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抽油桿接箍是一種連接相同規(guī)格的抽油桿的工具,抽油桿接箍一般呈圓管狀,其內(nèi)壁上設置有內(nèi)螺紋,其外表面上對稱設置有扳手方,便于拆卸與安裝。但在油田開采的過程中,由于抽油桿受到自重、井斜、液柱壓力、底部液體對柱塞向上的作用力等影響而發(fā)生彎曲,而且抽油桿接箍與油井內(nèi)含有化學離子的液體相接觸,這些因素容易對抽油桿接箍造成偏磨腐蝕,偏磨腐蝕嚴重時會導致相互連接的抽油桿斷開,影響油田的正常開采。目前采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來解決抽油桿接箍的偏磨腐蝕問題。其中,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為在普通抽油桿接箍的外表面上噴鍍一層可降低其摩擦系數(shù)并可提高其防腐能力的功能粉末,進而解決了其表面的偏磨腐蝕問題,而且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可以在油井內(nèi)起出并重復利用。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種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裝置。
現(xiàn)有技術中主要采用管鉗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使管鉗的鉗牙咬合住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的扳手方,然后轉動管鉗,使抽油桿上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松動或旋緊,進而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
設計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采用管鉗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時,管鉗不易咬住其外表面上的扳手方,易導致管鉗滑脫,存在安全隱患,而且管鉗滑脫延長了拆裝時間,人工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能夠輔助管鉗拆裝、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套筒、兩個卡塞片;所述套筒包括上圓筒段和與所述上圓筒段底部連接的下圓筒段,所述上圓筒段和所述下圓筒段外徑相同,并且同軸設置。
所述上圓筒段的內(nèi)徑與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相適配,所述下圓筒段的內(nèi)徑與所述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內(nèi)徑相同。
所述上圓筒段相對的內(nèi)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縱向方槽,在所述下圓筒段的相對的內(nèi)壁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縱向方槽相連通的第二縱向方槽,兩個所述第一縱向方槽和兩個所述第二縱向方槽配合形成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大于所述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的扳手方平面的寬度。
所述卡塞片塞裝在所述方形凹槽內(nèi),用于卡緊所述扳手方。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卡塞片的形狀為長條形,所述卡塞片的寬度與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相適配,所述卡塞片的厚度與所述方形凹槽的深度相適配。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卡塞片呈梯形條狀物,所述梯形條狀物的厚度由上自下逐漸增加,所述梯形條狀物的下底的寬度與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相等,所述梯形條狀物的上底的寬度比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小1-2mm,所述梯形條狀物的最大厚度與所述方形凹槽的深度相適配。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上圓筒段的高度為66-75mm,所述下圓筒段的高度為5-8mm。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上圓筒段的內(nèi)徑為41.4-56.5mm,所述上圓筒段的內(nèi)徑比所述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大0.4-0.8mm。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下圓筒段的內(nèi)徑為32-40mm。
具體地,作為優(yōu)選,所述卡塞片的寬度為12-28mm,厚度為4-8mm;
所述第一縱向方槽和所述第二縱向方槽等寬,均為13-29mm,并且所述第一縱向方槽的深度為2-4mm。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在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過程中,首先將兩個卡塞片緊貼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兩個扳手方的平面上,然后將套筒的上圓筒段沿著上圓筒段開口的方向且方形凹槽口正對著卡塞片的位置套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當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一端達到下圓筒段的端面時,下圓筒段將作為阻止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繼續(xù)沿軸向移動的阻擋臺階,套入方形凹槽內(nèi)的卡塞片卡緊接箍扳手方,此時,套筒與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固定在一起,然后將管鉗咬合住套筒,轉動管鉗,可使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松動或上緊,進一步地將套筒和卡塞片拆下,完成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與管鉗配合使用,可實現(xiàn)快速、安全、穩(wěn)定地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梢姡緦嵱眯滦吞峁┑碾p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能夠輔助管鉗拆裝,而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的特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的俯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的仰視圖;
圖2-1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垂直于方形凹槽寬度方向將套筒對半剖切得到的剖面圖;
圖2-2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平行于方形凹槽寬度方向將套筒對半剖切得到的剖面圖;
圖3-1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長條形卡塞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2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梯形卡塞片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分別表示:
1 套筒,
101 上圓筒段,
102 下圓筒段,
103 方形凹槽,
