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停車場等場合使用的可調整配重的汽車升降機,屬于升降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已成為人們常用的代步工具,轎車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造成停車位的資源嚴重短缺,立體車庫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理想解決方案。在現(xiàn)有的立體車庫系統(tǒng)中,汽車升降機是整個系統(tǒng)內的核心部件。當車輛進入高層停車場或地下車庫時,都需要借助電梯式的汽車升降機來完成。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汽車升降機大多采用卷筒式的結構,在這類結構中,轎廂上方一般都借助曳引鋼絲直接連接一個轎廂卷筒,在其工作狀態(tài)下,曳引電機驅動轎廂卷筒轉動,再借由轎廂卷筒的轉動完成對曳引鋼絲的卷繞/舒展,從而實現(xiàn)轎廂的升降。
但通過上述原理描述,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一個問題,即在目前的汽車升降機結構中,其唯一的驅動部件僅僅是一個曳引電機,由于這類卷筒式升降機缺乏相應的力矩平衡裝置,因此在運行過程中,整個曳引電機所需要承受的工作負荷十分巨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整個系統(tǒng)的功耗很大、運行效率低下。
而為了克服上述缺陷,目前也有一些汽車升降機上設置有用于力矩平衡的對重塊。出于對升降機運行時極端情況的考慮,這類對重塊在重量選擇時一般都會以汽車升降機的最大載荷作為對比參照,這樣一來,當汽車升降機的載荷未達到最大值時,對重塊一側的重量較大,力矩仍然處于失衡狀態(tài),曳引電機仍需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因此可以認為,采用這種設置方式,整個系統(tǒng)功耗較大、運行效率低下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
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低耗節(jié)能、運行效率高、能夠高效地完成升降操作的汽車升降機,就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技術存在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適用于停車場等場合使用的可調整配重的汽車升降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
一種可調整配重的汽車升降機,包括用于承載車輛等重物的轎廂、用于驅動所述轎廂進行升降運動的轎廂卷筒、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轎廂卷筒運作的曳引電機,所述轎廂借助曳引鋼索與所述轎廂卷筒連接,所述轎廂卷筒與所述曳引電機傳動連接,還包括用于平衡升降機負載力矩的配重機構,所述配重機構包括與所述轎廂卷筒傳動連接的配重卷筒,以及借助配重鋼索與所述配重卷筒連接的配重塊。
優(yōu)選地,所述轎廂卷筒的中心軸借助聯(lián)軸器與所述曳引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轎廂借助所述曳引鋼索與所述轎廂卷筒傳動連接,所述曳引電機通過驅動所述轎廂卷筒轉動,使所述曳引鋼索在所述轎廂卷筒的外周側完成卷繞或展開,實現(xiàn)所述轎廂的上升或下降。
優(yōu)選地,所述配重塊借助所述配重鋼索與所述配重卷筒傳動連接,所述配重卷筒通過轉動使所述配重鋼索在所述配重卷筒的外周側完成卷繞或展開,實現(xiàn)所述配重塊的上升或下降。
優(yōu)選地,在所述曳引電機的驅動狀態(tài)下,所述轎廂卷筒的轉動方向與所述配重卷筒的轉動方向相反。
優(yōu)選地,所述配重塊的重量為所述轎廂最大載荷量的1/2。
優(yōu)選地,還包括用于根據(jù)升降機負載情況對所述配重機構進行力矩調整的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包括控制器、承重傳感器以及配重變速箱,所述承重傳感器及所述配重變速箱均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并由其驅動控制。
優(yōu)選地,所述配重變速箱包括一變速箱箱體、以及伸出于所述變速箱箱體輸入軸及輸出軸,所述輸入軸及所述輸出軸均借助軸承安裝于所述變速箱箱體上,所述輸入軸上空套有至少三個不同規(guī)格的主動齒輪,所述輸出軸上空套有與所述主動齒輪相匹配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一一嚙合對應,所述輸出軸上設置有用于實現(xiàn)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輸出軸間同步連接的離合器,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所述離合器的運動完成所述配重變速箱的檔位調節(jié)。
