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保護裝置,具體是一種能為便攜設備提供防震保護方便攜帶的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當今,便攜設備日趨精致小巧,顏色日趨豐富,但是,小巧的便攜設備更容易遭受損壞 ,如,當不小心墜地時,便攜設備更容易斷裂折損。現有的保護裝置為了達到保護便攜設備 的目的,往往用盒體等保護外殼將便攜設備包裹起來,這樣使得電子設備不便于操作,而且 體積也明顯增大。
在已被美國專利局公告的第6646864號專利,公告日期為2003年1 l月11日,名稱為" Protective case for touch screen device"("具有角蟲摸顯示屏的電子設備的保護殼" )的專利文件中,揭露了一種為配備顯示屏的電子設備提供保護的技術。該保護殼包括一個 用于安放電子設備的剛性盒體和盒體上的一開孔,該開孔包覆有一軟性透明薄膜,透過該透 明薄膜用戶可以看見顯示屏上的內容。該保護殼還包括一皮帶用于輔助攜帶和固定。該技術 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三點,首先,該保護殼沒有提供防震蕩保護,當電子設備跌落時,剛性的 盒體不能起到緩沖作用,墜落帶來的強烈沖擊力會損害電子設備;其次,用戶必須隔著保護 殼或者薄膜層對電子設備進行操作,使得操作不直接也不方便;再次,盒體較笨重,不符合 現在電子設備輕薄小巧的要求和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提供一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不僅方便攜帶,而且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缺乏 防震蕩設計,操作不便和保護裝置笨重的缺陷,利用一簡單結構給便攜式設備提供防震蕩保 護,并且不影響便攜設備的日常操作。
該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由一保護框架和一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兼具便攜性與保護性。該 保護框架包括一夾持部,第一彈性減震部、第二彈性減震部和一固定裝置;第一彈性減震部 和第二彈性減震部分別位于夾持部的兩端,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彈性減震部的高度及寬度 均略大于夾持部的高度及寬度,該夾持部、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減震部共同構成一容納空 間。該固定裝置卡在夾持部上,將該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固定在外部物體上。與現有的便攜 保護裝置相比,所述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具有以下三點優(yōu)勢第一,其帶有彈性減震設計, 能降低跌落、震蕩給便攜設備帶來的損壞;第二,采用框架式結構,便攜設備直接放置在框 架內,用戶可以直接對便攜設備進行操作;第三,重量輕,體積小,耗費原材料少。另外, 本發(fā)明還為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提供多種攜帶方式供用戶選擇。
圖l是本發(fā)明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拆成保護框架與固定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保護框架的正面圖。 圖3是按照圖2中II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按照圖2中IV-IV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按照圖2中V-V方向進行的剖面,并將保護框架分成4個平面的示意圖。
圖6是圖1中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前視圖。
圖7是圖6中的固定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圖8是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9是圖8中的固定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圖10是便攜設備2放入保護框架1的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包括一保護框架1和一固定裝置3,保護框架 l起到保護便攜設備的作用,固定裝置3起到方便攜帶該保護框架1的作用。
如圖2、圖3和圖4展示了本發(fā)明保護框架1的正面圖、按照圖2中II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 圖,以及按照圖2中IV-IV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保護框架1包括有一夾持部10和分別位于夾持部10兩端的第一彈性減震部20和第二彈性 減震部30。該夾持部10及該第一彈性減震部20及第二彈性減震部30構成了一容納空間60。
