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動力電池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以及伴隨而來的嚴重的溫室效應(yīng)和環(huán)境污染,人們對于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鋰離子二次電池屬于清潔能源領(lǐng)域,具有安全性好,循環(huán)性能好,循環(huán)壽命長,無毒無害等特點,有希望被用做大型動力電源和大型儲能電源。
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綠色環(huán)保的高性能二次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輸出電壓高、輸出功率大、自放電小、充放電效率高、無記憶效應(yīng)等優(yōu)點,在各種便攜式電子產(chǎn)品、通訊工具、電動汽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yīng)用。鋰離子電池自商品化以來,正極材料的研究始終是該領(lǐng)域研究的熱點。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磷酸鐵鋰具有無毒、無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壽命長等優(yōu)點,成為了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正極材料。合成磷酸鐵鋰的常用方法有高溫固相法、溶膠-凝膠法和水熱法等。這幾種方法雖各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如,高溫固相法合成磷酸鐵鋰顆粒的粒徑較大,充放電性能不太理想;溶膠-凝膠法的工藝相對復(fù)雜,生產(chǎn)成本較高;水熱法雖可控制粒徑,但工業(yè)生產(chǎn)的難度較大。另一方面,磷酸鐵鋰本身導(dǎo)電性差,鋰離子擴散慢造成電池高倍率充放電時,壓實密度小,能量密度低,克容量小,充電速率慢,續(xù)航能力短等缺點,這些缺點也阻礙了磷酸鐵鋰材料的應(yīng)用。
因此,十分有必要開發(fā)新的磷酸鐵鋰復(fù)合材料及其制備技術(shù)來提高磷酸鐵鋰的綜合性能,促進其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應(yīng)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提供的制備的正極材料成本較低、環(huán)保性較好、具有較好的導(dǎo)電性、能量密度高、克容量大等優(yōu)點。
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用通式LiMn1-xFexPO4表示,其中0.5≤X<1。
進一步,在上述電池正極材料,所述通式中,0.5≤X≤0.9。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LiMn1-xFexPO4的配比稱取水溶性鋰源化合物、水溶性鐵源化合物、水溶性錳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碳源物質(zhì),其中0.5≤X≤0.9,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20~260℃預(yù)氧化2~3h,在N2氛圍下,以2~10℃min-1的速度升溫至800~1000℃并保持5~8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進一步,上述的鋰源化合物為醋酸鋰,硝酸鋰、氫氧化鋰、碳酸鋰中的一種。
進一步,上述的鐵源化合物為硝酸亞鐵、醋酸亞鐵、硫酸亞鐵中的一種。
進一步,上述的錳源化合物為醋酸錳、硝酸錳、氯化錳、硫酸錳中的一種。
進一步,上述的磷源化合物為磷酸、磷酸二氫銨、磷酸氫二銨中的一種。
進一步,上述的碳源物質(zhì)為蔗糖、葡萄糖、檸檬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
進一步,上述的水溶性鋰源化合物與碳源物質(zhì)的摩爾比為1∶(1~1.5)。
進一步,上述的燒結(jié)后得到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含碳量為2~8%。
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在磷酸鐵鋰材料晶格中摻雜適量的錳,通過提高材料的平均電壓,來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
(2)本發(fā)明的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熱處理過程中,精確控制材料粒徑尺寸與含碳量,進一步提升材料的克容量。
(3)本發(fā)明的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環(huán)保,適合規(guī)?;a(chǎn)。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5Fe0.5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5Fe0.5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5:0.5:1:1稱取醋酸鋰、硝酸亞鐵、醋酸錳、磷酸和蔗糖,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20℃預(yù)氧化3h,在N2氛圍下,以2℃min-1的速度升溫至800℃并保持8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2%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實施例2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4Fe0.6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4Fe0.6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4:0.6:1:1.1稱取硝酸鋰、醋酸亞鐵、硝酸錳、磷酸二氫銨和葡萄糖,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40℃預(yù)氧化2.5h,在N2氛圍下,以5℃min-1的速度升溫至850℃并保持7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3%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實施例3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3Fe0.7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3Fe0.7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3:07:1:1.2稱取氫氧化鋰、硫酸亞鐵、氯化錳、磷酸氫二銨和檸檬酸,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50℃預(yù)氧化2h,在N2氛圍下,以8℃min-1的速度升溫至900℃并保持6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5%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實施例4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2Fe0.8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2Fe0.8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2:08:1:1.35稱取碳酸鋰、醋酸亞鐵、硫酸錳、磷酸氫二銨和聚乙烯醇,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60℃預(yù)氧化2h,在N2氛圍下,以10℃min-1的速度升溫至1000℃并保持5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6.5%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實施例5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1Fe0.9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1Fe0.9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1:0.9:1:1.5稱取醋酸鋰、硫酸亞鐵、氯化錳、磷酸氫二銨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60℃預(yù)氧化3h,在N2氛圍下,以10℃min-1的速度升溫至1000℃并保持5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8%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對比例1與實施例5進行比較,不同之處在于:
對比例1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1Fe0.9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1Fe0.9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1:0.9:1稱取醋酸鋰、硫酸亞鐵、氯化錳、磷酸氫二銨,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60℃預(yù)氧化3h,在N2氛圍下,以10℃min-1的速度升溫至1000℃并保持5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8%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對比例2也與實施例5進行比較,不同之處在于:
對比例2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式為LiMn0Fe0.9PO4表示。
一種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0Fe0.9PO4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以水溶性鋰源化合物為計量單位,按摩爾配比為1:0.9:1:1.5稱取醋酸鋰、硫酸亞鐵、磷酸氫二銨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去離子水混合配成溶液,噴霧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燒結(jié):在空氣中260℃預(yù)氧化3h,在N2氛圍下,以10℃min-1的速度升溫至1000℃并保持5h,在N2氛圍下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含碳量為8%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將上述實施例1-5和對比例1-2制備的正極材料制備成鋰離子電極,進行性能測試,測試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guān)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shù)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shù)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shù)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