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活塞桿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活塞桿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工裝。
背景技術:
一般將孔深超過孔徑5倍的圓柱孔(內(nèi)圓柱面)稱為深孔。而孔深與孔徑的比值,稱之為“長徑比”或“深徑比”。相對而言,長徑比不大于5倍的圓柱孔,可稱為“淺孔”。對于深孔而言一般采用銑或鉆的方式進行加工,而對于孔深與直徑之比大于10的深孔則是加工的難點和禁區(qū)。
液壓避震器活塞桿是用于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汽車等上的一個關鍵部件,活塞桿主要包括活塞和桿兩部分,其傳統(tǒng)的制造工藝是將活塞和桿采用單獨加工的方式,采用鋼管焊接或鉚接成型,制作工序多,強度差,效率低,并且兩部分進行連接時難以對中,連接可靠性差,活塞和桿的連接處易損壞,車輛行駛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活塞桿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工裝,新工藝采用精拉線材在多工位冷鐓機上依次成型,顛覆了傳統(tǒng)制造工藝,大幅度減少了制造工序,效率提高數(shù)十倍,而且強度高,可靠性強,制造成本低,效益顯著。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要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活塞桿的加工方法,所述活塞桿包括一體連接的頭部和桿部,所述活塞桿內(nèi)部沿軸向設有上孔和下孔,所述上孔和下孔分別從上下兩端向內(nèi)部延伸并連通,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下料,根據(jù)不同規(guī)格的產(chǎn)品選用相應的精線盤元,將精線盤元切斷成所需要長度的棒料;優(yōu)選采用冷鐓機自帶的切斷結構進行自動切斷。
步驟2:在棒料一端預成型頭部;采用冷鐓機對棒料的一端冷鐓,初步形成頭部的形狀,此時頭部形狀近似呈上小下大的錐形。
步驟3:采用上沖針在預成型頭部上沖出頭部定位孔,同時在桿部的尾端加工出尾部倒角;采用帶有收口的模具,用冷鐓機直接冷鐓出尾部倒角,模具的收口便于倒角的成型,此時頭部的外形為圓柱形,圓柱形的端面中間沖出頭部預成型定位孔。
步驟4:繼續(xù)采用步驟3中的上沖針以頭部定位孔的中心為中心繼續(xù)沖壓使頭部成型,形成頭部的內(nèi)六角孔,同時,采用下沖針沖孔形成尾部定位孔,且尾部定位孔與頭部定位孔同心;
步驟5:更換上沖針和下沖針,上沖針對準頭部定位孔進行上孔的沖拉孔,下沖針對準尾部定位孔進行下孔的沖拉孔,且兩端同時進行沖拉孔;
步驟6:當下孔深度到位后,在下孔內(nèi)置頂針保護,更換上沖針并繼續(xù)上孔拉伸,使中間連接處留一定厚度h不打通;優(yōu)選的預留厚度h可以為2mm-5mm。
步驟7:穿連皮,根據(jù)產(chǎn)品長度不同,采用上穿通或下穿通將連接處打通,產(chǎn)品成型。繼續(xù)對下孔加工,下孔內(nèi)還可以加工成內(nèi)螺紋?,F(xiàn)有技術中活塞桿的深孔加工一般采用的是鉆孔或銑孔的加工方式,單端加工,而一般的沖孔的加工方式僅僅適用于孔深較小的孔的加工。本發(fā)明在原有沖孔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從兩端同時進行沖孔,采用多次更換不同錐度的沖針的方式?jīng)_孔,并且通過配合套設在棒材外側的模子以及限位組件實現(xiàn)孔的加工和桿部的成型。
在采用沖針進行沖拉孔時,隨著孔深度的增加,孔底部的錐角與沖針的錐形部的錐度越來越接近,會降低沖孔的效率,因此,后一工序中上沖針的錐角小于前一工序中上沖針的錐角,后一工序中上沖針的長度大于前一工序中上沖針的長度;后一工序中下沖針的錐角小于前一工序中下沖針的錐角,后一工序中下沖針的長度大于前一工序中下沖針的長度。隨著步驟的增加,每次更換的沖針的端部越來越尖,即錐角越來越小,長度隨著孔深逐漸增加。當沖針錐角小于孔底部的錐角時,在沖孔時,沖針容易將孔內(nèi)的材料由中心向兩側排擠,并且使壓力集中作用在錐形部的頂端,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壓強增大,提高了沖孔的效率。
