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消化道潰瘍是一類常見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其發(fā)病部位主要位于胃和十二指腸,因此又稱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潰瘍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有吸煙、飲食(食物可對胃黏膜產生物理的或化學性的損害)、情緒緊張、工作壓力、藥物(如阿司匹林、糖皮質激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消化道潰瘍的發(fā)病率為10%左右,病死率為2%~3%;消化性潰瘍的復發(fā)率很高,因此,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連續(xù)用藥。消化道潰瘍臨床癥狀是惡心、反胃反酸、噯氣、嘔吐、周期性上腹部痛以及胃部灼熱感,嚴重時有可引起急性胃穿孔、出血、幽門梗阻以及胃癌等嚴重疾病,消化性潰瘍已經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因此,亟待高效治療消化道潰瘍的新型藥物制劑的研究與開發(fā)。
目前,西醫(yī)對于消化道潰瘍藥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酸藥、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胃黏膜保護藥與增強胃動力藥等方面,特別是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發(fā)展較快。但是,長期服用化學藥物不僅會增加肝腎負擔,也會對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及其他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等。抗酸類藥物碳酸氫鈉、鋁碳酸鎂、碳酸鈣等主要通過中和胃酸而緩解癥狀,其治標不治本,長期服用則會出現(xiàn)代謝性堿中毒、便秘、腹瀉等;鉍劑類藥物長期服用可使大劑量的重金屬-鉍沉積于體內如腦與腎臟,可引起尿毒癥、記憶力低下等;而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痛、腹瀉腹痛、便秘、惡心嘔吐、腹脹、肝轉氨酶升高、皮疹瘙癢或蕁麻疹、白細胞下降等;另外,化學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多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且療效并不盡人意。在中醫(yī)學領域,消化道潰瘍屬于“胃脘痛”、“吞酸”、“痞滿”、“反胃”等范疇;中醫(yī)認為其病機包括三個方面,一為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致胃氣不調、氣血瘀滯而導致胃脘痛;二為情志所傷致胃氣不利、肝郁氣滯而作痛;三為疲倦導致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物積滯而引起脹痛。如“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挾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久病入絡”,這都是中醫(yī)學對上消化道潰瘍的分析和認識。因此,中醫(yī)在治療消化道潰瘍是應以“整體辨證施治”,即虛者則補而通之,實則削而通之,寒者則溫而通之,熱者則清而通之,或活血,或理氣,或豁痰,或蠲飲。此外,由于中藥具有藥物活性成分天然獲取、毒副作用低或無、作用靶點廣泛等特點,符合消化道潰瘍病機的“網(wǎng)絡藥理學”,因此,研究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制劑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其進入到胃部后能夠快速崩解而釋放出藥物活性成分,使活性成分吸收快、起效快,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標本兼治的治療作用。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數(shù)的各組分:連及草:6~30份,積雪草:15~30份,黃芪:9~30份,雞矢藤:10~30份,娑羅子:3~15份。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按照質量份數(shù)分別稱取連及草:6~30份,積雪草:15~30份,黃芪:9~30份,雞矢藤:10~30份,娑羅子:3~15份;
步驟2,將連及草經過水提醇沉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
步驟3,將積雪草、黃芪、雞矢藤和娑羅子混合后用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和濃縮,得到醇提浸膏;
步驟4,將步驟2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溶于純化水中,然后加入步驟3所得醇提浸膏,攪拌混合均勻后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
步驟5,向步驟4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潤滑劑,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得到。
本發(fā)明的特點還在于,
步驟2具體為:向連及草中加入10~15倍量水,浸泡90~120分鐘,于80~90℃下熱浸漬提取90~12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0~85℃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75~85%,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3具體為:將積雪草、黃芪、雞矢藤和娑羅子混合,加入6~8倍量60~75%乙醇,浸泡45~50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45~6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4中純水的添加量為連及草提取物濾餅的15~25倍。
步驟4中將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或者將混合物進行冷凍干燥,凍干后粉碎,過60目篩,得到粉狀干燥物。
步驟5中潤滑劑為微粉硅膠或硬脂酸鎂。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根據(jù)消化道潰瘍的中醫(yī)相關理論與現(xiàn)代醫(yī)學關于消化道潰瘍病機的研究成果,并結合現(xiàn)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結果與臨床應用經驗選藥組方,采用現(xiàn)代制劑技術制備而成。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止血生肌、健運脾胃、消腫止痛”的功效,通過促進消化道黏膜潰瘍部位修復、消除炎癥和疼痛、增強胃動力等多途徑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2、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為天然中藥制劑,綠色天然、安全無毒,可長期服用,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標本兼治的治療作用,解決了在臨床上長期口服化學藥物存在的“治標不治本”而療效不佳易于復發(fā),且加重肝腎負擔、損傷肝腎功能、對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嚴重不良反應的問題;也解決了臨床上化學藥物聯(lián)合用藥存在的加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弊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數(shù)的各組分:連及草:6~30份,積雪草:15~30份,黃芪:9~30份,雞矢藤:10~30份,娑羅子:3~15份。
