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煎烤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煎烤機,如圖1和2所示,包括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為了實現(xiàn)烹飪食物30’時減少熱量損失,一般在上烤盤10’上設置與上烤盤10’為一體結構的鎖水件11’。當烹飪較厚的食物30’時,食物會頂起上烤盤10’,此時,鎖水件11’也會跟隨上烤盤10’向上移動,導致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之間有較大的縫隙,造成熱量和水分的散失,烹飪效果差且效率低,如烹飪的餅會出現(xiàn)口感偏硬的問題。為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活動鎖水件,實現(xiàn)了烹飪較厚的食物30’時,煎烤機的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之間仍然保持一個良好烹飪空間,而不會產生較大的縫隙,同時應當保證該活動鎖水件方便拆卸和清洗。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煎烤機,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煎烤機烹飪效果差、效率低且鎖水件不方便拆卸和清洗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煎烤機,包括上烤盤和下烤盤,所述上烤盤扣合在所述下烤盤上形成煎烤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機還包括位于所述上烤盤和所述下烤盤邊緣之間的鎖水件,所述鎖水件的一端面與所述下烤盤貼合,另一端面設置有導向柱,所述上烤盤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柱配合的導向孔,所述鎖水件的一側在所述上烤盤沿所述導向柱升降的過程中與所述上烤盤的外側壁保持抵接;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之間設置有磁鐵,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通過磁力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鎖水件呈閉合環(huán)形結構。優(yōu)選地,所述鎖水件覆蓋所述下烤盤邊沿95%以上。優(yōu)選地,所述鎖水件的內側壁與所述上烤盤的外側壁保持抵接,所述鎖水件與下烤盤貼合的端面上設置有伸入所述下烤盤的環(huán)形凸起。優(yōu)選地,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自由端與所述下烤盤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側面與所述下烤盤的內側壁具有間隙。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柱的上端設有用以阻擋所述上烤盤從所述導向柱上脫離的止擋部。優(yōu)選地,所述磁鐵設于所述鎖水件上,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連接的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磁鐵設于所述導向柱上,所述鎖水件與所述導向柱連接的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連接的端部均設有磁鐵。優(yōu)選地,所述上烤盤的外側壁沿豎直方向設置,其自由端設有向外的翻邊,所述導向孔設置在所述翻邊上。優(yōu)選地,所述翻邊朝向所述下烤盤的端面上設有定位凹槽,所述鎖水件的設有所述導向柱的端面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凹槽相適配的定位凸起。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柱為圓柱形銷釘。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的煎烤機通過采用位于所述上烤盤和所述下烤盤邊緣之間的鎖水件,所述鎖水件的一端面與所述下烤盤貼合,另一端面設置有導向柱,所述上烤盤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柱配合的導向孔,所述鎖水件的一側在所述上烤盤沿所述導向柱升降的過程中與所述上烤盤的外側壁保持抵接,如此,所述上烤盤、所述下烤盤及所述鎖水件圍合成一相對密封但仍留有少量縫隙的煎烤腔以用于烹飪食物,可避免水分流失,增加食物的口感,同時加快加熱速度,提升了烹飪食物的效率;同時在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之間設置有磁鐵,所述導向柱與所述鎖水件通過磁力連接,可以很方便地拆卸所述導向柱和所述鎖水件的連接,方便所述導向柱和所述鎖水件的清洗。