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080661閱讀:46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域中的中藥制劑,特別涉及的是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
背景技術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堵塞或痙攣,使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和氧,導致心肌細胞老化、受阻和大面積死亡而引起的心臟疾病。隨著工作、社會壓力緊張,生活不規(guī)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高,且有趨于年輕化,心律失常(室性過早搏動)是心血管系統(tǒng)中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類疾患,常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嚴重影響著患者生命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近年來,現代醫(yī)學對心律失常(室性過早搏動)的防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有創(chuàng)性射頻消融等治療,病人不易接受;現代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藥效發(fā)揮受到病因、電生理機制、心律失常類型等多種復雜因素的限制,有的藥物長期服用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陰虛火旺,心神不寧型心悸,特別是對心律失常有特殊療效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如下方案實現的,具體說明如下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10-45份 當歸9-30份 白芍9-23份 知母9-22份黃連6-14份 黃芩6-14份 人參6-9份 酸棗仁10-45份柏子仁9-23份紫石英9-45份甘草3-9份。
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10-30份 當歸9-30份 白芍9-25份知母9-15份黃連6-9份 黃芩6-9份 人參6-9份 酸棗仁10-30份柏子仁9-15份紫石英9-30份甘草3-9份。
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20-30份 當歸15-30份 白芍15-25份 知母9-15份黃連6-9份 黃芩6-9份 人參6-9份 酸棗仁15-30份柏子仁9-15份紫石英15-30份 甘草3-9份。
一種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取黃連、人參~粉碎~乙醇提取~過濾~回收乙醇~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I,備用;另取當歸提取揮發(fā)油留部分備用;另一部分揮發(fā)油及其藥渣與地黃等余下的8味藥混合煎煮~再過濾~濃縮~醇沉~過濾~回收乙醇~濃縮~真空干燥~制成干膏II;再將上述制成備用的膏I、備用的部分當歸提取揮發(fā)油以及干膏II混合~粉成細粉~再經分裝、包裝、檢驗后,即成為本發(fā)明合格藥品。
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具體生產方法是①首先應備齊該制劑所需要的各味原料藥,且應清理、去雜,備用;②取黃連、人參加30-80%乙醇回流提取至少1次,溶媒用量7-15倍,回流提取均為1-5h,,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35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③取當歸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提取時間為1-8h,取出一部分揮發(fā)油備用;另一部分揮發(fā)油及其藥渣與地黃、紫石英等其余8味藥材加水煎煮至少1次,加水量為8-20倍,煎煮時間為2-8h,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25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75%,靜置12-24h,過濾,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5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I;④將干膏I與干膏II合并,粉碎成細粉,加輔料適量,噴入當歸揮發(fā)油,混合均勻,裝膠囊即得。
中醫(yī)認為冠心病是由于氣滯血瘀造成,市面上的中成藥種類很多,如復方丹參、丹參滴丸、冠心舒、心可舒、養(yǎng)心氏等多是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對于陰虛內熱者缺少較好的組方,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彌補了這一不足。室性過早搏動屬祖國醫(yī)學“心悸”及“怔忡”等范疇。祖國醫(yī)學對心悸的病因病機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詳盡的論述,而且在藥物治療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醫(yī)藥從整體觀念出發(fā),辯證論治室性過早搏動具有很大優(yōu)勢不僅有效改善機體癥狀,而且,從病因上進行根本治療,同時,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
下面介紹各味藥的藥性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腎經,用于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當歸甘、辛、溫,入心、肝、脾經,活血散瘀、補血調經。
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經,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
知母苦、寒,入肺、胃、腎經,清熱降火、滋陰潤燥。
黃連苦、寒,入腎、膀胱經,清熱利濕、滋陰降火。
黃岑苦、寒,入心、肺、膽、大、小腸經,清肺瀉火、清熱止痢。
人參甘、苦、微溫,入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
酸棗仁甘、酸、平,入心、脾、肝、膽經,養(yǎng)心安神、益陰斂汗。
柏子仁甘、平,入心、肝、腎經,養(yǎng)心安神、益陰斂汗。
紫石英咸、寒,入心、肝經,寧心安神、降火益陰。
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中益氣、瀉火解毒、緩急止痛。
本發(fā)明的效果非常好,滋陰養(yǎng)血、瀉火安神。主治陰血虧虛火旺擾心所致的心悸氣短、心煩失眠、五心煩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適應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屬上癥者。


通過附圖進一步對本發(fā)明做出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生產工藝流程1中黃連、人參通過粉碎機首先粉成粗粉,然后用30%~80%的乙醇回流提取至少一次,溶煤用量為7~15倍,回流提取時間為1~5小時,然后將多次提取液合并,過濾,在回收乙醇后將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35的浸膏,然后經過真空干燥,得到干膏I;取當歸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提取時間為1~8小時;當歸的藥渣與地黃、紫石英等其余八位藥材加水煎煮至少一次,加水量為8~20倍,煎煮時間為2~8小時,然后過濾,將煎煮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25的浸膏,再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75%,靜置24小時,過濾,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5的浸膏,再進行真空干燥,得到干膏II;將上述取得的干膏I與干膏II合并,混合粉成細粉,噴入當歸揮發(fā)油,混合均勻,進行分裝、包裝、檢驗,即為本發(fā)明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制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例1、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
地黃(生)450g、當歸300g、白芍225g、知母225g、黃連135g、黃芩135g、人參90g、酸棗仁(炒)450g、柏子仁225g、紫石英450g、甘草90g。
例2、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生)300g、當歸200g、白芍125g、知母125g、黃連100g、黃芩100g、人參80g、酸棗仁(炒)300g、柏子仁125g、紫石英300g、甘草60g。
例3、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生)200g、當歸100g、白芍100g、知母100g、黃連80g、黃芩80g、人參70g、酸棗仁(炒)200g、柏子仁125g、紫石英150g、甘草40g。
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生產方法實施例①首先應備齊該制劑所需要的各味原料藥,且應清理、去雜,備用;②取黃連135g、人參90g,加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7倍量,第二次5倍量,回流提取均為3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③取當歸300g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提取時間為8h,其藥渣與地黃(生)450g、紫石英450g、白芍225g、知母225g、黃芩135g、酸棗仁(炒)450g、柏子仁225g、甘草90g,加水煎煮1次,加水量為20倍,煎煮時間為8h,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為75%,靜置24h,過濾,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I;④將干膏I與干膏II合并,粉碎成細粉,加輔料適量,混合均勻,噴入當歸揮發(fā)油,混合均勻裝膠囊即得;本品為膠囊,即干浸膏粉成60目細粉裝膠囊,本品一次投料量為上述配比的100倍,出成品膠囊約10萬粒。
