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生產線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家電行業(yè)自動化生產模式的發(fā)展,機械手線體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運用日益廣泛。很多情況下,機械手線體上的機械手在自動化生產線上被用來作為工件的搬運工具,負責將工件從一個工位轉移到另一個工位。但是,由于不同家電的型號不同,致使生產不同家電時需要對機械手線體上的機械手進行調節(jié),以適應不同的家電。由于家電行業(yè)具有品種多的特點,致使機械手線體的切換效率成為影響生產至關重要的因素。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機械手線體上所使用的機械手吸料手臂采用多個螺釘緊固方式固定在機械手主桿上,調節(jié)、保養(yǎng)、維護繁瑣。在生產切換中,要針對生產線上所生產的零件外形特征逐個調節(jié)吸料手臂上每個金具組件、吸盤或者電磁鐵的位置、型號、數(shù)量,再進行吸料試運行,如果吸料不穩(wěn)就要進行反復調試,直至穩(wěn)定,這個過程耗時耗力。同樣,對于生產線上其余機械手吸料手臂均要經過以上系列動作方可正常生產。根據(jù)機械手線體的工位長度,這個調試時間在1.5-2.5小時,造成生產工時的極度浪費。
[0004]基于以上描述,亟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機械手線體上所使用的機械手吸料手臂的調節(jié)、保養(yǎng)、維護過程繁瑣、耗時,并且造成生產工時的極度浪費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該方案將機械手臂設計成模塊模式,在生產線上切換產品時,對機械手臂進行整體切換,切換完成后即刻投入生產,不存再重新調試,以最快的切換效率完成切換,大大減少了切換工時,使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產。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包括機械手臂以及可帶動所述機械手臂移動的動力裝置,所述機械手臂整體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動力裝置上,所述機械手臂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探測工件的接近開關以及至少一個吸盤,所述接近開關與控制器相連,每個所述吸盤與真空發(fā)生器相連,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近開關的信號后可控制真空發(fā)生器產生壓縮氣體進而在所述吸盤內外形成壓力差。
[0008]作為優(yōu)選,每個所述吸盤分別通過分氣管與分氣閥相連,所述分氣閥通過總氣管與總氣管插頭相連,所述總氣管插頭與所述真空發(fā)生器相連。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接近開關通過信號線與總信號線插頭相連,所述總信號線插頭與控制器相連。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總信號線插頭為航空快插結構。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懸臂梁和垂直安裝在所述第一懸臂梁上的第二懸臂梁;所述吸盤與所述接近開關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懸臂梁上,所述第一懸臂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動力裝置上。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懸臂梁上安裝有與所述第二懸臂梁相垂直的至少一個第一連接件,所有吸盤分別通過對應的第二連接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件上。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機械手運動殼體以及用于驅動所述機械手運動殼體沿導軌運動的驅動電機,所述機械手運動殼體上固定安裝有固定卡座,所述第一懸臂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卡座上。
[0014]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懸臂梁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懸臂梁通過固定板安裝在所述機械手運動殼體的固定卡座上。
[0015]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所述固定卡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孔對應的第二連接孔,所述固定板通過穿過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緊固裝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卡座上。
[0016]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懸臂梁的一端通過連接座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
[00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0018](I)由于本申請所提供的生產線上的搬運裝置包括機械手臂以及可帶動所述機械手臂移動的動力裝置,所述機械手臂整體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動力裝置上,該方案將機械手臂設計成模塊模式,在生產線上切換產品時,對機械手臂進行整體切換,切換完成后即刻投入生產,不存在重新調試,以最快的切換效率完成切換,大大減少了切換工時,使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產。
[0019](2)由于本申請將氣管通過總氣管插頭與真空發(fā)生器相連,將信號線通過總信號線插頭與分別與控制器相連,在機械手線體切換產品時,只需要連接總插頭即可快速的實現(xiàn)氣管和信號線的連接,切換完成后即刻投入生產,以最快的切換效率完成切換,大大減少了切換工時,使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產。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容和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械手臂的主視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械手臂的俯視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械手臂的左視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械手臂的后視圖。
[0025]圖中:
[0026]1、第一連接件;2、吸盤;3、第二連接件;5、固定板;6、第二懸臂梁;7、分氣閥;8、
連接座;9、第一懸臂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8]如圖1至圖4所示為機械手臂安裝前的獨立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本申請?zhí)峁┑纳a線上的搬運裝置,包括機械手臂以及可帶動所述機械手臂移動的動力裝置,其中,所述機械手臂整體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動力裝置上,所述機械手臂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固定設置有用于探測工件的接近開關以及至少一個吸盤2,所述接近開關與設置在生產線上的控制器相連,每個所述吸盤2與設置在生產線上的真空發(fā)生器相連。工作時,所述接近開關接觸到金屬材質的工件后會產生信號,并將該信號傳遞給控制器,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接近開關的信號后可控制真空發(fā)生器產生壓縮氣體進而在所述吸盤2內外形成壓力差。此時,所有吸盤2可共同作用將工件吸起。
[0029]本方案將機械手臂設計成模塊模式,在生產線上切換產品時,對機械手臂進行整體切換,切換完成后即刻投入生產,不存在重新調試,以最快的切換效率完成切換,大大減少了切換工時,使更多的時間用于生產。
[0030]于本實施例中,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支撐架包括兩個第一懸臂梁9和垂直安裝在所述第一懸臂梁9上端面或下端面上的第二懸臂梁6。兩個所述第一懸臂梁9的一端與所述動力裝置相連,通過動力裝置帶動進行移動。所述吸盤2與所述接近開關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懸臂梁6上,所述第一懸臂梁9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動力裝置上。
[0031]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懸臂梁9的個數(shù)并不局限于兩個,可以為一個、三個、四個或者更多。
[0032]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懸臂梁6上安裝有與所述第二懸臂梁6相垂直的至少一個第一連接件1,所有吸盤2分別通過對應的第二連接件3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件I上。所述接近開關可安裝在所述第二懸臂梁6上,也可安裝在所述第一懸臂梁9上。
[0033]于本實施例中,所有吸盤2的個數(shù)優(yōu)選為3個,但是并不局限于3個,可以根據(jù)工件的形狀、大小及重量來設置吸盤2的個數(shù)和位置。
[0034]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方案,每個所述吸盤2分別通過分氣管與分氣閥7相連,所述分氣閥7通過總氣管與總氣管插頭相連,所述總氣管插頭與設置在生產線上的所述真空發(fā)生器相連。
[0035]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接近開關4通過信號線與總信號線插頭相連,所述總信號線插頭與設置在生產線上的控制器相連。
[0036]于本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真空發(fā)生器和所述控制器安裝在所述動力裝置上。過方案可以使得所述真空發(fā)生器和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一起移動,防止氣管和信號線的斷裂。
[0037]當然,所述真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