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面條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殘留的面條機。
背景技術:
全自動面條機在制作面條的時候分為兩個過程,一是攪拌,二是擠面,擠面過程由電機帶動的螺桿和固定的模頭配合完成。在現(xiàn)有的技術方案中,螺桿和模頭通常是固定不動的,螺桿與模頭之間留有固定的空隙,擠面結束后在這個空隙內殘留較多的面,降低了出面率,并且擠面過程中出面速度不均勻,擠面過程后期出面速度明顯下降;另一方面,面團太干或者擠面量太多容易造成螺桿受到的扭矩過大,造成電機過載保護,同時降低螺桿的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殘留、使用壽命長的面條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殘留的面條機,包括機座、設于機座內的電機、攪拌組件和擠壓組件,攪拌組件包括攪拌杯、設于攪拌杯內的攪拌桿及蓋合于攪拌杯上方的上蓋,擠壓組件包括擠面筒、設于擠面筒內的螺桿及套設于擠面筒端部的模頭,螺桿包括螺桿體、設于螺桿體后端的螺桿軸及設于螺桿體表面的螺旋,其中,所述螺桿與模頭之間設有軸向間隙,擠壓組件上設有使螺桿和模頭之間相對移動以調節(jié)所述軸向間隙的彈性件。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設于擠面筒的后端內表面與螺桿的后端面之間,模頭與擠面筒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螺桿以改變所述軸向間隙。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作用于螺桿體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螺桿體的后端設有環(huán)形擋板,彈性件作用于環(huán)形擋板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與螺桿的后端面之間設有墊片。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的內邊向后延伸形成用于安裝彈性件的圓筒,墊片的內邊與螺桿軸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墊片的外邊沿與擠面筒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的外邊沿設有防轉凸起,擠面筒的內壁設有防轉槽,防轉凸起與防轉槽配合以防止墊片隨螺桿周向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模頭設有環(huán)形臺階,擠壓組件還包括套設于擠面筒端部的并用于對模頭進行軸向限位的模頭蓋,彈性件設于模頭蓋的內表面與環(huán)形臺階之間,螺桿與擠面筒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模頭以改變所述軸向間隙。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作用于環(huán)形臺階,并推動模頭沿擠面筒軸向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或硅膠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1、由于螺桿與模頭之間設有軸向間隙,當面條機加工到最后階段時,往往因為壓力不夠導致螺桿與模頭之間會殘留一些面團,通過在擠壓組件上設有使螺桿和模頭之間相對移動以調節(jié)所述軸向間隙的彈性件,這樣彈性件對模頭或螺桿施加了額外的壓力,彈性件施加的額外壓力可順利的推動面團向前擠出,使得螺桿與模頭之間無面團殘留;同時,當螺桿的負載增大,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螺桿或模頭相對移動,以減少參與擠面的配合長度,從而降低了螺桿或模頭的受力或載荷,進而延長了螺桿或模頭的使用壽命。
2、通過將彈性件設于擠面筒的后端內表面與螺桿的后端面之間,并將模頭與擠面筒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螺桿以改變所述軸向間隙,這樣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移動,以改變軸向間隙,方便軸向間隙的改變,且軸向間隙改變過程更加順暢和精確。
3、彈性件作用于螺桿體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這樣便于彈性件與螺桿之間的配合,使得螺桿在軸向運動時更加順暢和精確。