為了保證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藥品的質量,采用正交試驗,直觀看出最佳提取條件是14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時間為5小時,醇沉濃度為60%,提取的干膏含量最高。(祥見附后)為了證實本發(fā)明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可靠性,作了動物急性毒性試驗,試驗表明給小白鼠ig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混懸液,藥量已達40g.kg-1。本品臨床用量為每次4粒、每日3次,日劑量5.4g,以人體重60kg計,約為0.1g.kg-1體重;藥后連續(xù)觀察7天,小鼠活動正常,無死亡及中毒。脫臼處死部分動物解剖檢查主要臟器均未見異常改變,由此計算小鼠最大耐受量相當人用量的444.4倍,表明該藥臨床應用是安全低毒。
本發(fā)明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又作了動物長期毒性試驗;研究表明以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臨床用量的75.30和7.5倍劑量給大鼠;連續(xù)ig給藥3個月及停藥后半個月均未見動物出現外觀、體重增長、血象、肝腎功能及主要臟器組織的毒性變化,證明該藥毒性甚低,臨床長期口服應用是安全的。(上述急、慢性毒性試驗祥見附后)。
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I期臨床試驗總結是由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完成的。試驗采用多中心、分層隨機雙盲試驗方法。II期臨床試驗,采用隨機分層雙盲臨床試驗,由3家臨床試驗單位完成。選擇符合納入病例標準200例,結論是心悸證候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69.00%,總有效率92.00%;早搏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早搏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6.00%,總有效率89.00%;總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4.00%,總有效率89.00%。(祥見附后)
通過下面材料對上述技術方案做出進一步說明心疾寧膠囊治療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I期臨床試驗總結承接單位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試驗目的客觀評價心疾寧膠囊治療心悸(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療效及安全性與穩(wěn)心顆粒劑做隨機對照雙盲多中心試驗,比較心疾寧膠囊的治療價值;通過臨床試驗確定適應癥;找出最佳治療方案,推薦臨床用藥劑量,每日給藥次數;對心疾寧膠囊有何不良反應及危險性做出客觀評價,并提供防治方法。
前言心疾寧膠囊系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和威海申威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開發(fā)的治療心悸(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中藥三類新藥,經衛(wèi)生部藥政局(1999)ZL-58號《新藥臨床研究批件》文件批準,由衛(wèi)生部藥政局指定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和山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為臨床試驗單位。三家醫(yī)院從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對該藥進行了II期臨床試驗,以考察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F將結果報告如下病例選擇一、診斷標準(一)中醫(yī)心悸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1.臨床表現主癥自覺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兼癥氣短乏力,神倦懶言等。
2.脈象促、結、代。
3.視病情不同,心悸可為陣發(fā),數日1次,或1日數次,或為持續(xù)性發(fā)作。
(二)心悸陰血虧虛、火旺擾心證辨證標準(參照張伯臾主編《中醫(yī)內科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制訂)主證心悸,氣短,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促、結、代。
次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心煩失眠,口干。
1.心悸辨證診斷主證或兼次證一項即可診斷。
2.中醫(yī)癥狀輕重分級心悸無(0)無癥狀。
輕(3)能勝任一般日常活動,但稍重體力活動即有心悸;心悸偶爾發(fā)生;中(6)一般日常活動即感心悸;心悸時有發(fā)生;重(9)較日?;顒虞p的體力活動即感心悸;心悸經常發(fā)生。
氣短無(0)無癥狀。輕(2)活動后氣短;中(4)稍動即氣短;重(6)平素即氣短。
心煩失眠無(0)無癥狀。
輕(1)心煩致睡眠不實或易醒;中(2)心煩影響睡眠少于6小時;重(3)心煩影響睡眠少于4小時。
頭暈耳鳴無(0)無癥狀。輕(1)偶爾發(fā)生;中(2)經常發(fā)生;重(3)經常發(fā)生,不緩解。
腰膝酸軟無(0)無癥狀。輕(1)腰膝酸楚,被動問出;中(2)腰膝酸軟,主動說出;重(3)腰膝酸軟,持續(xù)不已。
五心煩熱無(0)無癥狀。輕(1)手足心發(fā)熱;中(2)手足欲露衣被外,時而心煩;
重(3)手足欲握冷物則舒,心煩不寧。
口干無(0)無癥狀。輕(1)偶感口干,稍飲水則好轉;中(2)經??诟桑嬎畡t好轉;重(3)經常口干,飲水稍安,停則難忍。
舌質正常(0);舌紅少津(2)。脈象常脈(0);促、結、代(3)。
(三)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1.心電圖示室性過早搏動。診斷(參照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內科學》)。
2.室性過早搏動的嚴重程度分級(參照黃宛主編《臨床心電圖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五版)0級無室性早搏。
I級偶發(fā)室性早搏<30次/h或每分鐘少于1次。
II級頻發(fā)室性早搏(>6次/min或>30次/h)。
III級多源性室性早搏。
IVA級成對的室性早搏,反復出現①連發(fā)兩個早搏(成對室早),②連發(fā)三個以上室早(短陣室速)。
IVB級成串的室性早搏(三個或三個以上室性早搏,反復出現)。
V級室早的R波落在前一個竇性激動的T波上(Ront)。
3.病因診斷①冠心病(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②病毒性心肌炎(參照1995年全國心肌炎、心肌病專題座談會提出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診斷參考標準、衛(wèi)生部藥政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第一期)。
③病因不明(包括特發(fā)性及功能性)心悸。
二、試驗病例標準(一)納入病例標準1.符合中醫(yī)心悸診斷標準和陰血虧虛、火旺擾心證辨證標準的患者;2.符合西醫(yī)診斷為I級、II級室性早搏、病因屬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恢復期及原因不明(包括特發(fā)性及功能性)的患者。
對同時具備以上兩條者,納入試驗病例。
(二)排除病例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
2.合并腦血管、肺、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嚴重心功能障礙者,精神病患者。
3.冠心病較重度、重度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并發(fā)的過早搏動,中、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其他疾病所致過早搏動的患者。
4.室性過早搏動分級屬III、IV、V級及心室率低于60次/分的患者。
5.單純房性、單純結性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心房撲動及室性心動過速患者。
6.觀察期間不能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
(三)剔除病例標準1.病人在試驗2周內退出,未完成規(guī)定療程,無法判斷療效或不良反應者。
2.病人依從性差,未按試驗設計服藥者。
3.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上述剔除病例應記錄留存?zhèn)洳椤?br> 試驗方法一、試驗采用多中心、分層隨機雙盲試驗方法。
II期臨床試驗,采用隨機分層雙盲臨床試驗,由3家臨床試驗單位完成。選擇符合納入病例標準200例,按心律失常分級分為兩類I級、II級,其病例之比為,各占病例總數的30%、70%,即I級60例、II級140例,每類根據隨機表按1∶1的比例分組。
二、盲法要求。
對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標準,并經納入、排除標準篩選的病例,采用隨機方法分組,由臨床試驗負責單位控制,通過NDST軟件上的隨機表編制隨機分配卡,設盲采用信封三袋法,將大、中、小信封密封后送各臨床試驗醫(yī)院,臨床研究人員按合格受試者進行研究的先后順序,開大信封取卡為執(zhí)行方案,開中信封為脫落病例執(zhí)行方案,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需及時搶救時,開小信封為破盲方案。按卡片規(guī)定的分組執(zhí)行方案。
隨機數字表和對應的試驗藥物代碼表由組長單位和申辦者各自保存一份。
三、試驗病例數量本研究共設病例200例,其中試驗組100例,對照組100例。住院病例不少于總例數的1/3,門診病例應嚴格控制病人依從性因素。具體實施見附表附表1 雙盲分配表(例)

附表2 200例病例分配表(例)

四、對照藥的選用對照藥擬選用穩(wěn)心顆粒劑。
