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提供一種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尤指固定元件外部成型外套筒保持鎖接部完整的模具,利用上模穴的環(huán)形阻隔肋隔離鎖接部與成型空間,阻擋預設原料由成型空間溢流至鎖接部,達到保持鎖接部完整而可配合手工具驅動的目的。
背景技術:
一般的板材(板對板)于組裝、接合時,是利用具有旋鈕、套環(huán)及螺釘?shù)亩ㄎ宦萁z予以鎖接,其是將螺釘、套環(huán)先固定于外層的面板上,先旋動旋鈕而供螺釘鎖入內層的面板形成預置定位,再利用手工具將螺釘鎖緊后,則使外層面板與內層面板鎖接定成一體,此種多層板體的鎖接模式,為可運用于工作母機或者其它板對板連接的板材所使用;然該等工作母機需要運用板材進行鎖接處,大都為動力裝置或者速率調整裝置等位置,而各種動力裝置、速率調整裝置位于機具殼體所形成的空間內部,即可利用板材活動組裝、鎖接、拆卸方式,當動力裝置發(fā)生當機或故障、損壞時,或者速率調整裝置進行速率的變化、調整時,將板材卸除以進行相關的維修、調整作業(yè),而板材通過多個定位螺絲予以鎖固,所以在拆卸過程中容易造成定位螺絲的脫落、遺失,則無法將板材重新再鎖固回原位,影響組裝、拆作業(yè)的不便與麻煩。則有業(yè)者為解決鎖固螺絲容易遺失的缺點,研發(fā)出由套帽、螺桿部及定位座所組成的固定裝置,先將固定裝置的定位座扣固于板材的穿孔內,再利用螺桿部鎖接于另一板材上形成固定,并于使用者卸下板材時,固定裝置仍可通過定位座固定于板材的孔內,而不致發(fā)生脫落或遺失的情況,但現(xiàn)有的固定裝置其套帽為由金屬材質所制成,且在螺桿部收容于套帽內部的容置空間后,還需要通過加工機具進行壓合套帽產生卡扣凸點后,才由卡扣凸點予以嵌扣在螺桿部上,除了需要二次加工的組裝作業(yè)程序,使其整體所耗費的組裝工時與成本也相對提高外,尚必須于組裝配合時保持相當精準、確實的對位加工,否則容易產生過度擠壓變形的狀況;因此便有業(yè)者于螺桿部外側直接利用塑料射出包覆、一體成型有套帽,供套帽具有多種造型變化、顏色,以及耐潮濕、抗腐蝕等特性,并可除去二次作業(yè)程序所耗費的組裝工時與成本,再將彈簧套接于螺桿部后與定位座組裝成固定裝置供使用。而螺桿部一側桿頭外表面,通過冷鍛加工成型驅動體,但驅動體與桿頭間的同心圓度不佳,容易產生驅度偏心狀態(tài),且驅動體設有供手工具驅動的鎖槽,一般經(jīng)常使用的鎖槽有一字形、十字形、外六角、內六角或梅花形,但在螺桿部的桿頭及驅動體外直接以塑料射出成型套帽,也會受到桿頭與驅動體間同心圓度不佳的影響,容易造成塑料原料在射出時溢流至螺桿部的桿頭的鎖槽內,尤其是一字形的鎖槽最容易引入溢流的塑料原料,而導致螺桿部外成型套帽后,桿頭的鎖槽被塑料原料填塞,無法供手工具(一字起子)嵌入鎖槽內,即使螺桿部外成型套帽后,也成為不良品,并造成不良品的數(shù)量增加的嚴重缺失。是以,如何解決現(xiàn)有固定裝置在鎖桿部外成型套帽時,避免塑料原料溢流影響桿頭的鎖槽無法配合手工具使用的問題,且造成固定裝置在加工成型作業(yè)時不良品率提升等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yè)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人有鑒于上述的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jīng)由多方評估及考慮,并以從事于此行業(yè)累積的多年經(jīng)驗,經(jīng)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成型固定裝置的工藝中, 可保持固定元件鎖固頭的鎖接部完整的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的發(fā)明專利誕生。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尤指可供預設固定元件置入后于鎖固頭外側成型有外套筒的制造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其中該下模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內凹的下模穴,并于下模穴內凸設有供固定元件鎖固頭放置抵靠的基座,且基座內設有貫穿外部以供固定元件鎖固體置入的通孔;該上模為相對組裝于下模上,且上模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對應下模穴呈內凹的上模穴,并于上模穴內頂面朝下凸設有抵持于鎖固頭頂面以隔離內側鎖接部避免預設原料溢流進入的環(huán)形阻隔肋,且上模穴于環(huán)形阻隔肋外側隔離形成對正下模穴以供預設原料于鎖固頭外周緣一體成型有外套筒的成型空間。其中,該下模的下模穴側緣的下模頂面為設有利用下注入孔連接下模穴的下引道,下引道則連設有下流道,而上模的上模穴側緣的上模底面為設有分別對正下模下引道、 下注入孔的上引道、上注入孔,上引道連設有相對正下流道的上流道,再由上引道連設有導通至上模外部供預設原料注入的上流道。