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煎烤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煎烤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煎烤機烹飪食物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煎烤機鎖水件、導向柱及上蓋的拆分圖;圖8為圖7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上烤盤11’鎖水件20’下烤盤30’食物1煎烤機10上烤盤11上加熱器12外側壁121翻邊122定位凹槽13導向孔20下烤盤21下加熱器30食物40鎖水件41環(huán)形凸起42定位凸起43延伸部50導向柱51止擋部60磁鐵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tài)(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xiàn)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xiàn)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煎烤機1,包括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該上烤盤10與下烤盤20轉動連接,且上烤盤10能夠打開或關閉下烤盤20,例如上烤盤10通過鉸鏈裝置樞轉地安裝在下烤盤20上面,且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之間設有供上烤盤10相對下烤盤20上下移動的結構,以使上烤盤10打開下烤盤20時,上烤盤10能夠相對于下烤盤20上下移動,且上烤盤10關閉下烤盤20時,上烤盤10扣合在下烤盤20上形成煎烤腔。通常,如圖3和圖4所示,上烤盤10包括位于其內的上加熱器11,下烤盤20包括位于其內的下加熱器21,以同時加熱食物30的上下兩面,且下烤盤20設置有容置空間,用于放置待烹飪的食物30。一般來說,上加熱器11和下加熱器21是相對設置的,具體地說,如圖5和圖6所示,在上烤盤10關閉下烤盤20時,上加熱器11和下加熱器21上下對齊并且平行設置,如此,能夠使放置煎烤機1中的食物30受熱均勻,同時可提高烹飪效率。如圖3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煎烤機1在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邊緣之間設置一鎖水件40,該鎖水件40的下端面與下烤盤20的邊緣貼合,鎖水件40的上端面設置有導向柱50,同時在上烤盤10上設置有與該導向柱50配合的導向孔13,以將導向柱50穿設于該導向孔13中,如此,可實現(xiàn)上烤盤10相對鎖水件40和導向柱50組成的一整體結構移動;且設置鎖水件40的一側在上烤盤10沿導向柱50升降的過程中與上烤盤10的外側壁12保持接觸,其中該上烤盤10的外側壁12是指上烤盤10位于關閉位置時,與下烤盤20相對的那一外表面上朝向外側的一側壁,如此,上烤盤10關閉下烤盤20時,上烤盤10、下烤盤20及鎖水件40圍合成一相對密封但仍留有少量縫隙的煎烤腔以用于烹飪食物30,具體的,設計者或用戶可以根據鎖水件40與下烤盤20貼合的緊密程度及該鎖水件40與上烤盤10的外側壁111抵接的緊密程度來設置該相對密封但仍留有縫隙的煎烤腔的密封程度,如此,當烹飪較厚的食物30如厚餅時,即使食物30將上烤盤10頂起,使上烤盤10相對下烤盤20向上升起,上烤盤10、下烤盤20及鎖水件40之間依然限定出一相對密封但留有縫隙的煎烤腔,而不會出現(xiàn)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之間出現(xiàn)較大的縫隙,造成熱量和水分的散失,相反的,該煎烤機1能夠使食物30如較厚的餅在煎烤腔內受熱均勻,避免水分流失,增加食物30的口感,同時加快加熱速度,提升了烹飪食物的效率。為了進一步增強上述煎烤腔的相對密封性,避免煎烤腔在烹飪食物時出現(xiàn)較大的縫隙,設置該鎖水件40覆蓋下烤盤20邊沿的面積占下烤盤20邊沿的總面積的95%以上。通常,在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的轉動連接處,該鎖水件40設置有與該轉動連接處適配的缺口,以方便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的結構設計及兩者之間轉動的靈活性。然而,該缺口也會導致煎烤機1在煎烤食物時,煎烤腔內的熱量和水分從該缺口處散失,為此,可將該鎖水件40設置成閉合環(huán)形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如圖5和圖6所示,該煎烤機1能夠烹飪的食物30的最大厚度是由鎖水件40和導向柱50的高度決定的,當設置該鎖水件40和導向柱50的高度為一定值,且保證上烤盤10沿導向柱50上升到最高位置時,鎖水件40仍與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圍合成一相對密封但仍留有縫隙的煎烤腔,則此時,該煎烤腔的高度即為其能夠烹飪的食物30的最大厚度。通常,如圖3至圖6所示,該煎烤機1設置至少兩個導向柱50,且設置該多個導向柱50沿鎖水件40的周緣均分的間隔分布,如此可減少上烤盤10處于關閉位置時相對下烤盤20移動的阻力,即方便了上烤盤10的移動。優(yōu)選地,該導向柱50可選擇為圓柱形的銷釘,銷釘簡單而又實用,可降低該煎烤機1的成本,而設置該銷釘為圓柱形可方便上烤盤10相對下烤盤20做升降移動。如圖3至圖6所示,在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之間設置有磁鐵60,使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通過磁力連接在一起,具體的,在鎖水件40上設置一卡槽,將磁鐵60固定于該卡槽中,然后設置導向柱50與該鎖水件40連接的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如此,通過磁鐵60與導向柱50之間的磁力作用,實現(xiàn)導向柱50與鎖水件40連接在一起,而當需要拆開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的連接時,只需克服該磁力的吸引力即可,可通過簡單的拉或掰等動作就可實現(xiàn)導向柱50與鎖水件40的拆卸。