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玻璃燒結微矩形產(chǎn)品銑邊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
背景技術:
在產(chǎn)品的銑邊加工工序中,通常先做銑邊,再進行下道工序,但這樣不利于玻璃燒結工序,所以進行先燒結,再銑邊,這樣不僅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而且保證產(chǎn)品表面粗糙度、尺寸一致性、變形量小、無毛刺等質量要求需要用到玻璃燒結微矩形工裝,而在上述銑邊工序中,需要用到銑邊工裝,現(xiàn)有的銑邊工裝裝夾找正不方便,工件加工質量一般,尺寸不穩(wěn)定,零件表面粗糙度略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來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解決加工成本高、裝夾找正不方便、所生產(chǎn)的工件質量一般、次品率高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其包括:銑邊定位工裝、壓緊塊、導電工裝、多芯微矩型和鎖緊螺母,
所述銑邊定位工裝具有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應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設有多個用于容納所述多芯微矩型的凹槽,一個凹槽對應一個多芯微矩型,每個凹槽中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所述第一表面貫穿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多芯微矩型的結構與所述導電工裝的結構相互匹配,所述多芯微矩型安裝于所述凹槽內,所述導電工裝蓋設于所述多芯微矩型上,所述壓緊塊壓設于所述導電工裝上,所述壓緊塊具有第三表面和與所述第三表面相對應的第四表面,所述壓緊塊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自所述第三表面貫穿所述第四表面,所述鎖緊螺母自所述第二通孔插入,從所述第一通孔伸出并固定。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第二表面上設有慢走絲銑邊導向槽和多芯定位槽,所述慢走絲銑邊導向槽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方向凹陷,所述多芯定位槽設置于所述慢走絲銑邊導向槽中。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多芯微矩型具有多個多芯插針,所述導電工裝具有多個麻花針和多個壓接管,所述麻花針設置于所述壓接管之中,一個壓接管對應一個麻花針,所述多芯插針與所述壓接管相互匹配,一個壓接管對應一個多芯插針,當所述導電工裝蓋于所述多芯微矩型時,所述麻花針對接所述多芯插針。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每一塊壓緊塊壓緊兩個導電工裝。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銑邊定位工裝還具有底座塊,所述底座塊連接所述第一表面的底部和第二表面的底部,并與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呈一體結構,所述底座塊與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垂直。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銑邊定位工裝呈l型。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第一通孔中設有鎖緊內螺紋,所述鎖緊內螺紋與所述鎖緊螺母匹配。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結構簡單,適用于小零件的銑邊加工,銑邊定位工裝呈l型,便于慢走絲設備裝夾,裝夾找正方便快捷,銑邊定位工裝、多芯微矩型、導電工裝和壓緊塊采用螺母鎖緊,從而達到銑邊一次成型,保證工件表面粗糙度、尺寸一致性、變形量小、無毛刺,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其加工質量好,加工制造簡單,成本較低,適用性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中的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的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的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在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局部剖示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的另一個角度的局部剖示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多芯微矩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的多芯微矩型的剖示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中的導電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導電工裝的剖示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1中的鎖緊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1中的壓緊