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氟班色林的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許多女性(有些研究估計數(shù)量可能高達全體成年女性的三分之一)都受女性性欲低下失調(HSDD)困擾。這一失調的主要癥狀就是因缺乏性欲而導致的情緒焦慮。氟班色林由勃林格殷格翰研發(fā),2010年因FDA拒絕上市申請停止開發(fā)。之后轉給Sprout制藥公司繼續(xù)開發(fā)。2013年Sprout公司提交申請以獲得FDA批準,同年12月,F(xiàn)DA聲明要求做進一步研究,一項針對健康受試者,確定氟班色林是否會損害其駕駛能力,另一項試驗確定氟班色林是否會干擾其他生理途徑。2015年2月,Sprout公司向美國FDA提交上市申請,氟班色林一日一次,用于絕經(jīng)前婦女機能減退性欲障礙(HSDD),2015年8月美國FDA批準上市。氟班色林主要作用于大腦中兩種有助于激起性欲的神經(jīng)遞質。其中第一種遞質是多巴胺,它控制著大腦的獎勵和快樂中心,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對性行為的興趣。第二種是去氧腎上腺素,它主要針對大腦中負責控制注意力和對環(huán)境作出反應的部分,能幫助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性伴侶身上。其結構式如下:根據(jù)文獻記載,氟班色林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兩種:路線一:該反應路線中的起始原料化合物A為油狀物,并且化合物A的制備過程中用到1-溴-2-氯乙烷,毒性較大,其純化需柱層析,不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限制了生產(chǎn)規(guī)模。路線二:該反應路線中,在化合物C和化合物Ⅲ反應過程中,苯并咪唑環(huán)上N-H無取代基的情況下,化合物C易自身縮合反應產(chǎn)生二聚體化合物D(結構式如下),收率難以提高,且第一步使用危險品NaH,增加了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危險系數(shù)。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氟班色林的制備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氟班色林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化合物Ⅰ與1,2-二氯乙烷反應得到化合物Ⅱ,其不經(jīng)提純,直接與化合物Ⅲ反應,即得化合物Ⅳ,(2)化合物Ⅳ中苯并咪唑氮上的保護基脫除,得化合物Ⅴ,(3)化合物Ⅴ堿化后即得化合物Ⅵ,所述步驟(1)的具體方法是:將化合物Ⅰ加入1,2-二氯乙烷中,加入催化量的相轉移催化劑Ⅰ,攪拌升溫至回流,緩慢滴加堿性溶液,滴加完畢后保持回流溫度反應1~3小時,反應完畢后,冷卻至25~30℃,萃取濃縮干燥后即得化合物Ⅱ,其不經(jīng)提純,加入化合物Ⅲ、碳酸鉀和催化量的催化劑Ⅱ,反應溶劑為含水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攪拌并加熱至70~120℃,攪拌反應10~24小時,冷卻至25~30℃,用有機溶劑萃取洗滌濃縮后即得化合物Ⅳ;其中,化合物Ⅰ與1,2-二氯乙烷的質量體積比為介于1g:5~20mL,堿性溶液中包含堿性物質的物質的量為化合物Ⅰ的1~10倍,化合物I、化合物Ⅲ、碳酸鉀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8~1.2:2~8。優(yōu)選的,化合物Ⅰ與相轉移催化劑Ⅰ的摩爾比為1:0.05~0.1,化合物Ⅲ與催化劑Ⅱ的摩爾比為1:0.05~0.1。優(yōu)選的,相轉移催化劑Ⅰ為季銨鹽類。進一步優(yōu)選的,相轉移催化劑Ⅰ為芐基三乙基氯化銨、四丁基溴化銨(TBAB)、四丁基氯化銨、四丁基硫酸氫銨、三辛基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任一種。更進一步優(yōu)選的,相轉移催化劑Ⅰ為四丁基溴化銨。優(yōu)選的,催化劑Ⅱ為碘化鉀。優(yōu)選的,堿性溶液為鋰、鈉、鉀的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的水溶液。進一步優(yōu)選的,堿性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其濃度為10~50wt.%。優(yōu)選的,堿性溶液的滴加時間為0.5~2小時。優(yōu)選的,萃取溶劑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苯或氯仿中的任一種。優(yōu)選的,化合物Ⅱ與化合物Ⅲ的反應所用溶劑為含水5~50wt.%的N,N-二甲基甲酰胺。優(yōu)選的,含水5~50wt.%N,N-二甲基甲酰胺與化合物Ⅰ的體積質量比為10~20mL:1g。所述步驟(2)的具體方法是:將化合物Ⅳ中加入反應溶劑中攪拌,加入濃鹽酸(36wt%),攪拌并加熱,40℃~回流溫度攪拌反應10分鐘~3小時,緩慢降至室溫(25~30℃)析晶,過濾干燥,即得化合物Ⅴ;其中,濃鹽酸與化合物I的體積質量比為1mL:0.5~1g。