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墊片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橡膠墊片具有耐油、耐酸堿、耐寒熱、耐老化等性能,可直接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密封墊片,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電子、化工、抗靜電、阻燃、食品等行業(yè)。
申請公布號為cn104725732a、申請公布日為2015年06月24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低硬度醫(yī)用熱塑性溴化丁基橡膠,基本組成和質量份數為:溴化丁基橡膠100份,聚丙烯20-50份,硫化劑1-5份,礦物油60-100份。
現有技術可直接注塑成型膠塞、組合蓋、輸液袋(瓶)的墊片等,應用于醫(yī)藥包裝中,可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然而,將現有技術制作出的墊片應用于保存待檢測的試劑的試樣瓶上時,雖然在未開始檢測試劑時,對試劑可起到較好的密封保存作用。然而,當取樣器穿過墊片向試樣瓶內取出試劑時,丁基橡膠的回彈性較差,不易將被刺穿的孔封閉,從而易導致?lián)]發(fā)性的待檢測試劑通過孔向外界泄露出,不僅影響檢測效果,有些易揮發(fā)且有毒的試劑從孔中向外泄漏,還易威脅操作人員的人身健康;且丁基橡膠層的耐化學性能不夠好,與試劑接觸后易與試劑發(fā)生反應,不易保持試劑原始的性質,導致檢測結果發(fā)生偏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具有較好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的優(yōu)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依次包括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覆膜層,所述天然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天然橡膠100份;
促進劑0.38-0.86份;
硫磺0.9-1.8份;
硬脂酸1.1-1.8份;
氧化鋅2.6-3.5份;
重質碳酸鈣76-83份;
第一調色劑2.23-3.55份;
防老劑264為0.8-1.3份;
所述丁基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溴化丁基橡膠100份;
碳酸鈣67-78份;
第二調色劑1.95-3.13份;
氧化鋅5.5-7份;
硫磺0.25-0.5份;
凡士林0.87-1.55份;
低分子聚乙烯2-3.6份;
所述天然橡膠層中,促進劑包括促進劑tra、促進劑tmtd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調色劑包括鈦白粉、氧化鐵紅中至少一種;所述第二調色劑包括鈦白粉、氧化鐵紅中至少一種;
所述覆膜層包括fep層、ptfe層、etfe層中的一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天然橡膠層中,硬脂酸、氧化鋅均為活性劑,兩者相互配合,形成硬脂酸鋅,跟重質碳酸鈣相互配合,從而增加本申請中的各組分之間的分散效果。促進劑tra、促進劑tmtd均具有促進天然橡膠硫化的作用,與防老劑264相互配合使用,可縮短硫化時間,降低硫化溫度,提高天然橡膠的回彈性能。
凡士林、碳酸鈣、低分子聚乙烯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使形成的丁基橡膠層具有較好的彈性,且周邊易與試樣瓶發(fā)生緊密貼合而使試樣瓶達到均勻的密封效果。
fep層、ptfe層、etfe層的質地均較硬,但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能,且化學性能穩(wěn)定,在使用過程中,覆膜層面向試劑或樣品,但即使試劑或樣品與覆膜層接觸,兩者也不易發(fā)生反應,有助于保證試劑或樣品檢測的準確性。
在硫化作用下,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覆膜層三者相互配合使用,且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中具有相同的組分,便于發(fā)生硫化交聯(lián)反應,從而有助于同時賦予形成的本申請中的墊片較好的耐化學性能、回彈性能、密封性能。當本申請中的墊片用作進樣墊時,在進行色譜檢測的過程中,不易與樣品發(fā)生反應,且當取樣器插入色譜瓶取樣并取出后,覆合墊片能夠通過回彈性將孔封閉,減少樣品與外界環(huán)境的接觸,且進樣墊對待檢測的樣品具有較好的密封效果。且天然橡膠層位于最外層,其回彈性可有效阻擋外界的干擾物質進入到試樣瓶中影響試劑的純凈程度,進而不易影響試劑檢測的準確性。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天然橡膠層中,促進劑選取重量份數為0.3-0.7份的促進劑tra,0.08-0.16份的促進劑tmtd。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在同時使用促進劑tra和促進劑tmtd時,可進一步提高本天然橡膠層的回彈性能,進一步減少外界環(huán)境與試樣瓶中的試劑接觸的可能。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天然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天然橡膠100份;
促進劑tra為0.3-0.7份;
促進劑tmtd為0.08-0.16份;
硫磺0.9-1.8份;
硬脂酸1.1-1.8份;
氧化鋅2.6-3.5份;
重質碳酸鈣76-83份;
第一調色劑2.23-3.55份;
防老劑264為0.8-1.3份;
所述丁基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溴化丁基橡膠100份;
碳酸鈣67-78份;
第二調色劑1.95-3.13份;
氧化鋅5.5-7份;
硫磺0.25-0.5份;
凡士林0.87-1.55份;
低分子聚乙烯2-3.6份;