說明穩(wěn)心顆粒劑是衛(wèi)生部批準生產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藥,功能益氣養(yǎng)陰,定悸復脈,活血化瘀。主治氣陰兩虛兼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頭暈心煩,胸悶胸痛。適用于心律失常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屬上述證侯者。因目前國內尚無在功能、主治、適用癥、劑型等方面與心疾寧膠囊相同的中成藥,而穩(wěn)心顆粒劑與心疾寧膠囊雖劑型不同,但功能、主治近似,適用癥相同,故選用該藥作為對照藥。
五、盲法的實施由于治療藥心疾寧膠囊與對照藥穩(wěn)心顆粒劑在劑型、外觀、顏色等方面不同,故本研究雙盲采用雙模擬方法,即制作兩種安慰劑,一種為淀粉顆粒劑,使其外觀、形狀、顏色等與對照藥穩(wěn)心顆粒劑一致;一種為淀粉膠囊,使其外觀、形狀、顏色等與治療藥心疾寧膠囊一致。每個病人均服用兩種藥物,即心疾寧膠囊+穩(wěn)心顆粒安慰劑,或穩(wěn)心顆粒+心疾寧安慰劑。
六、揭盲條件。
雙盲的揭盲須在II期臨床試驗全部完成以后,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由臨床試驗的負責單位按照隨機號進行揭盲,特殊情況下,當患者病情發(fā)生緊急變化或嚴重過敏或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應開啟小信封進行破盲。
七、用藥方法和劑量試驗前一周停服其它抗心律失常的中西藥物。
(一)試驗組心疾寧膠囊( ),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飯后服用。
穩(wěn)心顆粒安慰劑( ),口服,每次1包(9g),每日3次,飯后服用(二)對照組穩(wěn)心顆粒( ),口服,每次1包(9g),每日3次,飯后服用。
心疾寧安慰劑( ),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飯后服用。
以上試驗藥品均由威海申威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八、療程試驗組與對照組均以服藥4周為一療程,即結束觀察。
九、臨床試驗注意事項(一)認真填寫觀察表格,于治療前、中及結束后,按觀察表中所列內容和時間,逐項認真檢查、填寫、記錄其結果,不留空格,不得更改。病情有變化者應隨時復查,隨時記錄,以利準確反映療效。
(二)治療前后原始檢查單須完整的附于觀察表后。
(三)臨床試驗觀察表一律使用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四)為確保研究的齊同性和嚴密性,如遇本方案尚未涉及到的問題需要解決時,或試驗過程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報告申辦單位及牽頭單位,研究制定統(tǒng)一的解決方法并及時通知其他有關人員參照執(zhí)行,以免造成混亂,干擾本研究的科學性。
(五)試驗結果的資料與數據屬于機密,資料的公布、發(fā)表應征得研制者的同意。
十、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嚴格遵循試驗方案實施1.參加臨床試驗研究者應具有主治醫(yī)師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臨床試驗負責人應具有副主任醫(yī)師以上職稱。
2.臨床試驗前要對研究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充分掌握、理解臨床試驗方案,以保證方案的實施。
3.全部病例均需作出交代,凡能進行療效評價的病例按四級標準評價,不能評價的病例應說明情況。
4.觀測與記錄時間應一致。
5.所有指標(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均需有自身前后記錄。
6.臨床試驗的觀察結果應加以核實,以保證數據可靠性,確保各項結論來源于原始數據。
(二)實驗室和臨床評價采用標準操作規(guī)程和質控標準。
(三)保證受試者依從性。參加試驗的醫(yī)護人員應親自觀察病人,按規(guī)定服藥,從客觀上減少病人不依從的可能性。
(四)定期召開臨床試驗協調會,及時研究解決試驗中的有關問題,以保證臨床試驗的順利進行。
(五)設監(jiān)察員,以保證臨床試驗中受試者的權益和試驗記錄與報告數據準確,保證方案的遵循,臨床試驗藥品的規(guī)范管理。
十一、中止試驗的處理(一)應將臨床觀察表填完,并注明停藥的日期及原因,如有可能按試驗結束(第4周)時的要求進行有關項目的評定。
(二)如有停藥和失訪的病人,應補充新的病例。
(三)試驗期間病情惡化有可能發(fā)生危險事件,須中止試驗,并采用中西醫(yī)措施進行處理,如試驗已超過2周,應作為無效病例處理。
(四)病人要求中止臨床試驗,但已超過試驗2周者應統(tǒng)計療效。
(五)因藥物過敏反應或不良反應病人不能耐受,根據醫(yī)師判斷可中止試驗,并應及時予以治療,直至其恢復健康,不列于觀察病例統(tǒng)計,但應計入不良反應病例中評價。但已超過試驗2周者應統(tǒng)計療效。
(六)研究者要認真記錄試驗中止的原因、與試驗的關系①自動退出(不能堅持治療者②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③試驗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其他疾病者。④癥狀惡化必須采取緊急措施者。研究者應詳細記錄中止試驗時的治療評價。
觀測指標一、安全性觀測(一)一般體檢項目。
(二)血、尿、便常規(guī)化驗。治療前、后各查一次。
(三)心、肝、腎功能檢查。治療前、后各查一次。
(四)不良反應。
二、療效性觀測(一)臨床證侯與舌、脈象的變化以心悸陰血虧虛、火旺擾心、心神不寧證的證候作為觀察指標,按癥狀記分標準予以判斷記分,每例病例各癥狀記分之和為該證侯總積分值。
(二)心律失常的觀測納入病例于治療前1周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于治療前3天及治療后各查1次,觀察心率、ST、T、早搏次數及早搏有無定時發(fā)作傾向,若有定時發(fā)作者,記錄時間,于治療期間定時進行心電監(jiān)護或示波。
(三)心電監(jiān)護(示波)病人休息半小時后,定時心電監(jiān)護(示波)30分鐘,記錄早搏次數,門診和住院病人治療前后連續(xù)觀測3天,觀察期間住院病人每周心電監(jiān)護(示波)2次。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心電監(jiān)護(示波)的觀測,用以判斷早搏的分級、ST、T變化和療效。常規(guī)心電圖于治療前,治療后第1、2、3、4周,各記錄1次。
(四)治療前后觀測血壓、心率、心律等體征變化。
(五)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于治療前后各查1次,觀測EF、SV、CO等指標。觀察35對,由一家醫(yī)院完成。
三、反應的觀測應嚴格觀察病人,注意各種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或未能預料到的毒副作用,分析原因,作出判斷,并追蹤觀察和記錄,統(tǒng)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一)類別觀察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
(二)觀察不良反應的表現、發(fā)生時間、程度(輕度、中度、重度)、持續(xù)時間、消失時間、處理經過及轉規(guī)。應隨時詳細記錄。
(三)判斷、分析與試驗藥物的關系肯定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肯定無關、不能判定。
(四)報告制度如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護受試者安全,并在當日或不遲于第2日報告申辦單位及臨床試驗負責單位,并及時通知有關試驗單位。
療效評定一、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一)心悸陰虛火旺證證侯療效1.痊愈治療后癥狀全部消失。
2.顯效治療后癥狀積分值減少≥2/3。
3.有效治療后癥狀積分值減少2/3~1/3之間。
4.無效治療后癥狀積分值不及1/3。單項癥狀療效判定亦采用此法。
(二)過早搏動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1.臨床治愈早搏完全消失。
2.顯效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減少80%以上。
3.有效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
4.無效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減少小于50%或無變化或加重。
(三)總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1.臨床痊愈癥狀全部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恢復正常。
2.顯效治療后心悸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積分值減少≥2/3;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減少80%以上。
3.有效治療后癥狀積分值減少2/3~1/3之間;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
4.無效治療后癥狀積分值不及1/3;心電示波觀察或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早搏減少小于50%或無變化或加重。
二、安全性評價標準(一)安全無不良反應。
(二)輕度不良反應無需停藥,可自行消失。
(三)中度不良反應無需停藥,但需及時處理。
(四)重度不良反應需停藥,并及時處理。
數據處理及統(tǒng)計學分析一、試驗完畢,全部試驗病例資料匯總、驗收,制作數據匯總表進行登錄。
二、輸入微機,建立數據庫,用SAS統(tǒng)計程序進行統(tǒng)計處理。
三、統(tǒng)計處理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的顯著性檢驗采用X2檢驗;臨床分級比較采用Ridit檢驗;半定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變量相關采用線性相關或直線回歸;若試驗組與對照組病情存在非均一性,則采用分層比較t檢驗。
四、分析中止、剔除病例總數及對療效的影響。
一般資料一、病例來源觀察病例共200例,包括住院病人數95例,占47.50%,門診病人數105例,占52.50%,其中試驗組100例,對照組100例。病例來源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病例來源分布情況(例)住院病人門診病人合計組別n% n %N%試驗組 54 54.00 4646.00 100 100.00對照組 41 41.00 5959.00 100 100.00合計 95 47.50 105 52.50 200 100.00組間比較,X2=3.39,P>0.05。兩組病例來源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二、性別200例觀察病例中,男性111例,女性89例,性別分布情況見表2。