其中,該上模于上模穴內頂面所設的環(huán)形阻隔肋,是呈圓環(huán)狀、橢圓環(huán)狀、矩形環(huán)狀、多邊形環(huán)狀或不規(guī)則形環(huán)狀的凸肋體。其中,該上模于上模穴成型空間的內側壁面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上齒紋,且多個上齒紋呈連續(xù)起伏的V形、U形、弧形、半圓形、波紋形、梯形的類型紋路形狀。其中,該下模于下模穴內凸設有柱狀的基座,基座內并設有貫通至下模外部的通孔,且柱狀基座可呈圓柱形狀、矩形柱狀、多邊形柱狀的外觀。其中,該上模為一體成型制成有環(huán)形阻隔肋。其中,該上模與環(huán)形阻隔肋為分離制造,上模的上模穴中央處設有貫穿至外部的滑槽,其滑槽內裝設有環(huán)形阻隔肋上方延設具較大外徑的滑動塊,且滑動塊上方的滑槽內則裝設有一側抵持于滑動塊的彈性元件。其中,該滑槽下方為形成朝內階狀彎折供滑動塊擋止形成限位的止擋部,滑槽上方則形成有連通外部的固定槽,固定槽內則裝設有供彈性元件另側抵持固定蓋體。其中,該下模穴側壁為形成有段差部,段差部上方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下齒紋, 段差部下方則設有朝相對內側彎折讓外套筒底部朝內形成有嵌扣凸緣的環(huán)狀彎折部。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該上模的上模穴內設有環(huán)形阻隔肋,通過環(huán)形阻隔肋抵持于鎖固頭頂面隔離鎖接部與上模穴的成型空間,使成型空間注料于鎖固頭外周緣一體成型外套筒時,可利用環(huán)形阻隔肋阻擋預設原料,避免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的嵌合槽,讓嵌合槽在型式不受限制的條件下,而可達到保持鎖接部的嵌合槽的完整性,方便成型的固定裝置供預設手工具配合、驅動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該固定裝置的固定元件,于鎖固體的外部成型外套筒后,即于外套筒與鎖接部間即形成環(huán)狀的隔離槽,供鎖接部與外套筒形成適當分隔,且避免外套筒影響鎖接部與預設手工具配合之間,供手工具輕易嵌入鎖接部內以驅動鎖固體,再帶動固定裝置進行旋轉的動作。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該模具的上模設有長度大于固定元件鎖接部高度的環(huán)形阻隔肋,讓鎖接部上方的上模穴為形成有間隔空間,由此避免上模合模時壓傷鎖接部而產生磨損或變形,進而達到提升固定裝置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的目的。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該上模與環(huán)形阻隔肋為分離制造,上模于上模穴中央處的滑槽裝設環(huán)形阻隔肋延設的滑動塊,滑動塊上方設有另側抵持于滑槽上方固定槽內所裝設固定蓋體的彈性元件,讓上模與下模未密合但環(huán)形阻隔肋已抵持鎖固頭時,環(huán)形阻隔肋與滑動塊可受力上移來壓縮彈性元件,使環(huán)形阻隔肋可確實隔離預設原料溢流且不會壓傷鎖固頭,進而達到提升固定裝置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的目的。
圖1為本發(fā)明模具合模前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發(fā)明模具合模后的側視剖面圖。
圖3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注料前的側視剖面圖。
圖4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注料后的側視剖面圖。
圖5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側視剖面圖。
圖7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g&裝使用時的側視剖面圖。
圖8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注料后的側視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下模
10、下模穴110、通孔
101、段差部12、下引道
102、下齒紋121、下注入孔
103、彎折部13、下流道
11、基座
2、上模
20、上模穴211、滑動塊
201、成型空間22、上引道
2011、上齒紋221、上注入孔
202、間隔空間23、上流道
203、滑槽24、上入料口
204、止擋部25、彈性元件
205、固定槽26、固定蓋體
21、環(huán)形阻隔肋
3、固定元件
31、鎖固體36、彈性體
32、鎖固頭37、定位套筒
33、鎖接部370、收納空間
331、嵌合槽371、抵持肩部
