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進料裝置是起到原料與生產線之間的連接作用,由于傳統(tǒng)的進料裝置多為固定形式,為進料工作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支撐腳,基板,支撐梁、頂部平面和豎向連接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腳連接外軸凸起,外軸凸起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滾輪,兩個滾動軸承通過連接軸進行連接,支撐腳的頂部為基板,基板的平面上為支撐梁,支撐梁為近似直角形狀,支撐梁的一個邊為水平方向,連接水平方向的另一個邊為近似豎直方向,支撐梁的水平方向邊的另一端連接豎向連接面,豎向連接面與頂部平面進行圓直角連接,頂部平面設置中空加厚墊,中空加厚墊連接進料倉,進料倉設置斜面進料面,支撐梁連接兩個固定帶,兩個固定帶分別從兩側固定進料倉的腰部;
所述基板通過第一組連接裝置固定凸起平臺,凸起平臺連接動力馬達,基板通過第三組連接裝置與第二圓形滑塊進行固定,基板通過第二組連接裝置與第一圓形滑塊進行固定,支撐梁的近似豎直方向的邊連接連接桿,連接桿通過連接部分連接出料倉,出料倉的出料端高度低于出料倉的進料端的高度,出料倉的底面為完整的斜面,出料倉的頂面為不完整斜面,包括中間封閉斜面、頂部敞開斜面和頂部敞開斜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組連接裝置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組連接裝置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組連接裝置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進料裝置可進行移動,便于生產車間內的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結合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附圖標記如下:
1-外軸凸起,2-滾輪,3-連接軸,4-支撐腳,5-基板,6-第一組連接裝置,7-凸起平臺,8-動力馬達,9-支撐梁,10-斜面進料面,11-進料倉,12-中空加厚墊,13-頂部平面,14-豎向連接面,15-固定帶,16-中間封閉斜面,17-頂部敞開斜面,18-出料倉,19-頂部敞開斜面,20-豎向出料擋板,21-豎向冗余連接部分,22-第一圓形滑塊,23-第二組連接裝置,24-中空軌道,25-第三組連接裝置,26-第二圓形滑塊,27-連接桿,28-連接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為:
一種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支撐腳4,基板5,支撐梁9、頂部平面13和豎向連接面1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腳4連接外軸凸起1,外軸凸起1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滾輪2,兩個滾動軸承通過連接軸進行連接,支撐腳4的頂部為基板5,基板5的平面上為支撐梁9,支撐梁9為近似直角形狀,支撐梁9的一個邊為水平方向,連接水平方向的另一個邊為近似豎直方向,支撐梁9的水平方向邊的另一端連接豎向連接面14,豎向連接面14與頂部平面13進行圓直角連接,頂部平面13設置中空加厚墊12,中空加厚墊12連接進料倉11,進料倉11設置斜面進料面10,支撐梁9連接兩個固定帶15,兩個固定帶15分別從兩側固定進料倉11的腰部;
所述基板5通過第一組連接裝置6固定凸起平臺7,凸起平臺7連接動力馬達8,基板5通過第三組連接裝置25與第二圓形滑塊26進行固定,基板5通過第二組連接裝置23與第一圓形滑塊22進行固定,支撐梁9的近似豎直方向的邊連接連接桿27,連接桿27通過連接部分28連接出料倉18,出料倉18的出料端高度低于出料倉18的進料端的高度,出料倉18的底面為完整的斜面,出料倉18的頂面為不完整斜面,包括中間封閉斜面16、頂部敞開斜面17和頂部敞開斜面19。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組連接裝置6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組連接裝置23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組連接裝置25為螺桿與螺母組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