表2 病人性別分布情況(例)男性女性合計組別 男女之比n%n%N%試驗組 54 54.00 46 46.001.17∶1 100 100.00對照組 57 57.00 43 43.001.33∶1 100 100.00合計 111 55.50 89 44.501.25∶1 200 100.00組間比較,X2=0.18,P>0.05。兩組性別分布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三、年齡所觀察病例中,試驗組年齡最小者19歲,最大者65歲,平均年齡49.81歲,45歲以上者69例,占69.00%;對照組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65歲,平均年齡48.73歲,45歲以上者67例,占67.00%。年齡構成情況見表3。
表3 病人年齡構成情況(例)組18歲-25歲-35歲-45歲-55歲-合計平均年齡別n%n%n%n%n% N%(X±S)1試 23 49.81±驗66.0 77.0 18 18.0 23 46 46.0100 0組 .0 12.8801對 1 26 48.73±照66.01017 17.0 26 41 41.0100 0組 0 .0 12.83011 24合12 6.08.5 35 17.5 49 87 43.5200 0 -計7 .50組間比較,u=0.59,P>0.05。兩組年齡構成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四、病程所觀察病例中,試驗組病程最短0.5年,最長8年,平均2.37年;對照組最短病程0.2年,最長15年,平均2.48年。病人病程分布情況,見表4。
表4 病人病程分布情況(例)組<1年1年-3年-合計平均病程別 n % n % n % N % (X±S)試驗 13.0 47.040.0 2.37±13 47 40 100 100組0 0 0 1.67對照 13.0 56.031.0 2.48±13 56 31 100 100組0 0 0 2.51合13.0 1051.535.526 71 200 100-計03 0 0組間比較,u=0.37,P>0.05。兩組病人病程分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五、病因在200例病人中,冠心病患者115例,占57.50%。兩組病因分布情況,詳見表5。
表5 病人病因分布情況(例)冠心病心肌炎原因不明組別n % n % n %試驗組 59 59.00 22 22.00 1919.00對照組 56 56.00 26 26.00 1818.00合計11557.50 48 24.00 3718.50組間比較,X2=0.44,P>0.05。兩組病人病因分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六、早分級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室早分級構成情況,見表6。
表6 室早分級構成情況(例)I級II級合計組別n %n % N %試驗組3333.00 67 67.00100 100對照組3333.00 67 67.00100 100合計 6633.00 13467.00200 100組間比較,兩組室早分級構成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七、臨床癥狀兩組患者治療前臨床癥狀輕重程度分布情況,見表7。
表7 臨床癥狀輕重程度分布情況(例)癥狀 組別 無輕中重合計U值P值試驗組0 264925100心悸NS NS對照組0 264925100試驗組0 51436 100氣短1.04 >0.05對照組0 464212100試驗組21294119100心煩失眠1.21 >0.05對照組2240308 100試驗組3431278 100頭暈耳鳴0.42 >0.05對照組3140263 100試驗組4629187 100腰膝酸軟1.02 >0.05對照組3734254 100試驗組0 573310100五心煩熱0.43 >0.05對照組0 53389 100試驗組3231316 100口干0.64 >0.05對照組3239236 100
兩組臨床癥狀輕重程度分布情況比較,均無明顯性差異。
八、舌質兩組患者治療前舌質分布情況,見表8。
表8 治療前舌質分布情況(例)正常舌紅少津合計組別n% n %N%試驗組 00 100 100 100 100對照組 00 100 100 100 100合計00 200 100 200 100兩組比較,兩組舌質分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九、脈象兩組患者治療前脈象分布情況,見表9。
表9 治療前脈象分布情況(例)常脈促、結、代合計組別n% n % N %試驗組 00 100100 100 100對照組 00 100100 100 100合計 00 200100 200 100兩組比較,兩組脈象分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十、體征兩組患者治療前體征分布情況,詳見表10。
表10 治療前體征分布情況(X±S)體征 試驗組(n=100)對照組(n=100) u值SBP(mmHg)128.04±13.26 128.98±14.17 0.48DBP(mmHg)79.97±7.33 80.96±7.490.95HR(次/分)77.05±12.20 76.15±8.570.60早搏(次/分) 6.51±5.807.31±6.73 0.90兩組比較,收縮壓、舒張壓、靜息心率及早搏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十一、動態(tài)心電圖兩組患者治療前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分布情況,詳見表11。
表11 治療前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分布情況(X±S)
體征試驗組(n=91) 對照組(n=90) u值2680.21±3175.19±早搏總數(次/24h)0.694876.71 4832.40兩組比較,24H早搏總數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十二、心電監(jiān)護兩組患者治療前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次/30分)分布情況,詳見表12。
表12 治療前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分布情況(X±S)體征 試驗組(n=100)對照組(n=100) u值第一天 70.49±111.10 71.01±99.360.04第二天 65.98±108.45 69.45±96.590.24第三天 66.75±111.33 68.23±95.190.10療前平均 67.74±109.82 69.56±96.710.12兩組比較,治療前心電監(jiān)護示波記錄早搏總數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結果一、心悸癥候療效(一)臨床癥狀療效 見表13表13 臨床癥狀療效比較組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顯愈率 總有效率N別 n% n% n% n% n% n%試驗 10016 16.0053 53.00 23 23.00 88.00 69 69.00 92 92.00組對照 10012 12.0032 32.00 45 45.00 11 11.00 44 44.00 89 89.00組合20028 14.0085 42.50 68 34.00 19 9.50 113 56.50 181 90.50計組間比較,u=2.95,P<0.01。
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二)心悸癥狀輕重分級療效 表14表14 心悸癥狀輕重分級療效比較分級 組別 例數(n)治療后(X±S) 組間比較試驗組 26 0.46±1.102.21輕度 對照組 26 1.27±1.51P<0.05合計 52試驗組 49 1.65±1.630.89中度 對照組 49 1.96±1.79P>0.05合計 98試驗組 25 2.16±1.842.97重度 對照組 25 3.96±2.41P<0.01合計 50心悸癥狀輕重分級療效兩組相比,試驗組對輕、重度心悸癥狀的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對中度心悸癥狀的療效,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
(三)臨床癥狀積分療效 表15表15 臨床癥狀積分療效比較治療前治療后前后比組間比癥狀組別N X±S X±S較(u) 較(u)試驗組 1005.97±2.151.47±1.68 16.49心悸 2.98對照組 1005.97±2.152.28±2.14 12.16 P<0.01試驗組 1003.10±1.220.86±1.11 13.58氣短 2.13對照組 1003.32±1.371.22±1.27 11.24 P<0.05心煩試驗組 79 1.75±0.650.59±0.67 11.05 0.09失眠
P>0.05對照組 78 1.59±0.67 0.58±0.67 9.47試驗組 66 1.65±0.69 0.61±0.68 8.72頭暈1.91耳鳴對照組 69 1.46±0.58 0.41±0.52 11.19 P>0.05試驗組 54 1.59±0.71 0.63±0.68 7.18腰膝1.39酸軟對照組 63 1.52±0.62 0.46±0.64 9.44 P>0.05試驗組 1001.53±0.67 0.40±0.57 12.85五心1.35煩熱對照組 1001.56±0.66 0.51±0.58 11.95 P>0.05試驗組 68 1.63±0.64 0.68±0.72 8.13口干0.94對照組 68 1.51±0.66 0.57±0.65 8.37 P>0.05兩組對所有癥狀均有明顯改善作用,P<0.01;治療后兩組癥狀積分比較,試驗組對心悸、氣短癥狀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對其它癥狀的療效,兩組相比無明顯差異。