34、外套筒372、嵌合部;341、嵌扣凸緣373、結合部35、隔離槽4、固定裝置5、板材50、定位孔6、組合板材60、鎖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實施方式,茲繪圖就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征與功能如下,利于完全了解。請參閱圖1、圖2、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模具合模前的立體分解圖、模具合模后的側視剖面圖、較佳實施例注料前的側視剖面圖,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其中該下模1為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內凹的下模穴10,下模穴10側壁形成有段差部101,段差部101上方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下齒紋102,段差部101下方則設有朝相對內側彎折的環(huán)狀彎折部103,并于下模穴10內凸設有柱狀的基座11,且基座11內設有貫穿至外部的通孔110,而下模穴10側緣的下模1頂面為設有利用下注入孔121連接下模穴10 的下引道12,則通過下引道12連設于下流道13。該上模2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上模穴20,并于上模穴20內頂面凸設有環(huán)形阻隔肋21,使環(huán)形阻隔肋21外側的上模穴20內形成有成型空間201,另于成型空間201的內側壁面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上齒紋2011,且于上模穴20側緣的上模2底面為設有利用上注入孔221連接上模穴20的上引道22,再由上引道22連設有上流道23,而于上模2的上流道23內設有貫通至外表面的上入料口 24,可供預設原料由上入料口 M灌注。該下模1為置入預設固定元件3后與上模2合模,再進行注料成型作業(yè),該固定元件3設有具外螺紋的鎖固體31,且鎖固體31 —側設有具較大外徑的鎖固頭32,而鎖固頭32 相對鎖固體31的外表面凸設有鎖接部33,且鎖接部33設有預設型式的嵌合槽331。上述各構件于使用時,于下模1的基座11頂面供固定元件3鎖固頭32置放抵靠, 并利用基座11的通孔110供固定元件3的鎖固體31穿入,再將上模2以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上模穴20對正下模1 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下模穴10進行合模,上模穴20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 便會抵持于固定元件3鎖接部33外側的鎖固頭32頂面,讓鎖接部33與環(huán)形阻隔肋21外側的成型空間201隔離,且上模穴20側緣的上注入孔221、上引道22、上流道23及上入料口 24,則分別與下模穴10側緣的下注入孔121、下引道12及下流道13對位組合,且固定元件3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數(shù)量,配合上模穴20、下模穴10的數(shù)量而定,即完成本創(chuàng)作的制造模具合模作業(yè)。再者,上述模具的上模2于上模穴20成型空間201的內側壁面,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上齒紋2011、下模1于下模穴10的內側壁面,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下齒紋102,且多個上齒紋2011、下齒紋102,分別呈連續(xù)起伏的V形、U形、弧形、半圓形、波紋形、梯形等,各類型的紋路形狀。至于下模1,于下模穴10內凸設有柱狀的基座11,基座11內設有貫通外部的通孔 110,且柱狀基座11可呈圓柱形狀、矩形柱狀、多邊形柱狀等,各種形狀的外觀。而固定元件3于鎖固頭32外表面所凸設的鎖接部33,供鎖固頭32與鎖接部33間形成良好的同心圓度,且鎖接部33上所設的嵌合槽331,可呈一字形、十字形、內六角形、外六角或梅花形等各種形狀,以供相對形式的一字起子、十字起子、內六角扳手、外六角扳手、 開口扳手、梅花扳手、棘輪扳手等各式預設手工具配合使用,即通過鎖固頭32與鎖接部33 間良好的同心圓度,則于鎖接頭32置入上模2的上模穴20,并供鎖接部33嵌入環(huán)形阻隔肋 21內,在鎖固頭32外部成型外套筒34時,成型過程中不會受到鎖接頭32及鎖接部33同心圓度的影響,并能有效防止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33。