上烤盤10、下烤盤20及鎖水件40圍合成一相對密封的煎烤腔,但該煎烤腔仍留有少量的縫隙,導致烹飪時產生的油煙仍會從縫隙中流出進而沾染到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的連接處,而該連接處的污漬是不容易清洗,除非將導向柱50與鎖水件40拆開進行單獨清洗,而本方案采用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通過磁力連接,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導向柱50和鎖水件的40連接,方便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的清洗,而且由于磁力連接可通過簡單的面接觸即可實現(xiàn)穩(wěn)固的連接,而不像螺紋連接或卡扣連接往往會形成容易積累污漬而又不方便清洗污漬的曲折的凹槽,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煎烤機1的結構也不容易積累污漬。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將磁鐵60設于導向柱50上,如將磁鐵60剛性的固定在導向柱50上,使兩者成為一體,此時設置鎖水件40與導向柱50連接的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也可實現(xiàn)導向柱50與鎖水件40的磁力連接。為了加強該磁力鏈接的穩(wěn)固性,也可在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連接的端部分別設置磁鐵60,此時,導向柱50上的磁鐵60與鎖水件40上的磁鐵60相對的那一側應是異性的磁極,以實現(xiàn)導向柱50與鎖水件40相互吸引而連接在一起。如圖3至圖6所示,為了進一步增加上烤盤10、下烤盤20及鎖水件40圍合成一相對密封但仍留有少量縫隙的煎烤腔的相對密封性,在鎖水件40與下烤盤20貼合的端面上設置一沿豎直方向并伸入下烤盤20的環(huán)形凸起41,該環(huán)形凸起41與下烤盤20之間留有少量縫隙,此時該環(huán)形凸起41同鎖水件40和下烤盤21的貼合起到雙重鎖水的作用。此時,設置鎖水件40的內側壁與上烤盤10的外側壁12保持抵接,這時,可將該鎖水件40設計成整體上呈“T”字形結構。由于用煎烤機1烹飪食物30時,食物30的周邊往往接觸不到提供熱能的烤盤,導致食物30的周邊比較難熟,為此也可設置環(huán)形凸起41的自由端與下烤盤20的底面之間留有相對較大的間隙,且該環(huán)形凸起41的側面與下烤盤20的內側壁具有間隙,如此,該環(huán)形凸起41與上烤盤10和下烤盤20也圍成一烹飪空間,在烹飪食物30時,該烹飪空間產生的熱氣會經由該烹飪空間的上方往下方運動,以穿過環(huán)形凸起41與下烤盤20的底面之間的間隙進入該環(huán)形凸起41的側面與下烤盤20的內側壁之間的間隙,而熱氣在該流動的過程中會經過食物30的側面,如此,烹飪時產生的熱氣會對食物30的周邊進行加熱,解決了食物30的周邊不容易烹飪熟的問題。如圖4和圖6所示,為了防止上烤盤10沿導向柱50移動時從該導向柱50上脫離,在導向柱50的上端設置一止擋部51,該止擋部51可設置為由導向柱50的上端水平向外延伸的凸起,只要該止擋部51沿水平方向的最大長度大于上烤盤10上導向孔13的最大寬度,即可保證上烤盤10不從導向柱50上脫離。其中該向外延伸的凸起可設置為多個并圍繞導向柱50的上端間隔排布,也可設置為一整體成型的環(huán)形凸起結構。優(yōu)選地,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可選擇耐高溫、耐磨損的材料加工而成,如可選擇不銹鋼材料或橡膠材料,如此可提高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的強度,增加其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其中該導向柱50和鎖水件40可同時選擇為不銹鋼材質或橡膠材質,或者其中之一選擇為不銹鋼材質,另一選擇為橡膠材質。如圖5至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上烤盤10的外側壁12設置為沿豎直方向,且該外側壁12的自由端設有翻邊121,并將該導向孔13設置于該翻邊121上,該結構設置比較合理,方便煎烤機1烹飪食物;同時,當煎烤腔中放置的食物不是太高,該食物沒有頂起上烤盤10時,為了防止在烹飪食物時,上烤盤10亂動,在該翻邊121朝向下烤盤20的端面上開設有定位凹槽122,相應的,在鎖水件40的設有導向柱50的端面上設有與該定位凹槽122相適配的定位凸起42,以使上烤盤10處于最低位置時,加強上烤盤10的穩(wěn)定性,防止其亂動而散失熱量和水分。如圖3至圖6所示,在下烤盤20的邊緣也可設置有下烤盤翻邊,以增加鎖水件40與下烤盤20的邊緣的接觸面積,提高鎖水件40貼合在下烤盤20的邊緣上的穩(wěn)定性。如圖7和圖8所示,設置鎖水件40與上烤盤10的外側壁12保持抵接的一側為鎖水件40上水平設置的延伸部43,以方便上烤盤10沿導向柱50升降的過程中該延伸部43與上烤盤20的外側壁12保持抵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