上述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按照質量份數(shù)分別稱取連及草:6~30份,積雪草:15~30份,黃芪:9~30份,雞矢藤:10~30份,娑羅子:3~15份;
步驟2,向連及草中加入10~15倍量水,浸泡90~120分鐘,于80~90℃下熱浸漬提取90~12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0~85℃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75~85%,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3,將積雪草、黃芪、雞矢藤和娑羅子混合,加入6~8倍量60~75%乙醇,浸泡45~50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45~6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4,將步驟2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15~25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加入步驟3所得醇提浸膏,攪拌混合均勻,將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或者將混合物進行冷凍干燥,凍干后粉碎,過60目篩,也可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5,向步驟4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潤滑劑微粉硅膠或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得到。
以下從原理方面說明本發(fā)明的關鍵點所在:
本發(fā)明是根據(jù)消化道潰瘍的中醫(yī)相關理論與現(xiàn)代醫(yī)學關于消化道潰瘍病機的研究成果,并結合現(xiàn)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結果與臨床應用經驗選藥組方,采用現(xiàn)代制劑技術制備而成。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為天然中藥制劑,綠色天然、安全無毒,具有“止血生肌、健運脾胃、消腫止痛”的功效,通過促進消化道黏膜潰瘍部位修復新生、消除炎癥和疼痛、增強胃動力等多途徑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本發(fā)明采用的連及草、積雪草、黃芪、雞矢藤、娑羅子,其中連及草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如《本經》記載:“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痱緩不收”,《日華子本草》記載:“止驚邪、血邪,痢疾,瘰疬,腸風,刀箭瘡撲損,血痢,湯火瘡,生肌止痛”,《本草匯言》記載:“癰腫可消,潰敗可托,死肌可去,膿血可潔,有托舊生新之妙用”,可用于消化道出血與潰瘍等證;
積雪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唐本草》記載:“搗敷熱腫丹毒”,可用于消化道潰瘍與跌打損傷;
黃芪具有健運脾胃、補氣升陽、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如《本經》記載:“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日華子本草》記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本草備要》記載:“生血生肌,排膿內托”,可用于脾胃功能低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雞矢藤具有消食化積、祛風除濕、化痰止咳、解毒消腫與活血止痛的功效,如《四川中藥志》記載:“補中氣,散血氣,補肺、肝。治小兒疳積,失眠久咳及瘋犬咬傷等癥”,《嶺南草藥志》記載:“預防暑毒,消腸胃積滯,化五淋;固陰氣耗散”,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雞矢藤具有抗炎、鎮(zhèn)痛與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食積脹痛、小兒疳積與痰多咳喘以及多種疼痛等;
娑羅子理氣寬中、和胃止痛的功效,《綱目拾遺》記載:“葛祖遺方,治心胃寒痛,蟲痛;寬中下氣,治胃脘肝膈膨脹,疳積瘧痢,吐血勞傷,平胃通絡”,可用于胸腹脹悶與胃脘疼痛。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在本發(fā)明的取值范圍具有“止血生肌、健運脾胃、消腫止痛”的功效,通過促進消化道黏膜潰瘍部位修復新生、消除炎癥和疼痛、增強胃動力等多途徑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確切的標本兼治的療效。
本發(fā)明的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制劑,其進入到胃部后能夠快速崩解而釋放出藥物活性成分,使活性成分吸收快、起效快,對于消化道潰瘍具有標本兼治的治療作用;解決了在臨床上長期口服化學藥物存在的“治標不治本”而療效不佳易于復發(fā),且加重肝腎負擔、損傷肝腎功能、對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嚴重不良反應的問題;也解決了臨床上化學藥物聯(lián)合用藥存在的加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弊端。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每份100g)的各組分:
連及草6份,積雪草30份,黃芪9份,雞矢藤30份,娑羅子3份
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稱取600g連及草,加入10倍量水,浸泡90分鐘,于80℃下熱浸漬提取12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5℃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85%,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2:稱取3000g積雪草,900g黃芪,3000g雞矢藤,300g娑羅子,混合,加入8倍量60%乙醇,浸泡45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45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3:將步驟1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15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將步驟2所得醇提浸膏加入,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4:將步驟3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0.1%微粉硅膠(凍干物則加入0.5%微粉硅膠),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即得。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每份100g)的各組分:
連及草30份,積雪草15份,黃芪30份,雞矢藤10份,娑羅子15份
