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模具支架。
背景技術:
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陶瓷模具進行移動,傳統的支架移動困難,在移動時至少需要4-5人才能完成,費時、費工、成本高,因此,需要研發(fā)一種新型模具支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移動方便、使用方便的新型模具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模具支架,包括萬向輪,底座,支撐柱,承重架,所述的萬向輪上端設置有制動裝置,萬向輪的上端面設置有底座,萬向輪通過焊接與底座連接,底座的左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的上端面設置有承重架,底座的右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液壓伸縮桿,液壓伸縮桿的底端與底座焊接,液壓伸縮桿與承重架鉸接,承重架的中部設置有活動桿,活動桿通過軸承與承重架連接,活動桿的左側設置有桿。
所述的支撐柱至少為1個,最短的支撐柱的長度至少為700mm,中間的支撐柱的長度至少為1000mm。
所述的桿至少為1個,桿的長度至少為1000mm。
所述的活動桿的兩端設置有軸承,所述的軸承包含有止動環(huán)、外圈、防塵蓋、保持架、滾道、滾珠、內圈、防護蓋、內圈軌道、外圈軌道。
所述的液壓伸縮桿至少有1個,液壓伸縮桿的長度范圍為700mm至1240mm。
所述的液壓伸縮桿包含有鉸接裝置、活柱筒、柱筒、支撐底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柱經過重新設計與改造,設置三排高度不等的支撐柱,最短的支撐柱與承重架分離,中間的支撐柱的頂端設置有軸承和活動桿,可以使得承重架繞活動桿做圓周運動,最長的支撐柱為液壓伸縮桿,通過按壓液壓伸縮桿一端可以使得最短支撐柱一端的承重架與最短的支撐柱分離,使得放在支架上的模具更容易做傾斜的操作,使得支架移動方便,減輕勞動強度,并降低了成本;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移動方便、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模具支架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模具支架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模具支架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模具支架的軸承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模具支架的液壓伸縮桿示意圖。
圖中:1、萬向輪 2、制動裝置 3、支撐柱 4、液壓伸縮桿 5、活動桿 6、桿 7、底座 8、承重架 9、止動環(huán) 10、外圈 11、防塵蓋 12、保持架 13、滾道 14、滾珠 15、內圈 16、防護蓋 17、內圈軌道 18、外圈軌道 19、鉸接裝置 20、活柱筒 21、柱筒 22、支撐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新型模具支架,包括萬向輪1,底座7,支撐柱3,承重架8,所述的萬向輪1上端設置有制動裝置2,萬向輪1的上端面設置有底座7,萬向輪1通過焊接與底座7連接,底座7的左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支撐柱3,支撐柱3的上端面設置有承重架8,底座7的右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液壓伸縮桿4,液壓伸縮桿4的底端與底座7焊接,液壓伸縮桿4與承重架8鉸接,承重架8的中部設置有活動桿5,活動桿5通過軸承與承重架8連接,活動桿5的左側設置有桿6。
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在萬向輪1上端設置有制動裝置2,萬向輪1的上端面設置有底座7,萬向輪1通過焊接與底座7連接,底座7的左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支撐柱3,支撐柱3的上端面設置有承重架8,底座7的右端的上端面設置有液壓伸縮桿4,液壓伸縮桿4的底端與底座7焊接,液壓伸縮桿4與承重架8鉸接,承重架8的中部設置有活動桿5,活動桿5通過軸承與承重架8連接,活動桿5的左側設置有桿6,完成上述安裝后即可將本實用新型投入使用,工作時,工人將模具放置在本實用新型上,然后將材料倒入模具中,然后用固定裝置將模具固定,然后工人通過操作承重架8的傾斜度使得模具中的材料分布均勻,降低勞動強度,最后根據工藝要求將模具靜置相應的時間直至成型,總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移動方便、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