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53819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制動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汽車用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制動失靈和不良分后橋、前橋和全車——由于氣制動技術主要應用于中、大型汽車,而往往中、大型汽車エ況較差和傳統(tǒng)制動技術缺陷等多種原因容易造成制動失靈、制動不良。如低溫系統(tǒng)管路積水結凍堵塞、系統(tǒng)元件積水結凍發(fā)卡、高低溫系統(tǒng)管件及元件損壞漏氣等多種因素嚴重影響到制動可靠性。根據傳統(tǒng)氣制動技術安全性基本要求,具備主制動功能的同時還必須具備以下兩項輔助制動。I.彈簧儲能制動其目的是駐車和行車應急制動;2.緩速制動其目的是在特定條件下起穩(wěn)定慣性和行車應急制動。傳統(tǒng)制動技術存在的根本缺陷是1.彈簧儲能制動和緩速制動カ矩弱,而且僅控后輪;2.為了防止制動カ超負荷損壞制動器及聯(lián)動組件,設計上彈簧儲能制動與主制動不能重合使用。因此當主制動失靈和不良時傳統(tǒng)制動技術應急效能較差,不能及時合理地給定制動カ度,失去人為安全范圍內控速和停車。制動失靈和制動不良帶來的后果往往是重大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車輛受損和公共設施損壞,對國家和個人造成嚴重危害或損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汽車氣制動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汽車用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技術方案一種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包括空氣壓縮機,空氣過濾器,儲氣瓶,輸氣管路及多回路保護閥,腳剎機構和/或手剎機構,繼動閥,以及彈簧儲能氣室和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其特征是在腳剎機構的頂桿上安裝有防失靈制動總閥,防失靈制動總閥上設置有進氣ロ、出氣ロ、控制進氣口和控制出氣ロ ;該進氣ロ通過氣管與儲氣瓶連通,該出氣ロ通過氣管與繼動閥的控制ロ連通,繼動閥的進氣ロ與儲氣瓶連通,繼動閥的出氣ロ與彈簧儲能氣室的驅動ロ連通;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控制進氣ロ通過氣管與儲氣瓶連通,控制出氣ロ通過氣管與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控制進氣ロ之ー連通;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設置還設置有控制進氣ロ之ニ,進氣口和出氣ロ,其中進氣ロ與儲氣瓶連通,出氣ロ與彈簧儲能氣室的彈簧室連通,控制進氣ロ之ニ與所述繼動閥的出氣ロ連通;所述彈簧儲能室的驅動桿與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推桿連接;
其中,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的上閥體、中閥體和下閥體,上閥體為密封傳動部件,其上端與頂桿接觸連接,其下端與頂針接觸連接;中閥體和下閥體的內部分別設置有上凸臺和下凸臺;在中閥體內密封套裝有上活塞,所述頂針位于上活塞上端中心;上活塞的上端設置外翻邊,該外翻邊與所述上凸臺之間通過彈簧連接;在上活塞的下端外側套裝有閥門座,閥門座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閥門和下閥門,上、下閥門分別與閥門座之間密封接觸并通過彈簧連接,其中上閥門與上凸臺下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下閥門與下凸臺上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活塞的上段外徑大于下段外徑形成臺階,該臺階位于上凸臺附近或者略高于上凸臺,所述臺階的臺階面與上閥門配合構成閥門驅動結構;在上閥體的ー側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出氣孔和進氣孔,其中進氣ロ位于上凸臺下側,出氣ロ位于上凸臺上側;在上活塞底部設置有與其內腔連通的通孔,閥門座上設置有與上活塞底部通孔對應的通孔;在下閥體內密封套裝有活塞套,在活塞套內密封套裝有下活塞,在活塞頭內上端密封套裝有中活塞,其中下活塞位于中活塞內側;上、下活塞內設置有相連通的中空通道;下活塞的中部設置有外凸緣,活塞