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稱取3000g連及草,加入15倍量水,浸泡120分鐘,于90℃下熱浸漬提取9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0℃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75%,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2:稱取1500g積雪草,3000g黃芪,1000g雞矢藤,1500g娑羅子,混合,加入6倍量75%乙醇,浸泡50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6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3:將步驟1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25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將步驟2所得醇提浸膏加入,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冷凍干燥,凍干后粉碎,過60目篩,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4:將步驟3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0.1%硬脂酸鎂(凍干物則加入0.5%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即得。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每份100g)的各組分:
連及草18份,積雪草20份,黃芪20份,雞矢藤20份,娑羅子9份
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稱取1800g連及草,加入12倍量水,浸泡100分鐘,于85℃下熱浸漬提取10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2℃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80%,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2:稱取2000g積雪草,2000g黃芪,2000g雞矢藤,900g娑羅子,混合,加入7倍量65%乙醇,浸泡48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5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3:將步驟1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20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將步驟2所得醇提浸膏加入,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4:將步驟3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0.2%硬脂酸鎂(凍干物則加入0.3%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即得。
實施例4
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每份100g)的各組分:
連及草15份,積雪草15份,黃芪15份,雞矢藤15份,娑羅子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稱取1500g連及草,加入10倍量水,浸泡90分鐘,于88℃下熱浸漬提取10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5℃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75%,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2:稱取1500g積雪草,1500g黃芪,1500g雞矢藤,1000g娑羅子,混合,加入8倍量60%乙醇,浸泡45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6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3:將步驟1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20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將步驟2所得醇提浸膏加入,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冷凍干燥,凍干后粉碎,過60目篩,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4:將步驟3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0.3%微粉硅膠(凍干物則加入0.5%微粉硅膠),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即得。
實施例5
一種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質量份(每份100g)的各組分:
連及草20份,積雪草15份,黃芪20份,雞矢藤10份,娑羅子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稱取2000g連及草,加入12倍量水,浸泡90分鐘,于80℃下熱浸漬提取100分鐘,提取3次,并將3次提取液合并,于4℃靜置24h,分離上清液,沉淀棄掉,得上清液;將上清液于80℃條件下進行真空濃縮,得到清膏,放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80%,4℃靜置24h,過濾,得到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并將提取物濾餅裝于密閉的容器中,于-5℃條件下保存,備用;
步驟2:稱取1500g積雪草,2000g黃芪,1000g雞矢藤,1000g娑羅子,混合,加入7倍量70%乙醇,浸泡50分鐘,微沸騰狀態(tài)回流提取3次,每次50分鐘,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到醇提浸膏,備用;
步驟3:將步驟1所得連及草提取物濾餅加入到20倍量純化水中溶解充分,然后將步驟2所得醇提浸膏加入,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干燥物,備用;
步驟4:將步驟3所得的粉狀干燥物中加入0.3%微粉硅膠(凍干物則加入0.5%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后裝入膠囊,即得。
以下從臨床應用治療結果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1.患者資料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與《診治方案》選擇在門診就診的48例經胃鏡檢查均確診為消化道潰瘍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5~65歲、病程1.5~7年、平均病程為3.55±0.47年,其中胃潰瘍25例,十二指腸潰瘍23例。
2.治療方法與療效標準
溫開水空腹口服本發(fā)明膠囊劑,每天2次,每次4粒,15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①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胃鏡發(fā)現(xiàn)潰瘍及周圍炎癥均消失或轉瘢痕期。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顯著改善,胃鏡檢查示潰瘍愈合,但仍有炎癥存在。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潰瘍縮小50%以上。③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改善,甚至加重,且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潰瘍面積縮小不足50%。
3.治療結果
經過系統(tǒng)治療后,36例治愈,治愈率為75.00%;11例顯效,顯效率為22.92%;1例無效,占2.08%;總有效率為97.92%。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為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