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下述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在與落座乘員的側部相對應的下邊梁外板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與下邊梁裝飾條的車輛寬度方向內(nèi)側中的至少一方上,設置向車輛寬度方向突出預定的長度的載荷傳遞部件的技術。根據(jù)該在先技術,由于在側面碰撞時碰撞體在與下邊梁外板抵接之前先與載荷傳遞部件抵接,因此能夠更迅速地將沖擊載荷傳遞至側面碰撞傳感器。
[0003]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186967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0005]但是,雖然在實施上述在先技術的情況下,具有在側面碰撞(尤其是與柱狀物碰撞)時,通過被追加設定于下邊梁外板與下邊梁裝飾條之間的載荷傳遞部件而使向下邊梁外板的載荷傳遞變快的優(yōu)點,但是并未考慮到下邊梁本身的截面變形。因此,由于受下邊梁本身的截面變形產(chǎn)生的影響,從而使向配置于下邊梁周邊部或柱下部上的加速度傳感器(G傳感器)的載荷傳遞變慢。因此,從傳感的提前化的觀點來看,上述在先技術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6]此外,雖然也存在一種通過對由控制裝置實施的傳感邏輯進行改良來實現(xiàn)傳感的提前化的技術,但在傳感邏輯的改良的方法中存在極限。
[0007]本發(fā)明考慮到上述事實,其目的在于,獲得一種能夠通過車體結構的改良來實現(xiàn)傳感的提前化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
[0008]用于解決本課題的方法
[0009]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具有:下邊梁,其被配置于車身下部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并且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延伸,形成于下邊梁外板的上部處的上凸緣與形成于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部處的上凸緣被接合在一起,所述下邊梁通過下邊梁外板與下邊梁內(nèi)板而被設為封閉截面結構;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其被安裝于所述下邊梁內(nèi)板上、或與該下邊梁內(nèi)板接合的部件上、或者從所述下邊梁起被直立設置的柱的下部上,并根據(jù)加速度而對側面碰撞進行檢測;第一載荷傳遞部件,其以在所述下邊梁的封閉截面內(nèi)于長度方向上對該封閉截面進行分隔的方式而被配置,且第一接合部在被夾持于所述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凸緣與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之間、或者柱的下部與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之間的狀態(tài)下被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被接合于縱壁部上,所述縱壁部位于所述下邊梁外板中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
[0010]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合部被預先接合于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上,所述第二接合部被預先接合于所述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上。
[0011]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載荷傳遞部件上形成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條形突起,所述條形突起具有在所述第一接合部與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間于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棱線。
[0012]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三方式中,在車輛俯視觀察時,所述第一棱線與所述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于車輛寬度方向上并列設置。
[0013]第五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被安裝于安裝托架上,所述安裝托架以跨及所述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壁部、與端部被接合于該上壁部上的地板面板的狀態(tài)而被固定。
[0014]第六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下邊梁外板的所述縱壁部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的面上、于車輛側面觀察時與所述第一載荷傳遞部件重疊的位置處,設置有向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伸出的第二載荷傳遞部件。
[0015]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六方式中,在所述第二載荷傳遞部件上形成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條形突起,所述條形突起具有沿著所述第一棱線的延長方向而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棱線。
[0016]第八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下部以及所述下邊梁內(nèi)板的下部分別形成有下凸緣,并且雙方的下凸緣被相互接合,所述第一載荷傳遞部件具有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接合部在被夾持于該下邊梁內(nèi)板的下凸緣與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下凸緣之間、或者柱的下部與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下凸緣之間的狀態(tài)下被接合。
[0017]第九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八方式中,所述第三接合部被預先接合于所述下邊梁外板的下凸緣上。
[0018]第十方式所涉及的具備側面碰撞傳感器的車身下部結構為,在第八方式或第九方式中,所述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被安裝于縱壁部上,所述縱壁部位于所述下邊梁內(nèi)板的車輛寬度方向內(nèi)側。
[0019]第一方式的作用如下文所述。在側面碰撞時,此時的碰撞載荷被輸入至配置于車身下部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且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延伸的下邊梁上。由于下邊梁通過下邊梁內(nèi)板和下邊梁外板而被設為封閉截面結構,因此碰撞載荷在被輸入至下邊梁外板后,將被傳遞至下邊梁內(nèi)板上。其結果為,碰撞載荷將從下邊梁內(nèi)板被傳遞至安裝于該下邊梁內(nèi)板等上的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中。由此,發(fā)生了側面碰撞的情況會被檢測出來。
[0020]在此,在本方式中,以在下邊梁的封閉截面內(nèi)于長度方向上對該封閉截面進行分隔的方式配置有第一載荷傳遞部件。而且,該第一載荷傳遞部件的第一接合部在被夾持于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凸緣與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之間、或者柱的下部與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之間的狀態(tài)下被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被接合于縱壁部上,所述縱壁部位于下邊梁外板中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因此,被輸入至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上的載荷通過第一載荷傳遞部件而被直接傳遞至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凸緣或者柱的下部處。其結果為,使由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實施的傳感變快。此外,作為從下邊梁外板向下邊梁內(nèi)板實施傳遞的載荷傳遞路徑,除了現(xiàn)有的載荷傳遞路徑以外,還能夠追加經(jīng)由第一載荷傳遞部件的載荷傳遞路徑,從而有助于傳感的提前化。
[0021]根據(jù)第二方式,由于第一載荷傳遞部件的第一接合部被預先接合于下邊梁外板的上凸緣上,第二接合部被預先接合于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上,因此第一載荷傳遞部件在下邊梁外板上被局部組件化。因此,下邊梁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
[0022]根據(jù)第三方式,由于在第一載荷傳遞部件上形成有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條形突起,所述條形突起具有在第一接合部與第二接合部之間于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棱線,因此提高了車輛寬度方向上相對于輸入載荷的剛性。因此,從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向第二接合部被輸入碰撞載荷通過形成于條形突起上的第一棱線而高效地被傳遞至第一接合部。
[0023]根據(jù)第四方式,由于在俯視觀察車輛時第一棱線與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于車輛寬度方向上并列設置,因此在俯視觀察車輛時的載荷傳遞路徑變短。
[0024]根據(jù)第五方式,以跨及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壁部與地板面板的狀態(tài)而固定有安裝托架,并且在該安裝托架上安裝有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因此,當在側面碰撞時碰撞載荷被輸入至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時,在第一載荷傳遞部件上,將有以第一接合部為旋轉中心而向車輛寬度方向內(nèi)側轉動的方向上的旋轉力矩作用。其結果為,下邊梁內(nèi)板的上壁部被向車輛上方側上推,從而使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能夠更迅速地對側面碰撞狀態(tài)進行檢測。
[0025]根據(jù)第六方式,由于在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的面上、于車輛側面觀察時與第一載荷傳遞部件重疊的位置處,以向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伸出的方式設置有第二載荷傳遞部件,因此側面碰撞時的碰撞載荷最先被輸入至第二載荷傳遞部件。即,在與碰撞載荷被輸入至第一載荷傳遞部件的時間點相比而較早的時間點上,碰撞載荷被輸入至第二載荷傳遞部件。被輸入至第二載荷傳遞部件的碰撞載荷在從下邊梁外板的縱壁部傳遞至第一載荷傳遞部件之后,被傳遞至下邊梁內(nèi)板并被輸入至側面碰撞檢測傳感器中。
[0026]根據(jù)第七方式,由于被形成于第二載荷傳遞部件上的條形突起所具有的第二棱線沿著被形成于第一載荷傳遞部件上的條形突起所具有的第一棱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