請參閱圖1、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模具合模前的立體外觀圖、較佳實施例注料前的側視剖面圖、注料后的側視剖面圖、固定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側視剖面圖, 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發(fā)明的模具于制造固定裝置時,即可利用模具的上模2于表面所形成的上入料口 24,供預設原料(可為塑料、橡膠等原料)灌注入,則預設原料即沿著上入料口 M進入上流道23、下流道13,再由下、上流道13、23進入下引道12、上引道22,以經(jīng)過下、上引道12、2 2由下、上注入孔121、221進入下、上模穴10、20內,則于下模穴10、上模穴20的成型空間201內一體成型有位于鎖固頭32外緣的外套筒34,即由外套筒34配合固定元件3的鎖固體31、鎖固頭32及鎖接部33,一體成型為固定裝置4,并通過上模穴20 成型空間201的上齒紋2011、下模穴10段差部101上方的下齒紋102,在固定裝置4外套筒34外表面形成預設形狀的紋路型式,下模穴10的彎折部103則讓外套筒34底部朝內彎折有嵌扣凸緣341。而固定裝置在4成型過程中,上模穴20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為抵持于固定元件3鎖接部33外側的鎖固頭32頂面,且鎖接部33與鎖固頭32具有良好的同心圓度,亦可避免鎖接部33被環(huán)形阻隔肋M而致壓迫、損壞的情況,由環(huán)形阻隔肋21的阻擋,可防止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33,則鎖接部33所設的嵌合槽331為呈連通至鎖接部33外側壁的一字形或十字形時,即不會被預設原料填入,且在成型的外套筒34頂緣與鎖接部33間,順利產生一道環(huán)狀隔離槽35,不僅可讓預設的手工具順利插入、配合嵌合槽331,且預設的手工具亦不會抵持、觸碰到外套筒34,而可避免產生預設的手工具尺寸增大時受到止擋而無法使用的缺失,亦可提升固定裝置4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且上模2的上模穴20于環(huán)形阻隔肋21外部表面可進一步設有多個預設形狀的凸塊(圖中未示出),多個凸塊可分別呈圓形、橢圓形、圓弧形、幾何形狀或多邊形等,各式形狀的凸塊,則于固定元件3的鎖接部33外圍的外套筒34頂面,形成相對預設形狀的凹槽, 構成裝飾效果的美觀造型。請參閱圖5、圖6、圖7所示,為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固定裝置的側視剖面圖、固定裝置組裝使用時的側視剖面圖,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發(fā)明的固定裝置4, 于固定元件3的鎖固頭32外部成型外套筒34后,再于鎖固體31外部套設彈性體36、定位套筒37,且彈性體36—側頂持于鎖固體32側面,另側即抵靠于定位套筒37內部收納間370 的抵持肩部371上,定位套筒37頂緣再利用嵌合部372,活動嵌扣于外套筒34的嵌扣凸緣 341內,以組構完整的固定裝置4。
7
再利用固定裝置4于定位套筒37底部的結合部373,固設于預設板材5的定位孔 50內,即可由固定元件3的鎖固體31,鎖入另一預設組合板材6的鎖孔60內,以通過固定裝置4將預設板材5結合、組裝于預設組合板材6上。請參閱圖3、圖4、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注料前的側視剖面圖、注料后的側視剖面圖、另一實施例注料后的側視剖面圖,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該上模2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可進一步具有大于固定元件3鎖接部33高度的長度,讓環(huán)形阻隔肋21為抵持于固定元件3鎖接部33外側的鎖固頭32頂面時,鎖接部33上方的上模穴20為形成有間隔空間202,以避免上模2蓋合于下模1上方進行合模時,鎖接部33的外表受上模2壓傷而產生磨損或變形;且上模2除可于上模穴20 —體成型有環(huán)形阻隔肋21之外,又可于上模穴20中央處進一步設有貫穿至外部的滑槽203,其滑槽203下方為形成朝內呈階狀彎折的止擋部204,滑槽203上方則形成有連通外部的固定槽205,環(huán)形阻隔肋21為與上模2分離制造,環(huán)形阻隔肋21上方延設有具較大外徑以于滑槽203內上下往復位移并擋止于止擋部 204形成限位的滑動塊211,而滑動塊211上方的滑槽203內則裝設有彈性元件25,再于固定槽205內裝設供彈性元件25另側抵持的固定蓋體沈,通過上述結構讓上模2蓋合于下模1進行合模時,若上模2與下模1未確實密合,但環(huán)形阻隔肋21已抵持于鎖固頭32頂面時,可讓環(huán)形阻隔肋21與滑動塊211受力上移來壓縮彈性元件25,由此達到避免壓傷鎖固頭32的效果,且上模2脫離下模1時,又可通過彈性元件25的彈性恢復力推動滑動塊211 與環(huán)形阻隔肋21回復至原位,進而達到提升固定裝置4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的目的。