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料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裝設有該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的落料模具。
背景技術:
汽車鈑金件內外板很多制件都需要專門的落料模具進行落沖板料,在開卷落料線體中由于送料及出料皮帶可進入機床的距離較小,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了便于板材進入到模具內,通常是增加模具的外形尺寸,采用上述方法一方面會增加模具的整體尺寸,增加占地空間,不能做到空間的合理化利用,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模具的加工難度,增加設計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以形成對加工裝置和進料機構之間的銜接,并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用于加工裝置進料口與外部進料機構之間的銜接,該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包括:
托架本體,在所述托架本體的一側設有與所述加工裝置間構成樞轉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在所述托架本體上還設有可對外部進料機構所進物料形成滾動支撐的支撐部;
驅動組件,在所述驅動組件上設有與所述加工裝置相連的第二連接部,且所述驅動組件的驅動端與所述托架本體鉸接相連,以在所述驅動組件的驅使下,所述托架本體具有繞所述第一連接部處樞轉軸線的翻轉。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部包括轉動設于所述托架本體上的、沿物料行進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撐輪。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支撐輪的外周面上設有刷毛。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輪布置有多列。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部還包括于所述托架本體具有第一連接部的一側設置的彈性支撐件,以及在所述彈性支撐件的支撐端轉動設置的第二支撐輪。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支撐件間隔布置有多個。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支撐件為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架本體上、并呈彎折狀的彈性板,所述第二支撐輪轉動設于所述彈性板的另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組件為可通過所述第二連接部樞轉設置于所述加工裝置上的直線動力輸出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直線動力輸出組件為氣缸。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通過將托架本體與加工裝置樞轉連接,并可通過驅動組件驅動托架本體翻轉而呈展開狀和折疊狀,當呈展開狀時可形成對加工裝置和進料機構之間的銜接,當呈折疊狀時可減少存放空間,其結構簡單可靠,有很好的實用性。
(2)支撐部轉動設置第一支撐輪,結構簡單可靠,便于空間的布置。
(3)設置刷毛一方面可保證輸送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劃傷物料。
(4)將第一支撐輪設置多列可保證物料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
(5)通過設置彈性支撐件和第二支撐輪可因與加工裝置之間存在高度差而造成物料損傷。
(6)彈性支撐件間隔布置有多個可保證下落時的平穩(wěn)性。
(7)彈性支撐件采用彎曲狀的彈性板,結構簡單可靠,便于設計制造。
(8)驅動組件采用直線動力輸出組件,并樞轉于加工裝置上,結構簡單,便于布置,并具有較好的驅動效果。
(9)驅動組件采用氣泵,可保證驅動的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落料模具,包括模具本體,在所述模具本體的進料口設有如上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所述加工裝置為模具本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落料模具,通過采用如上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從而可減少模具本體的結構尺寸,減少存放空間,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彈性支撐件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述的彈性支撐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述的落料模具工作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述的落料模具非工作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托架本體,101-長托桿,102-寬托桿,1021-承裝段,2-第一連接部,201-樞接軸,202-連接架,203-安裝板,3-支撐部,301-第一支撐輪,302-安裝架,303-彈性支撐件,3031-第一連接板,3032-第二連接板,304-第二支撐輪,4-驅動組件,5-第二連接部,501-第二連接架,502-第二安裝板,503-第二樞接軸,6-模具本體,7-進料機構,8-出料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用于加工裝置進料口與外部進料機構之間的銜接,該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包括一側設有與所述加工裝置間構成樞轉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的托架本體,在該托架本體上設有可對外部進料機構所進物料形成滾動支撐的支撐部。該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還包括具有與所述加工裝置相連的第二連接部的驅動組件,該驅動組件的驅動端與所述托架本體鉸接相連,以在所述驅動組件的驅使下,所述托架本體具有繞所述第一連接部處樞轉軸線的翻轉。該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通過將托架本體與加工裝置樞轉連接,進而可根據(jù)需要將托架本體展開或收攏,當呈展開狀時可形成對加工裝置和進料機構之間的銜接,當呈折疊狀時可減少存放空間。