所述第一調色劑選取重量份數為1.35-2.2份的鈦白粉和0.88-1.35份的氧化鐵紅;所述第二調色劑包括鈦白粉、氧化鐵紅中至少一種;所述覆膜層包括fep層、ptfe層、etfe層中的一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上述重量份數范圍內的鈦白粉、氧化鐵紅相互配合,不僅有利于天然橡膠的著色,并且還可與促進劑tra和促進劑tmtd相互配合,使天然橡膠層里面的其他組分形成更為充分的分散,并使形成的天然橡膠層具有較好的回彈性和伸展率。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天然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天然橡膠100份;
促進劑tra為0.3-0.7份;
促進劑tmtd為0.08-0.16份;
硫磺0.9-1.8份;
硬脂酸1.1-1.8份;
氧化鋅2.6-3.5份;
重質碳酸鈣76-83份;
鈦白粉1.35-2.2份;
氧化鐵紅0.88-1.35份;
防老劑264為0.8-1.3份;
所述丁基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溴化丁基橡膠100份;
碳酸鈣67-78份;
第二調色劑1.95-3.13份;
氧化鋅5.5-7份;
硫磺0.25-0.5份;
凡士林0.87-1.55份;
低分子聚乙烯2-3.6份;
所述第二調色劑選取重量份數為1.2-1.8份的鈦白粉和0.75-1.33份的氧化鐵紅;所述覆膜層包括fep層、ptfe層、etfe層中的一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上述重量份數范圍內的鈦白粉、氧化鐵紅相互配合,可與凡士林、低分子聚乙烯相互配合,提高形成的丁基橡膠層的表面光滑程度,從而提高其密封效果。且形成的丁基橡膠層與天然橡膠層在覆合過程中硫化,相互之間可形成更好連接效果。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天然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天然橡膠100份;
促進劑tra為0.55-0.7份;
促進劑tmtd為0.08-0.13份;
硫磺1.2-1.8份;
硬脂酸1.3-1.8份;
氧化鋅2.6-3.4份;
重質碳酸鈣78-83份;
鈦白粉1.35-1.9份;
氧化鐵紅0.88-1.2份;
防老劑264為0.95-1.3份;
所述丁基橡膠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溴化丁基橡膠100份;
碳酸鈣71-78份;
鈦白粉1.4-1.8份;
氧化鐵紅0.75-1.18份;
氧化鋅5.5-6.6份;
硫磺0.33-0.5份;
凡士林0.87-1.25份;
低分子聚乙烯2.5-3.6份;
所述覆膜層包括fep層、ptfe層、etfe層中的一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上述重量份數范圍內的組分形成的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與覆膜層相互配合后,可進一步提高形成的本申請中的墊片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覆膜層的厚度為0.08-0.12mm,所述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的厚度分別大于覆膜層的厚度,所述天然橡膠層與丁基橡膠層的厚度比值為1:0.85-1.12。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覆膜層采用上述的厚度范圍設置,在硫化交聯(lián)反應的過程中,緊密配合,減少形成的覆合墊片中出現縫隙的可能,提高整體性,還使獲得的本申請中的覆合墊片具有優(yōu)異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并且適合取樣器的穿刺取樣。
本發(fā)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的生產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二,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丁基橡膠層配料混合:稱取丁基橡膠層中相應重量份數的溴化丁基橡膠、碳酸鈣、第二調色劑、硫磺、凡士林、低分子聚乙烯,充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s2,丁基橡膠層煉膠、出片:將步驟s1中獲得的第一混合物進行混煉操作,出片,形成便于模壓硫化且規(guī)整的丁基橡膠膠片;
s3,天然橡膠層配料混合:稱取天然橡膠層中相應重量份數的天然橡膠、促進劑、硫磺、硬脂酸、氧化鋅、重質碳酸鈣、第一調色劑、防老劑264,充分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s4,天然橡膠層煉膠、出片:將步驟s3中獲得的第二混合物進行混煉操作,出片,形成便于模壓硫化且規(guī)整的天然橡膠膠片;
s5,一次硫化:將步驟s2中獲得的丁基橡膠膠片合模進行一次硫化,形成丁基橡膠硫化層;
s6,二次硫化:一次硫化結束后,開啟一次硫化模具,不取出步驟s5中形成的丁基橡膠硫化層,將覆膜層直接覆蓋在丁基橡膠硫化層表面,合模進行二次硫化,形成丁基橡膠覆膜墊片;
s7,三次硫化:取出步驟s6中獲得的丁基橡膠覆膜墊片并放入至三次硫化模具內,覆模層面向模具,在丁基橡膠硫化層表面覆蓋一層步驟s4中獲得的天然橡膠膠片,合模進行三次硫化,獲得成品膠片;
s8,沖切、清洗:將步驟s7中獲得的成品膠片置于沖床進行沖切,形成成品,經自動清洗,獲得。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將天然橡膠膠片、丁基橡膠膠片分別制成,再對丁基橡膠膠片進行依次硫化,使丁基橡膠硫化層內部的各組分之間形成相互作用,使其達到較好的平整、光滑的效果;再將丁基橡膠硫化層與覆膜層進行二次硫化,使兩者形成充分的反應,增加兩者的連接效果;最后將天然橡膠膠片與丁基橡膠硫化層進行三次硫化,在硫化過程中,進一步增加丁基橡膠硫化層兩端面分別與天然橡膠膠層、覆膜層之間形成更為充分的硫化反應,提高整體性,并且具有優(yōu)異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在取樣器刺穿本申請中的墊片并取出后,不易出現掉屑的現象,并且良好的回彈性可快速封閉形成的孔,達到較好的密封待檢測試劑的效果。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的溫度為50-100℃。