優(yōu)選的,反應溶劑為甲醇、乙醇或異丙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優(yōu)選的,反應溶劑與化合物Ⅰ的體積質量比為10~20mL:1g。所述步驟(3)的具體方法是:往化合物Ⅴ中加入反應溶劑,攪拌升溫,50℃~回流溫度,固體完全溶解后,加入無機堿或無機堿的水溶液,保溫回流反應0.5~2小時,冷卻析晶,過濾,干燥,即得化合物Ⅵ;所述反應溶劑為與水混溶的混合溶劑,優(yōu)選的,所述反應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乙腈、四氫呋喃、丙酮、甲醇、乙醇或異丙醇中的任一種或幾種與水的混合物,有機溶劑與水的體積比為1:1~10??側軇┝颗c化合物Ⅴ的體積質量比為10~20:1。優(yōu)選的,無機堿為鋰、鈉、鉀的碳酸鹽、碳酸氫鹽或氫氧化物。進一步優(yōu)選的,無機堿為碳酸鉀或碳酸鈉。更進一步優(yōu)選的,無機堿與化合物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5:1。本發(fā)明制備方法的特點:本文所述反應的起始原料和試劑均為已知化合物,可市場購買獲得,或通過常規(guī)方法制備,例如化合物Ⅰ可參考專利CN201210037529制得,化合物Ⅲ可參考US20050250791 制得。本文所述步驟(1):選用1,2-二氯乙烷作為反應物,相對1,2-二溴乙烷或1-溴-2-氯乙烷可以避免很多雜質(1-溴-2-氯乙烷、1,2-二溴乙烷毒性大,且溴代物活性高,容易產(chǎn)生副產(chǎn)物,導致收率和純度降低),并且,單獨再用1,2-二氯乙烷作為溶劑,不使用甲苯、DMF或其他溶劑;作為縛酸劑的堿性溶液,緩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提高產(chǎn)品收率及質量;化合物Ⅱ與化合物Ⅲ反應時,采用含水5~50wt.%的DMF作為反應溶劑,相對于無水溶劑反應體系,溶劑含水反應收率可提高20%左右;除了采用碳酸鉀作為縛酸劑外,還加入碘化鉀作為催化劑,活化鹵代烷烴,提高了反應速率。步驟(2)和步驟(3):產(chǎn)品直接析晶,純度高,無需樹脂吸附、柱層析等繁瑣的處理方法。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的氟班色林的制備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和成本低的特點,各步反應的收率均較高,獲得產(chǎn)品的純度高,特別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具體如下:(1)為了避免使用路線一中的化合物A,申請人先用化合物Ⅰ與1,2-二氯乙烷反應,產(chǎn)物(化合物Ⅱ)無需純化,直接與間三氟甲基苯基哌嗪鹽酸鹽(化合物Ⅲ)反應,操作簡便,并且苯并咪唑環(huán)上N-H有甲基乙烯基作為保護基,避免了類似路線二中化合物C與化合物III反應產(chǎn)生二聚體化合物D,收率提高。(2)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Ⅱ的過程中采用單一溶劑,1,2-二氯乙烷既作為反應物又做反應溶劑,堿性溶液緩慢滴加,收率高,純度高。(3)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反應制備化合物Ⅳ的過程中,反應體系由無水改為有水體系,經(jīng)對比實驗加5%~50%的水,收率可提高15%以上。(4)本發(fā)明的后處理方法簡單,產(chǎn)物純度高,無需精制,氟班色林鹽酸鹽粗品HPLC純度>99.8%。由氟班色林鹽酸鹽制備氟班色林,收率>90%。(5)本發(fā)明避免了柱層析、樹脂吸附等不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條件,并且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中NaH等危險試劑的使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應該說明的是,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發(fā)明,并不對其內容進行限定。本發(fā)明的反應路線如下:實施例1: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Ⅱ將8.71g化合物Ⅰ(0.05mol)加入四口反應瓶中,加入174mL1,2-二氯乙烷、1.61g(0.005mol)四丁基溴化銨,攪拌升溫至回流后,緩慢滴加濃度為30%的NaOH溶液33.3g,1小時滴加完畢,保持回流(約80℃)反應2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25℃,加水50mL攪拌30min,分出有機層,水相再以5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機層,5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滴出,得淡黃色油狀物化合物Ⅱ,稱重約11.5g,HPLC純度95.2%。