是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本發(fā)明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由下模1 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下模穴10內置入固定元件3,且上模 2蓋合于下模1進行合模后,上模穴20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為抵持于鎖接部33外側的鎖固頭 32頂面,讓鎖接部33與環(huán)形阻隔肋21外側上模穴20的成型空間201形成隔離,則于上、 下模穴10、20內灌注預設原料讓成型空間201的鎖固頭32外周緣一體成型制成外套筒34 時,便可達到利用環(huán)形阻隔肋21阻擋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33的目的,并保持鎖接部33 的完整性,供預設手工具配合鎖接部33,進行驅動固定元件3旋動等效能的實用功效,并在固定元件3的鎖固頭32的鎖接部33、外套筒34間形成隔離槽35,則不會阻礙預設手工具與鎖接部33配合的空間,故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的結構、裝置皆應受本發(fā)明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內。上述本發(fā)明的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于實際實施、應用時,為可具有下列各頂優(yōu)點,如(一)上模2的上模穴20內設有環(huán)形阻隔肋21,可抵持于鎖固頭32頂面以隔離鎖接部33與上模穴20的成型空間201,則注料讓成型空間201于鎖固頭32外周緣一體成型外套筒34時,即利用環(huán)形阻隔肋21阻擋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33的嵌合槽331,讓嵌合槽331型式不受限制的條件下,而可保持嵌合槽331的完整性,方便成型的固定裝置4供預設手工具配合、驅動。( 二)固定元件3于鎖固體32外部成型外套筒34,并于外套筒34與鎖接部33間, 利用環(huán)形阻隔肋21阻擋形成隔離槽35,即供鎖接部33方便預設手供具的嵌設、配合,不會受到外套筒34的阻礙。
(三)該上模2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可具有大于固定元件3鎖接部33高度的長度,讓環(huán)形阻隔肋21抵持于鎖接部33外側的鎖固頭32頂面時,鎖接部33上方的上模穴20為形成有間隔空間202,以避免上模2蓋合于下模1上方形進行合模時,鎖接部33的外表受上模 2壓傷而產生磨損或變形,進而達到提升固定裝置4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的目的。(四)該上模2可于上模穴20中央處進一步設有貫穿至外部的滑槽203,其滑槽 203上、下方為分別形成固定槽205、止擋部204,與上模2分離制造的環(huán)形阻隔肋21上方延設有位于滑槽203內的滑動塊211,而滑動塊211上方則裝設有彈性元件25,再于固定槽 205內裝設固定蓋體沈,讓上模2與下模1未確實密合,但環(huán)形阻隔肋21已抵持于鎖固頭 32頂面時,可讓環(huán)形阻隔肋21與滑動塊211受力上移來壓縮彈性元件25,由此達到避免壓傷鎖固頭32的效果,且同時利用彈性元件25的彈性恢復力推抵滑動塊211,讓環(huán)形阻隔肋 21亦可確實阻擋預設原料溢流,進而達到提升固定裝置4成型的良好質量、增加產品的良率的目的。本發(fā)明為主要針對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為由下模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下模穴內置入固定元件,且上模蓋合于下模進行合模后,上模穴的環(huán)形阻隔肋為抵持于鎖接部外側的鎖固頭頂面,讓鎖接部與環(huán)形阻隔肋外側上模穴的成型空間形成隔離,則上、下模穴內灌注預設原料,且于固定元件的鎖固頭外周緣一體成型外套筒時,以達到通過環(huán)形阻隔肋隔離預設原料保護鎖接部及嵌合槽的完整性為主要保護重點,并防止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 供鎖接部方便配合預設手工具的嵌合、組裝,以方便固定裝置的安裝、拆卸的用途,乃僅使固定元件成型外套筒后,不影響鎖接部配合手工具驅動的功能,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簡易修飾、替換及等效原理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上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于實際應用、操作、實施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fā)明誠為一實用性優(yōu)異的研發(fā),為符合發(fā)明專利的申請要求,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
