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拋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長形的(Ijinglich)拋磨元件(Polierelement)的用于拋磨構件的拋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已知用于重磨尤其地 安裝在熱軋帶材機座中的軋輥的方法和裝置。通過帶接觸,軋棍接收氧化皮和其它附著物(Aufbackung)。這些雜質(zhì)在下一個帶時被壓到待纏繞的帶的表面上。因此,在制造完成的熱軋帶材上產(chǎn)生記號。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軋輥通常設有拋磨或磨削裝置,其以均勻的時間間隔磨掉在軋輥處的高溫產(chǎn)物。因此,文件EP 0154319 BI描述了用于軋鋼機的軋輥磨削裝置,其帶有用于將軋輥磨削裝置定位在軋輥附近的罩殼。借助于沿著軋輥軸線延伸的罩殼引導部和可在橫向上運動地固定在罩殼引導部處的罩殼,可橫向于軋棍使該設備移動。在罩殼中布置有磨石,其可相對于軋輥軸線往復運動。文件EP 0824975 Al描述了用于重磨安裝在熱軋帶材軋制機座中的軋輥的方法和裝置,其帶有至少一個盆形的、可旋轉(zhuǎn)地驅(qū)動的磨削工具,該磨削工具可平行于軋輥軸線震蕩地運動。在此,借助于輸送到移動驅(qū)動器處的壓縮空氣將磨削工具的預設的壓緊力施加到軋輥處。文件EP 0573035 BI描述了一種軋輥磨削組件,其具有朝向軋輥對中的一個軋輥指向的用于磨削該軋輥的平磨削盤。該磨削盤通過磨削盤驅(qū)動裝置借助于主軸旋轉(zhuǎn),其中,為了將磨削盤壓靠到軋輥處,設置有磨削盤進給裝置。為了磨削盤的軸向的移動,設置附加的行駛裝置。以上所述已知的磨削裝置的缺點為用于使磨削裝置安靠(anstellen against)構件運動和使磨削裝置朝向構件運動的驅(qū)動單元的高成本的結構,以及為了布置帶有驅(qū)動單元和控制元件的磨削裝置所需的大的安裝空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構件的拋磨裝置,其可以在維護保養(yǎng)方便性以及可改裝方面靈活的、緊湊的且成本適宜的方式在多方面應用并且改進拋磨過程的質(zhì)量。根據(jù)本發(fā)明,該目的通過權利要求I所述的特征實現(xiàn)。尤其地,其特征在于,壓力元件構造成至少一個可壓力加載的軟管(Schlauch)。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軟管狀的壓力元件與分割成鄰近的子區(qū)段的拋磨元件相結合的布置方案實現(xiàn),在小的安裝空間之內(nèi)在構件的縱向延伸上引入均勻的用于使拋磨元件壓靠構件的力。優(yōu)點為,即使在帶有非筆直的或不平的表面的構件的情況下也在相同的壓緊力下在縱向上與構件的表面進行無間隙的輪廓匹配。通過拋磨裝置的緊湊的結構尺寸,靈活地且成本適宜地實現(xiàn)在現(xiàn)有設備中的改裝。由于更少的構件,該拋磨裝置構建成維護保養(yǎng)便捷。根據(jù)第一實施例,如此構造壓力元件,即其可利用壓力介質(zhì)加載。由此,在設備方面實現(xiàn),根據(jù)所提供的介質(zhì)液壓地或氣動地施加用于拋磨元件的壓緊力,這剛好在現(xiàn)有設備的改裝方面是有利的。在本發(fā)明的另一設計方案中設置成,布置有用于控制壓力元件的壓力的控制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實現(xiàn),根據(jù)待拋磨的構件的材料預定用于拋磨元件的相應的壓緊力。根據(jù)另一設計特征設置成,拋磨元件以可在側(cè)向的引導面處移動的方式布置在罩殼之內(nèi)。在此有利的是,罩殼用作用于拋磨元件的安裝空間并且同時也用作用于拋磨元件的引導部,以使得由此保證·拋磨元件以被引導的方式、受控地且穩(wěn)定地安靠到構件處。此夕卜,罩殼的該雙重功能節(jié)省了附加的安裝空間。此外本發(fā)明設置成,拋磨元件如此布置在罩殼中,即僅僅在拋磨元件的工作側(cè)上的部分區(qū)域以超出部A從罩殼中伸出。由此防止,要求用于安放拋磨元件的不必要的結構空間。通過拋磨元件的短的超出部,將從構件傳遞到拋磨元件上的彎矩保持很小。