4、通過在螺桿體的后端設有環(huán)形擋板,彈性件作用于環(huán)形擋板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這樣增加了彈性件與螺桿的配合面積,保證彈性件在壓縮或伸出時的穩(wěn)定性,使得螺桿的運動更加穩(wěn)定,不會偏移,從而保證面條機工作時螺桿不會晃動或振動。
5、通過在彈性件與螺桿的后端面之間設置墊片,這樣可減小彈性件與螺桿之間的磨損,提升了螺桿與彈性件的使用壽命;墊片的內邊向后延伸形成用于安裝彈性件的圓筒,這樣將彈簧的徑向方向固定,防止彈簧晃動。
6、通過在墊片的內邊與螺桿軸之間設置第一密封圈,墊片的外邊沿與擠面筒之間設置第二密封圈,這樣保證面條機工作時,面粉不會進入彈性件與墊片之間的安裝空間內,保證擠面筒的衛(wèi)生性,還能起到對螺桿的密封和支撐作用。
7、通過在墊片的外邊沿設置防轉凸起,擠面筒的內壁設置防轉槽,通過防轉凸起與防轉槽的配合,這樣可防止墊片隨螺桿周向轉動,保證墊片的正常使用。
8、通過在模頭上設置環(huán)形臺階,擠壓組件還包括套設于擠面筒端部的并用于對模頭進行軸向限位的模頭蓋,彈性件設于模頭蓋的內表面與環(huán)形臺階之間,螺桿與擠面筒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模頭以改變所述軸向間隙,這樣模頭沿擠面筒的軸向移動,以改變軸向間隙,方便軸向間隙的改變,且軸向間隙改變過程更加順暢和精確。
9、彈性件作用于環(huán)形臺階面,并推動模頭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這樣便于彈性件與模頭之間的配合,使得模頭在軸向運動時更加順暢和精確。
10、彈性件具體為彈簧或硅膠件,此結構簡單,易實現(xiàn),方便加工制造,且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一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一中攪拌組件與擠壓組件配合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的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一中攪拌組件與擠壓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一中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二中攪拌組件與擠壓組件配合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面條機實施例二中攪拌組件與擠壓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1、機座;11、電機;2、攪拌杯;21、進面口;22、切面桿;3、攪拌桿;31、桿體;32、攪拌齒;4、上蓋;41、進水口;5、擠面筒;6、螺桿;61、螺桿體;62、螺桿軸;63、螺旋;64、環(huán)形擋板;7、模頭;71、模頭支架;711、環(huán)形臺階;72、成型模片;8、模頭蓋;9、墊片;91、防轉凸起;92、圓筒;100、彈簧;110、第一密封圈;120、第二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殘留的面條機,包括機座1、電機11、攪拌組件和擠壓組件,電機11設于機座1內,攪拌組件包括攪拌杯2、攪拌桿3和上蓋4,擠壓組件包括擠面筒5、螺桿6、模頭7和模頭蓋8,攪拌桿3縱向設于攪拌杯2內,攪拌桿3包括桿體31及設于桿體31上的攪拌齒32,攪拌齒32設有多個,擠面筒5臥置于攪拌杯2的下方一側,螺桿6橫向設于擠面筒5內,螺桿6包括螺桿體61、螺桿軸62和螺旋63,螺桿軸設于螺桿體61后端,螺旋63設于螺桿體61的表面,攪拌杯2通過進面口21與擠面筒5相連,進面口21設置于攪拌杯2底部,并沿著攪拌杯2底部和側壁連接處的切線方向設置,攪拌杯2側壁且位于進面口21處還設有切面桿22,模頭7通過模頭蓋8裝設于擠面筒5的端部,模頭蓋8與擠面筒5通過螺紋連接固定,模頭7內設有成型孔,成型孔豎直向下設置,電機13為一雙輸出軸電機,其中一個驅動軸與攪拌桿3傳動連接,另一個驅動軸與螺桿6傳動連接。將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水面比放入攪拌杯2內,蓋合上蓋4,電機13驅動攪拌桿3旋轉攪拌,攪拌后由進面口21進入擠面筒5,螺桿6旋轉擠壓后面條從模頭7的成型區(qū)域內成型,并從成型孔處出面,成型孔向下設置,即面條豎直向下出面,本實施例中的面條機為立式面條機。
