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材料制備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為解決日益嚴(yán)重的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問題,開發(fā)綠色清潔,高效的氫能日益迫切。然而利用電解水、光催化、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都需要制氫催化劑。石墨烯由于其碳原子構(gòu)成的單層片狀特殊結(jié)構(gòu),具有優(yōu)異的物理性質(zhì),如高的理論比表面積、優(yōu)異的機械強度、良好的柔韌性和高的電導(dǎo)率等,在催化領(lǐng)域有著令人振奮的應(yīng)用前景。
通過耦合石墨烯和金屬,得到復(fù)合物具有高效的電催化和染料敏化析氫活性。在Scientific Reports,10589,2015報道,石墨烯/Ni復(fù)合物具有三明治結(jié)構(gòu),在0.5 mol/L的H2SO4 溶液中,在10 mA/cm2的電流密度時,過電位為-0.33(V vs 可逆氫電極)。染料敏化活性在470 nm處的量子效率AQY也高達(dá)30.3 %。然而由于石墨烯的層厚及Ni納米顆粒的位阻影響了反應(yīng)物水分子的擴散,從而抑制了析氫反應(yīng)的進行。本發(fā)明在此基礎(chǔ)上,采用氧化石墨烯溶膠(GO)作為原材料,提高了GO的分散性,使得金屬離子能夠充分進入到GO層間,從而在后續(xù)還原過程中能夠形成多孔結(jié)構(gòu)。得到的多孔金屬/石墨烯復(fù)合物具有高效的電催化和染料敏化析氫活性。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孔金屬/石墨烯復(fù)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多孔金屬/石墨烯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化學(xué)法制備氧化石墨烯溶膠。
(2)將步驟(1)的氧化石墨烯溶膠混合金屬鹽水溶液,干燥自組裝成金屬鹽/氧化石墨烯膜。
(3)將步驟(2)的金屬鹽/氧化石墨烯膜用機械剪切的方式破碎成小碎片。
(4)在還原性氣氛下,將步驟(3)的小碎片升溫至300 ~ 600 ℃,保溫時間為5 ~ 240 min,得到多孔金屬/石墨烯復(fù)合物。
本發(fā)明步驟(1)所述的化學(xué)法制備氧化石墨烯凝膠未經(jīng)干燥直接超聲分散成氧化石墨烯溶膠。
本發(fā)明步驟(2)所述的加入的金屬鹽為Fe、Co、Ni、Ru、Rh、Pd、Os、Ir、Pt、Cu、Ag、Au鹽;以金屬質(zhì)量計的鹽加入量是氧化石墨烯的3 %以上。
本發(fā)明步驟(3)所述的小碎片尺寸為0.001 ~ 1 mm × 0.001 ~ 1 mm。
本發(fā)明基于GO溶膠高分散性,使得金屬離子能夠充分進入GO的層間,利用熱還原過程中GO釋放的大量氣體不僅剝離GO片成為RGO海綿體,且阻礙金屬納米顆粒的長大,從而形成多孔的金屬納米顆粒。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全、低成本氫還原制備多孔金屬/RGO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簡單,直接通過氫氣還原和產(chǎn)生的氣體的剝離作用,得到多孔的金屬/RGO復(fù)合物,可應(yīng)用于電、光催化析氫材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儲氫材料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所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掃描電鏡(SEM)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所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透射電鏡(TEM)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所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透射電鏡(TEM)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所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透射電鏡(TEM)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所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透射電鏡(TEM)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2、3、4制備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線性伏安掃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將通過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技術(shù)路線:石墨GO溶膠Ni鹽/GO前驅(qū)體膜前驅(qū)體小碎片多孔金屬Ni/RGO復(fù)合物。