該夾持部10包括有一底面板80,在該夾持部10底面板80的左右相對兩側延伸出一左側壁 11和一右側壁12,左側壁ll的內壁包括一內凹槽lll、 一上側邊112和一下側邊113,該內凹 槽lll呈半圓弧狀;右側壁12的內壁也包括一內凹槽121、 一上側邊122和一下側邊123,該內 凹槽121亦呈半圓弧的條狀,當然該內凹槽111及內凹槽121根據保護框架1需夾持便攜設備的 不同可以為其他形狀。左側壁11的下側邊113和右側壁12的下側邊123與夾持部10的底面板 80光滑連接。在底面板80上設置有一軟墊81,該軟墊81由軟性材質制成,稍微高于底面板80 的表平面。
第二彈性減震部30和第一彈性減震部20分別位于挾持部10的兩端,兩者呈對稱結構。由 于兩者的構造和連接方式大致相同,所以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第一彈性減震部20的各組成部
分進行標號,第二彈性減震部30除了個別組成部分進行標號外,其余與第一彈性減震部20相 類似的組成部分不作贅述。
第一彈性減震部20包括一上彈片21和一下彈片22,上下兩彈片的形狀相同,均為"n "狀,只是方位相反設置,其與夾持部10的連接方式也相同。上彈片21的前側邊213和下彈 片22的前側邊223呈現半橢圓曲面,兩彈片中部相對凸起形成一長橢圓形(如圖l所示)。在 夾持部10的左側壁11與第一彈性減震部20相連接的位置為一流線型球面40 (圖2),其由挾 持部10左側壁11 (包括中間的凹槽111和上側壁112以及下側壁113)向外側和向上下兩側延 伸而成。凹槽111的兩端為半圓開口23和24,使得左側壁ll呈現左右兩邊寬,中間窄的豎立 的"工"字形狀(如圖3所示)。其中,半圓狀開口23位于該球面40上,第一彈性減震部20 上彈片21的左側邊211連接于流線型球面40上的上側,與已經向外和向上進行部分延伸的左 側壁11的上側邊112銜接;第一彈性減震部20的下彈片22的左側邊221連接于流線型球面40上 的下側,與已經向外側和向下進行部分延伸的左側壁l 1的下側邊l 13銜接。在挾持部10的右 側壁12與第一彈性減震部20相連接的位置為一流線型球面50,其連接結構和功能與流線型球 面40呈現對稱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彈性減震部20上彈片21的前側邊213上設置有一提攜裝置214, 在第二彈性減震部30上彈片31的前側邊213上設置有一提攜裝置314。用戶可以在擇一地在該 兩提攜裝置214或314上拴系掛繩。
如圖5所示,為按照圖2中V-V方向進行的剖面,并將保護框架分成4個平面的示意圖。平 面P1為由左側壁l 1的中線和右側壁l2的中線確定的平面,其將保護框架1分成上下兩個部分 。進一步將保護框架1位于平面P1上部切分成3個平面P2, P3和P4。其中,P2由左側壁ll的上 沿和右側壁12的上沿兩條直線確定,P3由第一彈性減震部20上彈片21的左側邊211和右側邊 212確定,P4由第一彈性減震部20上彈片21的前側邊213和第二彈性減震部30的上彈片31的前 側邊313確定。平面P3和P1之間的距離要大于平面P2和P1之間的距離,而平面P4和P1之間的 距離又大于平面P3和P1之間的距離。位于平面P1下方的部分也可以依照平面P1上方分成3個 平面,具有于上述3個平面P2, P3和P4相類似的構造。因此,第一彈性減震部20和第二彈性 減震部30的高度大于挾持部10。從圖l的立體圖看,彈性減震部20前側邊213的兩端以一光滑 的圓弧轉角連接到上彈片的左側邊211和右側邊212。同樣,彈性減震部30的前側邊313也具 有相同的構造。
參考圖1中的固定裝置3部分的立體示意圖,以及圖6和圖7中采用一搭扣70作為固定裝置 3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前視圖和使用狀態(tài)圖。在固定裝置3的第一實施方式中,搭扣70采用具有
韌性的剛性材料制成,包括 一扣件71用于扣在夾持部10上; 一卡件72用于卡在皮帶等外部
帶狀物體上。通過扣件71和卡件72配合可以方便固定保護框架1??奂?1的形狀與挾持部的 形狀相匹配,包括一水平部713和一左扣合部711和一右扣合部712,左扣合部711和右扣合部 712在水平部713的左右兩邊呈現上升的弧狀,分別卡在挾持部10的左側壁11和右側壁12上, 使得搭扣70緊緊夾住挾持部10???2至少包括一由短邊74和一長邊75組成一鉤部,其短邊 74與長邊75的連接處形成一個180。的拱門。卡件72通過短邊74連接在扣件71水平部713的底 平面上。長邊75與水平部713平行,且與水平部713共同構建一夾縫空間。如圖6所示,在水 平部713的底平面上還可以設置一凸起的門部73,門部73設置在長邊75自由端的上方,與長 邊75的外邊緣側平行。在長邊75的端尾處,還設置有一向水平部713方向凸起的凸塊76。從 圖6方向上看,凸塊76與門部73在橫向上有部分空隙,在豎向上有部分重疊,這樣既方便用 戶將腰帶4等帶狀物卡入搭扣70與水平部713形成的夾縫里,又防止了腰帶4輕易從夾縫里滑 出。
如圖8和圖9所示,分別為固定裝置采用一腕環(huán)90的側視圖和立體示意圖。該腕環(huán)90由一 扣件91和一穿孔槽92。扣件91的結構與前一實施方式中的扣件71相類似,包括一水平部913 和水平部913的左右兩邊分別向上延伸并彎曲成弧狀而形成的左扣合部911和右扣合部912, 左扣合部911和右扣合部912分別卡在挾持部10的左側壁11和右側壁12上。穿孔槽92的形狀與 扣件91相似的槽狀結構,其兩條側邊921和922連接在水平部913的底平面上,與左扣合部 911和右扣合部912異面垂直,使得穿孔槽92與水平部913圍合形成貫通的穿孔923。該腕環(huán)90 還可以包括一系帶93,系帶93兩端可以設置一粘合體或者一卡扣,當系帶93穿過該穿孔923 后,將系帶93的兩端粘合起來或者通過卡扣卡合,便可將保護框架l系在手臂上。