有利地,由此可更小地設計拋磨元件的尺寸。根據(jù)另一設計特征設置成,在罩殼處布置限制拋磨元件的移動行程的止動部。由此,拋磨元件可靠地在罩殼中引導并且僅僅安放直到構件的最大可能的工作長度。在本發(fā)明的一個設計方案中設置成,拋磨元件構造成磨石。在本發(fā)明的另一設計方案中設置成,拋磨元件在構件的周向上多件地構造成子區(qū)段的形式并且可局部地單獨地被安放。利用該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布置方案,可不僅在縱軸線z的方向上使拋磨元件與構件的外形或輪廓相匹配,而且也可以在周緣上分布的方式相對于構件的表面徑向上安放拋磨元件。由此得到高質(zhì)量的均勻的外觀(Schriftbild)。根據(jù)一個實施例設置成,構件構造成軋輥的形式。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其中
圖I顯示了拋磨裝置,其包括罩殼、壓力元件以及長形的拋磨元件,可使該拋磨元件安靠構件;以及
圖2顯示了利用管狀的壓力元件在構件的縱軸線的方向上安放拋磨元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顯示了用于構件200的拋磨裝置100,其帶有長形的拋磨元件110,該拋磨元件可平行于構件200的縱軸線z安靠構件200的表面205。為了容納拋磨元件110和使該拋磨元件110壓靠構件200的壓力元件130,布置有罩殼120,在其中壓力元件130支承在罩殼120的支承面123和拋磨元件110之間。在此根據(jù)本發(fā)明設置成,壓力元件130構造成至少一個可壓力加載的軟管,并且利用壓力介質(zhì)液壓地或氣動地施加壓力??刂蒲b置300控制壓力元件130對拋磨元件110的壓靠力。根據(jù)待拋磨的構件的長度,作為未示出的備選方案可設想,以多個長形的子軟管構造壓力元件130,或者可單個地或者可通過共同的聯(lián)結部同時地利用壓力加載這些子軟管。在相對于構件的縱軸線z的縱向方向上布置多個軟管作為壓力元件130提供的優(yōu)點為,可在較大的整個長度上柔性地且均勻地使拋磨元件120安靠到構件200的表面輪廓處。根據(jù)本發(fā)明設置成,每個壓力元件130優(yōu)選地與獨立的控制裝置300相連接以用于調(diào)節(jié)拋磨元件Iio的壓緊力。根據(jù)圖I,拋磨元件110在構件200的周向上被示為單件式的元件。但是變形方案也可為,拋磨元件110在構件200的周向上構造成多件式。由此,該拋磨裝置100也可與在構件的周向上的彎曲相匹配并且由此在這些情況中也以面的方式安置于構件200的表面205上。由此得到拋磨元件110的更好的利用率以及改進的均勻的磨紋(Schliffbild)。拋磨元件如此布置在罩殼120中,即其以盡可能小的超出部A從罩殼中伸出。由此,在使拋磨裝置100壓靠構件200時被引導到拋磨元件110上的彎矩保持盡可能小。拋磨元件110通過引導面122在罩殼120中引導。由此實現(xiàn)拋磨元件110的穩(wěn)定的且線性的安靠。在罩殼120中布置有用于拋磨元件110的第一止動部121,拋磨元件110利用第二止動部124碰撞該第一止動部121。在這種情況中, 達到拋磨元件110的最大工作行程并且需要更換拋磨元件110。通常這通過簡單地側(cè)向從罩殼120中推出拋磨元件110來實現(xiàn)。圖2在縱軸線z的方向上描述了構件200以及拋磨裝置100,該拋磨裝置100被安靠到構件的表面205處。在此,拋磨元件110在構件200的縱軸線z的方向上構造成鄰近的子區(qū)段110-1,110-2,110-n。該布置方案保證了在沒有間隙的情況下子區(qū)段的柔性的相應于軋輥輪廓而匹配的安靠。在罩殼120和拋磨元件110之間布置有壓力元件130以用于使拋磨元件100安靠且壓靠到軋輥表面205處。在圖I和2中示出的拋磨裝置100可尤其地用于拋磨在用于制造熱軋帶材的軋制機組之內(nèi)的軋輥。在此,該拋磨裝置100優(yōu)選地用于拋磨熱軋帶材卷取機的壓緊輥,該熱軋帶材卷取機使熱軋帶材繞旋轉(zhuǎn)的卷取機主軸彎曲。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拋磨裝置100的另一有利的應用范圍在用于軋制物的矯直機中,用于拋磨矯直輥。但是,由于該拋磨裝置100的小的結構空間和結構簡單的且成本適宜的設計方案,也可設想其它技術應用,例如在NE金屬軋制設備、木材加工機、烘烤機、印刷機械或同樣水泥機中的應用??偟貋碚f,在引導產(chǎn)品的滾輪被暴露在雜質(zhì)中的情況中可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得到拋磨裝置100拋磨或磨削該滾輪或軋棍的表面。參考標號列表
