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是由于處于釋放位置的制動銷60朝向車輛后側移動、而使得限制構件140開始朝向停止位置移動的開始位置,并且也是由于制動銷60從配置位置22D朝向車輛下側向釋放位置移動、而使得限制構件140開始朝向移動限制釋放位置移動的開始位置。停止位置為下述位置:在停止位置,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朝向車輛后側移動,使得限制構件140的壁140S在大致車輛上下方向上與位于配置位置22D的車輛后側上的內壁面對齊,從而使得空出配置位置22D,以使制動銷60能夠從釋放位置向配置位置22D移動,并且能夠固定在驅動位置20D處。限制構件140的移動限制釋放位置為下述位置:由于制動銷60從配置位置22D朝向釋放位置移動,則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朝向車輛下側移動(旋轉),從而釋放由限制構件140對換檔桿16的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移動的限制。
[0147]約束部12S在比制動板部20更靠近側面板12A的車輛后側的部分處一體地形成于側面板12A,并且形成為從側面板12A朝向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約束部12S設置有下述壁:當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移動到停止位置處時,該壁能夠接收旋轉臂142的車輛后側上的后側面并且能夠限制旋轉臂142的移動。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約束部12S構造成包括豎直壁部(省略附圖標記)和側向壁部(省略附圖標記),該豎直壁部用作沿著車輛上下方向和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壁,該側向壁部從豎直壁部的車輛下端部朝向車輛后側延伸,并且一體地形成于豎直壁部。
[0148]保持部164在比約束部12S更靠近車輛下側的部分處、比移動部160的旋轉軸162更靠近車輛后側和車輛下側的位置處一體地形成于側面板12A。保持部164形成為從側面板12A朝向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突出。保持部164的形狀不受具體限制;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保持部164具有圓柱形形狀,其軸向方向沿著車輛寬度方向。釋放部142B在旋轉臂142的位于車輛下側的另一端部處一體地形成于旋轉臂142,并且形成為從旋轉臂142朝向車輛寬度方向內側、朝向側面板12A突出。與保持部164相似,釋放部142B的形狀不受具體限制;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釋放部142B具有圓柱形形狀,其軸向方向沿著車輛寬度方向。釋放部142B的直徑尺寸和保持部164的直徑尺寸設定為彼此大致相同。從車輛的一側觀察,釋放部142B定位在旋轉軸162和保持部164之間。因此,旋轉臂142的另一端部形成為從中間部分(位于旋轉軸孔142A處的部分)朝向車輛后側略微彎曲的形狀,并且旋轉臂142形成為從車輛的一側觀察到的大致L形形狀。
[0149]如圖15和圖17中所示,彈性構件170橫跨在移動部160的保持部164與釋放部142B之間。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采用扭轉螺旋彈簧(反沖彈簧)作為彈性構件170。彈性構件170包括螺旋部172和兩個端部174,所述兩個端部174當從螺旋部172延伸時彼此交叉。旋轉軸162被插入通過螺旋部172的內側,并且通過兩個端部174將釋放部142B和保持部164以夾住的方式配裝在一起,從而將彈性構件170組裝至移動部160。如圖17中所示,在換檔桿16 (參見圖1)還未移動至驅動位置20D的狀態(tài)下,釋放部142B定位在將移動部160的旋轉軸162的中心與移動部160的保持部164的中心連接的直線上,使得彈性構件170將限制構件140保持在移動開始位置。
[0150]如圖18中所示,例如,當換檔桿16從駐車位置20P向驅動位置20D移動時,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的制動銷60抵抗彈性構件170的迫壓力沿著箭頭K方向按壓壁140S,箭頭K方向朝向車輛后側。因此,限制構件140從移動開始位置朝向停止位置移動,并且制動銷60被壁140S停止在停止位置處。因此,釋放部142B沿著箭頭L方向朝向車輛下側、遠離將移動旋轉軸162和保持部164連接的直線移動,并且彈性構件170的兩個端部174被保持部164和釋放部142B張開。在這種狀態(tài)下,彈性構件170因而產(chǎn)生迫壓力以使得限制構件140返回至移動開始位置。
[0151]換檔裝置的操作
[0152]接下來,如下參照圖17至圖20說明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的操作。在換檔裝置130中,首先,駕駛員使用在附圖中未示出的換檔手柄的操作按鈕18(參照圖1)執(zhí)行釋放操作。釋放操作使得將制動銷60在駐車位置20P處的放置位置22P中的固定釋放,并且如圖17中所示,制動銷60朝向釋放位置移動(參照圖3和圖10)。