如圖10所示,是便攜設備放入保護框架l的示意圖。首先將便攜設備2的一側卡入左側壁 ll的凹槽lll內,再按住便攜設備2的另一側,將便攜設備2卡入右凹槽121內。底面板80在便 攜設備2下面起支撐作用,軟墊81能夠緩沖便攜設備2底面與底面板80之間的硬性碰撞。便攜 設備2放入后,依靠左側壁ll的凹槽lll、上側邊112以及右側壁12的凹槽121、上側邊122之 間的挾持作用,軟墊81也能將便攜設備2向上頂起緊密固定在容納空間60內。由于容納空間 60的長度略大于便攜設備2的長度,故,便攜設備2放入保護框架1后,便攜設備2的整個正面 全部展現在用戶的面前,可以方便用戶對便攜設備2進行操作;加之保護框架l中部夾持部 10的寬度略窄于兩端彈性減震部20和彈性減震部30的寬度,也方便用戶在操作中持握該保護 框架l。用戶可以根據便攜設備2的使用場合選擇不同的保護框架1的攜帶方式。如,可以選 擇吊繩穿過提攜裝置214或314將保護框架1掛在脖頸間,也可以通過搭扣70卡在腰帶4上或者
通過腕環(huán)90綁在手臂上。
當用戶不需要使用便攜設備2的時候,可以將配件連接線纏繞在挾持部10上;又由于保 護框架1比便攜設備2長,因此保護框架l的均四個邊角中部均留出部分空隙,可將配件連接 線纏繞在四個邊角上。耳機等配件單體可以卡在彈性減震部20或彈性減震部30的連接處40、 50處。
同圖10所示放入時的方法相反,當需要從保護框架內取出便攜設備2時,將便攜設備2的 底部從左側壁11或者右側壁12—側往外輕輕托起,將便攜設備2的一側壓出后,便攜設備2的 另一側就很容易出來了。
由于保護框架1兩側的彈性減震部20和彈性減震部30的高度大于夾持部10的高度,保證 了便攜設備2與彈性減震部20、 30的開口端與便攜設備2的面板間有少量空隙。這樣的設計有 兩個減震的優(yōu)勢第一,當保護框架l墜地時,兩側的彈性減震部20或彈性減震部30著地, 此時固定在夾持部10的便攜設備2在不會直接碰撞到地面,減少損壞機率;第二,彈性減震 部20、 30的開口端與便攜設備2下面板之間、便攜設備2上面板與彈性減震部20、 30的開口端 之間兩層的空隙形成了類似彈簧的功能,當放有便攜設備2的保護框架1墜地時,這些空隙之 間形成的彈跳減輕了由于墜地給便攜設備2帶來的損害。
除了減震保護外,本實施方式所展示的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主體采用一保護框架l, 方便用戶直接接觸便攜設備2的操作界面并對其進行操作,而且,保護框架l的框架結構最大 程度地節(jié)約了原材料,降低了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成本;而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固定裝 置提供了多種選擇性,可以方便用戶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重量輕,體 積小巧,充分體現了便攜設備便攜性、方便性。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其包括一保護框架和一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保護框架還包括一夾持部、一第一彈性減震部和一第二彈性減震部;所述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彈性減震部分別位于所述夾持部的兩端,所述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彈性減震部的高度及寬度均略大于所述夾持部的高度及寬度,所述夾持部、所述第一彈性減震部和所述第二彈性減震部共同構成一容納空間;所述固定裝置卡在夾持部上,將所述保護框架固定在外部物體上。
全文摘要
一種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由一保護框架和一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兼具便攜性與保護性。該保護框架包括一夾持部,第一彈性減震部、第二彈性減震部和一固定裝置;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彈性減震部分別位于夾持部的兩端,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彈性減震部的高度及寬度均略大于夾持部的高度及寬度,該夾持部、第一彈性減震部和第二減震部共同構成一容納空間。該固定裝置卡在夾持部上,將該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固定在外部物體上。該便攜式設備保護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框架式結構,可以減低震蕩損壞,操作方便直接,且重量輕,體積小。
文檔編號H05K7/18GK101198240SQ20061020126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8日
發(fā)明者于子正, 葉國梁, 李曉光, 謝冠宏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