基于如上的設計思想,本實施例所述的托料機構一種示例性結構可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托架本體1為由鋁合金型材制成的長方體框架結構,其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長托桿101,以及設于兩個長托桿101之間、并沿長托桿101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寬托桿102,該寬托桿102的長度方向即為物料的行進方向。同時,為了便于下文所述彈性支撐件的布置、以及出于便于與加工裝置的樞接,本實施例在寬托桿102的一端形成有外伸于長托桿101的承裝段1021。
為了便于托架本體1的裝配,本實施例中將第一連接部2設于至少一個承裝段1021上,最優(yōu)為兩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2包括設于承裝段1021上的連接孔,在裝配時可通過穿置于連接孔內的樞接軸201而與加工裝置樞接,即托架本體1與樞接軸201為軸線進行翻轉。而為了保證托架本體1樞接效果,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2還包括一端與承裝樞接軸201的兩個連接架202,該連接架202整體為L型,其另一端則經(jīng)由安裝板203固定于加工裝置上。
本實施例中支撐部3包括轉動設于所述托架本體1上的、沿物料行進方向布置的多個第一支撐輪301,且為了保證對物料的支撐效果,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輪301為沿長托桿101長度方向布置的多列,各列第一支撐輪301的數(shù)量可為2~6個,最優(yōu)為5個。為了便于第一支撐輪301的布置,本實施例將各列第一支撐輪301分別對應的設于寬托桿102上,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各寬托桿102上分別固連有安裝架302,該安裝架302可焊接于寬托桿102上,也可通過螺栓等可拆卸連接件進行連接。同時,為了防止出現(xiàn)物料卡滯的現(xiàn)象,本實施例中安裝架302遠離第一連接部2的一端呈斜面設置。
為了保證物料的運輸效果,同時也為了防止第一支撐輪301對物料造成劃傷,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支撐輪301的外周面上設有圖中未示出的刷毛。當然本實施例中除了可在第一支撐輪301上設置刷毛外,還可設置其它彈性部件,如其可為套裝于第一支撐輪301外周面上的橡膠套,或者設于第一支撐輪301外周面上的彈性凸起。
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防止因第一支撐輪301的頂部與加工裝置之間存在高度差而損壞物料,本實施例中支撐部3還包括于所述托架本體具有第一連接部2的一側設置的彈性支撐件303,以及在彈性支撐件303的支撐端轉動設置的第二支撐輪304。在第二支撐輪304承接物料時,彈性性支撐件303受第二支撐輪304的下壓而彈性變形,以形成對物料下落的緩沖。本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303為一端固定于上述的承裝段1021(與第一連接部樞接的兩個承裝段除外)上、并呈彎折狀的彈性板,所述第二支撐輪304轉動設于所述彈性板的另一端。本實施例中可將彈性支撐件303設置成多個,以進一步保證物料下落的平穩(wěn)性,且為了便于布置,本實施例中各彈性支撐件303分別對應的設于各承裝段1021上
由圖2結合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彈性板包括與承裝段1021固連的第一連接板3031,以及與第一連接板3031呈角度設置的第二連接板3032,第二連接板3032在受外力擠壓時可相對于第一連接板4011變形,進而形成高度的變化。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連接板3031上可設置一個第二連接板3032,也可如圖4中所示的兩個。為了保證緩沖效果,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之間形成弧形過渡,并保證開口背離物料的行進方向設置。此外,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3031與第二連接板3032除了形成弧形過渡外,還可在第一連接板3031和第二連接板3032之間設置扭簧結構。當然,本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303除了可為上述的彎折狀外,還可為其它的結構,如其可為與承裝段1021垂直設置的彈簧。
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4可為經(jīng)由第二連接部5而樞轉設置于加工裝置上的直線動力輸出組件,且為了保證托架本體1樞轉的穩(wěn)定性,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4為設于托架本體1兩側的兩個,該直線動力輸出組件為氣缸、液壓缸、電動推桿等,最優(yōu)為氣缸。為了便于氣缸的布置、以及出于驅動效果的考慮,如圖2所示,沿物料行進方向,所示氣泵的樞轉中心位于托架本體1樞轉中心的下游。當然,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4除了可為直線動力輸出組件外,還可采用其它結構,如其可為驅動電機,此時驅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可通過柔性連接件與托架本體1連接,即通過柔性連接件拉動托架本體1樞轉,并可通過在加工裝置和托架本體1之間設置彈性件以驅使托架本體1樞轉回位。本實施例中柔性連接件可為鋼絲、拉繩等。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5與第一連接部2的結構相似,其包括兩個呈L型的第二連接架501,該第二連接架501經(jīng)由第二樞接軸503與氣泵的固定端樞接,并通過第二安裝板502與加工裝置固連。當然,同第一連接部2一樣,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5也可為設于氣泵上的第二連接孔。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落料模具,如圖5和圖6所示,其包括模具本體6,在模具本體6的進料口設有如實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所述加工裝置為模具本體6,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承接進料機構7的物料后將物料輸送至模具本體6的進料口內,并經(jīng)由出料機構8進行出料,該進料機構7和出料機構8均可為皮帶輸送機。
當模具本體6處于工作狀態(tài)下時,托架本體1呈展開狀;如圖5所示,當當模具本體6處于非工作狀態(tài)下時,托架本體1呈折疊狀,如圖6所示。狀該落料模具通過設置實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裝置進料用托料機構,可簡化模具本體6的結構,減少占用空間,并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