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申請的相互參照
本申請基于在2014年3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68794號、在2014年9月25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195115號的優(yōu)先權,并在此通過參照而引用其記載內容。
本公開涉及用于對在車內存在的便攜終端進行操作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近年來,普及了能夠執(zhí)行例如目的地的檢索、路徑引導等在車輛中利用時的便利性較高的應用的智能手機那樣的便攜終端。這樣的便攜終端中,以用戶手持使用的情況作為前提,該操作中需要以某程度注視畫面。但是,若在駕駛中操作便攜終端則存在阻礙駕駛的擔憂,從而不希望在駕駛中進行操作。因此,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如下方案:具備拍攝便攜終端的畫面的拍攝部,在車輛用裝置側再現(xiàn)便攜終端的畫面,并且向便攜終端反饋被輸入至車輛用裝置的操作。
本申請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了以下情況。在專利文獻1那樣的結構中,車輛用裝置需要具備拍攝部,從而預先限定了能夠利用于便攜終端的操作的車輛用裝置。即使在便攜終端側,也需要與各個車輛用裝置的每一個對應。在車輛中進行需要某程度地注視觸摸面板之類的畫面的操作,存在阻礙駕駛的擔憂,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fā)并不推薦。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12-3374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公開是鑒于上述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減少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時阻礙駕駛的擔憂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
本公開的一個方式的用于對被攜帶入車輛的便攜終端進行操作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具備:操作裝置,供用戶輸入操作;以及通知部,將表示已對操作裝置輸入的操作的操作信息向上述便攜終端通知,上述便攜終端根據(jù)已對自身的終端側操作部進行的操作來動作,另一方面,基于從上述操作裝置側通知來的操作信息,而根據(jù)已對與自身的上述終端側操作部相比操作方式不同的上述操作裝置進行的操作來動作。
由此,即使是以來自觸摸面板的輸入作為前提那樣的應用程序,也能夠不注視畫面地進行操作。因此,能夠減少當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時阻礙駕駛的擔憂。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的下述的詳細說明,本公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會變得明確。附圖中,
圖1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的結構以及利用方式的圖。
圖1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的結構以及利用方式的圖。
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的電氣結構的圖。
圖3A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便攜終端、車輛用裝置的畫面顯示以及操作方式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3B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便攜終端、車輛用裝置的畫面顯示以及操作方式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中的應用程序的動作的流程的圖。
圖5是示出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的電氣結構的圖。
圖6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操作裝置的外觀的圖。
圖6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操作裝置的外觀的圖。