優(yōu)選地,所述輸入軸上空套有五個不同規(guī)格的主動齒輪,所述輸出軸上空套有五個不同規(guī)格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一一嚙合對應、相配合形成所述配重變速箱的五組檔位,各檔位間的傳動比不同。
優(yōu)選地,所述承重傳感器固定設置于所述轎廂底部,所述配重變速箱的輸入軸借助聯(lián)軸器與所述轎廂卷筒的中心軸傳動連接,所述配重變速箱的輸出軸借助聯(lián)軸器與所述配重卷筒的中心軸傳動連接。
優(yōu)選地,將所述轎廂運行狀態(tài)下的負載力記為G、所述轎廂卷筒的半徑記為R、所述配重塊的重力記為F、所述配重卷筒的半徑記為r、所述變速箱箱體運行狀態(tài)下的傳動比記為i,上述數(shù)值滿足下列關系式G*R=F*r*i。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配重機構的設置實現(xiàn)了對升降機結構中負載力矩的平衡,有效地降低了曳引電機的工作負荷,降低了整個升降機系統(tǒng)的功耗。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配重變速箱還能夠根據(jù)升降機不同的載重情況來不斷變換傳動比,使得機構通過定量的配重實現(xiàn)對升降機各種負載重量的平衡,進一步降低了曳引電機的工作負荷,提高了升降機整體的運行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對現(xiàn)有升降設備的組裝改造而獲得,制造成本相對較低,易于推廣,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應用于多種場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僅運行效率高、功耗低,而且能夠根據(jù)實際的載重情況自動實現(xiàn)力矩平衡、使用效果優(yōu)異,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廣價值。
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配重變速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曳引電機;21、轎廂;22、轎廂卷筒;23、曳引鋼索;31、配重塊;32、配重卷筒;33、配重鋼索;4、聯(lián)軸器;5、承重傳感器;6、配重變速箱;61、變速箱箱體;62、輸入軸;63、輸出軸;64、軸承;65、主動齒輪;66、從動齒輪;67、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適用于停車場等場合使用的可調整配重的汽車升降機。
如圖所示,一種可調整配重的汽車升降機,包括用于承載車輛等重物的轎廂21、用于驅動所述轎廂21進行升降運動的轎廂卷筒2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轎廂卷筒22運作的曳引電機1,所述轎廂21借助曳引鋼索23與所述轎廂卷筒22連接,所述轎廂卷筒22與所述曳引電機1傳動連接,還包括用于平衡升降機負載力矩的配重機構,所述配重機構包括與所述轎廂卷筒22傳動連接的配重卷筒32,以及借助配重鋼索33與所述配重卷筒32連接的配重塊31。
所述轎廂卷筒22的中心軸借助聯(lián)軸器4與所述曳引電機1的輸出軸63傳動連接,所述轎廂21借助所述曳引鋼索23與所述轎廂卷筒22傳動連接,所述曳引電機1通過驅動所述轎廂卷筒22轉動,使所述曳引鋼索23在所述轎廂卷筒22的外周側完成卷繞或展開,實現(xiàn)所述轎廂21的上升或下降。
所述配重塊31借助所述配重鋼索33與所述配重卷筒32傳動連接,所述配重卷筒32通過轉動使所述配重鋼索33在所述配重卷筒32的外周側完成卷繞或展開,實現(xiàn)所述配重塊31的上升或下降。
除以上所述轎廂21借助所述曳引鋼索23與所述轎廂卷筒22傳動連接、所述配重塊31借助所述配重鋼索33與所述配重卷筒32傳動連接,這種直接連接的方式外,所述轎廂21及配重塊31還可以通過滑輪組件完成安裝連接。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汽車升降機還可以借助滑輪組件的具體設置來改變其整體傳動比。由于這樣的設置方式已屬于行業(yè)內的通用技術,在此不做贅述。
在所述曳引電機1的驅動下,所述轎廂卷筒22的轉動方向與所述配重卷筒32的轉動方向相反。這樣轉動方向相反的結構設置是為了使所述配重機構能夠更好的發(fā)揮配重的作用,使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的負載力矩與配重力矩更好的平衡、避免重力勢能對升降機各部件的影響。
所述配重塊31的重量為所述轎廂21最大載荷量的1/2。這樣的重量設置也屬于優(yōu)選技術方案,具體的重量設置還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際工作情況來進行細化調整。