套的內壁中部設置有內凸緣,所述外凸緣位于內凸緣下側;所述中活塞的上端與所述下閥門接觸;活塞套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下?lián)跗?,中活塞的下端設置有與活塞套密封接觸的外凸部分,該外凸部分位于上擋片下側;活塞套的下?lián)跗蟼仍O置有ー個環(huán)形彈簧座,下活塞的外凸緣與環(huán)形彈簧座之間通過彈簧連接,中活塞的外凸部分與活塞套的內凸緣通過彈簧連接;在下閥體側壁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控制出氣口和控制進氣ロ,在活塞套與下閥體之間存在密封夾層腔,控制進氣ロ與該夾層腔連通,同時設置有連通夾層腔與內、外凸緣之間的通孔;下閥體下端內密封套裝有堵頭,堵頭與所述彈簧墊之間形成夾層腔,該夾層腔與控制出氣ロ相連通,其通道位于下閥體側壁內;
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包括上體、中上體、中下體和下體;上體和下體分別設置進氣控制ロ之ニ和控制進氣ロ之一,中上體和中下體分別設置進氣口和出氣ロ ;上體和下體內腔中分別密封套裝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的中心設置有頂頭,圓周邊緣設置有限位凸緣;中上體與上體密封套接,中上體的上端位于上體內側,中上體的上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上限位凸緣;中下體與下體密封套接,中下體的下端位于下體內側,中下體的下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下限位凸緣;上限位凸緣與上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a,中上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上活塞之間的間距為b,滿足a < b ;下限位凸緣與下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C,中下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下活塞之間的間距為d,滿足c小于d;中上體和中下體的內腔中分別密封套裝有上閥門組件和下閥門組件;上、下閥門組件各包括ー個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外側中部設置有環(huán)形外凸臺,中上體的內腔上端和中下體的內腔下端分別設置有內凸臺,上、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ー側與上、下內凸臺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另ー側與內腔末端密封套裝的閥門座通過彈簧連接;上活塞與上閥門組件之間形成的氣室C,下活塞組件與中下體內腔之間形成氣室E,其中,氣室C與氣室E連通,該連通通道位于中上體和中下體側壁中;上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與下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相連通,在兩中空套管之間的區(qū)域設置有密封的排氣室,兩中空套管分別與排氣室相通,排氣室與排氣ロ相通。制動系統(tǒng)的氣路中還包括氣壓監(jiān)測和報警裝置。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上活塞下側安裝有ー個隨動活塞,此時的上活塞為中空結構,并且中空腔體內壁設置有臺階面,隨動活塞的中心柱套裝在上活塞的中空腔體內臺階面下方;上體同時還設有控制進氣ロ之三,該控制進氣ロ之三連通于上活塞上側的A氣室內;控制進氣ロ之一連通于上活塞與隨動活塞之間的B氣室內;還采用手剎機構,該手剎機構的進氣ロ與儲氣瓶連通,出氣ロ與控制進氣ロ之三連通。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堵頭中空,其內腔與下活塞內腔相通,堵頭的末端設置有防噪網。