圖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中的應用程序的動作的流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公開的多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對各實施方式中實際上共同的部位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A至圖4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以下,參照圖1A至圖4對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A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相當于車輛用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由便攜終端2、作為操作裝置的控制器3、以及車輛用裝置4構成。便攜終端2具備終端側顯示部2a、與終端側顯示部2a對應地設置的觸摸面板(省略圖示)、以及由操作開關等構成的終端側操作部2b。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便攜終端2,假定了被稱作所謂的智能手機的高功能移動電話。如圖1B所示,該便攜終端2被載置在車輛5內的儀表板上等。其中,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便攜終端2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為能夠通信的狀態(tài)下,禁止朝終端側操作部2b的操作輸入。因此,便攜終端2也可以不被載置在儀表板上,例如也可以被放入用戶的胸前口袋、包等。
雖省略圖示,但便攜終端2具備由CPU構成的控制部、由閃存等構成的存儲部等,根據(jù)已對終端側操作部2b進行的操作來動作。對該便攜終端2,用戶進行相對于觸摸面板進行的觸摸操作、滑動動作、橫掃動作、拖曳操作那樣的遵照物理定律的操作。通過這些操作,能夠直觀地操作便攜終端2,另一方面,用戶在操作結束之前需要注視終端側顯示部2a、或者使手指繼續(xù)持續(xù)接觸。
如圖2所示,操作系統(tǒng)10的管理下,在該便攜終端2設有BLE通信部11以及外部通信部12。BLE通信部11用于基于藍牙(Bluetooth,注冊商標)低能耗(Low Energy)而在與控制器3之間進行通信,相當于第一終端側通信部。外部通信部12用于基于無線局域網(wǎng)(wifi)而與車輛用裝置4進行通信,相當于第二終端側通信部。以下,將藍牙稱作BT,并將藍牙低能耗稱作BLE。
并且,便攜終端2具備用于提供一覽地顯示各種應用程序等用戶界面的啟動程序13。利用該啟動程序13,使預先安裝于便攜終端2的應用程序(以下,稱作啟動器應用14)、用戶所下載的應用程序(以下,稱作協(xié)作應用15)起動。啟動器應用14以及協(xié)作應用15由作為實現(xiàn)應用程序的功能的程序的應用主體16、和作為用于接受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的程序的程序庫17構成。
程序庫17相當于將從控制器3通知來的操作信息變換為由應用主體16能夠接受的信息的變換程序。在本實施方式中從制造控制器3的制造商提供該程序庫17。因此,即使應用程序的作者不考慮與控制器3之間的通信、操作信息的變換等,僅安裝程序庫17就能夠實現(xiàn)接受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的功能。此外,啟動器應用14以及協(xié)作應用15當然也可以分別設置多個。
控制器3以能夠通信的方式與該便攜終端2連接。該控制器3是用于操作便攜終端2的專用的裝置。如圖1A所示,控制器3具備供用戶進行操作的操作鈕3a、和用于將操作鈕3a固定在車內的基座部3b。操作鈕3a大體形成為圓柱狀,成為駕駛員能夠收在手掌內、或者能夠用手指夾住來操作的大小?;?b例如利用磁力等固定在車內。此外,作為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磁力,也可以設置專用的支架等。
如圖1B所示,控制器3例如設置于車輛5內的駕駛座與副駕駛座之間的中控臺等、駕駛員容易操作的位置。該情況下,也可以將控制器3固定地設于車輛5的特定位置,但在本實施方式中,駕駛員能夠將控制器3設置于任意位置,并且能夠從該位置將其取下。
該控制器3成為由電池24驅動的結構,在使用時不需要電源電纜等。因此,也能夠將控制器3帶到車外。并且,在控制器3設有用于使電源接通/斷開的電源開關。
如圖2所示,該控制器3具備按壓操作檢測部20、旋轉操作檢測部21以及二軸操作檢測部22。而且,控制器3能夠輸入朝向基座部3b側壓入操作鈕3a的按壓操作、使操作鈕3a相對于基座部3b相對旋轉的旋轉操作、以及使操作鈕3a朝以基座部3b為中心而正交的二軸方向中任一方傾動的二軸操作。也就是說,與對設于便攜終端2的觸摸面板進行操作的情況相比,控制器3構成為能夠進行簡化了的操作輸入。因此,控制器3不需要描摹觸摸面板那樣的連續(xù)的動作,可以說能夠以操作開關時那樣的斷續(xù)的動作來輸入操作。這樣,控制器3與便攜終端2的終端側操作部2b相比,其操作方式不同。
輸入至控制器3的操作經(jīng)由BLE通信部23作為操作信息向便攜終端2發(fā)送(參照圖1A)。該BLE通信部23相當于操作側通信部。并且,控制器3經(jīng)由BLE通信部23進行配對。在控制器3固定地設有進行配對時的密碼等配對信息。因此,通過在便攜終端2的附近接通控制器3的電源,來自動地進行配對。