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混煉機中進行混煉操作時,隨著混煉機的運轉,溫度逐漸升高,達到良好的混煉作用,使各組分充分連接。然而,當溫度接近100℃時,需要通過冷卻水對混煉機進行冷卻降溫處理,以使其實現連續(xù)操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優(yōu)選為:所述步驟s5中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65-190℃,一次硫化的時間為1-3min;所述步驟s6中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65-19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1-5min;所述步驟s7中三次硫化的溫度為150-175℃,三次硫化的時間為1-3min。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經研究(試驗)發(fā)現,一次硫化主要針對丁基橡膠層,而二次硫化主要針對丁基橡膠層與覆膜層,三次硫化主要針對丁基橡膠層與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與覆膜層,分別在上述硫化溫度和硫化時間的條件控制下,可使形成的本申請中的覆合墊片發(fā)生更好的均勻的硫化交聯(lián)反應,使覆合墊片具有更好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覆膜層經過三次的硫化反應,使獲得的覆合墊片具有優(yōu)異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
2.天然橡膠層與丁基橡膠層之間、丁基橡膠層與覆膜層之間各自形成充分的硫化交聯(lián)反應,緊密配合,減少形成的覆合墊片中出現縫隙的可能,提高整體性;
3.生產過程中,采用兩次硫化模具控制,使得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的厚度得到有效控制,即將覆合墊片的總厚度設為d,覆膜層的厚度為0.08-0.12mm,天然橡膠層與丁基橡膠層的厚度分別大于覆膜層的厚度,所述天然橡膠層與丁基橡膠層的厚度比值為1:0.85-1.12,該設置可使獲得的覆合墊片達到優(yōu)異的回彈性能、密封性能、耐化學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中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體現天然橡膠層、丁基橡膠層、覆膜層的結構;
圖2是實施例1中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的俯視圖。
圖中,1、天然橡膠層;2、丁基橡膠層;3、覆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如圖1所示,依次包括天然橡膠層1、丁基橡膠層2和覆膜層3,其中,天然橡膠層1、丁基橡膠層2中的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如表1所示,且通過如下生產工藝制備獲得:
s1,丁基橡膠層2配料混合:稱取丁基橡膠層2中的溴化丁基橡膠、碳酸鈣、第二調色劑、硫磺、凡士林、低分子聚乙烯,充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s2,丁基橡膠層2煉膠、出片:將步驟s1中獲得的第一混合物進行混煉操作,該混煉操作的溫度為90℃,出片,形成便于模壓硫化且規(guī)整的丁基橡膠膠片;
s3,天然橡膠層1配料混合:稱取天然橡膠層1中的天然橡膠、促進劑、硫磺、硬脂酸、氧化鋅、重質碳酸鈣、第一調色劑、防老劑264,充分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s4,天然橡膠層1煉膠、出片:將步驟s3中獲得的第二混合物進行混煉操作,該混煉操作的溫度為90℃,出片,形成便于模壓硫化且規(guī)整的天然橡膠膠片;
s5,一次硫化:將步驟s2中獲得的丁基橡膠膠片合模進行一次硫化,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65℃,一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形成丁基橡膠硫化層;
s6,二次硫化:一次硫化結束后,開啟一次硫化模具,不取出步驟s5中形成的丁基橡膠硫化層,將覆膜層3(此處為fep層)直接覆蓋在丁基橡膠硫化層表面,合模進行二次硫化,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65℃,二次硫化的時間為5min,形成丁基橡膠覆膜墊片;
s7,三次硫化:取出步驟s6中獲得的丁基橡膠覆膜墊片并放入至三次硫化模具內,覆模層面向模具,在丁基橡膠硫化層表面覆蓋一層步驟s4中獲得的天然橡膠膠片,合模進行三次硫化,三次硫化的溫度為150℃,三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獲得成品膠片;
s8,沖切、清洗:將步驟s7中獲得的成品膠片置于沖床進行沖切,形成成品,經自動清洗,獲得。
獲得的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的總厚度為dmm,fep層的厚度為0.1mm,天然橡膠層1與丁基橡膠層2的厚度各為0.5*(d-0.1)mm。d隨著不同的要求可以發(fā)生改變。
實施例2-6: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如表1所示。
表1實施例1-6中天然橡膠層1、丁基橡膠層2中的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
實施例7: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全部為促進劑tra。
實施例8: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全部為促進劑tmtd。
實施例9: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中,促進劑tra的重量份數為0.3份,促進劑tmtd的重量份數為0.08份。
實施例10: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中,促進劑tra的重量份數為0.4份,促進劑tmtd的重量份數為0.1份。