100拋磨裝置
110拋磨元件
110-1拋磨元件的子區(qū)段
120罩殼
121第一止動部
122引導面
123支承面
124第二止動部
130壓力元件
200構件
205表面
300控制裝置
A超出部
z構件的縱軸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拋磨構件(200)的拋磨裝置(100),該拋磨裝置帶有 長形的拋磨元件(110),該拋磨元件在其縱向延伸中構造成鄰近的子區(qū)段(110-1,110-2. . 110-n), 用于容納所述拋磨元件(110)的罩殼(120),以及在所述罩殼(120)的支承面(123)和所述拋磨元件(110)之間的用于使所述拋磨元件(110)安靠和壓靠所述構件(200)的壓力元件(1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力元件(130)構造成至少一個可壓力加載的軟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可利用液壓的或氣動的壓力介質(zhì)加載所述軟管(130)。
3.根據(jù)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布置有控制裝置(300)以用于控制所述壓力元件(130)的壓力。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磨元件(100)以可借助于所述壓力元件(130)沿著側(cè)向的引導面(122)橫向于所述構件的縱軸線z朝向所述構件(200)的表面移動一定的移動行程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罩殼(120)之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殼(120)處布置有止動部(121),該止動部限制所述拋磨元件(110)的移動行程。
6.根據(jù)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磨元件(110)如此布置在所述罩殼(120)中,即僅僅所述拋磨元件(110)的部分區(qū)域以超出部A從所述罩殼(120)中伸出。
7.根據(jù)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磨元件(110)構造成磨石。
8.根據(jù)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磨元件(110)在所述構件(200)的周向上構造成多件式。
9.根據(jù)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200)構造成軋輥的形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描述一種用于拋磨構件(200)的拋磨裝置(100),其帶有長形的拋磨元件(110),該拋磨元件平行于構件(200)的縱軸線(z)指向構件(200)的表面(205)。在此,該拋磨元件(110)在其縱向延伸中構造成鄰近的子區(qū)段(110-1,110-2..110-n)。罩殼(120)用于容納該拋磨元件(110)。在罩殼(120)的支承面(123)和拋磨元件(110)之間布置有壓力元件(130),以用于使拋磨元件(110)安靠和壓靠構件(200)。在此,壓力元件(130)構造成至少一個可壓力加載的軟管。
文檔編號B24B33/08GK102958645SQ20118003322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日
發(fā)明者U.克拉默, T.霍爾茨豪爾 申請人:Sms西馬格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