實施例2: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Ⅱ將17.42g化合物Ⅰ(0.1mol)加入四口反應瓶中,加入174mL1,2-二氯乙烷、1.61g(0.005mol)四丁基溴化銨,攪拌升溫至回流后,緩慢滴加濃度為10%的NaOH溶液40g,30min滴加完畢,保持回流(約80℃)反應3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25℃,加水100mL攪拌30min,分出有機層,水相再以10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機層,5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滴出,得淡黃色油狀物化合物Ⅱ,稱重約24.2g,HPLC純度95.5%。實施例3: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Ⅱ:200L搪瓷反應釜中,加入1,2-二氯乙烷175kg,開啟攪拌,加入13.92kg化合物Ⅰ,加入四丁基溴化銨1.29kg,升溫至回流,滴加30%的氫氧化鈉溶液32kg,滴加完畢后,保溫回流3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加入水80L,攪拌30min,分出有機相,水相再用80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機層,5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滴出,稱重18.8kg,HPLC純度96.5%。實施例4: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Ⅳ,進而制備化合物Ⅴ將化合物Ⅰ43.55g(0.25mol)加入四口反應瓶中,加入218mL1,2-二氯乙烷、4.03g(0.0125mol)四丁基溴化銨,攪拌升溫至回流后,緩慢滴加濃度為50%的NaOH溶液200g,1小時滴加完畢,保持回流(約80℃)反應1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25℃,加水250mL攪拌30min,分出有機層,水相再以250mL甲苯萃取,合并有機層,6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滴出,蒸干得淡黃色油狀物化合物Ⅱ,HPLC純度96.2%。加871mL含水50%的N,N-二甲基甲酰胺攪拌溶解化合物Ⅱ,溶解完全后,加入間三氟甲基苯基哌嗪鹽酸鹽(化合物Ⅲ)80.01g(0.30mol),碳酸鉀30.4g(0.5mol)及碘化鉀4.15g(0.025mol),攪拌并加熱至120℃,攪拌反應16小時,TLC(展開劑:乙酸乙酯)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后,向反應液加水800mL,以300mL甲苯萃取,有機相用10%氯化鈉水溶液300mL洗滌;分出有機層,60℃減壓濃縮至基本無液體滴出,得化合物Ⅳ。加入871mL甲醇、43.6mL濃鹽酸,攪拌并加熱升溫至回流并保溫回流攪拌反應10min,緩慢降溫至室溫,析晶5小時,過濾,40℃鼓風干燥5小時得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84.1g,收率78.8%(以化合物Ⅰ計),HPLC純度99.92%。實施例5: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Ⅳ,進而制備化合物Ⅴ將化合物Ⅰ191.62g(1.1mol)、1,2-二氯乙烷2L加入反應瓶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銨17.73g(0.055mol),升溫至回流,滴加30%的氫氧化鈉溶液735g,約1小時滴加完畢,保溫回流2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加入水1L,攪拌30min,分出有機相,水相再用1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機相,4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析出,得化合物Ⅱ,HPLC純度95.8%。加1.92L含水5%的N,N-二甲基甲酰胺攪拌溶解化合物Ⅱ,溶解完全后,加入間三氟甲基苯基哌嗪鹽酸鹽(化合物Ⅲ)234.3g(0.88mol),碳酸鉀668.8g(4.84mol)及碘化鉀 9.15g(0.055mol),攪拌并加熱至70℃,攪拌反應24小時,TLC(展開劑:乙酸乙酯)監(jiān)測,反應完畢,冷卻至室溫后,向反應液加水5L,以1L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10%氯化鈉水溶液1L洗滌;分出有機層,50℃減壓濃縮至基本無液體滴出,得化合物Ⅳ。加入1.92L乙醇、96mL濃鹽酸(36wt%),將化合物Ⅳ混勻并加熱升溫至40℃,保溫40℃攪拌反應3小時,緩慢降溫至室溫,析晶5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5小時得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337.2g,收率71.8%(以化合物Ⅰ計),HPLC純度99.89%。