實施例11: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中,促進劑tra的重量份數為0.5份,促進劑tmtd的重量份數為0.14份。
實施例12: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促進劑中,促進劑tra的重量份數為0.7份,促進劑tmtd的重量份數為0.16份。
實施例13: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全部為鈦白粉,第二調色劑全部為氧化鐵紅。
實施例14: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全部為氧化鐵紅,第二調色劑全部為鈦白粉。
實施例15: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45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份。
實施例16: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5的區(qū)別在于,第二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25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0.9份。
實施例17: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6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1份。
實施例18: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7的區(qū)別在于,第二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35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0.95份。
實施例19: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8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15份。
實施例20: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9的區(qū)別在于,第二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65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25份。
實施例21: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第一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2.1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28份。
實施例22: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21的區(qū)別在于,第二調色劑中,鈦白粉的重量份數為1.75份,氧化鐵紅的重量份數為1.3份。
實施例23: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覆膜層3為ptfe層。
實施例24: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覆膜層3為etfe層。
實施例25: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到最后的溫度為80℃。
實施例26: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到最后的溫度為65℃。
實施例27: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到最后的溫度為50℃。
實施例28: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到最后的溫度為75℃。
實施例29: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90℃,一次硫化的時間為2min。
實施例30: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75℃,一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
實施例31: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85℃,一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
實施例32: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8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5min。
實施例33: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29的區(qū)別在于,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9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
實施例34: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7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
實施例35: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三次硫化的溫度為175℃,三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
實施例36: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33的區(qū)別在于,三次硫化的溫度為160℃,三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
實施例37: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fep層的厚度為0.08mm,天然橡膠層1與丁基橡膠層2的厚度各為1*(d-0.08)mm和0.85*(d-0.08)mm。