進一步,步驟5中下孔加工深度一次到位,上孔按產(chǎn)品孔深長短調(diào)整,根據(jù)上孔的沖孔深度多次更換上沖針,且更換的上沖針的頂部錐角逐漸減小。上孔孔深越長更換的上沖針的次數(shù)越多以保證沖孔的順利,每次更換一個新的沖針其頂部錐角就相應的減小,以保證孔的加工效率。
進一步,原材選擇的料棒材的外徑一般小于活塞桿成品的桿部的外徑,因此,步驟2-步驟4中棒材的外徑逐漸增大,步驟5-步驟7中棒材外徑不變,且與完成步驟4后的外徑相等。在加工過程中逐漸使棒材的外徑接近成品桿部的外徑,使桿部的粗細更加均勻,質地更加密實堅固。
一種活塞桿的加工工裝,所述加工工裝用于上述的活塞桿的加工方法,尤其是用于步驟4-步驟6中的活塞桿固定,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模子、上沖針、下沖針和限位組件,所述模子滑動連接在機架上的套筒內(nèi),所述限位組件位于所述模子的下方,且所述限位組件上端與所述模子彈性連接,所述限位組件下端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上沖針位于所述模子的上方,所述下沖針位于所述模子與所述限位組件之間,且所述下沖針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模子、上沖針和下沖針同軸設置。
沖針在沖孔時,孔內(nèi)設有油,沖針高速運動,擠壓空氣,使內(nèi)部油高溫氣化,壓力增大,容易產(chǎn)生擠針,使沖針斷裂,因此,所述上沖針和下沖針上的錐形部上均開設有排氣孔。排氣孔一端開口位于錐形面上,另一端開口位于沖針的桿的側壁上,通過排氣孔將氣化產(chǎn)生的高壓泄掉,避免沖針折斷。
進一步,為了保證下孔的深度,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彈性限位元件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下端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彈性限位元件設置在限位座內(nèi),且所述彈性限位元件上端向上延伸與所述模子下端抵接。
彈性限位元件采用彈簧,當上沖針向下沖壓上孔時,由于中間的棒材會向外側擠壓,從而使棒材的外壁與模子的內(nèi)孔壁產(chǎn)生擠壓,在摩擦力的帶動下,模子隨著上沖針一起向下運動,使棒材的下端與下沖針接觸,實現(xiàn)下孔的加工;同時,由于模子底部與彈簧連接,模子下移同時壓縮彈簧,彈簧對模子產(chǎn)生向上的彈力,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隨著上孔和下孔孔深的增加,模子會逐漸的向下運動,彈簧上產(chǎn)生的彈力也逐漸增加,而上沖針每次沖孔時,施加的力是不變的,因此,當上沖針向下的壓力與彈簧上產(chǎn)生的彈力相等時,模子的兩端受力達到平衡,模子不會再向下移動,從而保證了下孔的加工深度,此處,認為模子與棒材的摩擦力與棒材的重力相等。
不同工序間采用夾持機構將工裝和活塞桿進行流轉,當該工序的加工完成后,就移動到下一工位上繼續(xù)加工,各個步驟對應的工位是固定不變的。
采用鉆孔或車銑等傳統(tǒng)方式生產(chǎn)效率為2000個/天,而采用本發(fā)明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裝,生產(chǎn)效率可達到20000個/天以上(44個/min),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10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活塞桿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工裝,新工藝采用精拉線材在多工位冷鐓機上依次成型,顛覆了傳統(tǒng)制造工藝,大幅度減少了制造工序,效率提高數(shù)十倍,而且強度高,可靠性強,制造成本低,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活塞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活塞桿加工流程示意圖;