(1)氧化石墨烯溶膠:稱取純度為99.9 %的石墨12 g,加入10 g過二硫酸鉀(分析純)、10 g五氧化二磷(分析純)、48 mL濃硫酸(質(zhì)量分?jǐn)?shù)98 %)于圓底燒瓶中,80 ℃水浴攪拌反應(yīng)4.5 h,反應(yīng)完畢后加入500 mL去離子水,抽濾洗滌至中性,60 ℃干燥得到預(yù)氧化石墨。稱取上述預(yù)氧化石墨2 g,加入1 g硝酸鈉(分析純),46 mL濃硫酸,冰浴下攪拌30 min,慢慢加入6 g高錳酸鉀(分析純),冰浴下反應(yīng)45 min。接著將混合物加熱至35 ℃,攪拌反應(yīng)2 h,之后緩慢滴加90 mL去離子水。將混合物迅速加熱至95 ℃,攪拌反應(yīng)15 min。最后加入144 mL去離子水稀釋,30 mL雙氧水(質(zhì)量分?jǐn)?shù)30 %),攪拌30 min,對混合物進行離心洗滌至pH為6,得到氧化石墨凝膠。用蒸餾水稀釋到1.0 L容量瓶中,超聲分散4 h,得到GO溶膠,測其濃度為2.93 mg/mL。
(2)取200 mg上述溶膠,用蒸餾水稀釋成1.0 mg/mL,加入10.2 mL的NiCl2溶液(濃度為10×10-3 mol/L),超聲分散2 h,于80 ℃烘箱中烘干成膜。
(3)將步驟(2)得到的膜用機械剪切破碎成0. 001 ~ 1 mm × 0. 001 ~ 1 mm小碎片。
(4)取步驟(3)中小碎片于氮氫混合氣流中,氫氣體積濃度為5 %,流速50 mL/min,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500 ℃,保持120 min,最后在氮氫混合氣(流速50 mL/min)中降溫至室溫,得到多孔Ni/石墨烯復(fù)合物。從圖1掃描電鏡圖可以看出海綿狀的Ni/RGO復(fù)合物,從圖2可以看出多孔Ni納米顆粒的存在。
請參閱圖1,圖1為實施例1得到的多孔Ni/RGO掃描電鏡(SEM)圖。
請參閱圖2,圖2為實施例1得到的多孔Ni/RGO透射電鏡(TEM)圖。
實施例2。
(1)與實施例1相同。
(2)加入20.4 mL的NiCl2溶液(濃度為10×10-3 mol/L),超聲分散2 h,于80 ℃烘箱中烘干成膜。
(3)與實施例1相同。
(4)取步驟(3)中小碎片于氮氫混合氣流中,氫氣體積濃度為5 %,流速50 mL/min,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500 ℃,保持120 min,最后在氮氫混合氣(流速50 mL/min)中降溫至室溫,得到多孔Ni/RGO復(fù)合物。圖3透射電鏡圖可以看出多孔Ni納米顆粒的存在。
請參閱圖3,圖3為實施例2得到的多孔Ni/RGO透射電鏡(TEM)圖。
實施例3。
(1)與實施例1相同。
(2)加入30.6 mL的NiCl2溶液(濃度為10×10-3 mol/L), 超聲分散2 h,于80 ℃烘箱中烘干成膜。
(3)與實施例1相同。
(4)取步驟(3)中小碎片于氮氫混合氣流中,氫氣體積濃度為5 %,流速80 mL/min,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500 ℃,保持120 min,最后在氮氫混合氣(流速80 mL/min)中降溫至室溫,得到多孔Ni/RGO復(fù)合物。圖4透射電鏡可以看出多孔Ni納米顆粒的存在。
請參閱圖4,圖4為實施例3得到的多孔Ni/RGO透射電鏡(TEM)圖。
實施例4。
(1)與實施例1相同。
(2) 加入40.8 mL的NiCl2溶液(濃度為10×10-3 mol/L), 超聲分散2 h,于80 ℃烘箱中烘干成膜。
(3)與實施例1相同。
(4)取步驟(3)中小碎片于氮氫混合氣流中,氫氣體積濃度為5 %,流速80 mL/min,以10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500 ℃,保持120 min,最后在氮氫混合氣(流速80 mL/min)中降溫至室溫,得到多孔Ni/RGO復(fù)合物。圖5透射電鏡可以看出多孔Ni納米顆粒的存在。
請參閱圖5,圖5為實施例4得到的多孔Ni/RGO透射電鏡(TEM)圖。
實施例5(應(yīng)用實施例)。
將本發(fā)明制得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用于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稱取 10 mg由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和實施例4得到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加入2 mL蒸餾水,100 μL的Nafion溶液(5.0 wt%),超聲分散4 h呈均勻的黑色分散液。取10 μL分散液于潔凈的玻碳電極上,自然晾干。采用三電極體系(玻碳電極為工作電極,Pt絲電極為對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在1.0 mol/L的KOH溶液中進行線性伏安掃描,掃描電壓為-1.0 ~ -1.5 V,掃描速度為10 mV/s。結(jié)果顯示,多孔Ni/RGO復(fù)合物具有高效的電催化析氫活性,實施例4得到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在10 mA/cm2的析氫電流時,過電位為-0.215 V,圖6為多孔Ni/石墨烯的線性伏安掃描曲線。
請參閱圖6,圖6為實施例1、2、3、4得到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的線性伏安掃描圖。
實施例6(應(yīng)用實施例)。
將本發(fā)明制得的多孔Ni/RGO復(fù)合物用于染料敏化光催化制氫。稱取5 mg由實施例3得到的Ni/RGO復(fù)合物,加入10 mmol/L的曙紅(EY)2 mL,pH為11.0的三甲胺溶液98 mL,超聲5 min,充氮氣30 min,在400 W高壓汞燈(濾去紅外和紫外光,波長為400 - 700 nm),光強為248 μmol m-2 s-1,光照1 h,得到的氫氣為125.5 μmol,表觀量子效率為17.3 %。在470 nm的單色光LED燈下照射(光強為,面積為0.8 cm2,光照2 h),表觀量子效率為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