如圖1A所示,車輛用裝置4具備車輛側顯示部4a以及車輛側操作部4b。其中,如圖1B所示,車輛側顯示部4a安裝于車輛5的儀表板等用戶能夠識別確認的位置。如圖2所示,該車輛用裝置4具備車輛側通信部30。該車輛側通信部30用于在與便攜終端2之間例如利用無線局域網(wǎng)(注冊商標)、藍牙(注冊商標。以下程作BT)等無線通信方式、HDMI(高清多媒體接口,注冊商標)、USB(通用串行總線)等有線通信方式來進行通信。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通信方式采用了無線局域網(wǎng)。
亦如圖1A所示,在車輛用裝置4,接受用于代理地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便攜終端2的畫面的顯示信息,并且接受用于從車輛用裝置4的揚聲器31(參照圖2)輸出語音的語音信息。而且,車輛用裝置4基于顯示信息來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便攜終端2的動作畫面。該車輛側顯示部4a設在駕駛員的視場內,并且具備比較大的畫面,以便在駕駛中也容易進行觀察。
并且,車輛用裝置4以語音的方式從揚聲器31回復與已被輸入至控制器3的操作對應的應用程序的動作狀態(tài)。此時,回復的動作狀態(tài)也包括選擇應用程序時的動作狀態(tài)。該揚聲器31相當于語音輸出裝置。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應用程序的執(zhí)行本身由便攜終端2來進行,車輛用裝置4作為顯示由便攜終端2正執(zhí)行的應用程序的動作畫面等的顯示終端發(fā)揮功能。
并且,如圖2所示,車輛用裝置4也與傳聲器32連接。車輛用裝置4利用來自傳聲器32的語音,能夠進行與便攜終端2連接時的免提通話、語音識別。并且,車輛用裝置4例如經(jīng)由成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區(qū)域網(wǎng)絡)用的接口的CAN連接部33而也與安裝于車輛5的各種ECU40(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連接。該ECU40具備檢測車輛5的行駛狀態(tài)的各種傳感器等。因此,車輛用裝置4也能夠取得車輛5的位置、姿勢或者加速度等信息,或者也能夠向便攜終端2發(fā)送。
在這樣的結構的便攜終端2操作系統(tǒng)中,在單獨動作的情況與向車輛用裝置4進行畫面輸出的情況下,便攜終端2根據(jù)操作方式的不同來提供不同的用戶界面。具體而言,在單獨動作的情況下,便攜終端2利用啟動程序13來對應用程序進行圖標顯示,在應用程序的個數(shù)較多的情況下提供進行橫掃動作那樣的用戶界面,或者在顯示的信息量較多的情況下提供操作圖3A所示的滾動條M1那樣的用戶界面。
如該圖3A所示,對啟動器應用14a~14c的三個應用程序進行圖標顯示,當前時刻的焦點在啟動器應用14a的情況下,在例如聚焦于啟動器應用14a的狀態(tài)下、欲起動從畫面偏離的啟動器應用14c的情況下,用戶需要用手指操作滾動條M1,另外需要對啟動器應用14c進行觸摸操作。也就是說,用戶需要如上述那樣繼續(xù)某程度地注視畫面。此外,圖3A和圖3B中,以剖面線來示意性地示出被聚焦的應用程序。
與此相對,便攜終端2在與控制器3以及車輛用裝置4連接的情況下,如圖3B所示,通過啟動器來對應用程序進行圖標顯示。該圖3B中,示意性地示出對啟動器應用14a~14d以及協(xié)作應用15a~15b這六個應用程序進行圖標顯示、并且顯示有用于切換啟動器的畫面的上一頁按鈕M2以及下一頁按鈕M3的狀態(tài)。由此,使用以比較簡單的動作來進行操作輸入的控制器3,就能夠操作便攜終端2。
該情況下,若便攜終端2從控制器3被輸入旋轉操作,則使焦點移動,從而變更要選擇的應用程序。此時,例如在應用程序的個數(shù)不能完全進入一個畫面的情況下,為了切換畫面,而便攜終端2提供顯示上一頁按鈕M2、下一頁按鈕M3那樣的用戶界面。而且,通過在選擇了圖標的狀態(tài)下對便攜終端2進行按壓操作,來使被選擇的應用程序起動。
此外,圖3B是示出與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對應的用戶界面的一個例子的圖,用戶界面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代替顯示上一頁按鈕M2、下一頁按鈕M3,而是使二軸操作與畫面的切換對應的結構。
而且,便攜終端2在與控制器3以及車輛用裝置4連接的情況下,以語音的方式通知圖標的選擇狀態(tài)。例如,在啟動器應用14a的名稱是“導航”的情況下,便攜終端2若根據(jù)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而選擇啟動器應用14a,則在本實施方式中從揚聲器31輸出“導航”這一語音。通過提供這樣的用戶界面,用戶能夠使用控制器3來操作便攜終端2。
通過提供這樣的用戶界面,用戶即使不持續(xù)注視畫面,也能夠進行應用程序的選擇以及執(zhí)行。
接下來,參照圖4,對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的應用程序的動作進行說明。此外,已經(jīng)進行了便攜終端2與車輛用裝置4之間的連接,在車輛用裝置4,顯示了如上述的圖3B那樣顯示有圖標等的啟動程序13的動作畫面(啟動器畫面)。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啟動程序13僅顯示注冊至便攜終端2的應用程序中安裝有程序庫17的應用程序。