圖3是活塞桿的加工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4是活塞桿的加工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5是沖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沖針沖孔時的示意圖。
圖中:1、活塞桿,1-1、頭部,1-2、桿部,1-3、上孔,1-4、下孔,1-5、內(nèi)六角孔,1-6、尾部倒角,2、模子、,3、上沖針,4、下沖針,5、彈性限位元件,6、限位座,7、套筒,8、排氣孔,9、頂針,10、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的說明。此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活塞桿包括一體連接的頭部1-1和桿部1-2,所述活塞桿1內(nèi)部沿軸向設有上孔1-3和下孔1-4,所述上孔1-3和下孔1-4分別從上下兩端向內(nèi)部延伸并連通,上孔1-3和下孔1-4的孔徑不同,且上孔1-3孔徑大于下孔1-4孔徑。
本實施例中加工的活塞桿1成品的規(guī)格如表1所示,活塞桿1的孔深大于孔徑的10倍,屬于超深孔,不適合采用常規(guī)的方式加工。圖中,l表示原料總長度,φ0表示原料外徑,l1表示頭部1-1的高度,φ1表示頭部1-1的外徑,l2表示內(nèi)六角孔1-5的高度,l3表示桿部1-2的長度,φ2表示桿部1-2的外徑,l4表示上孔1-3的深度,φ3表示上孔1-3的內(nèi)徑,l5表示下孔1-4的深度,φ4表示下孔1-4的內(nèi)徑,h表示預留厚度,h1表示上沖針3的長度,h2表示下沖針4的長度,α表示上沖針3和下沖針4的錐角,β表示上孔1-3和下孔1-4的底部錐角,β0表示尾部定位孔的錐角,φ5表示尾部定位孔的最大孔徑,h3表示頭部定位孔深度。
表1活塞桿1成品的規(guī)格
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活塞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如圖2(a)所示,步驟1:下料,根據(jù)不同規(guī)格的產(chǎn)品選用相應的精線盤元,將精線盤元切斷成所需要長度的棒料;優(yōu)選采用冷鐓機自帶的切斷結構進行自動切斷。
如圖2(b)所示,步驟2:在棒料一端預成型頭部1-1;采用冷鐓機對棒料的一端冷鐓,初步形成頭部1-1的形狀,此時頭部1-1形狀近似呈上小下大的錐形。
如圖2(c)所示,步驟3:采用上沖針3在預成型頭部1-1上沖出頭部定位孔,同時在桿部1-2的尾端加工出尾部倒角1-6,采用帶有收口的模具,用冷鐓機直接冷鐓出尾部倒角1-6,模具的收口便于尾部倒角1-6的成型,此時頭部1-1的外形為圓柱形,圓柱形的端面中間沖出頭部1-1預成型定位孔。
如圖2(d)所示,步驟4:繼續(xù)采用步驟3中的上沖針3,以頭部定位孔的中心為中心繼續(xù)沖壓使頭部1-1成型,形成頭部1-1的內(nèi)六角孔1-5,步驟3和步驟4中的上沖針3采用六角沖頭,同時,采用長度h2為30mm,錐角α為143°的下沖針4沖孔形成尾部定位孔,且尾部定位孔與頭部定位孔同心;
如圖2(e)所示,步驟5:將上沖針3更換為長度h1為150mm,錐角α為130°的上沖針3,使上沖針3對準頭部定位孔進行上孔1-3的沖拉孔,下沖針4對準尾部定位孔進行下孔1-4的沖拉孔,且兩端同時進行沖拉孔;兩端同時拉孔提高生產(chǎn)效率。由于本實施例中下孔1-4的深度較小因此,無需更換下沖針4,當下孔1-4深度較大時,可以采用多個下沖針4;
如圖2(f)所示,步驟6:當下孔1-4深度到位后,在下孔1-4內(nèi)置頂針9保護,將上沖針3更換為長度h1為160mm,錐角α為120°的上沖針3,并繼續(xù)上孔1-3拉伸,使中間連接處留一定厚度h不打通;優(yōu)選的預留厚度h可以為2mm-5mm,本實施例中預留厚度h為3.12mm。