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堵頭與環(huán)形彈簧座之間通過彈簧連接。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座帶有底板,底板中心帶有凹槽,凹槽ー側設置排氣孔;閥座上端內側密封套裝有頂桿座,頂桿座圓周邊緣與閥座底板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頂桿座下端中心帶有閥桿,該閥桿匹配插入所述底板凹槽中;頂桿座上端中心設置有頂桿凹槽,頂桿凹槽用于安裝頂桿;頂桿座上端與上閥體之間密封連接。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座的下端頂頭上設置有球面凹槽,橫向平衡桿上側中心設置有球面凹槽,兩凹槽內匹配安裝有鋼球。位于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外凸緣下側和環(huán)形彈簧座上側的一段下活塞側壁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門座為內外套管結構,其內套管匹配套裝在上閥門外偵牝其外套管與內套管的中部連接形成上、下環(huán)形槽;所述上、下閥門分別為內外套管結構,上閥門和下閥門的內外套管的底部連接形成環(huán)形槽;上、下閥門的環(huán)形槽壁分別與閥門座·的上、下環(huán)形槽壁密封連接,所述彈簧位于環(huán)形槽內。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排氣室內壁上設置有交錯分布的消音板,相鄰消音板形成曲線通道。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排氣ロ設置有濾波網。
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的防失靈制動總閥和防失靈三控繼動閥是ー種制動系統(tǒng)組成部件,能夠做到因系統(tǒng)故障堵塞、部件發(fā)卡、氣壓降低和急速泄漏及時有效的補償制動カ矩,能做到前輪失靈補救前輪、后輪失靈補救后輪、全車失靈補救全車。該繼動閥的下端控制進氣ロ與腳踏剎車氣路連接,為常通控制ロ,當因系統(tǒng)故障堵塞、部件發(fā)卡、氣壓降低和急速泄漏時造成氣壓低于0. 55MPa時,該繼動閥下端的控制ロ斷氣,從而使E氣室與F氣室連通,F氣室又與中空套管連通,進入排氣室,從而導致出氣ロ氣壓為零,確保前后橋彈簧儲能室內沒有氣壓,使彈簧能夠立即作用,増加制動カ矩。2、防失靈三控繼動閥上體可以設置兩個或三個控制進氣ロ,其中ー個控制進氣ロ之ニ與腳踏氣動機構連通,用于正常情況下可使進氣ロ與出氣ロ連通或關閉,控制進氣ロ之三與手動剎車的氣動機構連通,用于正常情況下使進氣ロ與出氣ロ連通或關閉,利用設置在上體內腔中的兩個活塞,實現了腳踏剎車和手動剎車互不干擾且能同時工作的情況,克服了目前車輪剎車中腳踏剎車和手動剎車不能同時使用或配合性較差會造成部件相互干擾而受損的問題。3、本發(fā)明不但安裝方便、裝車成本低而且操作靈便、性能優(yōu)越,顯著的改善了上述傳統(tǒng)技術制動失靈和制動不良等缺陷。防失靈制動技術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非常利于推廣實施。


圖I是本發(fā)明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示意 圖2是本發(fā)明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半剖結構示意圖之ー;
圖3是本發(fā)明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半剖結構示意圖之ニ;
圖4是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剖面結構示意 圖5是圖4的H-H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防失靈制動總閥,2為防失靈三控繼動閥,3為彈簧儲能氣室,4為制動器,5為繼動閥,6為腳剎機構,7為手剎機構,8為空氣壓縮機,9為空氣過濾器,10為儲氣瓶,11為四回路保護閥,12為輸氣管,13為氣壓監(jiān)測和報警裝置,14-17分別為排氣ロ。101.護罩、102.降噪網、103. 堵頭、104.彈性擋圏、105.彈簧、106.防松螺母、107.彈性擋圏、108.活塞、109.彈簧、110.活塞套、111.螺栓、112.彈簧、113.彈性擋圏、114.中活塞、115.下閥體、116.中閥體、117.上活塞、118.彈簧、119.彈性擋圈、120.頂針、121.橫向平衡桿、122.鋼球、123.卡圈、124.防塵套、125.弾性擋圈、126.頂桿、127.0型圈、128.防松墊圈、129. 0型圈、130. 0型圈、131. 0型圈、132. 0型圈、133. 0型圈、134. 0型圏、135. 0型圏、136. 0型圏、137.下閥門、138.密封墊、139.閥門彈簧、140.閥門座、141.上閥門、142.閥門彈簧、143. 0型圈144.上閥體、145.復位彈簧(預壓彈簧)、146.橡膠平衡彈簧、147.頂桿座、148.耐摩環(huán)、149.平衡活塞、150.弾性擋圈、151.通孔、152.通道、153.通孔、154.進氣ロ、155.出氣ロ、156.控制進氣ロ、157.控制出氣ロ、158.排氣ロ、159.環(huán)形彈簧座、160.上凸臺、161.下凸臺、162.內凸緣、163.外凸緣、164.閥座,165為通孔。201.下體、202.下活塞、203. 