上軸向位移,定位桿的兩端嵌入到嵌入槽102中,從而將工件籃鎖定。當需要解除對工件籃的鎖定時,對頂桿5施加作用力,使定位桿5b從嵌入槽102中退出,即可將工件籃沿連接機構的徑向取出。
實施方式3:
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兩種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2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所示,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固定在空心軸上的盤狀部件13,盤狀部件13的圓周面上設有臂13a,所述臂13a上設有供工件籃沿該連接機構徑向插入的徑向通道13c;臂的內(nèi)壁面上至少設有四個相對的凸起13d,每兩個凸起13d之間形成了徑向通道13c。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頂桿5、第二彈性部件5a、定位桿5b,所述頂桿5上設有限位部5c,第二彈性部件5a套在頂桿上,第二彈性部件5a的一端與限位部5c抵頂,第二彈性部件5a的另一端與軸承座總成7抵頂,所述定位桿5b連接在頂桿的端部,頂桿在軸向位移時,定位桿的端部插入到工件籃上設置的嵌入槽中以鎖定工件籃,或者從工件籃上的嵌入槽中退出以解除對工件籃的鎖定。該實施方式對工件籃的鎖定與解除鎖定的過程與實施方式2相同,但是,這種實施方式相較于實施方式2而言,形成徑向通道13c的結構更為簡單,因此,其整體結構也很簡單,并且成本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