如圖2(g)所示,步驟7:穿連皮,根據(jù)產(chǎn)品長度不同,采用上穿通或下穿通將連接處打通,產(chǎn)品成型。繼續(xù)對下孔1-4加工,下孔1-4內(nèi)還可以加工成內(nèi)螺紋。本實施例中采用下沖針4進行上穿通,此時,上沖針3已經(jīng)從上孔1-3中取出,只保留下沖針4,在打通時,使模具向下移動,而下沖針4不動,避免下沖針4折斷。
各個步驟中的加工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加工參數(shù)
如圖6所示,在采用沖針進行沖拉孔時,隨著孔深度的增加,孔底部的錐角β與沖針的錐形部的錐角α越來越接近,會降低沖孔的效率,因此,后一工序中上沖針3的錐角α小于前一工序中上沖針3的錐角α,后一工序中上沖針3的長度大于前一工序中上沖針3的長度;后一工序中下沖針4的錐角α小于前一工序中下沖針4的錐角α,后一工序中下沖針4的長度大于前一工序中下沖針4的長度。隨著步驟的增加,每次更換的沖針的端部越來越尖,即錐角α越來越小。當沖針錐角α小于孔底部的錐角β時,在沖孔時,沖針容易將孔內(nèi)的材料由中心向兩側排擠,并且使壓力集中作用在錐形部的頂端,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壓強增大,提高了沖孔的效率。
步驟5中下孔1-4加工深度一次到位,上孔1-3按產(chǎn)品孔深長短調(diào)整,根據(jù)上孔1-3的沖孔深度多次更換上沖針3,且更換的上沖針3的頂部錐角逐漸減小,上孔1-3孔深越長更換的上沖針3的次數(shù)越多以保證沖孔的順利,每次更換一個新的沖針其頂部錐角就相應的減小。
原材選擇的料棒材的外徑一般小于活塞桿1成品的桿部1-2的外徑,因此,步驟2-步驟4中棒材的外徑逐漸增大,步驟5-步驟7中棒材外徑不變,且與完成步驟4后的外徑相等。在加工過程中逐漸使棒材的外徑接近成品桿部1-2的外徑,使桿部1-2的粗細更加均勻,質地更加密實堅固。
如圖3-4所示,一種活塞桿的加工工裝,所述加工工裝用于上述的活塞桿1的加工方法,包括設置在機架10上的模子2、上沖針3、下沖針4和限位組件,所述模子2滑動連接在機架10上的套筒7內(nèi),所述限位組件位于所述模子2的下方,且所述限位組件上端與所述模子2彈性連接,所述限位組件下端與所述機架10固定連接,所述上沖針3位于所述模子2的上方,所述下沖針4位于所述模子2與所述限位組件之間,且所述下沖針4與所述機架10固定連接,所述模子2、上沖針3和下沖針4同軸設置。如圖5所示,上沖針3和下沖針4的結構基本相同,所述上沖針3和下沖針4上的錐形部上均開設有排氣孔8。模子2與套筒7活絡連接,套筒7是相對機架10固定的,因此模子2可在壓力作用下在套筒7內(nèi)移動。
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彈性限位元件5和限位座6,所述限位座6下端與所述機架10固定連接,所述彈性限位元件5設置在限位座6內(nèi),且所述彈性限位元件5上端向上延伸與所述模子2下端抵接。
彈性限位元件5采用彈簧,當上沖針3向下沖壓上孔1-3時,由于中間的棒材會向外側擠壓,從而使棒材的外壁與模子2的內(nèi)孔壁產(chǎn)生擠壓,在摩擦力的帶動下,模子2隨著上沖針3一起向下運動,使棒材的下端與下沖針4接觸,實現(xiàn)下孔1-4的加工;同時,由于模子2底部與彈簧連接,模子2下移同時壓縮彈簧,彈簧對模子2產(chǎn)生向上的彈力,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隨著上孔1-3和下孔1-4孔深的增加,模子2會逐漸的向下運動,彈簧上產(chǎn)生的彈力也逐漸增加,而上沖針3每次沖孔時,施加的力是不變的,因此,當上沖針3向下的壓力與彈簧上產(chǎn)生的彈力相等時,模子2的兩端受力達到平衡,模子2不會再向下移動,從而保證了下孔1-4的加工深度,此處,認為模子2與棒材的摩擦力與棒材的重力相等。
當下孔1-4加工到位后將限位組件中的彈性限位元件5改為固定限位元件,固定限位元件可采用設置在下孔1-4內(nèi)的頂針9,采用頂針9頂在桿部1-2的下端面以及模子2的下端面上,避免模子2繼續(xù)向下移動,從而保證下孔1-4的尺寸不再繼續(xù)發(fā)生改變。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的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