若電源被接通,則控制器3首先執(zhí)行BT4.0廣播處理。該處理基于BT4.0的規(guī)格,是用于檢索存在于自身周圍的能夠進行BT連接的其它設備的處理。若根據(jù)BT4.0公告處理檢索到其它設備(在本實施方式中是便攜終端2),則在控制器3與便攜終端2之間執(zhí)行配對。該配對通過啟動器應用14的程序庫17來進行。此外,配對本身也可以由啟動程序13來進行。若配對結束,則能夠進行使用了控制器3的便攜終端2的操作。
若在配對后用戶操作控制器3,則控制器3向便攜終端2發(fā)送操作信息?;谠摬僮餍畔ⅲ缭谟脩暨M行了旋轉操作的情況下向便攜終端2通知進行了旋轉操作的意思。而且,接受到通知的啟動器應用14在程序庫17中,將根據(jù)操作信息而特定的輸入至控制器3的用戶的操作變換為用于使應用主體16動作的動作信息,向應用主體16交接。而且,應用主體16根據(jù)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而動作。
此時,根據(jù)應用程序的動作而變化的畫面顯示作為畫面信息被發(fā)送至車輛用裝置4,并由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圖4中示出應用顯示)。并且,當正進行應用程序的選擇操作時,如上述那樣地進行回復的語音輸出。并且,在應用程序的動作中產(chǎn)生的語音作為語音信息被發(fā)送至車輛用裝置4,并從車輛用的揚聲器31輸出。因此,用戶即使不注視便攜終端2,并且僅以與操作移動側操作部的觸摸面板時相比較短的時間來操作控制器3,也能夠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
然后,在用戶輸入了起動協(xié)作應用15的操作的情況下,從控制器3發(fā)送操作信息,從而起動協(xié)作應用15。此時,為了能夠利用BLE按照每個應用程序進行與控制器3的配對,而需要在與協(xié)作應用15之間對控制器3進行配對。但是,由于若再次執(zhí)行配對則需要等待時間,所以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已經(jīng)配對結束的情況下,與配對相關的信息繼續(xù)作為信息而由協(xié)作應用15繼承,并基于該繼承信息來在與控制器3之間進行配對。
而且,若配對結束,則在協(xié)作應用15中也安裝有程序庫17,從而基于從控制器3通知來的操作信息來進行向動作信息的變換,從而協(xié)作應用15根據(jù)來自控制器3的操作而動作。也就是說,利用控制器3,能夠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此時,協(xié)作應用15正動作時的動作畫面、語音也顯示于車輛用裝置4的車輛側顯示部4a。
這樣,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利用用于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2的專用的控制器3來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
根據(jù)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能夠得到如下那樣的效果。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當操作便攜終端2時,使用專用的控制器3。該控制器3能夠進行按壓操作、旋轉操作以及二軸操作之類的、與操作設于便攜終端2的觸摸面板的情況相比簡化了的操作輸入。而且,通過使用這樣的控制器3,來輸入簡化了的操作,從而能夠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由此,即使是以來自觸摸面板的輸入作為前提的那樣的應用程序,也能夠不注視畫面地進行操作。因此,能夠減少當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2時阻礙駕駛的擔憂。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便攜終端2具有在與車輛用裝置4之間進行通信的第二終端側通信部,在正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的情況下,在車輛用裝置4的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自身的動作狀態(tài)。車輛用裝置4的車輛側顯示部4a設于駕駛員的視場內,并且具備比較大的畫面,以便在駕駛中也容易進行觀察。因此,車輛側顯示部4a大多是比普通的智能手機大的畫面。因此,通過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便攜終端2的畫面,用戶不會使視場從前方較大地偏離,并且能夠以比便攜終端2容易觀察的大小對應用程序的動作狀態(tài)等進行把握。因此,更加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從而能夠更加提高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2時的安全性。