二、舌質、脈象及體征變化情況(一)舌質變化情況 表16表16 舌質變化情況比較組別 例數X±S組間比較(u)試驗組 100 0.64±0.94對照組 100 0.51±0.89 1.00合計 200 -治療后兩組舌質變化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二)脈象變化情況表17 脈象變化情況比較組別 例數 X±S 組間比較(u)試驗組 100 0.96±1.41對照組 100 1.32±1.501.75合計 200 -治療后兩組脈象變化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三)心率變化情況 表18表18 心率變化情況比較治療前治療后前后比較組別 組間比較(u)n X±SX±S(u)試驗組 100 77.05±12.2073.68±10.982.05對照組 100 76.15±8.57 73.52±8.07 2.03 0.12合計 200 - - -治療后兩組心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內,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四)血壓變化情況 表19、20表19 血壓變化情況比較(收縮壓 SBP)治療前治療后前后比 組間比較組別n X±S X±S較(u) (u)128.04±試驗組 100 123.35±9.582.8713.26128.98± 124.48± 0.70對照組 100 2.3414.17 12.99合計 200 - - -治療后兩組收縮壓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內,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0.01;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表20 血壓變化情況比較(舒張壓 DBP)治療前治療后前后比較 組間比較組別n X±SX±S (u)(u)
79.97±試驗組100 77.41±6.022.697.3380.96± 0.63對照組100 77.99±7.032.897.49合計 200 - - -治療后兩組舒張壓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內,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三、早搏療效(一)早搏療效 表21表21 早搏療效比較組痊愈顯效有效無效顯愈率總有效率N別n% n% n% n% n% n%試驗 10088.00 48 48.00 33 33.00 11 11.00 56 56.00 89 89.00組對照 10066.00 31 31.00 43 43.00 20 20.00 37 37.00 80 80.00組合20014 7.00 79 39.50 76 38.00 31 15.50 93 46.50 169 84.50計組間比較,u=2.67,P<0.01,試驗組與對照組早搏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二)每分鐘早搏次數 表22表22 每分鐘早搏次數比較治療前治療后前后比較 組間比較組別n X±S X±S (u) (u)試驗組 1006.51±5.801.21±1.818.72對照組 1007.31±6.732.01±2.547.37 2.57合計200- - -治療后兩組每分鐘早搏次數均明顯減少,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組間比較亦有明顯差異,P<0.01,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三)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 表23表23 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比較(X±S)治療前療后4周前后比較 組間比較組別nX±SX±S (u) (u)
試驗組 100 67.74±109.82 15.21±31.70 4.59對照組 100 69.56±96.71 27.44±49.89 3.87 2.07合計 200 - --兩組治療后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均有明顯下降,前后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0.01;組間比較亦有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四)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情況 表24表24 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情況比較(X±S)前后比較 組間比較N 治療前 治療后(u) (u)2680.21±試驗91 580.41±944.63 4.03組4876.71早搏總數(次 2.79/24h)3175.19± 1682.03±對照902.35組4832.40 3622.76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0.01;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四、總療效 表25表25 總療效比較組痊愈顯效有效無效顯愈率總有效率N別 n% n% n% n % n% n %試驗 100 77.00 47 47.0035 35.001111.0054 54.00 8989.00組對照 100 66.00 29 29.0045 45.002020.0035 35.00 8080.00組合200 13 6.50 76 38.0080 40.003115.5089 44.50 169 84.50計組間比較,u=2.64,P<0.01。
試驗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五、病因與療效的關系(一)病因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 表26、27表26 病因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 95%可信限冠心病59 11 29 15 4 0.51 0.080.43~0.58心肌炎22 3 13 3 3 0.49 0.120.37~0.62原因不明 19 2 11 5 1 0.48 0.130.35~0.61
合計100 16 53 23 8 0.50 - -試驗組的病因與臨床癥狀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27 病因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冠心病 56 7 19 22 8 0.50 0.07 0.42~0.58心肌炎 26 4 8 12 2 0.53 0.11 0.41~0.64原因不明18 1 5 11 1 0.46 0.14 0.32~0.59合計100 12 32 45 11 0.50 - -對照組的病因與臨床癥狀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二)病因與早搏療效的關系 表28、29表28 病因與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冠心病 59 5 30 18 6 0.52 0.08 0.44~0.59心肌炎 22 2 8 8 4 0.45 0.12 0.32~0.57原因不明19 1 10 7 1 0.51 0.13 0.38~0.65合計100 8 48 33 11 0.50 - -試驗組的病因與早搏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29 病因與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冠心病 56 4 17 21 14 0.49 0.08 0.41~0.57心肌炎 26 1 7 15 3 0.50 0.11 0.39~0.61原因不明18 1 7 7 3 0.54 0.14 0.40~0.67合計100 6 31 43 20 0.50 - -對照組的病因與早搏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三)病因與總療效的關系 表30、31表30 病因與總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冠心病 59 4 30 19 6 0.52 0.08 0.44~0.59心肌炎 22 2 8 8 4 0.45 0.12 0.33~0.58原因不明19 1 9 8 1 0.50 0.13 0.37~0.64合計100 7 47 35 11 0.50 - -試驗組的病因與總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31 病因與總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冠心病 56 4 15 23 14 0.48 0.08 0.41~0.56心肌炎 26 1 7 15 3 0.51 0.11 0.39~0.62原因不明18 1 7 7 3 0.55 0.14 0.41~0.68合計100 6 29 45 20 0.50 - -對照組的病因與總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六、室早分級與療效的關系(一)室早分級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 表32、33
表32 室早分級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7 18 7 1 0.55 0.10 0.45~0.65II級67 9 35 16 7 0.48 0.07 0.40~0.55合計100 16 53 23 8 0.50 - -試驗組的室早分級與臨床癥狀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33 室早分級與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5 11 14 3 0.53 0.10 0.43~0.63II級67 7 21 31 8 0.49 0.07 0.42~0.56合計100 12 32 45 11 0.50 - -對照組的室早分級與臨床癥狀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二)室早分級與早搏療效的關系 表34、35表34 室早分級與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4 16 11 2 0.54 0.10 0.44~0.64II級67 4 32 22 9 0.48 0.07 0.41~0.55合計100 8 48 33 11 0.50 - -試驗組的室早分級與早搏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35 室早分級與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4 12 12 5 0.58 0.07 0.50~0.65II級67 2 19 31 15 0.47 0.07 0.39~0.54合計100 6 31 43 20 0.50 - -對照組的室早分級與早搏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三)室早分級與總療效的關系 表36、37表36 室早分級與總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3 16 12 2 0.53 0.10 0.43~0.63II級67 4 31 23 9 0.48 0.07 0.41~0.56合計100 7 47 35 11 0.50 - -試驗組的室早分級與總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表37 室早分級與總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室早分級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I級 33 4 11 13 5 0.57 0.10 0.47~0.67II級67 2 18 32 15 0.47 0.07 0.39~0.54合計100 6 29 45 20 0.50 - -對照組的室早分級與總療效關系的比較,無明顯差異。