如圖2所示,螺桿6與模頭7之間設有軸向間隙H,擠壓組件上設有使螺桿6和模頭7之間相對移動以調節(jié)軸向間隙的彈性件,由于螺桿與模頭之間設有軸向間隙,當面條機加工到最后階段時,往往因為壓力不夠導致螺桿與模頭之間會殘留一些面團,通過在擠壓組件上設有使螺桿和模頭之間相對移動以調節(jié)所述軸向間隙的彈性件,這樣彈性件對模頭或螺桿施加了額外的壓力,彈性件施加的額外壓力可順利的推動面團向前擠出,使得螺桿與模頭之間無面團殘留;同時,當螺桿的負載增大,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螺桿或模頭相對移動,以減少參與擠面的配合長度,從而降低了螺桿或模頭的受力或載荷,進而延長了螺桿或模頭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彈性件具體設于擠面筒5的后端內表面與螺桿6的后端面之間,模頭7與擠面筒5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螺桿6以改變軸向間隙,通過彈性件壓持螺桿,使得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移動,以改變軸向間隙,方便軸向間隙的改變,且軸向間隙改變過程更加順暢和精確;具體的,彈性件為彈簧100,彈簧100套設于螺桿軸61的外部,即安裝螺桿時,螺桿軸61穿過彈簧100的內孔,當然,也可以為多個彈簧,分布于擠面筒5的后端內表面,即多個彈簧環(huán)繞螺桿軸61的外部,此方式結構簡單,易實現(xiàn),方便加工制造,且成本低。
螺桿體61的后端設有環(huán)形擋板64,彈簧100作用于環(huán)形擋板64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6沿擠面筒5的軸向運動以改變軸向間隙,這樣增加了彈簧與螺桿的配合面積,保證彈簧在壓縮或伸出時的穩(wěn)定性,使得螺桿的運動更加穩(wěn)定,不會偏移,從而保證面條機工作時螺桿不會晃動或振動。
為了減小彈簧100與螺桿6之間的摩擦,通過在彈簧100與螺桿6的后端面之間設置墊片9,這樣可減小彈簧與螺桿之間的磨損,提升了螺桿與彈簧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了整機的使用壽命。
具體的,如圖5所示,墊片9的內邊與螺桿軸62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110,第一密封圈110為環(huán)形密封圈且材質為硅膠,墊片9的外邊沿與擠面筒5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120,第二密封圈120為環(huán)形密封圈且材質為硅膠,第二密封圈120套設于墊片9的外邊沿,在螺桿6安裝到位后,第一密封圈110的內壁與螺桿軸62的外側壁貼合以防止面粉彈簧100的安裝空間內,保證擠面筒的衛(wèi)生性,不僅起到密封作用,還對螺桿軸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保證螺桿工作時的對中性,防止螺桿工作時晃動;第二密封圈120的外側壁與擠面筒5的內側壁貼合以防止面粉進入墊片與擠面筒之間,影響墊片的正常使用;擠面筒5的后端設有供螺桿軸62穿過的通孔,第一密封圈110還將通孔包覆。
墊片9的外邊沿設有防轉凸起91,防轉凸起91設有多個且沿外邊沿周向均布設置,擠面筒5的內側壁對應設有多個防轉槽,防轉凸起91與防轉槽配合以防止墊片9隨螺桿周向轉動,從而保證墊片的正常使用,當然,防轉凸起91與防轉槽配合僅是對墊片的周向固定,墊片還是可隨彈簧沿擠面筒的軸向移動的;還有,墊片9的內邊向后延伸形成用于安裝彈簧100的圓筒92,即彈簧100套設于圓筒92上,這樣將彈簧100的徑向方向固定,防止彈簧100晃動。
可以理解的,螺桿體的后端不設環(huán)形擋板,彈性件直接作用于螺桿體的后端面,并推動螺桿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這樣也便于彈性件與螺桿之間的配合,使得螺桿在軸向運動時更加順暢和精確。
可以理解的,彈性件為硅膠墊。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彈性件設置位置不同。
本實施例中,如圖6、7所示,模頭7包括模頭支架71及設于模頭支架71下方的成型模片72,模頭支架71上設有環(huán)形臺階711,模頭蓋8設于擠面筒5的端部并用于對模頭7進行軸向限位,彈性件設于模頭蓋8的內表面與環(huán)形臺階之間,螺桿6與擠面筒5相對固定,彈性件作用于模頭7以改變軸向間隙H,具體的,彈性件為彈簧100,彈簧100具體作用于環(huán)形臺階,并推動模頭7沿擠面筒5的軸向運動以改變軸向間隙H。
本實施例的好處在于,通過彈性件推動模頭沿擠面筒的軸向運動以改變軸向間隙,這樣彈性件對模頭施加了額外的壓力,彈性件施加的額外壓力可順利的推動面團向前擠出,使得螺桿與模頭之間無面團殘留;同時,當螺桿的負載增大,在彈性件的作用下,模頭相對移動,以減少參與擠面的配合長度,從而降低了模頭的受力或載荷,進而延長了模頭的使用壽命。
可以理解的,彈性件為硅膠墊。
除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