0型圏、204.下閥門、205.密封墊、206.彈簧支座、207. 0型圏、208.閥門彈簧、209. 0型圏、210.中下體、211. 0型圏、212. 0型圏、213.閥門座、214.閥門彈簧、215.彈簧支座、216.上閥門、217.密封墊、218.中上體、219. 0型圏、220.隨動活塞、221. 0型圏、222.上活塞、223.上體、224. 0型圏、225. 0型圏、226.堵頭、227.彈性擋圏、228. 0型圏、229.濾波網、230.護罩、231.螺釘、232.安裝支架、233.防松墊圈、234.螺栓按裝配順序連接緊固組成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總成、235為通道、236為固定孔、237為消音板、238為控制進氣ロ之ニ、239為控制進氣ロ之三、240為進氣ロ、241為出氣ロ、242為控制進氣ロ之一、243.頂頭、244.中部突出部分、245.限位凸緣、246.下限位凸緣。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參見圖1,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包括空氣壓縮機8,空氣過濾器9,儲氣瓶10,輸氣管12及四回路保護閥11,腳剎機構6和手剎機構7,繼動閥8,以及彈簧儲能氣室4,前橋和后橋制動器3,制動系統(tǒng)的氣路中還包括氣壓監(jiān)測和報警裝置13等。其中,在腳剎機構6的頂桿126上安裝有防失靈制動總閥1,防失靈制動總閥I上設置有進氣ロ154、出氣ロ 155、控制進氣ロ 156和控制出氣ロ 157;該進氣ロ 154通過氣管與儲氣瓶10連通,該出氣ロ 155通過氣管與繼動閥8的控制ロ連通,繼動閥8的進氣ロ與儲氣瓶10連通,繼動閥8的出氣ロ與彈簧儲能氣室3的驅動ロ連通;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I的控制進氣ロ156通過氣管與儲氣瓶10連通,控制出氣ロ 157通過氣管與防失靈三控繼動閥2的控制進氣ロ之一 242連通;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2設置還設置有控制進氣ロ之ニ 238,控制進氣ロ 239,進氣ロ 240和出氣ロ 241,其中進氣ロ 240與儲氣瓶10連通,出氣ロ 241與彈簧儲能氣室3的彈簧室連通,控制進氣ロ之ニ 238與所述繼動閥8的出氣ロ連通;所述彈簧儲能室3的驅動桿與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4推桿連接。參見圖2和圖3,防失靈制動總閥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的上閥體144、中閥體116和下閥體115。
圖2關于上閥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中,上閥體144內套裝有閥座164,閥座164帶有底板,底板中心向下凸出,凸出的下部為頂頭,凸出的上部為凹槽,凹槽ー側設置排氣孔。閥座164的上端內側密封套裝有頂桿座147,頂桿座147圓周邊緣與閥座底板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145 ;頂桿座147下端中心帶有閥桿,該閥桿匹配插入所述底板凹槽中;頂桿座147上端中心設置有頂桿凹槽,頂桿凹槽用于安裝頂桿126 ;頂桿座147上端與上閥體144之間通過防塵套124密封連接。閥座164的下端頂頭上設置有球面凹槽,橫向平衡桿121 (杠桿)上側中心設置有球面凹槽,兩凹槽內匹配安裝有鋼球122。該橫向平行桿12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對稱的頂針120接觸,兩個頂針120對應兩套剎車系統(tǒng),滿足前后橋同步剎車的作用。對頂桿126施加向下的壓カ時,頂桿座147向下移動,頂桿座下端的閥桿進入閥座164底部凹槽中帶動閥座164 一起向下移動,閥座164底部的頂頭推動鋼球122,鋼球122推動橫向平行桿121,橫向平行桿的兩端同時驅動兩個頂針120。圖3關于中閥體和下閥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中,中閥體116和下閥體115的內部 分別設置有上凸臺160和下凸臺161。在中閥體116內密封套裝有上活塞117,所述頂針120位于上活塞117上端中心。上活塞117的上端設置外翻邊,該外翻邊與所述上凸臺160之間通過彈簧118連接;在上活塞117的下端外側套裝有閥門座140,閥門座140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閥門141和下閥門137。