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便攜終端2在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時,禁止自身相對于終端側操作部2b的操作,也就是說,不能受理。由此,能夠防止在駕駛中直接操作便攜終端2。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便攜終端2在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時,根據(jù)操作方式的不同,來提供圖3A與圖3B所示那樣的不同的用戶界面。由此,使用以比較簡單的動作進行操作輸入的控制器3,能夠對便攜終端2進行操作。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具備揚聲器31等語音輸出裝置,以語音的方式回復與被輸入至控制器3的操作對應的應用程序的動作狀態(tài)。由此,即使不觀察畫面,也能夠把握應用程序的選擇狀態(tài)等。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在由便攜終端2執(zhí)行的多個應用程序分別安裝有程序庫17。而且,從控制器3通知來的操作信息由各應用程序變換為動作信息。并且,由控制器3的制造商來提供程序庫17。由此,應用程序的作者即使不進行設計與控制器3之間的接口等的作業(yè),也能夠提供使用控制器3來操作的應用程序。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提取并顯示被注冊至便攜終端2的應用程序中的安裝有程序庫17的應用程序。由此,在便攜終端2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的狀態(tài)下,從一開始就不顯示不與控制器3中的操作對應的應用程序、即需要在操作時注視畫面的應用程序。因此,能夠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便攜終端2與控制器3之間利用BLE連接。BLE是用于在比較小型且使用電池24的設備等中進行BT通信的規(guī)格。因此,通過成為利用BLE進行通信的結構,能夠進行省電力動作,從而能夠延長電池24的持久性。并且,能夠與用于進行免提通話的BT通信(例如,以BT2.0的通信)等同時利用。
此時,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若接通控制器3的電源,則自動地進行配對。由此,不需要連接時的用戶的操作,從而能夠提高便利性。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便攜終端2與控制器3之間的配對信息在被注冊至便攜終端2的多個應用程序間作為繼承信息而共享。由此,不需要執(zhí)行不同的應用程序時的再配對,從而能夠提高便利性。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5至圖7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作為操作裝置,利用預先安裝于車輛的車載資源,這一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
在本實施方式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作為操作裝置,假定了觸摸面板4b、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以及后座遙控器52。但是,并不需要必需具備它們全部,也可以是設有一個或者兩個的結構。以下,將觸摸面板4b、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以及后座遙控器52簡便地也稱作車載控制器,也包括車載控制器、車輛用裝置4在內地將預先安裝于車輛的設備簡便地稱作車輛側資源,來進行說明。此外,也可以具備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控制器3。
轉向器開關50如圖6A所示地安裝于轉向器,并具備即使手不從轉向器離開也能夠用手指進行操作的多個開關。在本實施方式中,轉向器開關50具備上方向鍵50a、下方向鍵50b、左方向鍵50c、右方向鍵50d、返回鍵50e以及兼做決定鍵的撥號鍵50f。
如圖6B所示,觸覺裝置51例如設于中控臺等,具備用戶用手來操作的多個開關。在本實施方式中,觸覺裝置51具備蹺蹺板鍵51a、決定鍵51b、返回鍵51c、第一側鍵51d、第二側鍵51e。
后座遙控器52是能夠從后座輸入與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相同的操作的裝置,但對此省略圖示。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于觸摸面板4b而言,不是一邊注視操作便攜終端2時那樣的畫面一邊進行操作的方式,而假定了顯示多個示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簡單的操作按鈕來代替簡單的開關而使用的方式。
此時,由于存在多個操作裝置,所以對它們設定了優(yōu)先順序。在本實施方式中,操作裝置的優(yōu)先順序中,控制器3最高,接著設定為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觸摸面板4d、后座遙控器52的順序。