[0153]為了選擇驅動模式并且向前驅動車輛,駕駛員將換檔桿16沿著如圖17中所示的箭頭D方向朝向驅動位置20D移動,同時繼續(xù)釋放操作。由于換檔桿16的這種移動,處于釋放位置的制動銷60與處于移動開始位置的限制構件140的壁140S抵接,并且隨后如圖18中所示,制動銷60抵抗釋放部150的彈性構件170的迫壓力而沿著箭頭K方向按壓限制構件140,從而將限制構件140朝向車輛后側移動。由于釋放部150的移動部160,限制構件140圍繞旋轉軸162沿著箭頭K方向移動(旋轉)。當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移動達停止位置時,此處其移動由約束部12S限制,則限制構件140的移動被停止。因此制動銷60停止在驅動位置20D處。即,制動銷60的朝向第二速位置20S和低速位置20L的相應檔位的移動被限制。當換檔桿16分別從倒車位置20R和空檔位置20N移動時,也以相似的方式限制制動銷60的移動。
[0154]駕駛員結束操作按鈕18的釋放操作并且執(zhí)行固定操作。如圖19中所示,通過固定操作,制動銷60沿箭頭E方向朝向驅動位置20D處的配置位置22D移動,并且被固定。應當指出的是,當制動銷60沿箭頭E方向從釋放位置朝向配置位置22D移動時,在制動銷60越過限制構件140的按壓部144的上端部144A的同一時刻,制動銷60對壁140S的按壓結束。因此,限制構件140通過彈性構件170的迫壓力而沿箭頭M方向從停止位置返回至其初始的移動開始位置(朝停止位置的移動被取消)。
[0155]從驅動模式開始,為了選擇第二速模式并且改變車輛的前進驅動速比,駕駛員使用換檔手柄的操作按鈕18以再次執(zhí)行釋放操作。如圖20中所示,通過釋放操作,處于配置位置22D的制動銷60沿著箭頭F方向朝向釋放位置移動。由于制動銷60的這種移動,制動銷60朝向車輛向下方向按壓限制構件140的按壓部144,并且限制構件140和壁140S朝向車輛下側移動(旋轉)。當制動銷60移動達其釋放位置時,限制構件140移動達其移動限制釋放位置,從而在第二速位置20S處的配置位置22S、低速位置20L處的配置位置22L以及按壓部144之間產(chǎn)生了允許制動銷60沿著箭頭O方向移動的空間。S卩,由限制構件140對朝向第二速位置20S和低速位置20L的檔位移動的限制被釋放。在位于第二速位置20S處的配置位置22S處,駕駛員結束操作按鈕18的釋放操作并且執(zhí)行固定操作。因而換檔桿16固定在第二速位置20S中。應當指出的是,換檔桿16能夠沿箭頭P方向移動以在選擇驅動模式之后選擇空檔模式、倒車模式或駐車模式,而不選擇第二速模式或低速模式。
[0156]第三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操作和有利效果
[0157]如圖14、圖15和圖17中所示,在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中,換檔桿16 (參見圖1)能夠從駐車位置20P經(jīng)過驅動位置20D向第二速位置20S移動。換檔桿16設置有制動銷60。通過移動到釋放位置處,制動銷60能夠從駐車位置20P朝向驅動位置20D移動。
[0158]換檔裝置130包括限制構件140和釋放部150。在換檔桿16 (參見圖1)從駐車位置20P向驅動位置20D移動期間,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處的制動銷60使限制構件140移動到停止位置,從而使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處的制動銷60停止,并且限制換檔桿16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移動。當換檔桿16已經(jīng)移動到驅動位置20D處(當換檔桿16定位到驅動位置20D處)時,通過制動銷60從配置位置22D朝向釋放位置移動、使限制構件140移動到其移動限制釋放位置,則釋放部150能夠釋放由限制構件140對換檔桿16的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的移動的限制。因此,這使得限制構件140能夠當換檔桿16離開駐車位置20P移動時使換檔桿16停止在驅動位置20D處,甚至當制動銷60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處時亦是如此,并且這還使釋放部150能夠允許已經(jīng)移動到驅動位置20D處的換檔桿16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移動。
[0159]在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中,在換檔桿16從駐車位置20P向驅動位置20D的操作期間,能夠限制換檔桿16從驅動位置20D向第二速位置20S的移動,甚至當制動銷60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處時亦是如此。即,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能夠防止跳過驅動位置20D。
[0160]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中,釋放部150設置有至少彈性構件170。在換檔桿16從駐車位置20P向驅動位置20D的移動期間,已經(jīng)移動到釋放位置處的制動銷60抵抗彈性構件170的迫壓力使限制構件140從移動開始位置移動達限制構件140被停止的停止位置。當換檔桿16已經(jīng)移動到驅動位置20D處(定位在驅動位置20D處)時并且當制動銷60向釋放位置的移動被取消時,彈性構件170取消限制構件140的向停止位置的移動。當換檔桿16抵抗彈性構件170的迫壓力而已經(jīng)移動到驅動位置20D處(定位在驅動位置20D)時,由于制動銷60的從配置位置22D(非釋放位置)朝向釋放位置的移動,則制動銷60使限制構件140從移動開始位置向移動限制釋放位置移動,從而釋放由限制構件140的對換檔桿16的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的移動的限制。