還包括用于根據(jù)升降機負載情況對所述配重機構進行力矩調整的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包括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承重傳感器5以及配重變速箱6,所述承重傳感器5及所述配重變速箱6均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并由其驅動控制。所述控制器可以依據(jù)所述承重傳感器5所承受的重量來調整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速比,以達到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力矩平衡的作用。
所述配重變速箱6包括一變速箱箱體61、以及伸出于所述變速箱箱體61外的輸入軸62及輸出軸63,所述輸入軸62及所述輸出軸63均借助軸承64安裝于所述變速箱箱體61上,所述輸入軸62上空套有至少三個不同規(guī)格的主動齒輪65,所述輸出軸63上空套有與所述主動齒輪65相匹配的從動齒輪66,所述主動齒輪65與所述從動齒輪66一一嚙合對應,所述輸出軸63上設置有用于實現(xiàn)所述從動齒輪66與所述輸出軸63間同步連接的離合器67,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所述離合器67的運動完成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檔位調節(jié)。
所述輸入軸62上空套有五個不同規(guī)格的主動齒輪65,所述輸出軸63上空套有五個不同規(guī)格的從動齒輪66,所述主動齒輪65與所述從動齒輪66一一嚙合對應、相配合形成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五組檔位,各檔位間的傳動比不同。
由于變速箱的結構也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且此處使用的變速箱在結構上與現(xiàn)有技術大體類似,因此更為詳盡的結構在此不做贅述。操作者也可以進一步根據(jù)實際的使用需要對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
所述承重傳感器5固定設置于所述轎廂21底部,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輸入軸62借助聯(lián)軸器4與所述轎廂卷筒22的中心軸傳動連接,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輸出軸63借助聯(lián)軸器4與所述配重卷筒32的中心軸傳動連接。
將所述轎廂21運行狀態(tài)下的負載力記為G、所述轎廂卷筒22的半徑記為R、所述配重塊31的重力記為F、所述配重卷筒32的半徑記為r、所述變速箱箱體61運行狀態(tài)下的傳動比記為i,上述數(shù)值滿足下列關系式:G*R=F*r*i。該關系式所代表的意義為,在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tài)下,升降機的負載力矩(即G*R)與配重力矩(即F*r*i)相等。
以下簡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運作原理:首先使車輛等需要被運送的重物進入轎廂21內,承重傳感器5隨即檢測到所述轎廂21的負載力、并將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器內,所述控制器則開始通過調整配重變速箱6內的檔位設置實現(xiàn)所述配重變速箱6的不同傳動速比,最終使得本實用新型中的升降機的負載力矩與配重力矩相等,使升降機整體處于一個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此時,曳引電機1通過一個很小的驅動力即可驅動升降機整體的運行,顯著地降低了升降機的功耗、提升了升降機的運行效率、實現(xiàn)了能源節(jié)約。
本實用新型通過配重機構的設置實現(xiàn)了對升降機結構中負載力矩的平衡,有效地降低了曳引電機的工作負荷,降低了整個升降機系統(tǒng)的功耗。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配重變速箱還能夠根據(jù)升降機不同的載重情況來不斷變換傳動比,使得機構通過定量的配重實現(xiàn)對升降機各種負載重量的平衡,進一步降低了曳引電機的工作負荷,提高了升降機整體的運行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對現(xiàn)有升降設備的組裝改造而獲得,制造成本相對較低,易于推廣,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應用于多種場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僅運行效率高、功耗低,而且能夠根據(jù)實際的載重情況自動實現(xiàn)力矩平衡、使用效果優(yōu)異,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廣價值。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