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輪電動車車架,特別是一種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
背景技術:
車架是跨接在汽車前后車橋上的框架式結構,車架的功用是支撐、連接汽車的各總成,使各總成保持相對正確的位置,并承受汽車內外的各種載荷。車架的結構形式首先應滿足汽車總布置的要求,車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汽車的載荷和從車輪傳來的沖擊,此外,為了提高汽車的乘坐舒適性,使汽車重心降低,車架應離地面近一些。
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具有四輪驅動力矩獨立可控、四輪轉向角度獨立可控的優(yōu)勢,是未來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方向。然而,現(xiàn)有車架只考慮了兩輪驅動的前輪轉向的形式,無法滿足電動車模塊化總成結構的安裝要求,無法滿足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對車架的需求。車輪區(qū)域空間無法滿足實現(xiàn)橫行、原地轉向、斜行等特殊轉向模式的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設計開發(fā)了一種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能夠克服現(xiàn)有車架的車輪區(qū)域空間無法實現(xiàn)橫行、原地轉行等特殊轉向模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包括:
中間縱梁,其與車架縱軸線重合,且兩端垂直連接有橫梁;
前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其為四個相同的區(qū)域且呈
向上拱曲結構,以中間縱梁為對稱軸呈對稱分布;
四個動力總成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前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上,所述四個動力總成上分別固定有轉向總成固定板;
其中,所述向上拱曲結構能夠形成容納空間,實現(xiàn)車輪的橫行、原地轉向等轉向模式。
優(yōu)選的是,所述中間縱梁左右兩邊各設置有兩根側梁,相鄰側梁之間通過輔助支撐增加穩(wěn)定性。
優(yōu)選的是,前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的后端上部固定有儀表盤支架。
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防滾架,其固定在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上,且上部通過橫支撐形成矩形區(qū)域。
優(yōu)選的是,所述防滾架通過斜支撐與所述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進行加固。
優(yōu)選的是,車架整體部件和輔助支撐均采用圓形管。
優(yōu)選的是,所述圓形管采用鉻鉬鋼4130材質。
優(yōu)選的是,所述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上還固定有座椅安裝支架,且所述防滾架上部的矩形區(qū)域為座椅靠背安裝支架。
優(yōu)選的是,所述防滾架兩端還安裝有左扶手和右扶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本車架采用向上拱曲結構設計,賦予車輪區(qū)域足夠的空間,使車輪區(qū)域有充足的空間實現(xiàn)橫行、原地轉向、斜行等特殊轉向模式。該車架為前后、左右對稱結構以便模塊化總成的安裝定位,另外對稱結構也便于管材的彎折、焊接夾具的搭接,節(jié)約成本。本車架結構能夠在車輛橫向翻滾或者前方發(fā)生正碰時最大限度的保護駕駛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車架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jù)以實施。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四輪獨立驅動轉向電動車車架,為對稱結構,包括,中間縱梁3,與車架縱軸線重合;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2,以及與中間縱梁3垂直的橫梁6。其中,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2焊接在橫梁6上,四根相同的第一輔助支撐21焊接在第二側縱梁2和中間縱梁3之間,進行加固。第四輔助支撐24與第五輔助支撐25焊接在相鄰兩根縱梁之間并與縱梁組成三角形結構,增加車架的穩(wěn)定性。第三輔助支撐23和第六輔助支撐26焊接在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之間。
車架底盤包括第二側縱梁2和中間縱梁3以及第一輔助支撐21、第二輔助支撐22、第四輔助支撐24和第五輔助支撐25。其中,四根相同的第一輔助支撐21焊接在第二側縱梁2和中間縱梁3之間,所組成的多邊形為底盤框架;第二輔助支撐22焊接在第一輔助支撐21和第三輔助支撐23之間。
四個模塊化總成安裝區(qū)域結構相同,其中,在左前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中,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2平行設置,第二橫支撐7和第一斜支撐10焊接在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2之間作為輔助支撐;第一橫支撐5和第三斜支撐13焊接在第二側縱梁2和第一彎曲支撐4之間連接前部框架與前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第三橫支撐15和第四橫支撐19連接后部框架與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第五橫支撐20焊接在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2之間;縱向支撐14焊接在前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之間;動力總成固定板8焊接在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下部,轉向總成9固定在第一側縱梁1和第二側縱梁上部。
駕駛艙為底盤以上區(qū)域空間,儀表盤支架包括第二斜支撐11和儀表盤橫梁12,其中第二斜支撐11一端焊接在儀表盤橫梁12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側縱梁上,儀表盤橫梁12焊接在第一側縱梁1的前部。防滾架包括防滾架主體16、防滾架橫梁18和防滾架斜支撐17,其中,防滾架主體16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左右兩側的第一側縱梁1上,防滾架橫梁18的兩端焊接在防滾架主體16上,與防滾架主體16形成矩形區(qū)域,防滾架斜支撐17一端連接防滾架主體16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側縱梁2的后部。座椅安裝支架安裝在后部模塊化總成區(qū)域上,其中防滾架橫梁18和防滾架主體16組成的矩形區(qū)域作為座椅靠背的安裝支架。左右扶手焊接在防滾架兩側。
車架整體為向上拱曲結構,在每個車輪正上方形成拱曲結構,產生車輪的容納區(qū)域,并且空間充裕,對車輪的原地轉向、橫行、鞋型等轉向模式不形成干涉,保證車輪的正常轉動,滿足四輪獨立驅動與轉向電動車對車架的需求。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車架整體采用4130鉻鉬鋼材質的圓形管。作為一種優(yōu)選,車架框架圓形管的尺寸為Φ38*2mm;主體結構圓形管的尺寸為Φ30mm*1.5mm;輔助支撐圓形管的尺寸為Φ25.4*1.2mm。
本車架采用向上拱曲結構設計,賦予車輪區(qū)域足夠的空間,使車輪區(qū)域有充足的空間實現(xiàn)橫行、原地轉向、斜行等特殊轉向模式。該車架為前后、左右對稱結構以便模塊化總成的安裝定位,另外對稱結構也便于管材的彎折、焊接夾具的搭接,節(jié)約成本。本車架結構能夠在車輛橫向翻滾或者前方發(fā)生正碰時最大限度的保護駕駛員的安全。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xiàn)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