如圖5所示,車輛用裝置4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共同的結構。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車輛側通信部30采用了BT以及BLE作為通信方式。因此,車輛用裝置4與便攜終端2之間利用BT以及BLE能夠進行通信。并且,車輛用裝置構成為能夠執(zhí)行原生應用53、操作切換應用54、以及通知應用55。
原生應用53是用于對空調、音頻設備等預先安裝于車輛的各種車載設備進行控制的應用程序。車輛用裝置4通過執(zhí)行原生應用53,而總是根據(jù)從車載控制器輸入的操作來控制車載設備。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若用戶對車載控制器進行操作,則基于輸出該操作的操作信息,來執(zhí)行進行音頻的控制、空調的調整等的原生功能,并向車載控制器返回操作響應,并且例如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執(zhí)行結果。
操作切換應用54進行切換將用戶對車載控制器進行的操作通知至車輛側資源、或通知至便攜終端2。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當車輛用裝置4成為能夠與便攜終端2進行通信的狀態(tài)時,根據(jù)來自車載控制器的要求而切換為通知至便攜終端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便攜終端2被攜帶入車輛,在車輛用裝置4的電源被接通的時刻自動地進行基于BT的配對,成為能夠進行基于BT的通信的狀態(tài)。
由此,能夠利用車載控制器來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若車輛用裝置4相對于車載控制器被輸入模式切換操作(若有切換要求),則切換為通知模式。該通知模式是將表示對車載控制器進行的操作的操作信息不通知至車載設備、而利用BLE通知至便攜終端2的動作模式。若車輛用裝置4切換為該通知模式,則能夠進行利用BLE的通信,基于表示相對于車載控制器進行的操作的操作信息來判定輸入裝置,在進行了輸入信息的映射(判定出的車載控制器的開關與通知至便攜終端2的操作信息的關聯(lián))后,將操作信息通知至便攜終端2側。
接受到操作信息的通知的便攜終端2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在協(xié)作應用15中將操作信息變換為自身能夠動作的動作信息,并基于變換后的動作信息來進行執(zhí)行自身的應用等的動作。此時,便攜終端2基于上述的操作裝置的優(yōu)先順序,來選擇優(yōu)先的操作信息進行動作。并且,便攜終端2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應用的動作畫面。由此,能夠利用車輛側顯示部4a來確認便攜終端2的動作狀態(tài)。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預先安裝于車輛的車輛側資源,來進行便攜終端2的操作。
在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具備供用戶輸入操作的操作裝置(4b、50、51、52)、以及作為將表示已輸入的操作的操作信息通知至便攜終端2的通知部的車輛側通信部30,便攜終端2根據(jù)已對自身的終端側操作部2b進行的操作來動作,另一方面,基于從操作裝置(4b、50、51、52)側通知來的操作信息,根據(jù)已對與自身的終端側操作部2b相比操作方式不同的操作裝置(4b、50、51、52)進行的操作來動作。由此,即使是以來自觸摸面板的輸入作為前提的應用程序,也能夠不注視畫面地進行操作。因此,能夠減少當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2時阻礙駕駛的擔憂。
作為供用戶輸入操作的操作裝置,利用了為了對作為安裝于車輛的設備類的車載設備進行操作而預先設于車輛的觸摸面板4b、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以及后座遙控器52等車輛用資源。由此,也可以不設置用于操作便攜終端2的專用的操作裝置。
由于相對于多個操作裝置設定了優(yōu)先順序,所以即使在來自操作裝置的操作信息重復了的情況下,通過基于優(yōu)先順序來動作,也能夠進行正確的動作。
由于若車輛用裝置4的電源被接通則自動地與便攜終端2進行配對從而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tài),所以不需要用于連接的操作,從而能夠提高便利性。而且,由于根據(jù)用戶的模式切換操作而切換為通知模式,所以能夠防止用戶無意地切換為通知模式從而無法進行車載設備的控制的情況。此時,由于利用BLE進行操作信息的通信,所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能夠進行省電力動作。
由于在車輛側顯示部4a顯示便攜終端2的畫面,所以用戶不會使視場從前方較大地偏離,并且能夠以比便攜終端2容易觀察的狀態(tài)對動作進行把握。因此,更加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從而能夠更加提高在車內操作便攜終端2時安全性。
