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尤其涉及公交車立體停車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汽車的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xiàn)狀普遍,發(fā)展公共交通是我國各大城市解決交通現(xiàn)狀的有效途徑之一。公交系統(tǒng)是公共交通的主要運輸工具,公交車具有車型大、重量在12~16噸的特點,目前公交車以地面停車為主。然而大多數(shù)停車場停車用地緊缺,很多公交車被停放到馬路邊上或是距離公交車場站較遠的停車場,正負也在開發(fā)高架橋下面的土地資源作為停車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基于目前城市公交車的停車現(xiàn)狀,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可有效提高城市的土地使用率,緩解公交車停車難的現(xiàn)狀。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用于大巴車的立體式倉儲,以減少對地面停車場用地的需求。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包括:停車樓、升降機和載車盤,所述升降機可沿所述停車樓升降導軌做豎直運動,每個停車位包含一個所述載車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停車樓可以是鋼筋砼結構,或是鋼結構,所述停車樓包含轉換桁架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包括:固定在停車樓上的升降導軌、托架、固定在托架上的升降導輪、固定在托架上的動滑輪、固定在托架上的雙向貨叉、固定在停車樓上的曳引機和對重系統(tǒng)。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曳引機通過鋼絲繩驅動所述升降機沿所述升降導軌做豎直運動,所述雙向貨叉用于大巴車在水平方向移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為成對布置,所述停車樓出入口位于所述停車樓的中間停車位正下方。
附圖說明
圖1是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示意圖;
圖2是圖1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主視圖和側視圖;
圖3是圖1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主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升降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為本發(fā)明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包含停車樓主結構10、升降機導軌20、升降機30、對重系統(tǒng)40、載車盤50和公交車60。本發(fā)明大巴車停車樓包含兩套垂直升降系統(tǒng),兩套升降系統(tǒng)并排在一起,中間車位的正下方為進出車口13,中間車位的重量荷載通過轉換桁架12傳遞至兩側的承重立柱11上,兩套升降機30之間的空間全部為開放空間,以方便司機進出車轉彎。升降機導軌20固定在主結構10上,主結構10頂部設有機房,機房內(nèi)設有曳引機,曳引機通過滑輪組將動力傳遞至升降機動滑輪32,曳引鋼絲繩另一端與對重動滑輪連接,曳引機帶動升降機30沿升降導軌20做升降運動。
如圖4所示,為升降機30示意圖。升降機30包含托架31、固定在托架31上的動滑輪32、固定在托架31上的升降導輪33和固定在托架31上的雙向貨叉34。曳引機將動力傳遞至動滑輪32,帶動升降機30做豎直運動;雙向貨叉34做水平伸縮運動,將載車盤50在車位與升降機30之間周轉。
存車流程:1)大巴車停到指定停車位載車盤50上;2)升降機30到達出入口;3)雙向貨叉34伸出;4)曳引機驅動升降機30起升將載車盤50托起;5)雙向貨叉34收回;6)升降機30運行到指定停車位;7)雙向貨叉34伸出;8)升降機30降落將載車盤50放到停車位;9)貨叉收回,存車完成。
取車流程為存車流程反向工作。
本發(fā)明提供的大巴車垂直升降停車樓用于城市場地緊張的公交車停車場使用,其高密度存儲公交車可有效解決上述痛點。該方案在停車樓內(nèi)部可對公交車進行分區(qū),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起到隔離防火的功能,亦可以采用鋼結構作為停車樓的主體結構并做好防火設計。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