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片加工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鏡片保護膜自動貼合治具。
背景技術:
為保證玻璃鏡片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受污染、腐蝕、劃傷,保護原有光潔亮澤的表面,在玻璃鏡片的加工過程中,其包裝最后一道工藝都需要進行貼保護膜。然而,現(xiàn)有的貼膜工藝方式都是通過人工手動逐一對位貼合,其生產效率極其底下,且人工貼合容易偏位,貼合時易產生氣泡,不良率高,影響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玻璃鏡片保護膜自動貼合治具。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玻璃鏡片保護膜自動貼合治具,包括底座、定位支座、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所述定位支座呈傾斜設置,其橫向的一端通過設于其上的連接件一與豎直設于底座上的銷柱活動連接,其橫向的另一端通過設于底座上的彈簧支撐,所述定位支座的縱向通過一轉軸與設于底座縱向兩側的連接件二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支座的上表面設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容納待貼膜玻璃鏡片,所述定位凹槽上設有多組吸氣孔一,所述第二蓋板通過垂直設于其底面四個角位置的立柱設于第一蓋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蓋板與立柱活動連接,可沿立柱上下移動,所述第二蓋板的下底面固定設有貼膜治具,所述貼膜治具與定位凹槽相匹配,所述貼膜治具一部分位于第一蓋板內,且可活動穿過第一蓋板并與定位凹槽相抵觸,所述貼膜治具上設有多組吸氣孔二,所述第一蓋板通過設于底座橫向一側的連接件三與底座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蓋板的底面并與連接件三相對的一側的兩端各垂直設有一調節(jié)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按壓第二蓋板即可實現(xiàn)固定于貼膜治具上的保護膜與固定于定位凹槽上的待貼膜玻璃鏡片自動相貼合,貼合力度均勻,貼合效率高,貼合準確、吻合度高,不會產生氣泡,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第一蓋板蓋合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蓋板打開狀態(tà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第一蓋板打開狀態(tài)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一蓋板打開狀態(tài)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蓋板;2、第二蓋板;3、貼膜治具;4、立柱;5、定位支座;6、彈簧;7、底座;8、轉軸;9、連接件二;10、調節(jié)螺母;11、吸氣孔二;12、吸氣孔一;13、定位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閱圖1至圖4,一種玻璃鏡片保護膜自動貼合治具,包括底座7、定位支座5、第一蓋板1及第二蓋板2,所述定位支座5呈傾斜設置,其橫向的一端通過設于其上的連接件一與豎直設于底座7上的銷柱活動連接,其橫向的另一端通過設于底座7上的彈簧6支撐,所述定位支座5的縱向通過一轉軸8與設于底座7縱向兩側的連接件二9轉動連接,所述定位支座5的上表面設有定位凹槽13,所述定位凹槽13用于容納待貼膜玻璃鏡片,所述定位凹槽13上設有多組吸氣孔一12,所述第二蓋板2通過垂直設于其底面四個角位置的立柱4設于第一蓋板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蓋板1與立柱4活動連接,可沿立柱4上下移動,所述第二蓋板2的下底面固定設有貼膜治具3,所述貼膜治具3與定位凹槽13相匹配,所述貼膜治具3一部分位于第一蓋板1內,且可活動穿過第一蓋板1并與定位凹槽13相抵觸,所述貼膜治具3上設有多組吸氣孔二11,所述第一蓋板1通過設于底座7橫向一側的連接件三與底座7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蓋板1的底面并與連接件三相對的一側的兩端各垂直設有一調節(jié)螺母10。
作業(yè)時,首先通過調節(jié)螺母10調節(jié)第一蓋板1與底座7之間的間距,使得第一蓋板1與底座7相平行,然后將第一蓋板1打開,與底座7呈180度,接著將玻璃鏡片待貼保護膜的一面朝上放置于定位支座5上的定位凹槽13內,再將待貼保護膜粘結有離型膜的一側朝上放置于第一蓋板1上貼膜治具露出的區(qū)域,然后啟動吸氣裝置,分別通過吸氣孔一12和吸氣孔二11將待貼膜玻璃鏡片與待貼保護膜吸氣固定,隨后揭下離型膜并合上第一蓋板1,按壓第二蓋板2,貼膜治具3在壓力的作用下隨第二蓋板2向下運動,并與定位凹槽13相接觸,定位凹槽13由傾斜逐漸變水平,與此同時保護膜即逐漸自動與玻璃鏡片相貼合,貼合力度均勻,貼合效率高,貼合準確、吻合度高,不會產生氣泡,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上述附圖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術上的改變,都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