也可以在本實施方式的便攜終端操作系統(tǒng)1中應用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結構。由此,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例如,通過在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時禁止相對于終端側操作部2b的操作,能夠防止在駕駛中直接操作便攜終端2。并且,通過在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時根據(jù)操作方式的不同來提供不同的用戶界面,使用以比較簡單的動作進行操作輸入的車載控制器,能夠對便攜終端2進行操作。并且,通過根據(jù)已被輸入的操作來以語音的方式回復動作狀態(tài),即使不觀察畫面,也能夠對應用程序的選擇狀態(tài)等進行把握,從而能夠進一步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并且,便攜終端2與車載控制器之間的配對信息在被注冊至便攜終端2的多個應用程序間作為繼承信息而共享,由此不需要執(zhí)行不同的應用程序時的再配對,從而能夠提高便利性。
(其它實施方式)
本公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實施方式所示例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該范圍的范圍內能夠任意地變形或者擴張。
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與車輛用裝置4連接的例子,但在本公開中,車輛用裝置4并非是必需的。也就是說,也可以是如下結構:在能夠識別確認終端側顯示部2a的狀態(tài)下將便攜終端2載置在儀表板上等,使用控制器3來操作該便攜終端2。由此,即使在不具備車輛用裝置4的情況下,能夠減少阻礙駕駛的擔憂同時能夠利用便攜終端2。
也可以基于電池24的余量來變更操作操作鈕3a時的動作阻力。例如,當控制器3的電池24的余量變少時,通過以旋轉操作變重的方式變更阻力負荷,能夠向用戶警告電池24的余量。而且,通過警告電池24的余量,能夠減少對用戶給予突然控制器3變得不能操作等不利的擔憂。
也可以是如下結構:在控制器3設置檢測加速度的加速度檢測部,并基于由加速度檢測部檢測到的加速度,對控制器3的朝向、即對操作裝置進行的操作方向進行檢測。并且,在第二實施方式那樣的結構中,也可以例如從由ECU40等使用于車輛控制的加速度傳感器對加速度進行檢測。例如在操作控制器3時的前后左右的朝向與畫面顯示中的上下左右的朝向偏離的情況下,有難以操作的擔憂。并且,不期望產(chǎn)生為了調整控制器3的朝向而注視控制器3那樣的狀況。因此,基于加速度來判定車輛5的行進方向,使之與例如進行二軸操作、旋轉操作時的朝向對應,從而能夠防止難以操作的情況。
該情況下,也可以是提供與控制器3的朝向對應的用戶界面的結構。具體而言,也可以利用便攜終端2對控制器3的朝向進行修正,從而對用戶的操作與畫面顯示的上下方向的對應關系進行修正。
也可以將控制器3的操作與設于便攜終端2的機械式的開關關聯(lián)。例如,當在安桌(注冊商標)上動作的應用程序的情況下,以存在主頁按鈕的情況作為前提。因此,通過使控制器3的操作與機械式的開關對應,或作為用戶界面而設置與主頁按鈕對應的圖標等,能夠利用在安桌(注冊商標)上動作的應用程序。
由于使控制器3能夠裝卸,所以在副駕駛座側、后部座席側等也能夠使用控制器3來操作便攜終端2。利用了觸覺裝置51以及后座遙控器52等車輛用資源。由此,也可以不設置用于操作便攜終端2的專用的操作裝置。
對于車載控制器而言,也可以是分別獨立地設定通知模式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僅將相對于轉向器開關50的操作通知至便攜終端2,相對于觸覺裝置51、后座遙控器52的操作通常通知至車載設備。
控制器3、車輛側操作部4b、轉向器開關50、觸覺裝置51、后座遙控器52對應于本公開的操作裝置,BLE通信部11對應于第一終端側通信部,外部通信部12對應于第二終端側通信部,啟動程序13、啟動器應用14、14a~14d、協(xié)作應用15、15a~15b、應用主體16對應于應用程序,程序庫17對應于變換程序,BLE通信部23對應于操作側通信部以及通知部,車輛側通信部30對應于通知部,揚聲器31對應于語音輸出裝置,操作切換應用54對應于切換程序。
以上,舉例示出了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結構、方式,但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結構、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各結構、各方式。例如,對于在不同的實施方式、結構、方式中分別適當?shù)亟M合已公開的技術部分而得到的實施方式、結構、方式,也被包括在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結構、方式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