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1為銑邊定位工裝、111為慢走絲銑邊導向槽、112為鎖緊內螺紋、113為多芯定位槽、114為第一表面、1141為凹槽、1142為第一通孔、115為第二表面、116為底座塊、12為壓緊塊、121為第三表面、122為第四表面、123為第二通孔、13為導電工裝、131為導電工裝外殼、132為壓接管、133為麻花針、14為鎖緊螺母、15為多芯微矩型、151為多芯插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發(fā)明至少一個實現(xiàn)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xiàn)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2,圖1為本發(fā)明中的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的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中的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在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2所示,玻璃燒結微矩型銑邊工裝,其包括銑邊定位工裝11、多芯微矩型15、導電工裝13、壓緊塊12和鎖緊螺母14。銑邊定位工裝11具有正面和反面,將正面設定為第一表面114,將反面設定為第二表面115,將從正面穿至背面的通孔設為第一通孔1142。多芯微矩型15首先裝配于銑邊定位工裝11內的第一表面114,導電工裝13裝配于多芯微矩型15之上,壓緊塊12裝配于導電工裝13之上,各部件通過鎖緊螺母14與鎖緊內螺紋112鎖緊。這樣,銑邊定位工裝11、壓緊塊12、導電工裝13、多芯微矩型15之間配合裝夾,第一通孔1142上有鎖緊內螺紋112,通過鎖緊螺母14夾緊。
請繼續(xù)參閱圖1和圖2,并結合圖3和圖4,圖3為圖2的局部剖示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另一個角度的局部剖示結構示意圖。在第一表面114上設有自第一表面114向第二表面115方向凹陷的凹槽1141,它用于容納多芯微矩型15,多芯微矩型15上設有多芯插針151,導電工裝13中的壓接管132對應多芯插針151,在壓接管132的前端還有麻花針133,麻花針133對接多芯插針151,導電工裝外殼131與多芯微矩型15的外殼相互匹配,有利于導電工裝13與多芯微矩型15的緊密配合,不僅如此,而且導電工裝外殼131從上方罩住壓接管132和麻花針133,壓緊塊12壓在導電工裝外殼131上。
在銑邊定位工裝11還具有底座塊116,第一表面114和第二表面115與底座塊116垂直且直接過渡為一體結構,因此,銑邊定位工裝11成為一個l型的工件,用于慢走絲設備裝夾,第二表面115上有慢走絲銑邊導向槽111和多芯定位槽113,多芯插針151長度決定了多芯定位槽113和慢走絲銑邊導向槽111的深度,這樣,整個工裝都是一個導電體。
請參閱圖5和圖6,圖5為圖1中的多芯微矩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的多芯微矩型的剖示結構示意圖。如圖5和圖6中所示,多芯微矩型15包括多芯微矩型15的殼體(未圖示),在殼體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個用于插入導電工裝13的腔體(未圖示),多芯插針151設置在腔體之中,殼體下端插入凹槽1141中,殼體上部與第一表面114通過螺絲與安裝孔(未圖示)固定,多芯插針151為中空的管狀結構,其上端接觸麻花針133,其尾端與多芯定位槽113接觸。
請參閱圖7和圖8,圖7為圖1中的導電工裝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中的導電工裝的剖示結構示意圖。如圖7和圖8所示,導電工裝13包括導電工裝外殼131、麻花針133和壓接管132,導電工裝外殼131罩設在所麻花針133和壓接管132的側面,導電工裝外殼131的底部連通壓接管132的底部,麻花針133設置在壓接管132的上部,并外露于壓接管132的上部,導電工裝外殼131的頂部插入多芯微矩型15的殼體,壓接管132對接多芯插針151。
請參閱圖10,圖10為圖1中的壓緊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壓緊塊12呈板狀,板的兩面分別設為第三表面121和第四表面122,中間設有一貫穿板的兩面的通孔,設為第二通孔123,再請參閱圖9,圖9為圖1中的鎖緊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其為鎖緊螺母14,與第一通孔1142中的鎖緊內螺紋112相配合,在安裝時,第二通孔123對準第一通孔1142,鎖緊螺母14插入第二通孔123再與第一通孔1142中的鎖緊內螺紋112螺旋擰緊。在壓緊塊12與銑邊定位工裝11之間,夾著導電工裝13和多芯微矩型15,導電工裝13和多芯微矩型15可以有兩組,分設于鎖緊螺母14的兩邊。
所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能夠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特點或目的之一在于:1、銑邊定位工裝、多芯微矩型、導電工裝和壓緊塊采用螺母鎖緊,從而達到銑邊一次成型;2、銑邊定位工裝呈l型,便于慢走絲設備裝夾,裝夾找正方便快捷;3、結構簡單,適用于小零件的銑邊加工,保證工件表面粗糙度、尺寸一致性、變形量小、無毛刺,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動均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相應地,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前述具體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