實施例6:化合物Ⅰ制備化合物Ⅳ,進而制備化合物Ⅴ500L搪瓷反應釜中,加入1,2-二氯乙烷175kg,開啟攪拌,加入13.94kg化合物Ⅰ,加入四丁基溴化銨1.29kg,升溫至回流,滴加30%的氫氧化鈉溶液64kg,滴加完畢后,保溫回流2小時,TLC(展開劑正己烷:乙酸乙酯=2:1)監(jiān)測,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加入水80L,攪拌30min,分出有機相,水相再用80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機相,40℃減壓濃縮至無液體析出,得化合物Ⅱ,HPLC純度95.8%。加209.1L含水25%的N,N-二甲基甲酰胺攪拌溶解化合物Ⅱ,溶解完全后,加入間三氟甲基苯基哌嗪鹽酸鹽(化合物Ⅲ)21.3kg,碳酸鉀44.2kg及碘化鉀1.33kg,攪拌并加熱至90℃,攪拌反應18小時,TLC(展開劑:乙酸乙酯)監(jiān)測,反應完畢,冷卻至室溫后,向反應液加水40L,以40L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用10%氯化鈉水溶液40L洗滌;分出有機層,50℃減壓濃縮至基本無液體滴出,得化合物Ⅳ。加入210L異丙醇、10.5L濃鹽酸(36wt%),攪拌并加熱升溫至60℃并保溫攪拌反應1小時,緩慢降溫至室溫,析晶5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5小時得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25.1kg,收率73.6%(以化合物Ⅰ計),HPLC純度99.90%。實施例7:化合物Ⅴ制備化合物Ⅵ:反應瓶中加入15g(0.035mol)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然后加入150ml甲醇、150ml水,攪拌并升溫至50℃,固體完全溶解后,加入無水碳酸鈉49.8g,保溫50℃反應2小時,冷卻至室溫,攪拌析晶3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4小時,得成品169.2g,收率92.2%,HPLC純度99.93%,熔點161~163℃。實施例8:化合物Ⅴ制備化合物Ⅵ:反應瓶中加入200g(0.47mol)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然后加入182ml乙腈、1818ml水,攪拌并升溫至回流,固體完全溶解后,加入無水碳酸鈉49.8g,保溫回流反應2 小時,冷卻至室溫,攪拌析晶3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4小時,得成品169.2g,收率92.2%,HPLC純度99.94%,熔點161~163℃。實施例9:化合物Ⅴ制備化合物Ⅵ:將2kg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加入反應釜中,然后加入5L甲醇、25L水,開啟攪拌,升溫至回流,固體完全溶解后,加入無水碳酸鉀970g,保溫回流反應2小時,冷卻至室溫,攪拌析晶3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5小時,得成品1.67kg,收率91.3%,HPLC純度99.96%,熔點161~163℃。實施例10:化合物Ⅴ制備化合物Ⅵ:將44L乙醇、300kg水加入反應釜中,然后加入22kg化合物Ⅴ(氟班色林鹽酸鹽),開啟攪拌,升溫80℃,固體完全溶解后,滴加無水碳酸鉀溶液(11.7kg無水碳酸鉀溶于96kg水),保溫80℃反應2小時,冷卻至室溫,攪拌析晶3小時,過濾,50℃鼓風干燥5小時,得成品18.61kg,收率92.5%,HPLC純度99.95%,熔點161~163℃。試驗例研究了化合物Ⅱ制備化合物Ⅳ的過程中,反應體系的影響,以及化合物Ⅳ制備化合物Ⅴ的過程中,脫保護基的對比,結果見表1和表2。表1.反應體系對比實驗(其他反應條件同實施例4)數(shù)據(jù)表格化合物I制備化合物Ⅴ收率化合物Ⅴ的HPLC純度無水DMF體系55.5%99.82%含水5%的DMF體系(實施例5)71.8%99.89%含水10%的DMF體系(實施例6)73.6%99.90%含水50%的DMF體系(實施例4)78.8%99.92%表2.脫保護基對比實驗(其他反應條件同實施例4)數(shù)據(jù)表格化合物I制備化合物Ⅴ收率化合物Ⅴ的HPLC純度外觀萃取溶劑、濃鹽酸68.3%98.72%半固體或棕黃色固體甲醇、濃鹽酸(實施例4)78.8%99.92%白色固體粉末乙醇、濃鹽酸(實施例5)71.8%99.89%白色固體粉末異丙醇、濃鹽酸(實施例6)73.6%99.90%白色固體粉末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本發(fā)明采用含水5~50%的DMF體系,脫保護基步驟采用醇作為反應溶劑,大大提高了產(chǎn)品收率,并且保證了產(chǎn)品的高純度。上述雖然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