[0161]S卩,除非“將換檔桿16從駐車位置20P向驅動位置20D移動,隨后將制動銷60從釋放位置取消,并且此后將制動銷60再次移動返回至釋放位置”,否則釋放部150不能執(zhí)行下述動作:移動限制構件140以使得釋放對換檔桿16的朝向第二速位置20S的移動的限制。
[0162]如上文提到的,當限制構件140從移動開始位置朝向停止位置移動時,并且當限制構件140從移動開始位置向移動限制釋放位置移動時,彈性構件170向限制構件140施加迫壓力,使得限制構件140由于迫壓力而移動返回至移動開始位置側。
[0163]此外,在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中,限制構件140和釋放部150構造成使得能夠隨著制動銷60的移動而機械地操作。即,不需要與制動踏板的操作電氣地或機械地聯(lián)接的構型。
[0164]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不需要根據(jù)圖2中所示的根據(jù)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0的釋放部40的可移動構件42,或與可移動構件相關的部件。相似地,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不需要根據(jù)圖7中所示的修改示例的換檔裝置10的可移動構件70等、根據(jù)圖9中示出的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80的可移動構件102等、或根據(jù)圖13中所示的修改示例的換檔裝置80的可移動構件120等。更具體地,換檔裝置130的釋放部150包括作為主要構造的彈性構件170,并且限制構件140 (旋轉臂142)構造成使得能夠移動至停止位置和移動限制釋放位置,并且通過自身而取消這些移動。因此能夠省略對應于可移動構件42的部件,從而使得能夠通過少量部件簡單地構造釋放部150。
[0165]此外,如圖15、圖16A和圖16B中所示,在釋放部150中,移動部160主要由下述部分構成:設置于限制構件140的旋轉軸孔142A和釋放部142B、以及一體地形成于側面板12A的旋轉軸162、約束部12S和保持部164。作為釋放部150的主要構成元件的彈性構件170通過簡單的扭轉螺旋彈簧構成。因此,部件較少,并且這些部件大多能夠通過樹脂注射模制制成,從而使得釋放部150能夠具有簡單的構型。
[0166]如圖14和圖15中所示,在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中,用于防止跳過的旋轉機械單元由總共兩個構成元件構成,即,限制構件140和釋放部150。因此,部件較少,從而使得旋轉機械單元能夠具有簡單的構型。
[0167]第四示例性實施方式
[0168]接下來,如下參照圖21至圖25說明根據(jù)第四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80。
[0169]換檔裝置的整體構型
[0170]根據(jù)圖21中示出的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80具有如下構型:根據(jù)圖14和圖15中示出的第三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換檔裝置130的限制構件140和釋放部150已經(jīng)被略微地修改。除了限制構件140和釋放部150的構型之外,換檔裝置180和換檔裝置130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構型。應當指出的是,為了闡明第四示例性實施方式說明的構型,每個附圖均從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至第三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提及的對應附圖中的觀察方向相反的方向觀察。
[0171]限制構件和釋放機構構型
[0172]如圖21、圖22A、圖22B和圖23中所示,換檔裝置180的限制構件140由包括壁140S的旋轉臂142形成。壁140S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與位于配置位置22D的位于車輛后側的內壁面對齊。更具體地,旋轉臂142由樹脂板構件形成,并且旋轉臂142的長度方向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其厚度方向沿著車輛寬度方向。旋轉臂142的位于車輛前側的一個端部上的前表面構成壁140S,該壁140S的長邊方向沿著車輛上下方向,其短邊方向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如圖23中所示(停止位置),當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沿著箭頭Q方向從圖21中示出的移動開始位置移動至車輛上側時,壁140S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在處于驅動位置22D處的換檔桿16的軸向方向上)與位于配置位置22D的車輛后側上的內壁面對齊。當限制構件140已經(jīng)沿箭頭S方向(參照圖25)從圖21中示出的移動開始位置移動至車輛下側時,壁140S(限制構件140)移動至限制構件140的移動限制釋放位置,該移動限制釋放位置與位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