從圖3中可以看出,閥門座140為內外套管結構,其內套管匹配套裝在上閥門外側,其外套管與內套管的中部連接形成上、下環(huán)形槽;所述上、下閥門分別為內外套管結構,上閥門和下閥門的內外套管的底部連接形成環(huán)形槽;上、下閥門的環(huán)形槽壁分別與閥門座的上、下環(huán)形槽壁密封連接,彈簧142位于上閥門與閥門座的環(huán)形凹槽中,彈簧139位于下閥門與閥門座的環(huán)形凹槽中。其中上閥門141與上凸臺160下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下閥門137與下凸臺161上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活塞117的上段外徑大于下段外徑形成臺階,該臺階位于上凸臺161附近或者略高于上凸臺161,所述臺階的臺階面與上閥門141配合構成閥門驅動結構。在上閥體I 6的一側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出氣孔155和進氣孔154,其中進氣ロ 154位于上凸臺160下側,出氣ロ 155位于上凸臺160上側。當頂針120驅動上活塞117向下運動時,上活塞117的臺階面與上閥門141接觸并驅動上閥門141向下運動,上閥門141處于打開狀態(tài),此時進氣ロ 154與出氣ロ 155連通,從而驅動剎車裝置進行剎車動作。在下閥體115內密封套裝有ー個活塞套110,該活塞套110位于下凸臺161的下偵牝該活塞套110內同時套裝有中活塞114和下活塞108,其中中活塞114位于下活塞108上端外側。正常情況下,中活塞14和下活塞108的上端對齊,其中下活塞108上端與上活塞116的下端對應,中活塞114上端與下閥門137對應。上、下活塞內設置有相連通的中空通道,下活塞108的下端為排氣ロ 158。下活塞108的中部設置有外凸緣163,活塞套110的內壁中部設置有內凸緣162,所述外凸緣163位于內凸緣162下側。活塞套110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擋片113和下?lián)跗?07,中活塞114的下端設置有與活塞套110密封接觸的外凸部分,該外凸部分位于上擋片113下側;活塞套110的下?lián)跗?07上側設置有一個環(huán)形彈簧座159,下活塞108的外凸緣163與環(huán)形彈簧座169之間通過彈簧109連接,中活塞114的外凸部分與活塞套110的內凸緣162通過彈簧112連接;其中,下活塞108的側壁設置有通孔153,該通孔153位于外凸緣163下側和環(huán)形彈簧座169上側的一段位置上。在下閥體115的側壁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控制出氣ロ 157和控制進氣ロ 156,在活塞套110與下閥體115之間存在密封夾層腔,控制進氣ロ 156與該夾層腔連通,同時設置有連通夾層腔與內、外凸緣之間的通孔165,該區(qū)域為IT氣室。在上活塞底部設置有與其內腔連通的通孔151。下閥體下端內密封套裝有堵頭103,堵頭103與所述彈簧墊159之間形成夾層腔,該夾層腔與控制出氣ロ 157相連通,其通道152位于下閥體115的側壁內。堵頭103中空,其內腔與下活塞108內腔相通,堵頭103的末端設置有防噪網102,防噪網102外側設置有護罩101。堵頭103與環(huán)形彈簧座159之間通過彈簧105連接。圖2中顯示了通過頂桿同時控制兩個閥系,同步驅動前后橋制動。閥門座140上的通孔接通氣壓長通,同時通過設在下閥體115左邊通道進入E’氣室,目的是為了平衡彈簧112和C’氣室與E’氣室的兩端氣壓作用力。此狀態(tài)下活塞108受到E’氣室壓カ彈簧109變形,下活塞108與活塞117分離,同時中活塞114受到向下壓カ彈簧112變形,下閥門117密封面與設在下閥體115上的閥門ロ間隙縮小至I. 2mm。當控制進氣ロ氣壓低于0. 55Mpa時在彈簧109與氣壓的平衡作用下,活塞108回位與活塞117結合。防失靈制動總閥進入防失靈待急狀態(tài)。
當系統(tǒng)發(fā)生制動失靈或不良故障,氣壓低于0. 55Mpa時操縱制動,頂桿126帶動頂桿座147并同相關傳動組件下行,消除活塞117臺階面與上閥門141密封面間隙,即刻上閥門141打開,B’氣室氣壓流向出氣ロ,人為操縱頂桿126力與A’氣室反壓カ受壓于復位彈簧145和橡膠平衡彈簧146產生主制動平衡氣壓;同時防失靈功能發(fā)揮作用,由活塞117推動活塞108、彈簧109、彈簧105、弾性擋圈107、活塞套110、彈簧112、弾性擋圈113、活塞114等聯(lián)動組件,下閥門137關閉,控制出氣ロ 157氣壓通過活塞108內孔經降噪網102排入大氣產生防失靈斷氣制動,即刻(防失靈制動カ矩=防失靈彈簧推力+主制動氣壓0. 55Mpa至OMpa作用力)。解除126頂桿力,主制動聯(lián)動組件按順序返回,上閥門141關閉,出氣ロ 155氣壓通過活塞117、活塞108內孔經降噪網排入大氣同時制動解除;主制動解除同時防失靈聯(lián)動組件按順序返回,下閥門137打開,控制出氣157 ロ與氣源接通解除彈簧儲能制動。