2 卡塞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如附圖1-1及附圖1-2所示,該裝置包括套筒1、兩個卡塞片2。如附圖2-1及附圖2-2所示,套筒1包括上圓筒段101和與上圓筒段101底部連接的下圓筒段102,上圓筒段101和下圓筒段102外徑相同,并且同軸設置;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與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相適配,下圓筒段102的內(nèi)徑與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內(nèi)徑相同;上圓筒段101相對的內(nèi)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縱向方槽,在下圓筒段102的相對的內(nèi)壁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縱向方槽相連通的第二縱向方槽,兩個第一縱向方槽和兩個第二縱向方槽配合形成方形凹槽103,方形凹槽103的寬度大于待拆裝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的扳手方平面的寬度;卡塞片2塞裝在方形凹槽103內(nèi),用于卡緊扳手方。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在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過程中,首先將兩個卡塞片2緊貼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兩個扳手方平面上,然后將套筒1的上圓筒段101沿著上圓筒段101開口的方向且方形凹槽口正對著卡塞片的位置套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當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一端達到下圓筒段102的端面時,下圓筒段102將作為阻止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繼續(xù)沿軸向移動的阻擋臺階,套入方形凹槽內(nèi)的卡塞片2卡緊接箍扳手方,此時,套筒1與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固定在一起,然后將管鉗咬合住套筒1,轉動管鉗,可使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松動或上緊,進一步地將套筒1和卡塞片2拆下,完成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與管鉗配合使用,可實現(xiàn)快速、安全、穩(wěn)定地拆裝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梢姡緦嵱眯滦吞峁┑碾p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拆裝輔助裝置能夠輔助管鉗拆裝,而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的特點。
具體地,套筒1的上圓筒段101的高度為66-75mm,例如為66mm、67mm、68mm、69mm、70mm、71mm、72mm、73mm、74mm、75mm等,下圓筒段102的高度為5-8mm,例如為5mm、6mm、7mm、8mm等。如此設置套筒1的上圓筒段101及下圓筒段102的高度,便于使套筒1的大部分主體,即上圓筒段101可以套裝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這便于在拆裝的過程中,管鉗可以通過套筒1對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主體施加作用力。而套筒1的小部分主體,即下圓筒段102的上端面與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端面相抵接觸,以對其形成阻擋,使該套筒1固定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
其中,設置上圓筒段101及其內(nèi)壁上的第一縱向方槽便于將套筒1沿方形凹槽103口正對著卡塞片2的位置套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上。設置下圓筒段102及其內(nèi)壁上的第二縱向方槽可以在安裝套筒1的過程中觀察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端面是否頂?shù)较聢A筒段102與上圓筒段101相連接的端面處,進而判斷上圓筒段101是否將卡塞片2完全塞入第一縱向方槽內(nèi),如果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端面上和套筒上圓筒段101內(nèi)殘留有雜質,則不能使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端面頂?shù)较聢A筒段102與上圓筒段101相連接的端面處,這時需要對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端面或套筒進行清潔處理,以便于進行后期的拆裝作業(yè)。
更為詳細地,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為41.4-56.5mm,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比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大0.4-0.8mm。例如,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可以為41.8mm、46.6mm、56.4mm等,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可以比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大0.4mm、0.6mm、0.8mm等,如此設置上圓筒段101的內(nèi)徑與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徑的大小便于套筒1的上圓筒段101套裝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外表面上。下圓筒段102的內(nèi)徑為32-40mm,例如為32mm、35mm、40mm等,下圓筒段102的內(nèi)徑與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內(nèi)徑相同,如此設置下圓筒段102的內(nèi)徑,便于判斷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的一端是否卡在套筒1的下圓筒段102與上圓筒段101相連接的端面處。
具體地,設置卡塞片2的目的是為了將卡塞片2卡在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外表面上的扳手方平面內(nèi),進一步地使套筒1內(nèi)壁上的方形凹槽103內(nèi)的卡塞片2將扳手方卡緊,在轉動管鉗時,管鉗帶動套筒1轉動,套筒1帶動卡塞片2及扳手方轉動,即套筒1帶動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轉動,進而對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進行拆裝。其中,卡塞片2可以為長條形、梯形等。具體地,如附圖3-1所示,當卡塞片2的形狀為長條形時,長條形卡塞片2的寬度與方形凹槽103的寬度相適配,長條形卡塞片2的厚度與方形凹槽103的深度相適配,將卡塞片2設置為長條形,便于長條形卡塞片2與套筒1內(nèi)壁上的方形凹槽103完全適配,而且長條形卡塞片2容易獲取。作為優(yōu)選,可以將長條形卡塞片2的一端設置成錐形,以便于將長條形卡塞片2插入方形凹槽103內(nèi)。
更為詳細地,長條形卡塞片2的寬度為12-28mm,例如其寬度可以為12mm、19.5mm、28mm等,厚度為4-8mm,例如其厚度可以為4mm、6mm、8mm等。套筒1內(nèi)壁上的第一縱向方槽和第二縱向方槽等寬,均為13-29mm,例如兩者的寬度可以為13mm、20.5mm、29mm等,并且第一縱向方槽的深度為2-4mm,例如其深度可以為2mm、3mm、4mm等,如此設置上述尺寸,便于長條形卡塞片2與第一縱向方槽和第二縱向方槽相適配。
具體地,如附圖3-2所示,當卡塞片2呈梯形條狀物時,梯形條狀物的厚度由上自下逐漸增加,梯形條狀物的下底的寬度與方形凹槽103的寬度相等,梯形條狀物的上底的寬度比方形凹槽103的寬度小1-2mm,梯形條狀物的最大厚度與方形凹槽103的深度相適配。將卡塞片2設置為梯形便于卡塞片2與套筒1的拆裝,具體地,梯形卡塞片2可由上自下被卡在上圓筒段101的第一縱向方槽內(nèi),而且在拆卸套筒1的過程中,梯形卡塞片2沿方形凹槽103脫離套筒1。更為詳細地,梯形卡塞片2的下底的寬度與方形凹槽103的寬度相等,梯形卡塞片2的上底的寬度比方形凹槽103的寬度小1-2mm,例如為1mm、1.2mm、1.4mm、1.6mm、1.8mm、2mm等,如此設置梯形卡塞片2的尺寸,便于套筒1與梯形卡塞片2的拆裝。而且,梯形卡塞片2的最大厚度與方形凹槽103的深度相適配,這便于塞入方形凹槽103內(nèi)的梯形卡塞片2將扳手方卡緊,進而將套筒1和雙向保護抽油桿接箍固定在一起,方便拆裝操作。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