七、各家療效比較(一)各家臨床癥狀療效的比較 表38、39(備注1.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簡稱“河南中醫(yī)”,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簡稱“龍江中醫(yī)”,3.山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簡稱“山東醫(yī)大”。以下同此。)表38 各家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 有效 無效 Ridit值 標準誤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5 1710 3 0.47 0.09 0.37~0.57龍江中醫(yī) 35 5 208 2 0.51 0.09 0.41~0.60山東醫(yī)大 30 6 165 3 0.53 0.11 0.42~0.63合計 100 16 5323 8 0.50 - -試驗組各家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表39 各家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 有效 無效 Ridit值 標準誤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4 6 20 5 0.43 0.09 0.33~0.53龍江中醫(yī) 35 4 8 21 2 0.48 0.09 0.38~0.57山東醫(yī)大 30 4 184 4 0.61 0.11 0.50~0.72合計 100 12 3245 11 0.50 - -對照組各家臨床癥狀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二)各家早搏療效的比較 表40、41表40 各家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3 18 10 4 0.52 0.09 0.42~0.61龍江中醫(yī) 35 3 17 12 3 0.51 0.09 0.41~0.61山東醫(yī)大 30 2 13 11 4 0.47 0.11 0.36~0.57合計 100 8 48 33 11 0.50 - -試驗組各家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表41 各家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 Ridit值 標準誤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2 9 19 5 0.49 0.09 0.39~0.59龍江中醫(yī) 35 2 8 17 8 0.46 0.09 0.36~0.56山東醫(yī)大 30 2 14 7 7 0.55 0.11 0.45~0.66合計 100 6 31 43 20 0.50 - -對照組各家早搏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三)各家總療效的比較 表42、43表42 各家總療效的關系比較(試驗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有效無效Ridit值標準誤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2 18 11 4 0.51 0.09 0.41~0.61龍江中醫(yī) 35 3 16 13 3 0.51 0.09 0.41~0.61山東醫(yī)大 30 2 13 11 4 0.48 0.11 0.37~0.58合計 100 7 47 35 11 0.50 - -試驗組各家總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表43 各家總療效的關系比較(對照組)病因 例數臨控顯效 有效 無效 Ridit值 標準誤 95%可信限河南中醫(yī) 35 2 8 205 0.49 0.09 0.39~0.59
龍江中醫(yī)3527188 0.460.090.36~0.55山東醫(yī)大30214 7 7 0.560.110.45~0.66合計100 629 45200.50- -對照組各家總療效的關系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不良反應及安全性指標檢測一、不良反應 表44表44 不良反應評價表程癥狀發(fā)生持續(xù) 消失實驗處理與用藥編號度體征時間時間 時間檢查經過關系- - - - - - - -觀察期間未發(fā)生不良反應。
二、剔除病例 無剔除病例。
三、安全性指標檢測 表45表45 安全性指標檢測結果試驗組(100例)對照組(100例)治后正常治后異常治后正常治后異常治前正常100 0 100 0血常規(guī)治前異常0 0 0 0前后比較- - - -治前正常100 0 100 0尿常規(guī)治前異常0 0 0 0前后比較- - - -治前正常100 0 100 0大便常規(guī)治前異常0 0 0 0前后比較- - - -GPT治前正常100 0 98 0
治前異常 0 0 1 1前后比較 - - - -治前正常 100 0 100 0BUN治前異常 0 0 0 0前后比較 - - - -治前正常 100 0 100 0Cr治前異常 0 0 0 0前后比較 - - - -安全性指標檢測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自身前后比較無差異,說明該藥服用安全。
結論一、心悸證候療效1.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69.00%,總有效率92.00%。對照組顯愈率44.00%,總有效率89.00%。
2.心悸癥狀輕重分級療效兩組相比,試驗組對輕、重度心悸癥狀的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對中度心悸癥狀的療效,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
3.兩組對所有癥狀均有明顯改善作用,P<0.01;治療后兩組癥狀積分比較,試驗組對心悸、氣短癥狀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對其它癥狀的療效,兩組相比無明顯差異。
二、舌質、脈象及體征變化情況1.治療后兩組舌質、脈象變化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治療后兩組心率、血壓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內,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0.01;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三、早搏療效1.試驗組與對照組早搏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6.00%,總有效率89.00%。對照組顯愈率37.00%,總有效率80.00%。
2.治療后兩組每分鐘早搏次數均明顯減少,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組間比較亦有明顯差異,P<0.01,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3.兩組治療后心電監(jiān)護記錄早搏總數均有明顯下降,前后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0.01;組間比較亦有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4. 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0.01;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四、總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4.00%,總有效率89.00%。對照組顯愈率35.00%,總有效率80.00%。
五、病因、室早分級與療效的關系病因、室早分級與療效的關系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六、各家療效比較各家臨床癥狀療效、早搏療效與總療效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一致性。
七、不良反應及安全性指標檢測觀察期間未發(fā)生不良反應。安全性指標檢測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自身前后比較無差異,說明該藥服用安全。
八、剔除病例觀察期間無剔除病例。
討論室性過早搏動是心血管系統(tǒng)中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類疾患,常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嚴重影響著患者生命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比,近年來,現代醫(yī)學對室性過早搏動的防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有創(chuàng)性射頻消融等治療,病人不易接受;現代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藥效發(fā)揮受到病因、電生理機制、心律失常類型等多種復雜因素的限制,有的藥物長期服用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室性過早搏動屬祖國醫(yī)學“心悸”及“怔忡”等范疇。祖國醫(yī)學對心悸的病因病機有著深刻的認識和詳盡的論述,而且在藥物治療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醫(yī)藥從整體觀念出發(fā),辯證論治室性過早搏動具有很大優(yōu)勢不僅有效改善機體癥狀,而且,從病因上進行根本治療,同時,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
一、陰血虧虛,火旺擾心是心悸(室性過早搏動)的主要病理機制。
室性過早搏動歸屬于中醫(yī)“心悸”、“怔忡”及“脈結代”等病證。歷代醫(yī)家在長期醫(yī)療實踐中,認識到陰血虧虛,火旺擾心是心悸的主要病理機制。