實施例38:天然橡膠、丁基橡膠、膜材覆合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fep層的厚度為0.12mm,天然橡膠層1與丁基橡膠層2的厚度各為1*(d-0.12)mm和1.12*(d-0.12)mm。
對比例1-8: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為天然橡膠層1,內部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如表2所示。
表2對比例1-8中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
對比例9-17: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為丁基橡膠層2,內部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如表3所示。
表3對比例9-17中組分及其相應的重量份數
對比例18: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采用對比例7中的天然橡膠層1與對比例16中的丁基橡膠層2采用三次硫化操作形成。
對比例19: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采用對比例7中的天然橡膠層1、對比例16中的丁基橡膠層2、fep層硫化形成。
對比例20: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采用對比例7中的天然橡膠層1、對比例16中的丁基橡膠層2、ptfe層硫化形成。
對比例21: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采用對比例7中的天然橡膠層1、對比例16中的丁基橡膠層2、etfe層硫化形成。
對比例22: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依次為丁基橡膠層2、天然橡膠層1、fep層,即fep層朝向試樣瓶使用,而丁基橡膠層2朝向外界。
對比例23: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fep層的厚度為0.05mm,天然橡膠層1的厚度為1*(d-0.05)mm,丁基橡膠層2的厚度為0.5*(d-0.05)mm。
對比例24: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fep層的厚度為0.15mm,天然橡膠層1的厚度為1*(d-0.15)mm,丁基橡膠層2的厚度為1.5*(d-0.15)mm。
對比例25: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的溫度為120℃。
對比例26: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步驟s2和步驟s4中的混煉操作的溫度為40℃。
對比例27: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一次硫化的溫度為120℃,一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二次硫化的溫度為15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三次硫化的溫度為145℃,三次硫化的時間為1min。
對比例28:墊片,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一次硫化的溫度為220℃,一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二次硫化的溫度為220℃,二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三次硫化的溫度為220℃,三次硫化的時間為3min。
試驗:表觀、回彈性、密封性測試
試驗對象:取實施例1-38作為試驗樣1-38,取對比例1-28作為對照樣1-28。
試驗方法:1.觀察各試驗樣、對照樣的表面情況,記錄;分別采用12號注射器針頭和16號注射器針頭同時一次性插入每個樣品的不同處,同時取出,將每個樣品置于100瓦的燈泡下,觀察剛剛被扎的孔中是否能夠通過亮光,記錄結果并分析;
2.去試驗樣和對照樣中的天然橡膠層1,采用gbt1681-2009硫化橡膠回彈性的測定,對相應的天然橡膠層1進行回彈性測試,記錄數據并平均處理,分析結果;
3.在溫度為22℃、濕度為45%rh的恒溫恒濕實驗室內,采用面壓測定儀對每種樣品進行靜態(tài)面壓試驗,以檢測樣品的密封性。操作步驟為:
步驟一,將超低壓感壓紙平鋪在密封圈上,安裝缸蓋,螺栓扭矩為8n?m,保持壓力15min;
步驟二,打開氣缸蓋,取出感壓紙,在樣品上各取10個測試點,用面壓測定儀根據測試點壓痕的濃度值確定最大接觸壓力和相應的高度壓縮率。
試驗結果:試驗樣1-38中表觀情況、天然橡膠層1回彈性、整體的密封性如表4所示;對照樣1-28中表觀情況、天然橡膠層1回彈性、整體的密封性如表5所示。由表4和表5可知,試驗樣1-38均具有光滑且平整的表面情況,且天然橡膠層1的回彈性較好,經12號、16號注射器針頭的穿刺后,針頭留在覆合墊片上的孔均會受到其較好回彈性而被封閉,不落屑,且覆膜層3具有耐化學性能,不易與試劑發(fā)生反應。此外,覆合墊片的整體的密封性較好。然而,對照樣1-28中,碳酸鈣、凡士林、低分子聚乙烯的不同程度的缺少,會導致丁基橡膠層2表面呈現不同程度的粗糙感。且對照樣1-8中,僅采用天然橡膠層1作為墊片,回彈性較差,則會造成被針頭扎出的孔難以被封閉,且整體的密封性較差。對照樣9-17中,僅采用丁基橡膠層2作為墊片,整體的密封性優(yōu)于對照樣1-8的整體的密封性,但會造成孔難以封閉且落屑的現象。對照樣18-28中,由于墊片中的組成層數、層的排列順序、生產過程中的混煉溫度、硫化溫度、硫化時間等,均會造成形成的天然橡膠層1、丁基橡膠層2表面粗糙,整體的密封性差,以及天然橡膠層1的回彈性不夠好,難以使形成的孔封閉,且不使用覆膜層3會造成試劑等于丁基橡膠層2或天然橡膠層1之間發(fā)生反應而影響檢測結果。
表4試驗樣1-38中表觀情況、天然橡膠層1回彈性、整體的密封性
表5對照樣1-28中表觀情況、天然橡膠層1回彈性、整體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fā)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