參見圖4和圖5 :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包括上體223、中上體218、中下體210和下體201。上體223同時設置兩個控制進氣ロ,即控制進氣ロ之ニ 238和控制進氣ロ之三239。上體223的內腔密封套裝有兩個活塞,即在上活塞222的下側安裝有ー個隨動活塞220,該上活塞222為中空結構(活塞桿中空),并且中空腔體內壁設置有臺階面作為向下的頂壓面,隨動活塞220的中心柱(中心柱可以中空但底部密封)套裝在上活塞的中空腔體內臺階面下方。兩個活塞將上體223內腔分隔形成多個密封隔離的氣室,上活塞上側為氣室A,上活塞與隨動活塞之間形成氣室B,隨動活塞下側為氣室C。所述控制進氣ロ之三239連通于上活塞的上側,即控制進氣ロ之三239與氣室A連通??刂七M氣ロ 238連通于上活塞的中空其腔體中,該中空腔體與氣室B連通。從而控制進氣ロ 38可以直接驅動隨動活塞,控制進氣ロ之三239驅動上活塞后,通過上活塞驅動隨動活塞。
下體201設置用控制進氣ロ之一 242,該控制進氣ロ 242從功能上屬于總控制ロ,處于常通氣狀態(tài),進當因各種原因導致氣壓系統(tǒng)中壓力不足(例如小于0. 55MPa吋)才控制斷開。下體201的內腔中密封套裝有下活塞202 ;下活塞202將下體內腔分割為兩個氣室,位于下活塞下側為氣室G,位于下活塞上側為氣室F。由于上活塞222的下側又套裝了ー個隨動活塞220,所以此時隨動活塞220變成直接作用部件。將隨動活塞220和下活塞202的中心設置有頂頭243 (頂頭端面為封閉的平面結構),將隨動活塞220和下活塞202的圓周邊緣設置有限位凸緣245。中上體218與上體223密封套接,中上體218的上端位于上體223內側。中上體的上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上限位凸緣;中下體210與下體密封套接,中下體的下端位于下體內側,中下體的下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下限位凸緣246。上限位凸緣與上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a,中上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上活塞之間的間距為b,滿足a < b ;下限位凸緣與下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C,中下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下活塞之間的間距為d,滿足c小于d。
中上體218和中下體210的內腔中分別密封套裝有上閥門組件和下閥門組件。上、下閥門組件各包括ー個中空套管,還包括套裝在中空套筒上的閥門座,套裝于中空套筒末端的密封圈,中空套管的外側中部設置有環(huán)形外凸臺(上、下各有ー個環(huán)形外凸臺),環(huán)形外凸臺上還套裝有密封圈,中上體的內腔上端和中下體的內腔下端分別設置有內凸臺(上、下各有一個內凸臺)。上環(huán)形外凸臺的上側與上內凸臺之間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環(huán)形外凸臺的下側通過彈簧與閥門座連接,閥門座固定套裝在中上體內腔和中空套管之間。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上側與下內凸臺之間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下側通過彈簧與閥門座連接,閥門座固定套裝在中下體內腔和中空套管之間。上活塞組件與中上體內腔之間形成氣室D,下活塞組件與中下體內腔之間形成氣室E,其中,氣室C與氣室E連通,該連通通道位于中上體和中下體側壁中。上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與下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相連通,在兩中空套管之間的區(qū)域設置有密封的排氣室,兩中空套管分別與排氣室相通,排氣室與排氣ロ相通。參見圖5:排氣室的內壁上設置有交錯分布的消音板,相鄰消音板形成曲線通道。排氣ロ設置有濾波網。實施例2 :內容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閥座的下端頂頭直接與一個頂針接觸,僅采用一套剎車系統(tǒng)。實施例3 :內容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上體內腔中僅設置有一個上活塞,沒有隨動活塞,從而上活塞直接為驅動部件。將上活塞的中心設置有頂頭,將上活塞的圓周邊緣設置有限位凸緣。上活塞將上體內腔分隔為上下兩個氣室,在上體只設置ー個控制進氣ロ,該控制進氣ロ于上氣室連通。
權利要求