1.一種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尤指可供預設固定元件置入后于鎖固頭外側成型有外套筒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上模,其中該下模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內凹的下模穴,并于下模穴內凸設有供固定元件鎖固頭放置抵靠的基座,且基座內設有貫穿外部以供固定元件鎖固體置入的通孔;該上模為相對組裝于下模上,且上模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對應下模穴呈內凹的上模穴,并于上模穴內頂面朝下凸設有抵持于鎖固頭頂面以隔離內側鎖接部避免預設原料溢流進入的環(huán)形阻隔肋,且上模穴于環(huán)形阻隔肋外側隔離形成對正下模穴以供預設原料于鎖固頭外周緣一體成型有外套筒的成型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下模的下模穴側緣的下模頂面為設有利用下注入孔連接下模穴的下引道,下引道則連設有下流道,而上模的上模穴側緣的上模底面為設有分別對正下模下引道、下注入孔的上引道、上注入孔,上引道連設有相對正下流道的上流道,再由上引道連設有導通至上模外部供預設原料注入的上流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上模于上模穴內頂面所設的環(huán)形阻隔肋,是呈圓環(huán)狀、橢圓環(huán)狀、矩形環(huán)狀、多邊形環(huán)狀或不規(guī)則形環(huán)狀的凸肋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上模于上模穴成型空間的內側壁面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上齒紋,且多個上齒紋呈連續(xù)起伏的V形、U形、弧形、半圓形、波紋形、梯形的類型紋路形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下模于下模穴內凸設有柱狀的基座,基座內并設有貫通至下模外部的通孔,且柱狀基座可呈圓柱形狀、矩形柱狀、多邊形柱狀的外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上模為一體成型制成有環(huán)形阻隔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上模與環(huán)形阻隔肋為分離制造,上模的上模穴中央處設有貫穿至外部的滑槽,其滑槽內裝設有環(huán)形阻隔肋上方延設具較大外徑的滑動塊,且滑動塊上方的滑槽內則裝設有一側抵持于滑動塊的彈性元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滑槽下方為形成朝內階狀彎折供滑動塊擋止形成限位的止擋部,滑槽上方則形成有連通外部的固定槽,固定槽內則裝設有供彈性元件另側抵持固定蓋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該下模穴側壁為形成有段差部,段差部上方設有多個連續(xù)起伏狀的下齒紋,段差部下方則設有朝相對內側彎折讓外套筒底部朝內形成有嵌扣凸緣的環(huán)狀彎折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有關一種固定裝置的制造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模具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呈內凹的下模穴,并于下模穴內凸設有供固定元件鎖固頭放置抵靠的基座,且基座內設有貫穿外部以供固定元件鎖固體置入的通孔,該上模為相對組裝于下模上,且上模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對應下模穴呈內凹的上模穴,并于上模穴內頂面朝下凸設有抵持于鎖固頭頂面的環(huán)形阻隔肋,且上模穴于環(huán)形阻隔肋外側隔離形成成型空間而對正下模穴,讓鎖固頭外周緣配合上模穴的成型空間、下模穴,再以預設原料一體成型外套筒時,利用上模穴的環(huán)形阻隔肋阻擋以避免預設原料溢流至鎖接部,達到保持固定元件的鎖接部完整、以方便配合手工具驅動的目的。
文檔編號B29C39/10GK102310508SQ2010102226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邱明忠 申請人:德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