前人早已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到陰血不足與心悸、怔忡的密切關系。《雜病源流犀濁·怔忡源流》指明怔忡的病理變化“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氣失守,則心中空虛,怏怏動搖不得安寧,無時不作,名曰怔忡”[1];朱丹溪則更強調“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2]。陰血同源,血虛必及于陰?!毒霸廊珪ふ珞@恐》篇則闡述陰虛致悸的發(fā)病機制“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此證為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蓋陰虛于下,……在上則浮憾于胸臆,在下則振動于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并強調“陽統(tǒng)乎陰,心本乎腎,所有上不寧者,未有不由乎下”[3]。清·高鼓峰也認為驚悸“源起于腎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4]。
古代學者還認識到不僅陰血虧虛,心神失養(yǎng),胸中作悸,而且心血不足,腎水不濟,虛火妄動,擾亂心神,亦能加劇(或發(fā)為)驚悸。早在《素問玄機源病式·火類》中記載“水衰火旺而擾火之動也,故心胸躁動,謂之怔忡”;清·吳澄在《不居集·怔忡健忘善恐不眠》中說“陰氣內虛,虛火妄動,心悸體瘦”[5];上述論述對于認識“陰血不足,虛火擾心”是心悸(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機,以及遣方用藥,具有指導意義。
歷代醫(yī)家對心悸、怔忡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漢代張仲景《傷寒論》記有“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方中黃連、黃芩降火除煩,雞子黃、白芍、阿膠滋補陰血,臨床用于陰血火旺之心悸心煩有極好療效。諸家方書在《內經》論悸、仲景組方的基礎上,又廣泛采集,使之日益豐富。劉河間強調“悸動怔忡,皆熱之內作”,多屬腎水真陰虛損,心火陽熱內熾,主張“火衰水平方為治本之道,用藥多從寒涼,以當歸龍膽丸類”養(yǎng)血制火之劑“令其神守血榮而愈”[6];《普濟方》則申明“心血不足”為患之理,立益榮湯“專補真血”;組二宜丹方治“水火不濟,耳內虛鳴,健忘怔忡,頭目眩暈”[7];李東垣則發(fā)揮“膈上血中伏火”,取朱砂安神丸“鎮(zhèn)陰火之上浮”[8],方用朱砂重鎮(zhèn)安神。黃連直瀉心火,當歸、生地、茯苓、遠志補血養(yǎng)心,對于陰血不足,虛火擾心之驚悸失眠,心神煩亂等癥,每用每效;明·程式《程氏醫(yī)彀集古》中藥以柏子仁、蓮子心、梔子仁、人參、遠志、茯神、酸棗仁、炙甘草及川黃連等藥相伍,組方養(yǎng)心丸,清心抑火,滋血寧神,補虛損,療怔忡[9]?!毒霸廊珪ふ珞@恐》中指出“若水虧火盛,煩躁熱渴而怔忡驚悸不寧者,二陰煎或加減一陰煎”;二陰煎由生地、麥冬、酸棗仁、元參、茯神、木通、黃連、生甘草組成,共奏滋陰降火安神之功[3]。
二、祖國醫(yī)學治療室性過早搏動的近代進展近代醫(yī)學在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如林寧[10]用參茵湯(苦參、茵陳、人參、琥珀)治療早搏、室上速、房顫、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總有效率為82.35%;王科權[11]自擬除顫湯(丹參、苦參、炙甘草、柏子仁、三七、川芎、五味子)治療房顫40例,其中32例治療前心電圖每分鐘400次以上的房率在短時間內轉為正常心率;孫啟鳳等[12]以斂心煎(麥冬、玉竹、沙參、炒棗仁、珍珠母、柏子仁、龍骨等)為基礎方,隨證加減,治療心動過速、過早搏動及心房纖顫164例,總有效率84.75%;鞠文翰[13]對快速型心律失常以清熱養(yǎng)陰安神為治法,選用苦參、黃連、生地、麥冬、元參、炒棗仁、柏子仁等藥物,有效率達82.5%;金耀堂[14]認為氣虛血瘀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理機制,自擬平律合劑(黃芪、丹參、苦參、葛根、防己)為觀察組,以慢心律片為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平律合劑對室性心律失常與慢心律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但對室上性心律失常則優(yōu)于慢心律組;周玉萍[15]等報道穩(wěn)心沖劑治療氣虛血瘀型快速型心律失常,臨床主癥總有效率93.58%,心電圖總有效率90.2%,對照組口服胺碘酮臨床總有效率88.0%,心電圖總有效率84.0%,經統(tǒng)計學處理,穩(wěn)心沖劑優(yōu)于胺碘酮(P<0.05);向從貴等[16]用穩(wěn)脈湯(太子參、黃芪、麥冬、五味子、生地、當歸、白芍、阿膠、龜板、甘草)治療氣陰兩虛型快速型心律失常86例,總有效率88.4%。
三、心疾寧膠囊處方依據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林慧娟教授借鑒前人治療心悸的寶貴經驗,認真總結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陰血虧虛,火旺擾心”是心悸(室性過早搏動)的主要病機,病位在心、腎,為本虛標實之證,并針對“陰虛火旺”之病機,結合三十年的臨床探索,化裁組方,運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心疾寧膠囊;1993~1996年作為山東省衛(wèi)生廳重點課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通過160例臨床病例觀察,證明對心悸(室性過早搏動)療效顯著,有效率88.4%,無延緩傳導及其他毒副作用,臨床應用安全。經專家鑒定,本課題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獲1996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四、心疾寧膠囊處方的中醫(yī)理論基礎根據其主要癥狀和異常脈象,過早搏動可隸屬于祖國醫(yī)學的“心悸”、“怔忡”及“結代脈”的范疇。本方證為陰血虧少,虛火擾心。故見驚悸怔忡,眩暈耳鳴,腰酸倦怠,五心煩熱等證。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脈,藏神志,為保證這兩大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比須協調心陰心陽的平衡關系。心陽鼓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并護衛(wèi)心神于外,使心陰不致耗散,心神安謐于內;心陰充足則血脈得充,心陽生化有源,心神內有所養(yǎng),即所謂“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當這種平衡機制失調,以心陰不足、心陽過盛為主要矛盾時,便會發(fā)生陰血虧虛、火旺擾心、心神不寧之心悸,這是發(fā)生本病的根本的病理基礎。心火實質上是心血之不足。心藏神,神氣內守賴心陰以濡之、心陽以護之,心火過旺、心陰虧損則心神內無所養(yǎng),外無所護,一方面會出現心煩失眠、健忘多夢等神志方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因神不守舍,心失所養(yǎng)而出現胸中惕惕而動的心悸、怔忡等癥;正如《素問玄機原病式》所謂“驚之為病是心臟之氣不得其正,動而為火邪者也”?!蹲C治準繩》中亦強調說“陰陽之氣在心臟未始相離也,今失其陰偏傾于陽,陽也以氣承而散亂,故精神怔怔忡忡”[17]。血以氣行,氣以血載,血是氣賴以生成的物質基礎,心之陰血虧虛日久,勢必引起心氣的不足,故表現為氣短、胸悶等癥。心陽下降于腎,以治腎水,腎陰上濟于心,以濟心火;陰血同源,血少必及陰。若腎陰不足,水不濟火,虛火妄動,擾亂心神,亦可作悸?!端貑栃C原病式·火類》指出“水衰火旺而擾火之動也,故心胸躁動,謂之怔忡”,陰虛于下,腰膝酸軟,陽擾于上,則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脈細數或結代,均為陰虛火旺之征。
總之,陰血虧虛、火旺擾心型心悸的主要病機是陰陽失調所致的心主血脈和心藏神功能的異常?;谝陨喜C的分析,治療時就要及緊緊抓住“陰虛、火旺、心神”這三個根本環(huán)節(jié),因此,其治療原則應為“滋陰養(yǎng)血,瀉火安神”,目的使陰血得復,心火得清,神有所歸,心有所養(yǎng),“陰平陽秘”的關系得以恢復。
五、心疾寧膠囊處方的方義分析君藥生地、當歸。方中重用生地滋生陰血,清熱生津,《本草綱目》載生地為“益陰血之上品”[18],《本草逢源》認為“陰微陽盛,相火熾強,來乘陰位,日漸煎熬,陰虛火旺之癥,宜生地黃以滋陰退陽”[19];當歸補血養(yǎng)心?!爱敋w……專能補血”,“舉凡血虛血枯,陰分虧虛之證,皆宜用之”[20],當歸性溫,對血分有寒者為適,古代醫(yī)家臨床實踐中認識到本藥亦可用于血虛內熱,正如《主治秘訣》所說“雖性溫,而血虛有熱亦可用之,因其能生血即滋陰,陰即能退熱也”[20];生地、當歸二藥相合,補陰血,滋腎水,清心火共為君藥。
臣藥黃連、黃芩、知母、白芍。黃連清瀉心火,《注解傷寒論》指出其亦可“導瀉心下之虛熱”[21];黃芩苦寒,《珍珠囊》謂其“除陽有余,涼心去熱”[22],《本草綱目》曰“黃芩氣寒味苦,苦入心,寒勝熱,瀉心火”[18],《神農本草經》記載“枯者清上焦之火”[23];芩連相伍,火熱下降,熱去則血寧;知母苦寒質柔性潤,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日華子本草》載本品“安心止驚悸”[24];白芍苦酸、微寒,《藥品化義》說“白芍藥微苦能補陰,略酸能收斂”[20],《注解傷寒論》認為正是由于“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榮”[21];上藥四味,共為臣藥,助君藥滋陰瀉火之用。
佐藥人參、紫石英、柏子仁、酸棗仁。陰血虧虛,火旺擾心,均致心氣不足,心神不寧。故用人參補氣生津,安神定驚,《神農本草經》曰“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23];紫石英甘溫入心經,《本草再新》載其“安心定神,養(yǎng)血去濕”[25],其性溫而補,強壯心氣,心氣不足之驚悸怔忡用之最為合適,與人參相伍共為益心氣,安心神之用;人參、紫石英載于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治療驚悸通用藥之中[26];柏子仁入心、腎,《本草綱目》[18]胃其“養(yǎng)心氣,潤腎燥,益智寧神”;酸棗仁甘酸性平,酸收甘補,養(yǎng)心益陰,《本草匯言》載其“斂氣安神”[27];四藥相配,協助君臣,益陰養(yǎng)血,補氣寧心,共為佐藥。
使藥甘草味甘入十二經,能調和諸藥,引方中藥力能達心脈,故為使藥。
總之,此方從中醫(yī)整體觀念出發(fā),配伍嚴謹,君臣佐使俱全,相輔相成,共為滋陰養(yǎng)血、瀉火安神之劑。
六、心疾寧膠囊的主要藥效學試驗研究結論1.用實驗快速型心律失常模型研究表明,心疾寧ig給藥具有以下作用(1)使氯仿誘發(fā)小鼠心室顫動率明顯降低,說明該藥對心室顫動有保護作用。
