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配套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國民的汽車擁有量增長很快,但城市規(guī)劃不盡合理,停車設施不盡完善,造成停車困難,并且停車困難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停車難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時候根本找不到停車位,有時候找到一個停車位,但相鄰汽車??枯^近使停車位間距較小,司機很難通過側方位停車技術將汽車停入停車位。除此之外,在沒有停車位時,司機也無法在已停放汽車的停車位上再停放汽車。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升降裝置,但現(xiàn)有的升降裝置都是用在固有的場所(比如立體停車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但是由于立體停車場的前期資金投入較大,使用維護費用較高,難以大范圍推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解決目前停車困難、停車位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包括矩形框架、左主液壓缸、右主液壓缸、左副液壓缸、右副液壓缸、驅動輪、液壓單元和支撐座,矩形框架的左邊鉸接兩個左主液壓缸,兩個左主液壓缸之間連接有左支撐桿,矩形框架的右邊鉸接兩個右主液壓缸,兩個右主液壓缸之間連接有右支撐桿,左主液壓缸和右主液壓缸的末端均鉸接驅動輪,矩形框架上分別鉸接左副液壓缸的一端和右副液壓缸的一端,左副液壓缸的另一端鉸接左支撐桿,右副液壓缸的另一端鉸接右支撐桿,液壓單元分別經液壓管路與左主液壓缸、右主液壓缸、左副液壓缸和右副液壓缸連接,矩形框架的四個角的位置均設置支撐座。
進一步的,支撐座的頂端設置有摩擦片。
進一步的,矩形框架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與右框架活動連接,右框架可部分收納于左框架中。
進一步的,液壓單元包括電動機和液壓泵,電動機動力連接液壓泵,液壓泵經經液壓管路與左主液壓缸、右主液壓缸、左副液壓缸和右副液壓缸連接。
進一步的,電動機和液壓泵設置于支撐座的內部。
進一步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還包括控制單元和無線傳輸模塊,控制單元信號連接左主液壓缸、右主液壓缸、左副液壓缸、右副液壓缸、驅動輪和無線傳輸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傳輸模塊為藍牙傳輸模塊。
進一步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還包括液壓馬達,液壓馬達的輸出轉軸連接驅動輪,液壓單元經液壓管路連接液壓馬達。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具有以下特點和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成本較低,便于推廣;
2、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可以方便在停車位間距較小時汽車的側向移動和在沒有停車位時汽車的舉升停車,以降低停車難度并充分利用停車位。
結合附圖閱讀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發(fā)明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利用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進行側向移動停車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利用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進行舉升停車示意圖;
其中,11、左框架,12、右框架,21、左主液壓缸,22、右主液壓缸,31、左副液壓缸,32、右副液壓缸,41、左支撐桿,42、右支撐桿,5、支撐座,6、驅動輪,a、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b、目標車輛,c、車輛一,d、車輛二,e、車輛三,f、車輛四,g、車輛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矩形框架包括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左框架11與右框架12活動連接,右框架12可部分收納于左框架11中。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的矩形框架在伸展后尺寸為2.8m×1.6m,右框架12收納于左框架11中后,矩形框架的尺寸縮至1.2m×0.9m,便于用戶將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放置汽車后備箱中攜帶。矩形框架的四個角的位置均設置支撐座5,支撐座5的頂端設置有具有緩沖作用的摩擦片,以使支撐座5穩(wěn)固地支撐汽車的底盤。矩形框架的左邊鉸接兩個左主液壓缸21,兩個左主液壓缸21之間連接有左支撐桿41,矩形框架的右邊鉸接兩個右主液壓缸22,兩個右主液壓缸22之間連接有右支撐桿42,左主液壓缸21和右主液壓缸22的末端均鉸接驅動輪6。驅動輪6可以通過電機驅動,本實施例中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還包括液壓馬達,液壓馬達的輸出轉軸連接驅動輪6,驅動輪6以通過液壓馬達驅動。矩形框架上分別鉸接左副液壓缸31的一端和右副液壓缸32的一端,左副液壓缸31的另一端鉸接左支撐桿41,右副液壓缸32的另一端鉸接右支撐桿42。液壓單元包括電動機、液壓泵等部件,電動機和液壓泵設置于支撐座5的內部,以簡化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的整體結構。電動機動力連接液壓泵,液壓泵經液壓管路與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左副液壓缸31、右副液壓缸32和液壓馬達連接。本實施例中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還包括控制單元和無線傳輸模塊,無線傳輸模塊優(yōu)選藍牙傳輸模塊,控制單元信號連接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左副液壓缸31、右副液壓缸32、驅動輪6和藍牙傳輸模塊。
本實施中的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其運行過程如下:
如圖3所示,車輛一c、車輛二d將預停車的停車位限制的間距過小時,駕駛員通過側方位停車很難將目標車輛b停入。此時,駕駛員只需要將目標車輛b停放到與停車位平行的位置,將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置于目標車輛b的車下。駕駛員通過手機等手持終端經藍牙傳輸模塊與控制單元連接,此時駕駛員只需在手機上點擊上升按鈕,在電動機的工作下帶動液壓泵工作,向整個液壓單元提供液壓動力,左副液壓缸31、右副液壓缸32伸長以推動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旋轉并與地面保持豎直狀態(tài),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繼續(xù)伸長,以使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將目標車輛b舉升起來。駕駛員繼續(xù)點擊左移或右移按鈕,驅動輪6開始向左或向右移動,移動過程平穩(wěn)緩慢且目標車輛b始終保持橫向移動狀態(tài),當目標車輛b泊車到位時按下停車按鈕,驅動輪6停止工作并鎖死防止溜車,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下降使目標車輛b的車輪著地。如圖4所示,車輛三e、車輛四f、車輛五g已經占滿車位,此時已沒有停車位,司機無法在已停放車輛三e、車輛四f、車輛五g的停車位上再停放汽車。這種情況,在上述左主液壓缸21、右主液壓缸22的伸長過程中控制其伸長的高度,將目標車輛b舉升到使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的下方能容納一個車輛的空間,通過控制便攜式移動舉升停車裝置a的移動使目標車輛b位于車輛四f的上方,最后控制鎖止左主液壓缸21和右主液壓缸22。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發(fā)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