1. 一種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包括空氣壓縮機,空氣過濾器,儲氣瓶,輸氣管路及多回路保護閥,腳剎機構和/或手剎機構,繼動閥,以及彈簧儲能氣室和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其特征是在腳剎機構的頂桿上安裝有防失靈制動總閥,防失靈制動總閥上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控制進氣口和控制出氣口 ;該進氣口通過氣管與儲氣瓶連通,該出氣口通過氣管與繼動閥的控制口連通,繼動閥的進氣口與儲氣瓶連通,繼動閥的出氣口與彈簧儲能氣室的驅動口連通;所述防失 靈制動總閥的控制進氣口通過氣管與儲氣瓶連通,控制出氣口通過氣管與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控制進氣口之一連通;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設置還設置有控制進氣口之二,進氣口和出氣口,其中進氣口與儲氣瓶連通,出氣口與彈簧儲能氣室的彈簧室連通,控制進氣口之二與所述繼動閥的出氣口連通;所述彈簧儲能室的驅動桿與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推桿連接; 其中,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的上閥體、中閥體和下閥體,上閥體為密封傳動部件,其上端與頂桿接觸連接,其下端與頂針接觸連接;中閥體和下閥體的內部分別設置有上凸臺和下凸臺;在中閥體內密封套裝有上活塞,所述頂針位于上活塞上端中心;上活塞的上端設置外翻邊,該外翻邊與所述上凸臺之間通過彈簧連接;在上活塞的下端外側套裝有閥門座,閥門座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閥門和下閥門,上、下閥門分別與閥門座之間密封接觸并通過彈簧連接,其中上閥門與上凸臺下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下閥門與下凸臺上側面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活塞的上段外徑大于下段外徑形成臺階,該臺階位于上凸臺附近或者略高于上凸臺,所述臺階的臺階面與上閥門配合構成閥門驅動結構;在上閥體的一側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出氣孔和進氣孔,其中進氣口位于上凸臺下側,出氣口位于上凸臺上側;在上活塞底部設置有與其內腔連通的通孔,閥門座上設置有與上活塞底部通孔對應的通孔;在下閥體內密封套裝有活塞套,在活塞套內密封套裝有下活塞,在活塞頭內上端密封套裝有中活塞,其中下活塞位于中活塞內側;上、下活塞內設置有相連通的中空通道;下活塞的中部設置有外凸緣,活塞套的內壁中部設置有內凸緣,所述外凸緣位于內凸緣下側;所述中活塞的上端與所述下閥門接觸;活塞套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下?lián)跗?,中活塞的下端設置有與活塞套密封接觸的外凸部分,該外凸部分位于上擋片下側;活塞套的下?lián)跗蟼仍O置有一個環(huán)形彈簧座,下活塞的外凸緣與環(huán)形彈簧座之間通過彈簧連接,中活塞的外凸部分與活塞套的內凸緣通過彈簧連接;在下閥體側壁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控制出氣口和控制進氣口,在活塞套與下閥體之間存在密封夾層腔,控制進氣口與該夾層腔連通,同時設置有連通夾層腔與內、外凸緣之間的通孔;下閥體下端內密封套裝有堵頭,堵頭與所述彈簧墊之間形成夾層腔,該夾層腔與控制出氣口相連通,其通道位于下閥體側壁內; 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包括上體、中上體、中下體和下體;上體和下體分別設置進氣控制口之二和控制進氣口之一,中上體和中下體分別設置進氣口和出氣口 ;上體和下體內腔中分別密封套裝有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和下活塞的中心設置有頂頭,圓周邊緣設置有限位凸緣;中上體與上體密封套接,中上體的上端位于上體內側,中上體的上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上限位凸緣;中下體與下體密封套接,中下體的下端位于下體內側,中下體的下端圓周邊緣設置有下限位凸緣;上限位凸緣與上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a,中上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上活塞之間的間距為b,滿足a < b ;下限位凸緣與下活塞的限位凸緣之間間距為C,中下體中部突出部分與下活塞之間的間距為d,滿足c小于d ;中上體和中下體的內腔中分別密封套裝有上閥門組件和下閥門組件;上、下閥門組件各包括一個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外側中部設置有環(huán)形外凸臺,中上體的內腔上端和中下體的內腔下端分別設置有內凸臺,上、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一側與上、下內凸臺配合形成閥門結構,上、下環(huán)形外凸臺的另一側與內腔末端密封套裝的閥門座通過彈簧連接;上活塞與上閥門組件之間形成的氣室C,下活塞組件與中下體內腔之間形成氣室E,其中,氣室C與氣室E連通,該連通通道位于中上體和中下體側壁中;上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與下閥門組件的中空套管的內腔相連通,在兩中空套管之間的區(qū)域設置有密封的排氣室,兩中空套管分別與排氣室相通,排氣室與排氣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上活塞下側安裝有一個隨動活塞,此時的上活塞為中空結構,并且中空腔體內壁設置有臺階面,隨動活塞的中心柱套裝在上活塞的中空腔體內臺階面下方;上體同時還設有控制進氣口之三,該控制進氣口之三連通于上活塞上側的A氣室內;控制進氣口之一連通于上活塞與隨動活塞之間的B氣室內;還采用手剎機構,該手剎機構的進氣口與儲氣瓶連通,出氣口與控制進氣口之三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堵頭中空,其內腔與下活塞內腔相通,堵頭的末端設置有防噪網。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堵頭與環(huán)形彈簧座之間通過彈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座帶有底板,底板中心帶有凹槽,凹槽一側設置排氣孔;閥座上端內側密封套裝有頂桿座,頂桿座圓周邊緣與閥座底板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頂桿座下端中心帶有閥桿,該閥桿匹配插入所述底板凹槽中;頂桿座上端中心設置有頂桿凹槽,頂桿凹槽用于安裝頂桿;頂桿座上端與上閥體之間密封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座的下端頂頭上設置有球面凹槽,橫向平衡桿上側中心設置有球面凹槽,兩凹槽內匹配安裝有鋼球。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位于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外凸緣下側和環(huán)形彈簧座上側的一段下活塞側壁上,設置有通孔。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制動總閥的閥門座為內外套管結構,其內套管匹配套裝在上閥門外側,其外套管與內套管的中部連接形成上、下環(huán)形槽;所述上、下閥門分別為內外套管結構,上閥門和下閥門的內外套管的底部連接形成環(huán)形槽;上、下閥門的環(huán)形槽壁分別與閥門座的上、下環(huán)形槽壁密封連接,所述彈簧位于環(huán)形槽內。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排氣室內壁上設置有交錯分布的消音板,相鄰消音板形成曲線通道;所述防失靈三控繼動閥的排氣口設置有濾波網。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制動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制動系統(tǒng)的氣路中還包括氣壓監(jiān)測和報警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防失靈制動系統(tǒng),包括空氣壓縮機,空氣過濾器,儲氣瓶,輸氣管路及多回路保護閥,腳剎機構和/或手剎機構,繼動閥,以及彈簧儲能氣室,前橋和/或后橋制動器,防失靈制動總閥和防失靈三控繼動閥,本發(fā)明能夠做到因系統(tǒng)故障堵塞、部件發(fā)卡、氣壓降低和急速泄漏及時有效的補償制動力矩,能做到前輪失靈補救前輪、后輪失靈補救后輪、全車失靈補救全車。本發(fā)明不但安裝方便、裝車成本低而且操作靈便、性能優(yōu)越,顯著的改善了上述傳統(tǒng)技術制動失靈和制動不良等缺陷。防失靈制動技術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非常利于推廣實施。
文檔編號B60T17/18GK102862564SQ20121034447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田青鋒 申請人:河南昌通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