(2)使烏頭堿誘發(fā)大鼠心律失常所需用量增加,說明該藥對烏頭堿所誘發(fā)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纖顫有明顯的對抗作用。
(3)使氯仿-腎上腺素所誘發(fā)家兔心律失常出現時間延長,持續(xù)時間縮短,說明該藥對氯仿-腎上腺素所誘發(fā)家兔心律失常有對抗作用。
(4)使氯化鋇誘發(fā)的雙向性心動過速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時間縮短,表明該藥能對抗氯化鋇誘發(fā)的心律失常。
(5)使結扎大鼠冠狀動脈所誘發(fā)的室性早搏次數減少,說明該藥對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對小鼠鎮(zhèn)靜、催眠試驗研究表明該藥能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
說明該藥具有鎮(zhèn)靜安神之功效。這與治療失眠多夢有關。
3.對家犬血流動力學試驗研究表明該藥對心肌收縮性有抑制作用,即負性肌力和負性頻率作用,這也與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有關。
七、心疾寧膠囊的動物急性毒性及長期毒性試驗研究結論急性毒性實驗表明給小白鼠ig心疾寧混懸液,藥量已達40g/kg體重。本品臨床用藥量為4粒/次,3次/日,日劑量5.4g,以人體重60kg計,約為0.1g/kg體重。由此計算小鼠最大耐受量相當人用量的444.4倍,表明該藥臨床應用安全低毒。
長期毒性實驗研究表明以心疾寧臨床用量的75、30和7.5倍劑量給大鼠,連續(xù)ig給藥3個月及停藥后半個月均未見動物出現外觀、體重增長、血象、肝腎功能及主要臟器組織的毒性變化,證明該藥毒性甚低,臨床長期口服應用是安全的。
五.不良反應及安全性臨床應用心疾寧膠囊觀察表明,在觀察期間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在用藥前后無明顯變化。心疾寧膠囊對室性早搏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為中醫(yī)藥治療室性早搏開辟了一個新的治療途徑,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總之,以上說明心疾寧膠囊不僅符合陰血虧虛、火旺擾心型心悸的病理特點,而又有現代藥理研究的基礎,因此是治療室性過早搏動較為理想的中藥復方。
參考文獻1.沈金鰲·雜病源流犀濁·上?!ど虾?茖W技術出版社。
2.朱震亨·丹溪心法·上?!ど虾?茖W技術出版社。
3.張景岳·景岳全書·上?!ど虾?茖W技術出版社。
4.高鼓峰·醫(yī)家心法·清光緒二十二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排印本。
5.吳澄·不居集·清程芝云等???。
6.劉河間·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明萬歷十三年金陵吳諫刻本。
7.朱棣等·普濟方·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8.李東垣·內外傷辨·明吳勉學???.程式·程氏醫(yī)彀集古·明刊本10.林寧·參茵湯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臨床觀察·福建中醫(yī)藥·1993.(5)1511.王科權·除顫湯治療快速型心房纖顫40例。吉林中醫(yī)藥·1989.(1)1412.孫啟鳳等·應用“斂心煎”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遼寧中醫(yī)雜志·1992.(3)2513.鞠文翰·苦黃增液湯治療快速型心律失?!に拇ㄖ嗅t(yī)·1989.(9)1914.金耀堂·平律合劑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3)13215.周玉萍等·穩(wěn)心沖劑治療氣虛血瘀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中醫(yī)雜志·1993.(8)47716.向從貴等·穩(wěn)脈湯治療氣陰兩虛型快速型心律失常86例·遼寧中醫(yī)雜志·1994.(10)46217.明·王肯堂·證治準繩18.明·李時珍·本草綱目19.清·張璐·本草逢原20.轉引江蘇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ど虾?茖W出版社21.金·成無己·注解傷寒論22.金·張元素·珍珠囊23.西漢·無名氏·神農本草經24.尚志鈞輯?!と杖A子本草25.清·葉小峰·本草再新26.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27.明·倪朱漠·本草匯言臨床試驗單位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臨床觀察負責人王九蓮職稱教授,主任醫(yī)師 職務心血管內科 主任;臨床觀察參加人王九蓮 職稱主任醫(yī)師,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林慧娟 教授 主任醫(yī)師2001年12月試驗負責單位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試驗負責人王九蓮,職稱教授,主任醫(yī)師,職務心血管內科主任 電話0371-6212355;試驗參加單位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監(jiān)視員威海申威藥業(yè)有限公司;原始資料保存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威海申威藥業(yè)有限公司主要研究者或協作研究者簽名及申辦者醫(yī)學負責人簽名試驗題目心疾寧膠囊治療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II期臨床試驗總結試驗報告執(zhí)筆者孫天福 袁智宇我已閱讀該報告,根據我的理解,確認這份報告準確描述了試驗過程和結果。
研究者王九蓮簽名王九蓮有關人員王九蓮、魏明、孫天福、袁智宇。日期2001年12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膠囊地黃10-45份、當歸9-30份、白芍9-23份、知母9-22份、黃連6-14份、黃芩6-14份、人參6-9份、酸棗仁10-45份、柏子仁9-23份、紫石英9-45份、甘草3-9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10-30份、當歸9-30份、白芍9-25份、知母9-15份、黃連6-9份、黃芩6-9份、人參6-9份、酸棗仁10-30份、柏子仁9-15份、紫石英9-30份、甘草3-9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20-30份、當歸15-30份、白芍15-25份、知母9-15份、黃連6-9份、黃芩6-9份、人參6-9份、酸棗仁15-30份、柏子仁9-15份、紫石英15-30份、甘草3-9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按重量比配制而成的地黃(生)450g、當歸300g、白芍225g、知母225g、黃連135g、黃芩135g、人參90g、酸棗仁(炒)450g、柏子仁225g、紫石英450g、甘草90g。
5.一種上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取黃連、人參~粉碎~乙醇提取~過濾~回收乙醇~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I,備用;另取當歸提取揮發(fā)油留部分備用;另一部分揮發(fā)油及其藥渣與地黃等余下的8味藥混合煎煮~再過濾~濃縮~醇沉~過濾~回收乙醇~濃縮~真空干燥~制成干膏II;再將上述制成備用的膏I、備用的部分當歸提取揮發(fā)油以及干膏II混合~粉成細粉~再經分裝、包裝、檢驗后,即成為本發(fā)明合格藥品。
6.上述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具體生產方法是①首先應備齊該制劑所需要的各味原料藥,且應清理、去雜,備用;②取黃連、人參加30-80%乙醇回流提取至少1次,溶媒用量7-15倍,回流提取均為1-5h,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35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③取當歸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提取時間為1-8h,藥渣與地黃、紫石英等其余8味藥材加水煎煮至少1次,加水量為8-20倍,煎煮時間為2-8h,過濾,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25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為50-75%,靜置12-24h,過濾,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5的浸膏,真空干燥,得干膏II;④將干膏I與干膏II合并,粉碎成細粉,加輔料適量,噴入當歸揮發(fā)油,混合均勻,裝膠囊即得。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生產方法,所用的地黃用生藥。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的生產方法,其中酸棗仁用炒制后的原料。
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可以生產出多種口服劑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是由地黃、當歸、白芍、知母、黃連、黃芩、人參、酸棗仁、柏子仁、紫石英、甘草按照科學的方法配制而成,經過急、慢性毒性試驗和規(guī)范的II期臨床試驗,結論是心悸證候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69.00%,總有效率92.00%;早搏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早搏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6.00%,總有效率89.00%;總療效試驗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顯愈率54.00%,總有效率89.00%;而且無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文檔編號A61P9/00GK1650917SQ200410036428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林慧娟 申請人: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